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饰及其吊带

申请号 CN202321788797.7 申请日 2023-07-10 公开(公告)号 CN220255785U 公开(公告)日 2023-12-29
申请人 郭志强; 发明人 郭志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服饰及其吊带,吊带包括吊带主体以及连接于吊带主体上的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第三连接扣;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分别连接于吊带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扣位于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之间。服饰包括服饰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服饰主体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均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吊带,能够增大 肩膀 与吊带的 接触 面积,减小压强,缓解消费者长时间穿戴下的不适感,以便于消费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服饰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吊带,可以利用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第三连接扣在不同 位置 的搭扣,实现吊带在不同位置的交叉搭设,增加服饰的穿搭方式,展现更多的时尚元素,提高服饰的市场竞争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服饰的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带主体(100)以及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100)上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
所述第一连接扣(200)与所述第二连接扣(300)分别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三连接扣(40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扣(200)与所述第二连接扣(3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100)的调节扣(500),所述吊带主体(100)以所述调节扣(500)为界分为第一带段(110)和第二带段(120);
所述第一带段(1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扣(200)与所述第二带段(1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带段(1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500);
所述第三连接扣(400)连接所述第一带段(110),所述第二连接扣(30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带段(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扣(200)、所述第二连接扣(300)与所述第三连接扣(400)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为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二环扣为开口环结构,所述第一环扣套接所述吊带主体(100),所述第二环扣用于连接服饰上的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扣(400)滑动连接所述吊带主体(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5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组第三环扣,所述第三环扣为封闭环结构,所述吊带主体(100)依次穿接两组所述第三环扣,且所述第二带段(1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第三环扣的连接处。
6.一种服饰,其特征在于,包括服饰主体(6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服饰主体(600)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所述第一吊带和所述第二吊带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三连接扣(400)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
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三连接扣(400)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交叉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与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交叉设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服饰及其吊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饰及其吊带。

背景技术

[0002] 吊带被广泛应用于内衣、吊带衫以及吊带连衣裙等服饰中,以使得服饰的穿搭更加性感时尚。而现有技术中的吊带,一般都是两端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于服饰的前后两侧,使得服饰的穿搭方式单一,难以展现更多的时尚元素,而对于一些服饰来说,一边肩膀只有一根带段搭在肩膀上,肩膀与吊带的接触面积过小,压强较大,长时间穿戴将会产生较强的不适感,不便于消费者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服饰的吊带,能够增加服饰的穿搭方式,展现更多的时尚元素,并能缓解消费者长时间穿戴下的不适感,以便于消费者使用。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服饰的吊带,包括吊带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上的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第三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连接扣分别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连接扣之间。
[0005]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6] 1、本吊带包括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第三连接扣,穿搭时,可以使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使第三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或者,使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使第三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扣与第三连接扣之间的带段以及第二连接扣与第三连接扣之间的带段都搭设在消费者的肩膀上,能够增大肩膀与吊带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缓解消费者长时间穿戴下的不适感,以便于消费者使用;
[0007] 2、本吊带用于服饰上时,能够增加服饰的穿搭方式,例如,可以直接将第一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呈现出现有技术中的吊带服饰的普通穿搭方式;例如,可以使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使第三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或者,使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使第三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实现单肩有两根带段搭设的穿搭方式;此外,当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后侧时,两边肩膀上的两根吊带中的第一连接扣和/或第二连接扣可以交叉后再与服饰扣接,此时,两根吊带可以在消费者的胸前或后背交叉搭设;同理地,当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时,两边肩膀上的两根吊带中的第一连接扣和/或第二连接扣也可以交叉后再与服饰扣接,此时,两根吊带也可以在消费者的胸前或后背交叉搭设;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改变穿搭方式,展现更多的时尚元素。
[0008] 上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吊带主体的调节扣,所述吊带主体以所述调节扣为界分为第一带段和第二带段;所述第一带段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带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带段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所述第三连接扣连接所述第一带段,所述第二连接扣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带段。
[0009] 上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所述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第三连接扣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为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二环扣为开口环结构,所述第一环扣套接所述吊带主体,所述第二环扣用于连接服饰上的吊
[0010] 上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所述第三连接扣滑动连接所述吊带主体。
[0011] 上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所述调节扣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组第三环扣,所述第三环扣为封闭环结构,所述吊带主体依次穿接两组所述第三环扣,且所述第二带段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第三环扣的连接处。
[00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服饰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服饰主体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所述第一吊带和所述第二吊带为上述的用于服饰的吊带。由于该服饰采用了上述的吊带,其至少具有上述的吊带所能带来的全部的有益效果。
