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及腰带一体式下装

申请号 CN202280028752.1 申请日 2022-11-14 公开(公告)号 CN117202814A 公开(公告)日 2023-12-08
申请人 (株)帝元梯米; 发明人 金京勋;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腰带及腰带一体式下装,更详细地,涉及可按照佩戴人员腰部尺寸进行微调且易于操作的腰带及设置有上述腰带的新型结构的下装,由于无需单独购买及佩戴腰带,因此,存在经济层面上的便利性,而且,因腰带未暴露在外部而能够在不影响穿搭的情况下减少需根据下装 颜色 及材料佩戴腰带的繁琐。
权利要求

1.一种腰带,其特征在于,
包括:
带体(110),沿着左右长长地延伸形成;
调节带(120),连接在所述带体(110)的一侧端部,在外侧面以沿着长度方向对齐的方式按规定间隔突出形成横穿宽度方向的卡止突起(122);以及
搭扣(130),连接在所述带体(110)的另一侧端部,使得所述调节带(12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插入,
所述搭扣(130)包括:
搭扣本体(132),形成有使得所述调节带(120)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插入的调节空间(131);
搭扣开关(135),以使得两端部通过旋转轴(133)前后执行跷跷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调节空间(131),所述旋转轴(133)沿着上下横穿所述调节空间(131)的方向延伸,以所述旋转轴(133)为中心靠近所述调节带(120)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向所述调节空间(131)外部突出的把手部(134);以及
弹性部件(136),结合在搭扣本体(132)以位于所述调节空间(131),用于将与所述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相向的内侧端部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内侧面,随着所述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被所述弹性部件(136)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外侧面,所述调节带(120)的卡止突起(122)卡定在所述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使得调节带(120)维持插入于搭扣(130)的状态,当朝向调节带(120)的内侧面对所述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施加压时,所述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从调节带(120)隔开,使得调节带(120)从搭扣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36)通过截取所述搭扣本体(132)的一部分并弯曲而成。
3.一种腰带一体式下装,腰带(100)作为一体设置在腰端(10),所述腰端(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彼此重叠并包围佩戴人员的腰部,其中,
在所述腰端(10)的内部形成有沿着腰端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部,在所述腰端(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中向内侧重叠的内侧紧扣端部(13)的外侧面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相连通的外侧开口部(15),在向所述腰端(10)的外侧重叠的外侧紧扣端部(14)的内侧面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相连通的内侧开口部(16),
所述腰带(100)包括:
带体(110),插入在所述中空部;
调节带(120),连接在所述带体(110)的一侧端部,通过所述外侧开口部(15)向外部突出并位于所述内侧紧扣端部(15)的外侧;以及
搭扣(130),连接在所述带体(110)的另一侧端部,通过所述内侧开口部(16)向外部突出并位于所述外侧紧扣端部(16)的内侧,
在所述调节带(120)的外侧面以沿着长度方向对齐的方式按规定间隔突出形成横穿宽度方向的卡止突起(122),
所述搭扣(130)包括:
搭扣本体(132),形成有使得所述调节带(12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的调节空间(131);
搭扣开关(134),以使得两端部通过旋转轴(133)前后执行跷跷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调节空间(131),所述旋转轴(133)沿着上下横穿所述调节空间(131)的方向延伸,以所述旋转轴(133)为中心靠近所述调节带(120)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向所述调节空间(131)外部突出的把手部(134);以及
弹性部件(136),结合在搭扣本体(132)以位于所述调节空间(131),用于将与所述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相向的内侧端部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带一体式下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130)固定在所述外侧紧扣端部(16)的内侧面。

说明书全文

腰带及腰带一体式下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腰带及腰带一体式下装,更详细地,涉及可按照佩戴人员腰部尺寸进行微调且易于操作的腰带及具有新型结构的下装,即,因设置有上述腰带而无需单独及购买佩戴腰带。

