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氮肥 / 畜禽养殖循环系统

畜禽养殖循环系统

申请号 CN202110363142.4 申请日 2021-04-02 公开(公告)号 CN113070326B 公开(公告)日 2023-05-12
申请人 湖南祥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宇民; 谢树林; 蔡文华; 杨俊杰; 谢日山; 肖岳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模 块 和制备模块,养殖模块与制备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养殖模块进行畜禽的养殖,第一转运通道上设置有转运平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无害化处理厢和 氨 基酸粉储存厢,无害化处理厢内设置有无害化处理设备,直接对病死畜禽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产生渣料和油液,转运平台携带渣料和油液至制备模块,制备模块将油液收集储存,同时利用渣料制备氨基酸粉,转运平台将制备好的氨基酸粉搬运回养殖模块,养殖模块将氨基酸粉与 饲料 混合后投喂,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物料的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模和制备模块,所述养殖模块与所述制备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所述养殖模块进行畜禽的养殖,所述第一转运通道上设置有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无害化处理厢和基酸粉储存厢,所述无害化处理厢内设置有无害化处理设备,所述无害化处理设备直接对病死畜禽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产生渣料和油液,所述转运平台携带所述渣料和油液至所述制备模块,所述制备模块将所述油液收集储存,同时利用所述渣料制备氨基酸粉,所述转运平台将制备好的氨基酸粉搬运回所述养殖模块,所述养殖模块将氨基酸粉与饲料混合后投喂;
所述无害化处理设备包括破碎装置、高温提炼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冷凝装置和第一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破碎装置设置在所述无害化处理厢的顶端,所述破碎装置的底端位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一端,所述高温提炼装置和所述冷凝装置均设置在一箱体内,所述油渣分离装置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二端通过提炼输送绞龙连接,所述油渣分离装置的两出口分别设置有油液收集箱和渣料收集箱,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第一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箱体通过收集管与废水收集罐连接;
所述制备模块包括地下油池、废水池以及氨基酸粉制备设备,所述油液收集箱的油液转移至所述地下油池,所述收集罐的废水转移至所述废水池,所述氨基酸粉制备设备包括压榨机,所述压榨机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输送绞龙的进料口,所述粉碎输送绞龙的出料口连接称量斗,所述称量斗的出料口与母液混合槽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的进料口同时与盐酸添加装置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的出料口与PH调节槽连接,所述PH调节槽同时与添加装置连接,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与干燥槽连接,所述干燥槽上设置有蒸汽管和废气收集管,所述废气收集管与第二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干燥槽的出料口与包装机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所述PH调节槽以及所述干燥槽内均设置有搅拌输送绞龙;
所述养殖模块包括多层养殖间,所述养殖模块内设置有升降电梯,所述升降电梯连通各层所述养殖间,所述养殖模块的底层设置有第二转运通道,所述第二转运通道与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转运通道内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转运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门连通所述第二转运通道与所述升降电梯的底端;
所述养殖模块的底层设置有拌料装置和投料装置,所述拌料装置与所述养殖模块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通,所述拌料装置与所述投料装置连通,所述投料装置通过投料管与各层所述养殖间连通;
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斗和设置在所述破碎斗底端的破碎绞轮,所述破碎斗的底端位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一端正上方,所述破碎斗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转运通道的外端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斗内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盐酸添加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添加装置内装有氨水,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设置有PH监测传感器,所述PH监测传感器与所述碱添加装置内的添加控制器电连接,将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处PH值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与锅炉连接,由所述锅炉生成高温蒸汽。