[0013] 上述的服饰,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三连接扣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三连接扣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连接于所述服饰主体的第二侧。
[0014] 上述的服饰,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交叉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交叉设置。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服饰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服饰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服饰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服饰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100吊带主体、110第一带段、120第二带段、200第一连接扣、300第二连接扣、400第三连接扣、500调节扣、600服饰主体、610第一吊耳、620第二吊耳、630第三吊耳、640第四吊耳、650第五吊耳、660第六吊耳、670第一备用吊耳、680第二备用吊耳;
[0023] 其中,在图3至图6中,服饰主体的第一侧采用透视的方式展现,具体表现为采用虚线勾勒服饰主体的第一侧以及位于服饰主体第一侧的吊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服饰的吊带,包括吊带主体100以及连接于吊带主体100上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分别连接于吊带主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扣400位于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之间。
[0027]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吊带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 1、本吊带包括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穿搭时,可以使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使第三连接扣4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或者,使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使第三连接扣4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带段以及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带段都搭设在消费者的肩膀上,能够增大肩膀与吊带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缓解消费者长时间穿戴下的不适感,以便于消费者使用;
[0029] 2、本吊带用于服饰上时,能够增加服饰的穿搭方式,例如,可以直接将第一连接扣2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呈现出现有技术中的吊带服饰的普通穿搭方式;例如,可以使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使第三连接扣4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或者,使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使第三连接扣4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实现单肩有两根带段搭设的穿搭方式;此外,当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后侧时,两边肩膀上的两根吊带中的第一连接扣200和/或第二连接扣300可以交叉后再与服饰扣接,此时,两根吊带可以在消费者的胸前或后背交叉搭设;同理地,当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挂扣在服饰的前侧时,两边肩膀上的两根吊带中的第一连接扣200和/或第二连接扣300也可以交叉后再与服饰扣接,此时,两根吊带也可以在消费者的胸前或后背交叉搭设;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改变穿搭方式,展现更多的时尚元素。
[00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分别固定连接在吊带主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扣400可以固定在吊带主体100上,也可以滑动连接在吊带主体100上,优选地为滑动连接,以便于消费者调节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吊带段的长度以及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吊带段的长度。
[0031] 实施例二
[0032]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用于服饰的吊带,包括吊带主体100以及连接于吊带主体100上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分别连接于吊带主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扣400位于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之间。还包括滑动连接于吊带主体100的调节扣500,吊带主体100以调节扣500为界分为第一带段110和第二带段120;第一带段1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带段120的第一端,第二带段1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调节扣500;第三连接扣400滑动连接第一带段110,第二连接扣300连接第二带段120。
[0033] 本实施例二中的吊带除了能够实现实施例一的吊带中的功能之外,还能实现以下功能:调节扣500能够调节第一带段110与第二带段120的长度比例,进而调节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连接扣300之间的带段长度,从而实现吊带的不同长度的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服饰和人群。
[0034] 当然,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二中,第三连接扣400可以固定在吊带主体100上,也可以滑动连接在吊带主体100上,优选地为滑动连接,以便于消费者调节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吊带段的长度以及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三连接扣400之间的吊带段的长度。
[0035] 此外,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三连接扣400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第一环扣为封闭环结构,第二环扣为开口环结构,第一环扣套接吊带主体100,第二环扣用于连接服饰上的吊耳。具体地,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三连接扣400可以为市面上常见的“9”型扣。在实施例二中,调节扣5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组第三环扣,第三环扣为封闭环结构,吊带主体100依次穿接两组第三环扣,且第二带段1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两组第三环扣的连接处。具体地,调节扣500可以为市面上常见的“8”型扣。
[0036] 以下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吊带应用于服饰上时的四种穿搭方式,服饰可以为内衣、吊带衫或连衣裙等,参考图3至图6,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中,以内衣为例进行说明: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服饰主体6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服饰主体600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为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吊带,在图3中,以实施例二中的吊带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具有调节扣500的吊带。
[0039] 具体地,服饰主体600为内衣,服饰主体600沿其周向依次分布设有第一吊耳610、第二吊耳620、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具体地,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对称分布,第三吊耳630与第六吊耳660对称分布,第四吊耳640与第五吊耳650对称分布,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还设有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对称分布,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能够用于与连接扣进行扣接或拆卸,以实现不同的穿搭方式。此处所说的连接扣,指的是第一连接扣200或第二连接扣300。
[0040] 具体地,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四吊耳640、第三吊耳630和第二吊耳620;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五吊耳650、第六吊耳660和第一吊耳610。由图3可以明显看到,在单边肩膀上,有两根带段搭设在肩膀上,从而能够增大肩膀与吊带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缓解消费者长时间穿戴下的不适感,以便于消费者使用。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不交叉设置,且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也不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备用吊耳670位于第三吊耳630和第四吊耳640之间,第二备用吊耳680位于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之间。
