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扣式皮带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124362.7 申请日 2020-02-27 公开(公告)号 CN111150160A 公开(公告)日 2020-05-15
申请人 胡金杨;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压扣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和扣体,还包括压扣,带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扣体的前端设有舌状片,舌状片上设有第二卡齿;压扣铰接在扣体上,在该铰接处设有使压扣压住带体的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能够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保持 啮合 。本皮带装置采用薄薄的无需活动的舌状片以避让带体,相较于传统的自动扣皮带,能够省去了占用较大空间的活动的舌状 拨片 结构;采用让带体穿过压扣与扣体中间空挡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且本皮带装置的扣体内侧面整体平整,保证人体使用舒适;且当需要拔出带体或调整带体 位置 时,该结构可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
权利要求

1.压扣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1)和扣体(2),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与扣体(2)连接,所述带体(1)的活动端与扣体(2)可调节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扣(3),所述带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11),所述扣体(2)的前端设有舌状片(21),所述舌状片(21)上设有第二卡齿(22);所述压扣(3)铰接在扣体(2)上,在该铰接处设有使压扣(3)压住带体(1)的弹性机构(4),所述弹性机构(4)能够使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保持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面设有相邻分布的连接孔(23)和安装槽(24),所述压扣(3)上设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与连接孔(23)配合,所述弹性机构(4)设于安装槽(24)内且与旋转轴(31)配合连接,所述安装槽(24)上可拆卸地设有盖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若干弹性元件(4a1)、推(4a2),所述推块(4a2)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24)内,若干所述弹性元件(4a1)设于安装槽(24)内且与推块(4a2)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轴(31)上沿着轴向设有条状凸台(311),所述推块(4a2)的与条状凸台(31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与若干弹性元件(4a1)接触处设有若干隔条(4a21),所述隔条(4a21)能够对若干弹性元件(4a1)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扭矩弹性元件(4b),所述旋转轴(31)上设有一插孔,所述扭矩弹性元件(4b)套设在旋转轴(31)上,所述扭矩弹性元件(4b)上中间有一插条,所述插孔与插条配合,所述扭矩弹性元件(4b)的两尾脚与安装槽(24)的端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圆棒(4c1)、弹性片(4c2),所述圆棒(4c1)设于安装槽(24)内,所述旋转轴(31)上设有第一长条孔位,所述圆棒(4c1)上设有第二长条孔位,所述弹性片(4c2)的两端分别接插于第一长条孔位、第二长条孔位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1)方向设有凹槽(12),若干所述第一卡齿(11)沿凹槽(12)方向阵列于该凹槽(12)内,所述第一卡齿(11)的端面与带体(1)的内表面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连接槽(511),所述连接块(51)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2),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所述固定板(52)与盖板(25)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连接槽(511),所述连接槽(511)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2),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扣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连接槽(511),所述连接槽(511)上铰接有固定板(52),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

说明书全文

压扣式皮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体穿戴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扣式皮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皮带装置的扣体亦称为皮带头或皮带扣头,皮带扣就是皮带前端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市面上存在一种自式皮带,其能够进行自锁扣合、无极调节等功能。