说明书全文

畜禽养殖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畜禽养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人口紧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发展更加高效、综合化的畜禽养殖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畜禽养殖过程中会发生病死现象,目前,对病死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高温法,将病死畜禽尸体内的油脂高温提炼,分离后的产物包括油液和渣料,渣料压榨以及粉碎后的产物为肉骨粉,肉骨粉可作为制备基酸粉的原料,且经过高温法无害化处理后,肉骨粉质量能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0003] 氨基酸粉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粉末状物质,可作为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物,同时也能作为有机肥料应用于种植业。现有技术中,氨基酸粉通常以动物皮毛、毛发等为原料,经生物发酵、酸解处理后干燥形成。
[0004] 依靠肉骨粉作为原料制备氨基酸粉,能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进一步利用。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产物肉骨渣营养成分含量分析”,李艳平等,《试验方法》,2020年第
2期(总第271期),9‑10页详细分析了肉骨粉的营养成分,说明病死猪高温常压无害化处理的产物肉骨渣营养丰富,含量稳定,饲用价值高,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现有技术中暂未发现直接利用肉骨粉制备氨基酸粉的系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利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病死个体处理后产生的肉骨粉制备氨基酸粉,再将氨基酸粉添加至畜禽饲料中进行投喂,以提升制备效率,降低制备成本,同时促进物料的循环。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模和制备模块,所述养殖模块与所述制备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所述养殖模块进行畜禽的养殖,所述第一转运通道上设置有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无害化处理厢和氨基酸粉储存厢,所述无害化处理厢内设置有无害化处理设备,所述无害化处理设备直接对病死畜禽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产生渣料和油液,所述转运平台携带所述渣料和油液至所述制备模块,所述制备模块将所述油液收集储存,同时利用所述渣料制备氨基酸粉,所述转运平台将制备好的氨基酸粉搬运回所述养殖模块,所述养殖模块将氨基酸粉与饲料混合后投喂。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模块包括多层养殖间,所述养殖模块内设置有升降电梯,所述升降电梯连通各层所述养殖间,所述养殖模块的底层设置有第二转运通道,所述第二转运通道与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转运通道内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转运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门连通所述第二转运通道与所述升降电梯的底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模块的底层设置有拌料装置和投料装置,所述拌料装置与所述养殖模块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通,所述拌料装置与所述投料装置连通,所述投料装置通过投料管与各层所述养殖间连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无害化处理设备包括破碎装置、高温提炼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冷凝装置和第一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破碎装置设置在所述无害化处理厢的顶端,所述破碎装置的底端位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一端,所述高温提炼装置和所述冷凝装置均设置在一箱体内,所述油渣分离装置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二端通过提炼输送绞龙连接,所述油渣分离装置的两出口分别设置有油液收集箱和渣料收集箱,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第一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箱体通过废水收集管与废水收集罐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斗和设置在所述破碎斗底端的破碎绞轮,所述破碎斗的底端位于所述高温提炼装置的第一端正上方,所述破碎斗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转运通道的外端对应。