[0041] 在图3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前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后侧,这仅是为了便于展示其中的一种穿搭方式而已,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前侧,也即,对于一根吊带来说,此时服饰主体600的后侧采用一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三连接扣400,而服饰主体600的前侧采用两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一连接扣200和第二连接扣300。
[0042] 实施例四
[0043]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服饰主体6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服饰主体600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为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吊带,在图4中,以实施例二中的吊带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具有调节扣500的吊带。
[0044] 具体地,服饰主体600为内衣,服饰主体600沿其周向依次分布设有第一吊耳610、第二吊耳620、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具体地,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对称分布,第三吊耳630与第六吊耳660对称分布,第四吊耳640与第五吊耳650对称分布,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还设有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对称分布,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能够用于与连接扣进行扣接或拆卸,以实现不同的穿搭方式。
[0045]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五吊耳650、第三吊耳630和第二吊耳620;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四吊耳640、第六吊耳660和第一吊耳610。此种服饰的穿搭方式与实施例三中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交叉设置,而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则不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相邻设置,均位于第四吊耳640和第五吊耳650之间。
[0046] 当然,与实施例三中的类似,在图4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前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此时,吊带在消费者的后侧实现交叉,但这仅是为了便于展示其中的一种穿搭方式而已,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前侧,也即,对于一根吊带来说,此时服饰主体600的后侧采用一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三连接扣400,而服饰主体600的前侧采用两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一连接扣200和第二连接扣300,此时,吊带在消费者的前侧实现交叉。
[0047] 实施例五
[0048]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服饰主体6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服饰主体600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为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吊带,在图5中,以实施例二中的吊带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具有调节扣500的吊带。
[0049] 具体地,服饰主体600为内衣,服饰主体600沿其周向依次分布设有第一吊耳610、第二吊耳620、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具体地,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对称分布,第三吊耳630与第六吊耳660对称分布,第四吊耳640与第五吊耳650对称分布,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还设有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对称分布,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能够用于与连接扣进行扣接或拆卸,以实现不同的穿搭方式。
[0050]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四吊耳640、第六吊耳660和第二吊耳620,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五吊耳650、第三吊耳630和第一吊耳6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不交叉设置,而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则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备用吊耳670位于第三吊耳630和第四吊耳640之间,第二备用吊耳680位于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之间。
[0051] 当然,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的类似,在图5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前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此时,吊带在消费者的后侧实现交叉,但这仅是为了便于展示其中的一种穿搭方式而已,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前侧,也即,对于一根吊带来说,此时服饰主体600的后侧采用一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三连接扣400,而服饰主体600的前侧采用两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一连接扣200和第二连接扣300,此时,吊带在消费者的前侧实现交叉。
[0052] 实施例六
[0053]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服饰主体6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服饰主体600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为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吊带,在图6中,以实施例二中的吊带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具有调节扣500的吊带。
[0054] 具体地,服饰主体600为内衣,服饰主体600沿其周向依次分布设有第一吊耳610、第二吊耳620、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第三吊耳630、第四吊耳640、第五吊耳650和第六吊耳660设于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具体地,第一吊耳610与第二吊耳620对称分布,第三吊耳630与第六吊耳660对称分布,第四吊耳640与第五吊耳650对称分布,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还设有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第一备用吊耳670和第二备用吊耳680对称分布,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能够用于与连接扣进行扣接或拆卸,以实现不同的穿搭方式。
[0055]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五吊耳650、第六吊耳660和第二吊耳620,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第二连接扣300和第三连接扣400分别连接第四吊耳640、第三吊耳630和第一吊耳6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与第二吊带的第一连接扣200交叉设置,且第一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与第二吊带的第二连接扣300也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备用吊耳670与第二备用吊耳680相邻设置,均位于第四吊耳640和第五吊耳650之间。
[0056] 当然,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的类似,在图6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前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为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此时,吊带在消费者的后侧实现交叉,但这仅是为了便于展示其中的一种穿搭方式而已,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服饰主体600的第一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后侧,服饰主体600的第二侧也可以是服饰穿着时的前侧,也即,对于一根吊带来说,此时服饰主体600的后侧采用一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三连接扣400,而服饰主体600的前侧采用两个连接扣连接,也即第一连接扣200和第二连接扣300,此时,吊带则在消费者的前侧实现交叉。
[0057] 上述的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提供了四种不同的穿搭方式,以此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吊带能够实现不同的穿搭方式,展现出更多的时尚元素。此外,还可以有更多的穿搭方式,例如,让其中的吊带段吊设至腋窝下方,绑成蝴蝶结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0058]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或第二等的,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60]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1]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