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

申请号 CN202210784703.2 申请日 2022-06-29 公开(公告)号 CN114931246A 公开(公告)日 2022-08-23
申请人 安莉芳(山东)服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碧浩;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所述内衣包括后背部组件、 肩带 袖、围扣组件和空档结构。后背部组件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后背部组件的上下两侧之间垂直线MN的长度为L,人体穿戴内衣后垂直线MN对应人体正常 姿态 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为L0,L=A×L0,A=0.85‑0.9。人体穿戴内衣后,后背部组件不会被拉长且会产生紧缩,并对身体产生压 力 F,压力F能分解成在上下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2和在前后方向 水 平向后的力F1,人体的背部被向后和向下的力拉扯,从而使背部挺直。肩带袖为肩连袖的设计,使肩带袖对上臂产生向后的作用力从而使肩部向后打开。穿戴本发明的内衣,能使人体背部挺直,用于 预防 或减缓背部弯曲 变形 以及肩周 疾病 。
权利要求

1.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包括后背部组件(1)、肩带袖(2)、围扣组件(3)和空档结构,所述后背部组件(1)和空档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后背部组件(1)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后背部组件(1)的上下两侧之间垂直线MN的长度为L,人体穿戴内衣后垂直线MN对应人体正常姿态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为L0,且L=A×L0,A=0.85‑
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袖(2)包括肩部区域(21)和上臂区域(22),所述肩部区域(21)和人体的肩部配合,所述上臂区域(22)和人体的上臂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区域(21)的肩线为AB,上臂区域(22)的外侧边为BC,BC的长度S≥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还包括腰围护带(4),所述腰围护带(4)设置于后背部组件(1)的下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部组件(1)包括后背基础裁片(10)、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所述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交叉并呈X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基础裁片(10)位于后背部组件(1)的最外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分别与后背基础裁片(10)连接,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交叉重叠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扣组件(3)设置在内衣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扣组件(3)包括第一围扣(31)、第二围扣(32)和背扣,所述背扣用于连接第一围扣(31)和第二围扣(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围护带(4)的一侧和第一围扣(31)连接,另一侧和第二围扣(32)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从事直接体劳动的人群逐渐减少,并转为进行办公应用、电脑操作以及智能工作等。每天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这种新型工作,需要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导致出现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的人群数量急剧扩大。人们一旦患有这种疾病,除了选择进行医学治疗外,更迫切渴望能通过穿戴具有预防这种职业化疾病的功能性内衣,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治疗,加速身体的康复。同时,对于从事长时间低头伏案类工作的人员,从预防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发生的度,也急切需求这种穿戴后有预防功能的保健内衣。
[0003] 现有技术中有对驼背进行矫正的内衣,利用肩带产生向上的提拉作用,为胸部提供稳定的支撑,通过托起胸部达到美体的效果。但是这种内衣仅适用于女性,且对背部弯曲的调整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对男性或女性用户都适用,人体穿戴这种内衣后能达到挺胸抬头背挺直的效果,能预防或减缓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所述内衣包括后背部组件、肩带袖、围扣组件和空档结构,所述后背部组件和空档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后背部组件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后背部组件的上下两侧之间垂直线MN的长度为L,人体穿戴内衣后垂直线MN对应人体正常姿态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为L0,且L=A×L0,A=0.85‑0.9。