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模块包括地下油池、废水池以及氨基酸粉制备设备,所述油液收集箱的油液转移至所述地下油池,所述收集罐的废水转移至所述废水池,所述氨基酸粉制备设备包括压榨机,所述压榨机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输送绞龙的进料口,所述粉碎输送绞龙的出料口连接称量斗,所述称量斗的出料口与母液混合槽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的进料口同时与盐酸添加装置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的出料口与PH调节槽连接,所述PH调节槽同时与碱添加装置连接,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与干燥槽连接,所述干燥槽上设置有蒸汽管和废气收集管,所述废气收集管与第二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干燥槽的出料口与包装机连接,所述母液混合槽、所述PH调节槽以及所述干燥槽内均设置有搅拌输送绞龙。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称量斗内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盐酸添加装置电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碱添加装置内装有氨水,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设置有PH监测传感器,所述PH监测传感器与所述碱添加装置内的添加控制器电连接,将所述PH调节槽的出料口处PH值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与锅炉连接,由所述锅炉生成高温蒸汽。
[0015]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提供的畜禽养殖循环系统,设置有养殖模块与制备模块,养殖模块与制备模块之间通过第一转运通道连接,第一转运通道上设置有能穿梭移动的转运平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无害化处理厢和氨基酸粉储存厢,养殖模块集中养殖的过程中病死畜禽能当场无害化处理,形成的产物渣料能制备氨基酸粉,且氨基酸粉能重新作为饲料添加物进入养殖模块利用,在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物料的循环利用。
[0017] 本发明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无害化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制备模块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养殖模块;2‑制备模块;3‑第一转运通道;4‑转运平台;5‑无害化处理厢;6‑氨基酸粉储存厢;7‑升降电梯;8‑第二转运通道;9‑拌料装置;10‑投料装置;11‑破碎装置;12‑高温提炼装置;13‑油渣分离装置;14‑冷凝装置;15‑第一废气处理装置;16‑箱体;17‑提炼输送绞龙;18‑油液收集箱;19‑渣料收集箱;20‑废水收集罐;21‑地下油池;22‑废水池;23‑压榨机;24‑粉碎输送绞龙;25‑称量斗;26‑母液混合槽;27‑盐酸添加装置;28‑搅拌输送绞龙;29‑PH调节槽;30‑碱添加装置;31‑干燥槽;32‑蒸汽管;33‑废气收集管;34‑第二废气处理装置;35‑锅炉;36‑包装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畜禽养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模块1和制备模块2。养殖模块1与处理模块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3,养殖模块1进行畜禽的养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畜禽个体能及时通过第一转运通道3隔离输送。第一转运通道3上设置有能穿梭移动的转运平台4,转运平台4上设置有无害化处理厢5和氨基酸粉储存厢6,无害化处理厢5内设置有无害化处理设备,无害化处理设备能直接对接养殖模块1,将输送来的病死畜禽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产生渣料和油液,再携带渣料和油液至制备模块。制备模块2将油液收集储存,同时利用渣料制备氨基酸粉,转运平台4将制备好的氨基酸粉搬运回养殖模块1,使其能利用而添加至饲料中投喂。
[0026] 为充分利用园区面积,形成统一式养殖管理,通常在园区内设置多个养殖模块1,第一转运通道3为首尾连接设置,转运平台4设置多个并沿第一转运通道3单向移动,养殖模块1和制备模块2均位于第一转运通道3所能到达的位置。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集中养殖的过程中病死畜禽能当场无害化处理,形成的产物渣料能制备氨基酸粉,且氨基酸粉能重新作为饲料添加物进入养殖模块1利用,在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物料的循环利用。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模块1包括多层养殖间,养殖模块1内设置有升降电梯7,升降电梯7连通各层养殖间。同时,养殖模块1的底层设置有第二转运通道8,第二转运通道8与第一转运通道3连通,第二转运通道8内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其输送的病死畜禽能直接落料至转运平台4的无害化处理厢5上。采用多层养殖间以及升降电梯7的设置,不仅使畜禽从地面搬运至各层养殖间较为方便,形成立体式畜禽养殖模式以充分利用养殖园区占地面积、减少养殖成本,而且畜禽病死后也能通过升降电梯7和第二转运通道8及时从各层养殖间转移至转运平台4上处理,从而防止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的病死畜禽尸体对环境造成破坏。进一步地,第二转运通道8的第一端设置有一通道门,通道门连通第二转运通道8和升降电梯7的底层,在升降电梯7正常升降装载的工况中通道门关闭,使病死畜禽移动环境不与正常养殖环境接触,达到病菌防控的目的。