背景技术

[0002] 在衣服中,当裤子或裙子等下装的腰围与佩戴人员的腰围不匹配时,需要使用腰带固定下装以防止下装滑落。
[0003] 由于使用人员需要单独购买腰带,因此,将发生佩戴引起的繁琐及购买腰带产生的额外费用
[0004] 另一方面,当下装佩戴有额外的腰带时,腰带的带部分包围下装的腰端,因此,下装的腰端被腰带的带部分覆盖,而腰带的带部分暴露在外部。如上所述,由于腰带暴露在外部,因此,若腰带的颜色或材料与所穿裤子或裙子的颜色或材料不匹配,则腰带会成为穿搭的负面因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根据裤子或裙子的种类佩戴不同的腰带,因此,除繁琐问题外,也将产生经济层面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按照佩戴人员腰部尺寸进行微调且易于操作的腰带及设置有上述腰带的新型结构的下装,由于无需单独购买佩戴腰带,因此,存在经济层面上的便利性,而且,因腰带未暴露在外部而能够在不影响穿搭的情况下减少需根据下装颜色及材料佩戴腰带的繁琐。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腰带及腰带一体式下装,上述腰带包括:带体110,沿着左右长长地延伸形成;调节带120,连接在上述带体110的一侧端部,在外侧面以沿着长度方向对齐的方式按规定间隔突出形成横穿宽度方向的卡止突起122;以及搭扣130,连接在上述带体110的另一侧端部,使得上述调节带12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插入,上述搭扣130包括:搭扣本体132,形成有使得上述调节带120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插入的调节空间131;搭扣开关135,以使得两端部通过旋转轴133前后执行跷跷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调节空间131,上述旋转轴133沿着上下横穿上述调节空间131的方向延伸,以上述旋转轴133为中心靠近上述调节带120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向上述调节空间131外部突出的把手部134;以及弹性部件136,结合在搭扣本体132以位于上述调节空间131,用于将与上述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相向的内侧端部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内侧面,随着上述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被上述弹性部件136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外侧面,上述调节带120的卡止突起122卡定在上述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使得调节带120维持插入于搭扣130的状态,当朝向调节带120的内侧面对上述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施加压时,上述搭扣开关
135的内侧端部从调节带120隔开,使得调节带120从搭扣分离。
[0009] (三)有益效果
[0010]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可按照长度单位微调调节带120与卡止突起122的隔开间隔,因此,可使得佩戴人员按照自身腰部尺寸微调裤子腰围来佩戴下装。
[0011] 并且,本发明的下装与这种腰带构成一体,因此,无需单独购买及佩戴腰带,不仅存在经济层面上的便利性,而且,因腰带未暴露在外部而能够实现仿佛没有系腰带的状态。由此,除消除需根据下装颜色及材料佩戴不同种类腰带的繁琐外,还可使得佩戴下装的状态变得整洁又好看。
[0012] 并且,腰带可用作下装腰端的紧扣装置,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存在无需将纽扣作为紧扣装置单独连接在腰端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照片。
[0014] 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搭扣放大照片。
[0015] 图3为上述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剖视图。
[0016] 图4及图5为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裤子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首先,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可参照结合附图一并说明的实施例变得更加明确。其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通过多个不同实施方式实现,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仅为示例,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变得完整,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完全理解本发明的范畴,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基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加以定义。
[0018]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当判断有关公知功能或结构等的具体说明有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主旨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所使用的术语作为考虑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随着使用人员、操作人员等的意图或惯例等而变化。因此,应基于记载在本说明书全文内容的技术思想加以定义。
[0019]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0020]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腰带包括:带体110;调节带120,分别与带体110的两侧端部相连接;以及搭扣130。
