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解式背带裤

申请号 CN96233060.4 申请日 1996-05-03 公开(公告)号 CN2254647Y 公开(公告)日 1997-05-28
申请人 向晓霞; 发明人 向晓霞;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解式背带裤,适合于儿童着装。它是由设置在前裤片两侧的两条背带、其一端固定于延伸出的前腰头上、另一端与胸肚兜连接,前后裤片的左右栋缝上部具有叉口组成。它免除了儿童、特别是3、4岁儿童方便时须脱背带之苦,具有舒适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

1.免解式背带裤,包括前后裤片及背带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设置 在前裤片两侧的两条背带、其一端固定在延伸出的腰头两侧上、另一端与 腰头上的胸肚兜连接,前后裤片的左右栋缝上部具有叉口,该叉口为活动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解式背带裤,其特征在于:两条背带的另 一端直接与腰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解式背带裤,其特征在于:背带由夹替 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解式背带裤,其特征在于:背带由空背式 马夹吊带替代。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类的背带裤,尤其是免解背带的方 便背带裤,特别适合儿童着装。

现有市售背带裤或期刊杂志推荐的背带裤[如“时装精品屋系列”(儿 童装),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30、31、71等款式],其缺点 在于背带一端连接在后裤片上、另一端与前裤片或胸肚兜连接,方便时一 是必须解开背带上的钮扣、尤其是小孩在无人帮助下更显困难。二是将背 带从肩部脱下,穿脱时极不方便,在穿有外套的情况就无法顺利脱下背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发扬背 带裤优点的前提下设计制作出一种舒适、适用的免解式背带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将两条背带设置于前裤片的两侧,一 端固定于延伸出的腰头上、另一端与腰头上的胸肚兜上端连接,并在前后 裤片的左右栋缝上部分别开叉,该叉口为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件为钮扣 粘或拉链或尼龙粘等)。

两条背带的另一端直接与腰头连接。

背带可由夹替代。

背带还可由空背式马夹吊带替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外观美观大方且穿着舒适、解决 了大小便时穿脱不便的难题,即使是3、4岁的孩童均可独立穿脱、十分方 便。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免除家长或保育员的耽心。从而达到了本实用 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前裤片(有胸肚兜)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后裤片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款式,马夹式背带裤示意图。

图4是又一种款式、吊带式背带裤示意图。

图5是腰头与胸肚兜连接示意图。

图6是交叉型背带示意图。

图7是前后裤片栋缝开叉连接示意图。

图8是前腰头(无胸肚兜)示意图。

图9是两背带由拉袢连结示意图。

图10是腰头布带示意图。

图11是空背式马夹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12钮扣  2背带  3腰头  4、9扣眼  5、11前后裤 片栋缝  6、10前后裤片  7襟  8胸肚兜(左片)  13后裤片(左片)腰头 上装的宽松紧带  14马夹式背带  15腰头内引出的布带  16空背式马夹吊 带  17拉链  18拉袢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及图5、图6,将前后裤片(6、10)栋缝(5、 11)腰际下约10--20cm的位置处开叉,在此栋缝(5、11)的开叉处辑有底襟、 在底襟上钉有钮扣12与辑有贴边布并有扣眼4相配(钮扣和扣眼可以是3 --4个),也可采用拉链或尼龙粘连接。左右对称相同(前后裤片共四片缝 合组成,右前后裤片图中未表示,以下同)。再将前裤片6的腰头3分别向 左右两侧延伸出前裤片6的3--4cm并锁一扣眼4,后裤片10上设有与扣眼4 相配的钮扣12。选用一上窄下宽的梯形胸肚兜8(或其它有装饰效果的任何 形状)与前裤片6上的腰头3中缝相连。采用背带2两条,其一端钉有钮扣1 (可以与胸肚兜8上的扣眼9相配)另一端固定于腰头3的伸出端,左右背带 2(两条)于后背交叉,钮扣1分别与胸肚兜8上的扣眼9相连。在后裤片10的 腰头上装有宽松紧带13(尺寸准确也可不装),使其有一定的伸缩性。前后 裤片栋缝(5、11)开叉处起连接作用的钮扣12可用拉链或尼龙粘代替。男 式裤开有门襟7,女式裤不开门襟直接缝合。方便时,只需解开裤腰左右 两侧的钮扣(或拉下拉链或撕开尼龙粘)即可。

实施例二:参照图7、图8、图9,将两条背带2中间用拉袢18连接,其 一端缝合于腰头3伸出裤片6的两端、另一端用钮扣1直接和腰头3中间相配 的扣眼相连。腰头3缝合于前裤片6上,前后裤片(6、10)的栋缝上部开叉 处辑好一根10--20cm长的拉链17。此乃女裤例,男裤开设门襟。其余技术 要求同实施例一。

以上两例均系普通型背带裤(有或无胸肚兜均可),其前后裤片、裤片 栋缝、裤片与腰头、腰头与胸肚兜、背带与腰头两端均系用现有缝合技术。 背带在后背除上述的交叉或拉袢结构外,还可以是其它多种形式。

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10,此乃马夹式背带裤。栋缝开口要求同上 述实施例。背带、胸肚兜(或无)以马夹式背带14替代,其前下摆与裤前片 腰头3尺寸相同,并与腰头3缝合,左右相同。马夹式背心的后片下摆不与 后裤片缝合,合自分离。后裤片腰头仍辑宽松紧带,使其产生伸缩性。前 裤片左腰头的扣眼与后裤片左腰头的钮扣扣合。另设有起装饰和松紧调节 作用的腰头布带15,辑好布条两根(如长等于腰头尺寸,宽等于1.5cm), 布条(带)15的一端分别固定于腰头3内层的左右两端(如扎缝),在腰头3中 线相距2--3cm处各打孔、引出腰头3的布带15,使用时系结。

实施例四:参见图4、图11,栋缝上部左右开叉仍同前述,背带2用空 背式的马夹代替。此乃吊带式背带裤。两裁剪片16缝合,穿时挂于后颈上。 背心前下摆与裤前片腰头3尺寸相同并完全缝合。前腰头左片的扣眼与后 腰头左片的钮扣扣合,左右相同。其余技术要求实施例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