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申请号 CN202011324693.1 申请日 2020-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2205692B 公开(公告)日 2024-02-20
申请人 仙桃市华夏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爱华; 朱思兵; 张玲;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无纺布 口罩及其生产工艺,涉及防护口罩的技术领域。它包括整体上呈杯型的口罩本体、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呼吸 阀 ,和设置在呼吸阀上的透气孔,所述口罩本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鼻梁条,口罩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 耳 带,所述呼吸阀包括安装于口罩本体内侧的底座和安装于口罩本体外部的支座,所述支座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可翻转的连接有阀盖,所述支座内安装有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以及将所述过滤层安装在支座上的过滤 定位 组件,所述透气孔或设置在阀盖上,或设置在支座上靠近阀盖的一端,所述阀盖上还安装有位于多个位于支座内部且与过滤层相抵接的限位杆。本发明能实现口罩的双向过滤、结构 稳定性 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纺布口罩,包括整体上呈杯型的口罩本体(1)、安装在口罩本体(1)上的呼吸(2),和设置在呼吸阀(2)上的透气孔(3),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鼻梁条(4),口罩本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2)包括安装于口罩本体(1)内侧的底座(26)和安装于口罩本体(1)外部的支座(21),所述支座(21)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26)上,另一端可翻转的连接有阀盖(22),所述支座(21)内安装有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23),以及将所述过滤层(23)安装在支座(21)上的过滤定位组件(24),所述透气孔(3)或设置在阀盖(22)上,或设置在支座(21)上靠近阀盖(22)的一端,所述阀盖(22)上还安装有多个位于支座(21)内部且与过滤层(23)相抵接的限位杆(25);
所述底座(26)上设有面向阀盖(22)的卡槽(27),卡槽(27)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28),所述支座(21)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28)匹配的第二卡块(29),所述支座(21)通过第一卡块(28)和第二卡块(29)与底座(26)连接;
所述第一卡块(28)在靠近第二卡块(29)一侧的端面为第一楔形端面,第二卡块(29)在靠近第一卡块(28)一侧的端面为第二楔形端面,所述第一楔形端面和第二楔形端面相互匹配;
所述过滤定位组件(24)包括在口罩本体(1)上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侧板(244)、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二侧板(245),所述第一侧板(244)、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二侧板(245)均一端安装在支座(21)上,另一端与支座(2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侧板(244)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第一过滤层(231)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第二过滤层(232)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侧板(245)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在支座(21)的两侧呈依次交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定位组件(24)包括定位环(241),所述支座(21)上设有定位槽(242),所述定位环(241)外围安装有卡在定位槽(242)内的卡板(243),且定位环(241)外围通过所述卡板(243)与支座(21)连接,所述定位环(241)内部安装有第三过滤层(2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44)和/或第二侧板(245)包括呈倾斜布置的导气板(246),和与支座(21)侧壁之间呈垂直布置的搁料板(247),所述导气板(246)一端安装在支座(21)上,另一端与搁料板(247)连接,且搁料板(247)的空余端与支座(21)之间呈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三过滤层(233)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无纺布层、隔离过滤层和阻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纺布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5)有多个,且多个限位杆(25)均位于第一侧板(244)和支座(21)之间的间隙内。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口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杯型口罩的口罩本体的原材料分组为外组布料、中组过滤及内组布料;
S2:分别将所述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置在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所述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将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至杯型口罩成型机内进行冲压成型,以形成口罩本体(1);
S3:将成型后的口罩本体(1)放入至冲压机内进行冲压,以在口罩本体(1)上开设一个用于放置呼吸阀(2)的安装孔;
S4:根据设计图纸,将过滤层(23)通过过滤定位组件(24)安装在呼吸阀(2)的支座(21)上,并将带有限位杆(25)的阀盖(2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座(21)上;
S5:将呼吸阀(2)的底座(26)安装在步骤S3中冲压后的口罩本体(1)上,并让底座(26)位于口罩本体(1)内部,将带有过滤层(23)和阀盖(22)的支座(21)安装在底座(26)上,并在口罩本体(1)上安装鼻梁条(4)和耳带。

说明书全文