[0003] 如图11所示,该自锁皮带装置包括扣体2’以及固定连接于扣体2’的带体1’,扣体2’的一面上固设有框架3’,带体1’的一面上设有沿带体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齿条4’,框架3’与扣体2’之间形成有供带体1’穿过的穿孔5’,框架3’上设有朝向穿孔5’方向往复滑移的移动板6’,移动板6’上延伸有配合卡齿条4’且用于限制带体1’沿背对穿过穿孔5’的方向移动的卡爪7’。
[0004] 可见,传统的自锁皮带装置的卡接方式一般为通过活动的舌状拨片卡住带体;显然,这种活动的舌状拨片卡会导致扣体2的自身厚度增加;使用者在使用该种皮带时,容易被扣体2’顶到肚子,减低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该种扣体2’的背面凹凸不平,会对人体的造成凹凸不平的压痕。
[0005]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减低扣体厚度的、内侧面平坦的皮带装置,以此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压扣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和扣体,还包括压扣,带体的固定端与扣体连接,带体的活动端与扣体可调节连接,带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扣体的前端设有舌状片,舌状片上设有第二卡齿;压扣铰接在扣体上,在该铰接处设有使压扣压住带体的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能够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保持啮合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扣式皮带装置,本皮带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带体的活动端穿过压扣和扣体之间,弹性机构能够使压扣将带体压紧,从而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保持啮合,防止松脱。本皮带装置采用薄薄的无需活动的舌状片以避让带体,相较于传统的自动扣皮带,能够省去了占用较大空间的活动的舌状拨片结构;采用让带体穿过压扣与扣体中间空挡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减小扣体的整体厚度;且本皮带装置的扣体内侧面整体平整,保证人体使用舒适;且当需要拔出带体或调整带体位置时,该结构可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装置无需磁、外形小巧、精致,能够更贴切人体,给人体带来舒适感。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面设有相邻分布的连接孔和安装槽,压扣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连接孔配合,弹性机构设于安装槽内且与旋转轴配合连接,安装槽上可拆卸地设有盖板。
[0009] 由此,当本皮带装置使用时,带体从压扣与扣体之间的空挡插入并滑动;调节滑动时,第一卡齿的斜面与第二卡齿的斜面接触并继而产生第二卡齿对第一卡齿施以竖直方向的,从而迫使带体抬起压扣,弹性机构迫使第二卡齿与合适位置的第一卡齿啮合,从而实现调节皮带松紧的功能。当需要松开皮带装置时,通过掰开压扣,使得压扣旋转轴的条状凸台转动,使得推压住条状凸台的另一面,从而使压扣保持打开状态,这时轻轻推开带体,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分离,皮带从而能够从插槽中抽出。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包括若干弹性元件、推块,推块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内,若干弹性元件设于安装槽内且与推块配合连接,旋转轴上沿着轴向设有条状凸台,推块与条状凸台相抵。
[0011] 由此,推块受若干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推块对旋转轴的凸台施力,使压扣能够对带体进行压紧。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块与若干弹性元件接触处设有若干隔条,隔条能够对若干弹性元件分隔。
[0013] 由此,隔条分开若干弹性元件,使之不会缠绕或者干涉,保证若干弹性元件能够稳定工作。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包括扭矩弹性元件,旋转轴上设有一插孔,扭矩弹性元件套设在旋转轴上,扭矩弹性元件上中间有一插条,插孔与插条配合,扭矩弹性元件的两尾脚与安装槽的端面相抵。
[0015] 由此,扭矩弹性元件处于扭紧状态,从而迫使扣体始终压住带体。
[00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包括圆棒、弹性片,圆棒设于安装槽内,旋转轴上设有第一长条孔位,圆棒上设有第二长条孔位,弹性片的两端分别接插于第一长条孔位、第二长条孔位内。
[0017] 由此,弹性片处于压缩状态,当该弹性片内凹时,可使压扣压住带体,当该弹性片外凸时,可使压扣离开带体,从而使带体轻便地脱离扣体。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带体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方向设有凹槽,若干第一卡齿沿凹槽方向阵列于该凹槽内,第一卡齿的端面与带体的内表面相垂直。
[0019] 由此,为了便于调整皮带松紧,带体插入扣体与压扣之前的空挡时,第二卡齿可与任意第一卡齿啮合。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连接块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带体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与固定板之间,固定板与盖板为一体结构。