本发明的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在设计时没有采用服装与人体背部弧线相适宜的原则,而是后背部组件的垂直线MN的长度L小于对应的人体正常姿态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L0。人体穿戴内衣后,后背部组件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后背部组件不会被拉长且会产生紧缩,并对身体产生压力F,压力F沿着背部的弧线向下。压力F能分解成在上下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2和在前后方向平向后的力F1,人体的背部被向后和向下的力拉扯,从而使背部挺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肩带袖包括肩部区域和上臂区域,所述肩部区域和人体的肩部配合,所述上臂区域和人体的上臂配合。通过肩连袖的设计使肩带袖对上臂产生向后的作用力从而使肩部向后打开。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肩部区域的肩线为AB,上臂区域的外侧边为BC,BC的长度S≥30mm。由于上臂区域的存在,使肩带袖超过肩膀,并覆盖肩膀及肩膀外上臂,对肩膀、关节、手臂具有很好的包裹和保温作用,能防止这些部位受寒。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内衣还包括腰围护带,所述腰围护带设置于后背部组件的下沿。在人体穿戴内衣后,腰围护带提供沿腰围平行的弹力,且会随人体运动及腰部尺寸的变化及时变化弹力数值,并对腰部的压力进行即时的调整、化解、舒缓,提升内衣产品的穿戴舒适性与稳定性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部组件包括后背基础裁片、第一交叉裁片和第二交叉裁片,所述第一交叉裁片和第二交叉裁片交叉并呈X形。通过交叉设计的第一交叉裁片和第二交叉裁片,增加了后背部组件的物料强度,且能实现内衣产品左右两侧的受力平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基础裁片位于后背部组件的最外层。利用后背基础裁片对第一交叉裁片、第二交叉裁片进行遮挡,提高内衣的美观性。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叉裁片和第二交叉裁片分别与后背基础裁片连接,第一交叉裁片和第二交叉裁片交叉重叠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增加内衣上身穿戴后的稳固性。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围扣组件设置在内衣的前侧。方便用户打开围扣或扣上围扣。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围扣组件包括第一围扣、第二围扣和背扣,所述背扣用于连接第一围扣和第二围扣。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腰围护带的一侧和第一围扣连接,另一侧和第二围扣连接。腰围护带和围扣组件连接在一起环住人体的腰部,使内衣基本不可移动位置或移动尺寸极为有限,防止内衣从人体脱落。
[001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具有以下优势:人体穿戴这种内衣后,后背部组件使背部挺直,肩带袖通过向后拉上臂使肩部向后,迫使人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抬头挺胸背直起,能改善体态,用于预防或减缓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的主视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的后视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围扣组件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1在D‑D方向上的剖视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背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5在P‑P方向上的剖视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背基础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人体穿戴本发明所述的内衣的侧视图;
[0026] 图9为人体穿戴本发明所述的内衣的正视图;
[0027] 图10为人体穿戴本发明所述的内衣的后视图;
[0028] 图11为人体穿戴本发明所述的内衣的侧视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后背部组件;10、后背基础裁片;11、第一交叉裁片;12、第二交叉裁片;2、肩带袖;21、肩部区域;22、上臂区域;3、围扣组件;31、第一围扣;32、第二围扣;4、腰围护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所述内衣包括后背部组件1、肩带袖2、围扣组件3和空档结构,所述后背部组件1和空档结构相对设置,后背部组件1设置于内衣的后部,空档结构设置于内衣的前部,围扣组件3设置于内衣的下部。人体穿戴内衣后,后背部组件1位于人体的背部,空档结构位于人体的胸部,围扣组件3位于人体的下部。
[0034] 所述后背部组件1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降低后背部组件1对人体的拉紧力度,保证内衣的塑形和保健功能。如图5所示,后背部组件1的上下两侧之间垂直线MN的长度为L,如图8所示,人体穿戴内衣后垂直线MN对应人体正常姿态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为L0,且L=A×L0,A=0.85‑0.9;具体的,L和L0需要根据不同身高、体重的人体设定,确保人体穿戴内衣的舒适和合身。若L较小,由于后背部组件1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使人体穿戴内衣后舒适感较差。若L较大,和L0相差不大,则无法产生使人体后背挺直的效果。所述肩带袖2包括肩部区域21和上臂区域22,所述肩部区域21和人体的肩部配合,所述上臂区域22和人体的上臂配合。