无纺布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护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无纺布杯型口罩分为带有呼吸和不带呼吸阀两种,杯型口罩上的呼吸阀也被称为呼气阀,改进前的呼气阀内带有活瓣,吸气时,活瓣关闭;呼气时,活瓣开启,佩戴者(带有改进前的杯型口罩)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直接排入周围环境。故上述杯型口罩仅仅只是单向防护,只保护戴口罩的人,而不保护戴口罩者周围的人群,因此,改进前的带有呼吸阀的口罩主要应用于工业防尘口罩和防雾霾(PM2.5)口罩,并不适用于医疗机构,如果具有传染性的人佩戴了上述改进前的杯型口罩,周围人群仍然处于险之中,并不具有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口罩及其生产工艺,具有能实现口罩的双向过滤、结构稳定性高的优点。
[0004]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 一种无纺布口罩,包括整体上呈杯型的口罩本体、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呼吸阀,和设置在呼吸阀上的透气孔,所述口罩本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鼻梁条,口罩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带,所述呼吸阀包括安装于口罩本体内侧的底座和安装于口罩本体外部的支座,所述支座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可翻转的连接有阀盖,所述支座内安装有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以及将所述过滤层安装在支座上的过滤定位组件,所述透气孔或设置在阀盖上,或设置在支座上靠近阀盖的一端,所述阀盖上还安装有位于多个位于支座内部且与过滤层相抵接的限位杆。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盖设置为可翻转的形式,能够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将呼吸阀上的阀盖打开,以加大人们呼气量和吸气量,从而让本身请佩戴时更加舒适;支座和支座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快速、方便地装配呼吸阀,本申请通过在呼吸阀的支座上安装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双向过滤;同时,安装于阀盖上的限位杆能够对过滤层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让过滤层不容易在呼吸阀上跑偏,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0007]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面向阀盖的卡槽,卡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所述支座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匹配的第二卡块,所述支座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底座连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作用下,人们即可将支座和底座卡接在一起,这样,人们即可方便地在口罩本体上安装呼吸阀。
[0009]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卡块在靠近第二卡块一侧的端面为第一楔形端面,第二卡块在靠近第一卡块一侧的端面为第二楔形端面,所述第一楔形端面和第二楔形端面相互匹配。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楔形端面和第二楔形端面的作用下,人们即可快速、简便的将支座卡入至卡槽内,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口罩本体上安装呼吸阀。
[0011]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所述支座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环外围安装有卡在定位槽内的卡板,且定位环外围通过所述卡板与支座连接,所述定位环内部安装有第三过滤层。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在定位环的作用下即可卡在支座上,这样,人们即可方便对过滤层进行安装。
[0013]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定位组件包括在口罩本体上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侧板、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二侧板均一端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支座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第一过滤层与支座之间的间隙、第二过滤层与支座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在支座的两侧呈依次交错布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气时,在气体从第一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内进入后,再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进行过滤,最后从第二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后再进入人体;当呼气时,在气体从第二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后,再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进行过滤,最后从第一侧板与支座之间的间隙呼出后,从透气孔排出。
[0015]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包括呈倾斜布置的导气板,和与支座侧壁之间呈垂直布置的搁料板,所述导气板一端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搁料板连接,且搁料板的空余端与支座之间呈间隔布置。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气板的作用下,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距,从而方便气体通过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进而让人们在佩戴本申请能更加舒适。
[0017]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无纺布层、隔离过滤层和阻层。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不仅能对人们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还能够对人们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让本申请实现了双向过滤。