[0021] 上述带体11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带,也可由非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非弹性编织物带制成。
[0022] 上述调节带120为合成树脂带,在外侧面以沿着长度方向对齐的方式按规定间隔突出形成横穿宽度方向的卡止突起122。
[0023] 上述调节带120可通过多种方式与上述带体110的一端相连接,优选地,如图所示,在带体110的一端与调节带120的一端相重叠的状态下,可由铆销2连接。如上所述,当带体110与调节带120通过铆销2相连接时,带体110与调节带120的连接状态不仅变得牢固,而且,可变得整洁又好看。
[0024] 另一方面,上述搭扣130包括:搭扣本体132,向左右开口,形成有使得上述调节带120能够插入的调节空间131;搭扣开关135,以使得两端部通过旋转轴133前后执行跷跷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调节空间131,上述旋转轴133沿着上下横穿上述调节空间131的方向延伸,以上述旋转轴133为中心靠近上述调节带120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向上述调节空间131外部突出的把手部134;以及弹性部件136,结合在搭扣本体132以位于上述调节空间131,用于将与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相向的内侧端部弹性加压到调节带120的内侧面。
[0025] 上述搭扣130由金属制成,可通过额外的连接口4与带体110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件136通过截取搭扣本体132的一部分并弯曲而成。如上所述,若截取搭扣本体132的一部分形成弹性部件136,则无需额外的弹性部件136,并且,无需将弹性部件136组装在搭扣本体132,因此,除经济层面上的优点外,存在易于搭扣130制造的优点。
[0026] 在此情况下,若向上述搭扣本体132的调节空间131插入调节带120的前端部并拉紧带体,则搭扣开关320的内侧端部因拉动调节带120的力而与上述弹性部件136一并挤压,调节带200可沿着拉紧腰带的方向(顺向)自由移动,而不受搭扣开关135的干扰。另一方面,若消除拉动调节带200的力,则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因上述弹性部件136而紧贴于在调节带120形成有卡止突起122的外侧面,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沿着松动方向(逆向)拉动调节带200,调节带120的卡止突起122也卡定在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由此,不仅防止调节带120松动,而且,可使得其维持插入搭扣130的状态。
[0027] 如图3所示,优选地,为了使得调节带120的卡止突起122稳定卡止,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可形成沿着调节带135外侧面弯曲的形态。
[0028] 另一方面,在想要松开腰带的情况下,在沿着调节带200的外侧面按下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的状态下,需要逆向拉动调节带120,若按下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则随着搭扣开关135的内侧端部从调节带120隔开,使得调节带120从搭扣130脱离。
[0029]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可按照长度单位微调调节带120与卡止突起122的隔开间隔,因此,可使得佩戴人员按照自身腰部尺寸微调裤子腰围来佩戴下装。并且,除非按压搭扣开关135的把手部134,否则不存在腰带松脱的险,因此,本发明可稳定维持腰带的佩戴状态。
[0030] 优选地,本发明内置在裤子或裙子等下装,以下示出设置有上述腰带100的裤子。图4及图5为设置有腰带100的裤子照片。
[0031] 通常,裤子的腰端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彼此重叠连接而成,上述腰端10形成有中空部(未图示),用于插入上述腰带100的带体100。而且,在上述腰端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中,沿着内侧重叠的端部(以下,称为“内侧紧扣端部”)的外侧面形成有与上述中空部相连通的外侧开口部15,在上述腰端10的剩余端部,即,沿着外侧重叠的端部(以下,称为“外侧紧扣端部”)的内侧面形成有与上述中空部相连通的内侧开口部16。因此,上述中空部的一侧端部通过上述外侧开口部15向外部开放,中空部的另一侧端部通过上述内侧开口部16向外部开放。
[0032] 因此,若向裤子腰端10的中空部插入腰带100的带体110,则调节带120通过上述外侧开口部15暴露在外部并位于腰端10的内侧紧扣端部13外侧,搭扣130通过上述内侧开口部16向外部突出并位于外侧紧扣端部14的内侧。
[0033] 优选地,上述搭扣130固定在外侧紧扣端部14的内侧面,搭扣130通过额外的连接口固定在外侧紧扣端部14,或者,随着在搭扣130的搭扣本体132周围部形成多个贯通孔,也可利用上述贯通孔缝合固定在外侧紧扣端部14。
[0034] 如上所述,若腰带100内置在裤子腰端10,则佩戴人员可通过腰带100按照腰围调节裤子腰端10,因此,无需单独购买佩戴腰带。并且,本发明的腰带因未暴露在外部而能够实现仿佛没有系腰带的状态,由此,不仅使得佩戴裤子的外观变得整洁,而且,通过腰带100固定裤子腰端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即,由于内侧紧扣端部13及外侧紧扣端部14被缝合固定,因此,在特定情况下,无需将纽扣作为紧扣装置单独连接在腰端。
[0035]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技术思想的例示性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必要特征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变形及变更等。即,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0036]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基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解释,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属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