[0035] 人体在穿戴本发明的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时,头部从空档结构处伸出,手臂从空档结构处穿过并伸出肩带袖2,使肩部区域21位于人体的肩部,上臂区域22位于人体的上臂处。且围扣组件3围住人体的腰部,用于将内衣定位到人体上。
[0036] 为了便于描述,将人体穿戴内衣后,朝向肩部的一侧定义为上方,远离肩部的一侧定义为下侧,朝向胸部的一侧定义为前侧,朝向背部的一侧定义为后侧。本发明的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在设计时没有采用服装与人体背部弧线相适宜的原则,而是后背部组件1的垂直线MN的长度L小于对应的人体正常姿态下后背处的弧线长度L0。人体穿戴内衣后,后背部组件1为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后背部组件1不会被拉长且会产生紧缩,并对身体产生压力F,压力F沿着背部的弧线向下,如图11所示。压力F能分解成在上下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2和在前后方向水平向后的力F1,人体的背部被向后和向下的力拉扯,从而使背部挺直。
[0037] 同时,肩带袖2的上臂区域22和人体的上臂配合。由于人体受到后背部组件1水平向后的力F1,此水平向后的力F1能使上臂区域22向后拉动上臂从而使肩部打开。通过肩连袖的设计使肩带袖2对上臂产生向后的作用力从而使肩部向后打开。本发明的内衣从人体结构出发,后背部组件1使背挺直、肩带袖2使肩向后,从而使人体产生抬头挺胸的效果。此外,由于内衣的前侧为空档结构,不能提供作用力与后背部组件1和/或肩带袖2产生的作用力相平衡。因此人体穿戴内衣后,在单边作用力的作用下,迫使人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挺胸或略后仰,背部自动伸直。本发明的一种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对男性或女性用户都适用,能预防或减缓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
[0038] 进一步的,所述内衣还包括腰围护带4,所述腰围护带4设置于后背部组件1的下沿。腰围护带4由两层或多层物料组成,并为弹性材料制备,形状与人体穿戴位的对应位置相适应。在人体穿戴内衣后,腰围护带4提供沿腰围平行的弹力,且会随人体运动及腰部尺寸的变化及时变化弹力数值,并对腰部的压力进行即时的调整、化解、舒缓,提升内衣产品的穿戴舒适性与稳定性。所述沿腰围平行的方向是指与人体身高垂直的方向。
[0039] 如图5‑7所示,所述后背部组件1包括后背基础裁片10、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所述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交叉并呈X形。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分别与后背基础裁片10连接,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交叉重叠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增加内衣上身穿戴后的稳固性。所述连接方式为车缝、粘合、焊接等方式。通过交叉设计的第一交叉裁片11和第二交叉裁片12,增加了后背部组件1的物料强度,且能实现内衣产品左右两侧的受力平衡。进一步的,所述后背基础裁片10位于后背部组件1的最外层,即后背基础裁片10位于内衣的最后侧,利用后背基础裁片10对第一交叉裁片11、第二交叉裁片12进行遮挡,提高内衣的美观性。
[0040] 所述围扣组件3包括第一围扣31、第二围扣32和背扣,所述背扣用于连接第一围扣31和第二围扣32。所述第一围扣31和第二围扣32由一层或多层物料构成,并为弹性材料制备,用于满足一定尺码范围内不同体型大小的用户的穿戴需求。
[0041] 进一步的,所述腰围护带4的一侧和第一围扣31连接,另一侧和第二围扣32连接。腰围护带4和围扣组件3连接在一起环住人体的腰部,使内衣基本不可移动位置或移动尺寸极为有限,防止内衣从人体脱落。为了便于用户穿脱内衣,将围扣组件3设置在内衣的前侧,使人体穿戴内衣后,围扣组件3位于人体的前侧,方便用户打开围扣或扣上围扣。
[0042] 对于肩带袖2来说,如图9所示,肩部区域21的肩线为AB,上臂区域22的外侧边为BC,BC的长度S≥30mm。所述肩线AB是指肩部区域21沿着人体肩部的外侧轮廓线,所述外侧边BC是指上臂区域22沿着人体上臂的外侧轮廓线。内衣穿戴后,肩带袖2的形状和人体形状相吻合。由于上臂区域22的存在,使肩带袖2超过肩膀,并覆盖肩膀及肩膀外上臂,对肩膀、关节、手臂具有很好的包裹和保温作用,能防止这些部位受寒。肩带袖2不仅能对肩部产生向后的作用力,且承担了内衣向下拉力的反作用力,对内衣进行承担和平衡。BC的长度S≥30mm使上臂区域22覆盖上臂30mm以上,上臂区域22的加宽设计能减少并分散上臂单位面积的受力,解决了同类内衣产品在穿戴后存在对肩膀压力大甚至产生压痛的缺陷。同时人体肩膀和手臂运动时,肩带袖2对肩膀、手臂及关节部位进行适度的循环受力,有利于减压,提升内衣穿戴后的舒适性。
[0043] 本发明的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在穿戴后,后背部组件1使背部挺直,肩带袖2通过向后拉上臂使肩部向后,迫使人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抬头挺胸背直起,能改善体态。通过穿戴本发明的内衣,使人们在进行办公、电脑操作、智能工作等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时,较好的预防背部弯曲变形以及肩周疾病,对于已经患有背部弯曲变形或肩周疾病的人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态,加速身体的康复。本发明的背部挺直功能的内衣满足了人们对人体塑形与保健的美好愿望与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与效益。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