[0021] 由此,连接槽为带体的固定端的连接点,其通过固定板对带体进行压紧,从而实现连接,且固定板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板拆卸后能够将带体拆出。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带体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与固定板之间。
[0023] 由此,连接槽设于连接块上,连接块以铰接的方式设于扣体上,则带体的固定端能够在扣体的一端进行摆动,方便使用。
[00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铰接有固定板,带体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与固定板之间。
[0025] 由此,当带体的固定端安装至连接槽,扳转固定板再向下压即能对带体进行固定。
[0026] 本发明的具体有益效果为:本皮带装置不仅满足了人们随意调节皮带松紧度的要求,而且本皮带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整体厚度薄,故不仅能用于男士皮带,还能用于小巧的女士皮带;本扣体的内侧面整体平整,不会因为有突兀的结构而杠到肚子,使用舒适感极高;且当需要拔出皮带或调整皮带位置时,可通过掰开压板、同时推开带体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装置无需磁铁、外形小巧、精致、美观,使用时更贴切人体,降低皮带装置对人体的压迫感。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一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图1所示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图2所示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图1所示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俯视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图5所示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图7所示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压扣式皮带装置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1为背景技术中传统的自锁式皮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标号:1-带体、11-第一卡齿、12-凹槽、2-扣体、21-舌状片、22-第二卡齿、23-连接孔、24-安装槽、25-盖板、3-压扣、31-旋转轴、311-条状凸台、4-弹性机构、4a1-弹性元件、4a2-推块、4a21-隔条、4b-扭矩弹性元件、4c1-圆棒、4c2-弹性片、51-连接块、511-连接槽、52-固定板、1’-带体、2’-扣体、3’-框架、4’-齿条、5’-穿孔、6’-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 实施例1
[0041]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压扣式自动扣皮带装置,包括带体1和扣体2,带体1的固定端与扣体2连接,带体1的活动端与扣体2可调节连接。本皮带装置还包括压扣3,带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11,扣体2的前端设有薄薄的舌状片21,扣体2、舌状片21为一体结构,扣体2、舌状片21之间以斜面过度,舌状片21上设有第二卡齿22,第二卡齿22位于舌状片21的正面,第二卡齿22与舌状片21亦为一体结构;压扣3铰接在扣体2上,在该铰接处设有使压扣3压住带体1的弹性机构4,弹性机构4位于扣体2的内部。通过弹性机构4的弹性势能,弹性机构4能够使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保持啮合。
[0042]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扣式自动扣皮带装置,本皮带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带体1的活动端穿过压扣3和扣体2之间,弹性机构4能够使压扣3将带体1压紧,从而使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保持啮合,防止松脱。本皮带装置采用薄薄的无需活动的舌状片21以避让带体1,相较于传统的自动扣皮带,能够省去了占用较大空间的活动的舌状拨片结构;采用让带体1穿过压扣3与扣体2中间空挡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减小扣体2的整体厚度;且本皮带装置的扣体2内侧面整体平整,保证人体使用舒适;且当需要拔出带体1或调整带体1位置时,该结构可使带体1轻松地从扣体2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1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装置无需磁铁、外形小巧、精致,能够更贴切人体,给人体带来舒适感。
[0043] 结合图2-4,扣体2的内侧面设有相邻分布的连接孔23和安装槽24,连接孔23和安装槽24连通,连接孔23呈“U”形状,安装槽24呈矩形状。压扣3上设有旋转轴31,旋转轴31与连接孔23配合,即旋转轴31可旋转地设于连接孔23内;弹性机构4设于安装槽24内且与旋转轴31配合连接,安装槽24上可拆卸地设有盖板25。
[0044] 当本皮带装置使用时,带体1从压扣3与扣体2之间的空挡插入并滑动;调节滑动时,第一卡齿11的斜面与第二卡齿22的斜面接触并继而产生第二卡齿22对第一卡齿11施以竖直方向的力,从而迫使带体1抬起压扣3,迫使第二卡齿22与合适位置的第一卡齿11啮合,从而实现调节皮带松紧的功能。当需要松开皮带装置时,通过掰开压扣3并同时推开带体1,使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分离,皮带从而能够从插槽中抽出。