[0028] 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模块1的底层设置有拌料装置9和投料装置10,拌料装置9与养殖模块1的进料口连通,进料口与第一转运通道3连通,转运平台4所制备的氨基酸粉从进料口进入后拌料装置9将其与饲料充分搅拌混合。拌料装置9与投料装置10连通,完成搅拌混合的饲料在投料装置10作用下,由投料管投放至各层养殖间进行投喂。
[0029] 同时如图2所示,无害化处理设备包括破碎装置11、高温提炼装置12、油渣分离装置13、冷凝装置14和第一废气处理装置15。其中,破碎装置11设置在无害化处理厢5的顶端,破碎装置11的底端位于高温提炼装置12的第一端,破碎装置11由破碎斗和设置在破碎斗底端的一组破碎绞轮组成,通过破碎绞轮将来料的病死畜禽破碎后导入高温提炼装置12。高温提炼装置12和冷凝装置14均设置在无害化处理厢5内部的箱体16内,高温提炼装置1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并将尺寸缩小(先前申请,由两个以上的U形槽并排设置而成,相邻两U形槽共用一个墙板,每个共用的墙板上设置一个过孔,位于靠近U形槽一端处,相邻二个墙板上的过孔分别设置在U形槽的不同端,每个U形槽内部均设置有绞龙,驱动部分连接并驱动绞龙旋转,使得相邻U形槽内的物体朝相反方向运动,除位于末端的U形槽外,其他U形槽内的绞龙末端设置有转送装置,与过孔相对应,每个转送装置包括二个以上翻板,翻板可沿绞龙所在的轴旋转,将U形槽内的病死禽畜破碎体由过孔拨至相邻的U形槽内)。破碎的畜禽尸体在U形槽内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高温作用提炼油脂。油渣分离装置13设置在箱体16的外侧,与高温提炼装置12的第二端(末端)通过提炼输送绞龙17连接,同时油渣分离装置13的两终端出口分别设置一油液收集箱18和一渣料收集箱19,将油渣分离后分别装入油液收集箱18和渣料收集箱19。
[0030] 高温提取尸体油脂时会产生内会产生油烟废气等,设置的冷凝装置14能够将油烟进行冷凝处理,使其中的油液态化便于后续收集。冷凝装置14设置在箱体16内部一侧,与第一废气处理装置15连接,冷凝后剩余的烟气通过第一废气处理装置15处理达标后现场排放,而冷凝后形成的废水则在箱体16中,通过与箱体16连接的废水收集管将废水送至废水收集罐20中收集,由液泵驱动。最终,收集的油液、渣料和废水均携带至制备模块2暂存或作为原料制备氨基酸粉。
[0031] 同时如图3所示,制备模块2包括地下油池21、废水池22以及氨基酸粉制备设备。其中,油液收集箱18的油液转移至地下油池21暂存,废水收集罐20的废水转移至废水池22暂存。氨基酸粉制备设备包括压榨机23,转运平台4携带的渣料进入压榨机23完成压榨使油分进一步脱除。压榨机23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输送绞龙24的进料口,脱油后的渣料从压榨机23的出料口进入粉碎输送绞龙24,粉碎输送绞龙24将渣料输送的同时完成粉碎,最终形成肉骨粉并从出料口出料。出料口的底端设置有称量斗25,称量斗25将出料的肉骨粉称重后,开启使肉骨粉进入母液混合槽26,母液混合槽26的进料口同时与盐酸添加装置27连接,盐酸添加装置27根据肉骨粉的添加量按一定比例向母液混合槽26内添加盐酸,作为制备氨基酸粉的另一种原料。母液混合槽26为长条槽型结构,内部设置有搅拌输送绞龙28,将盐酸和肉骨粉持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母液,并向出料口的一端持续输送。母液混合槽26的出料口与PH调节槽29连接,PH调节槽29同时与碱添加装置30连接,通过碱添加装置30向PH调节槽29添加碱,使进入干燥槽31的母液PH值调节至预设范围。其中,PH调节槽29以及干燥槽31内同样设置有搅拌输送绞龙28,对母液进一步搅拌(与碱)混合的同时将母液持续输送。干燥槽31上设置有蒸汽管32和废气收集管33,蒸汽管32持续向干燥槽31内输送高温蒸汽,使母液干燥出粉,其在蒸汽作用下逐渐生成粉粒状的氨基酸。氨基酸粉最终从干燥槽31的出料口出料并通过包装机36包装成袋,以便搬运至氨基酸粉储存厢6内、或向外运输售卖等。蒸汽干燥后的废气需处理后再排放,因此通过废气收集管33与第二废气处理装置34连接,由第二废气处理装置34处理后排放。
[0032] 在本实施例中,称量斗25内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盐酸添加装置27电连接,因此盐酸添加装置27通过称重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确认称量斗25投入肉骨粉的重量,以控制盐酸的添加量。经过试验发现,肉骨粉与盐酸的添加质量比为1:2.5~3时氨基酸粉的产率和质量均较为理想,因此盐酸添加装置27根据称量斗25的称重后投入对应量的盐酸至母液混合槽26。
[0033] 在本实施例中,碱添加装置30内装有氨水,向PH调节槽29添加氨水,与盐酸的中和作用调节母液PH值,在PH调节槽29的出料口设置有PH监测传感器,PH监测传感器监测出料的母液PH值,反馈电信号至碱添加装置30内的控制器,从而控制氨水的投入量,确保母液在进入干燥槽31干燥时的PH值维持在6~7的弱酸性范围,经过试验发现此比例下氨基酸粉的粉粒成型状况较佳。
[0034]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管32与锅炉35连接,由锅炉35生成干燥用的高温蒸汽。其中,蒸汽进入干燥槽31的温度范围为140~160℃,经过试验此范围下的氨基酸粉成型效果较好。
[0035]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