[0045] 结合图2-3,弹性机构4包括若干弹性元件4a1、推块4a2,推块4a2沿安装槽24的方向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槽24内;若干弹性元件4a1设于安装槽24内且与推块4a2配合连接,若干弹性元件4a1排列分布,弹性元件4a1的一端与安装槽24的一侧内壁相抵,弹性元件4a1的另一端与推块4a2的相抵;旋转轴31上沿着轴向设有条状凸台311,推块4a2的与条状凸台311相抵。该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a1设有四个,弹性元件4a1为弹簧
[0046] 推块4a2受若干弹性元件4a1的作用下,推块4a2对旋转轴31的凸台施力,使压扣3能够对带体1进行压紧。
[0047] 结合图2-3,推块4a2与若干弹性元件4a1接触处设有若干隔条4a21,隔条4a21能够对若干弹性元件4a1分隔。隔条4a21分开若干弹性元件4a1,使之不会缠绕或者干涉,保证若干弹性元件4a1能够稳定工作。
[0048] 结合图2-3,带体1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1方向设有凹槽12,若干第一卡齿11沿凹槽12方向阵列于该凹槽12内,第一卡齿11的端面与带体1的内表面相垂直。为了便于调整皮带松紧,带体插入扣体与压扣之前的空挡时,第二卡齿可与任意第一卡齿啮合。
[0049] 结合图2-3,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1,连接块51上设有连接槽511,连接块51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2,带体1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固定板52和连接槽511上设有若干用于对带体1固定的锥形针。固定板52与盖板25为一体结构,为一体结构的固定板52与盖板2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扣体2上并将连接槽511、安装槽
24进行密封。
[0050] 连接槽511为带体1的固定端的连接点,其通过固定板52和连接槽511对带体1进行压紧并同时插入锥形针,从而实现连接,且固定板52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板52拆卸后能够将带体1拆出。
[0051] 实施例二
[0052] 结合图5-6,本实施例二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进行改动。具体如下:
[0053]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区别为弹性机构4的结构与组成。具体地,该实施例的弹性机构4包括扭矩弹性元件4b,扭矩弹性元件4b为扭簧。旋转轴31上设有一插孔(图中未示出),扭矩弹性元件4b套设在旋转轴31上,扭矩弹性元件4b上中间有一插条(图中未示出),插孔与插条配合,扭矩弹性元件4b的两尾脚与安装槽24的端面相抵。
[0054] 扭矩弹性元件4b处于扭紧状态,从而迫使扣体2始终压住带体1。
[0055] 实施例三
[0056] 结合图7-8,本实施例三亦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进行改动。具体如下:
[0057]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区别为弹性机构4的结构与组成。具体地,弹性机构4包括圆棒4c1、弹性片4c2,圆棒4c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槽24内,旋转轴31上设有第一长条孔位(图中未示出),圆棒4c1上设有第二长条孔位(图中未示出),弹性片4c2的两端分别接插于第一长条孔位、第二长条孔位内;弹性片4c2处于压缩状态。
[0058] 当该弹性片4c2内凹时,可使压扣3压住带体1,当该弹性片4c2外凸时,可使压扣3离开带体1,从而使带体1轻便地脱离扣体2。
[0059] 实施例四
[0060] 结合图9,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0061]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或二或三大致相同,其区别为,带体1的固定端的安装结构。具体地,扣体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51,连接槽511设在连接块51上,连接槽511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2,带体1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固定板52上设有若干用于对带体1固定的锥形针。固定板52与盖板25为分体结构,固定板5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块51上,盖板2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扣体2上,固定板52将连接槽
511进行密封,盖板25将安装孔23、安装槽24进行密封。
[0062] 连接槽511设于连接块51上,连接块51以铰接的方式设于扣体2上,则带体1的固定端能够在扣体2的一端进行摆动,方便使用。
[0063] 实施例五
[0064] 结合图10,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0065]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大致相同,其区别为,带体1的固定端的安装结构。具体地,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1,扣体2的后端设有连接槽511,固定板52铰接在连接槽511上,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511与固定板52之间。
[0066] 当带体1的固定端安装至连接槽511,固定板52上设有若干锥形针。扳转固定板52再向下压即能对带体1进行固定。
[0067] 本发明公开了多种实施例,各实施例中能够自由组合,以适合不同的需求。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