[0019]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有多个,且多个限位杆均位于第一侧板和支座之间的间隙内。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对第一过滤层进行一定的阻挡,防止第一过滤层跑偏,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0021]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22] 无纺布口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3] S1:将杯型口罩的口罩本体的原材料分组为外组布料、中组过滤及内组布料;
[0024] S2:分别将所述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置在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所述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将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至杯型口罩成型机内进行冲压成型,以形成口罩本体;
[0025] S3:将成型后的口罩本体放入至冲压机内进行冲压,以在口罩本体上开设一个用于放置呼吸阀的安装孔;
[0026] S4:根据设计图纸,将过滤层通过过滤定位组件安装在呼吸阀的支座上,并将带有限位杆的阀盖可转动的安装在支座上;
[0027] S5:将呼吸阀的底座安装在步骤S3上,并让底座位于口罩本体内部,将带有过滤层和阀盖的支座安装在底座上,并在口罩本体上安装鼻梁条和耳带。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盖设置为可翻转的形式,能够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将呼吸阀上的阀盖打开,以加大人们呼气和吸气的量;支座和支座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快速、方便地装配呼吸阀,本申请通过在呼吸阀的支座上安装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双向过滤;同时,安装于阀盖上的限位杆能够对过滤层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让过滤层不容易从呼吸阀上脱落,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0029]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 1.本申请的阀盖设置为可翻转的形式,能够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将呼吸阀上的阀盖打开,以加大人们呼气量和吸气量,从而让本身请佩戴时更加舒适;
[0031] 2.本申请的支座和支座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快速、方便地装配呼吸阀,本申请通过在呼吸阀的支座上安装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双向过滤;
[0032] 3.本申请中安装于阀盖上的限位杆能够对过滤层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让过滤层不容易从呼吸阀上脱落,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所述无纺布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是带有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的呼吸阀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是带有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的呼吸阀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2、呼吸阀;21、支座;22、阀盖;23、过滤层;231、第一过滤层;232、第二过滤层;233、第三过滤层;24、过滤定位组件;241、定位环;242、定位槽;243、卡板;244、第一侧板;245、第二侧板;246、导气板;247、搁料板;25、限位杆;26、底座;27、卡槽;28、第一卡块;29、第二卡块;3、透气孔;4、鼻梁条;5、耳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口罩,包括整体上呈杯型的口罩本体1、安装在口罩本体1上的呼吸阀2,和设置在呼吸阀2上的透气孔3,口罩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鼻梁条4,口罩本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耳带5。
[0039] 实际工作时,鼻梁条4和耳带5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主要是针对改进前的带有呼吸阀2的杯型口罩只能实现单向过滤,从而使改进前的带有呼吸阀2的杯型口罩只能用于防尘,不能用于疫情防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双向过滤、结构稳定的无纺布口罩。
[0040] 如图2所述,底座26上设有面向阀盖22的卡槽27,卡槽27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块28,支座21端部设有与第一卡块28匹配的第二卡块29,支座21通过第一卡块28和第二卡块
29与底座26连接,以让人们方便地在口罩本体1上安装呼吸阀2。优选的,第一卡块28在靠近第二卡块29一侧的端面为第一楔形端面,第二卡块29在靠近第一卡块28一侧的端面为第二楔形端面,第一楔形端面和第二楔形端面相互匹配。这样,人们安装支座21会更加方便,且支座21不容易从底座26上脱落。
[0041] 如图1所示,透气孔3或设置在阀盖22上,或设置在支座21上靠近阀盖22的一端,阀盖22上还安装有位于多个位于支座21内部且与过滤层23相抵接的限位杆25。实际工作时,限位杆25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多个限位杆25均位于第一侧板244和支座21之间的间隙内,以防止过滤层23(包括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三过滤层233)跑偏。
[0042] 如图2和图3所示,呼吸阀2包括安装于口罩本体1内侧的底座26和安装于口罩本体1外部的支座21,支座21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26上,另一端可翻转的连接有阀盖22,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方便地将呼吸阀2安装在口罩本体1,还能在需要的时候让人们打开阀盖
22,以方便透气。
[0043] 如图2所示,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结构为:过滤定位组件24包括定位环241,支座21上设有定位槽242,定位环241外围安装有卡在定位槽242内的卡板243,且定位环241外围通过卡板243与支座21连接,过滤层23安装于定位环241内部。过滤层23在定位环241的作用下即可卡在支座21上,这样,人们即可方便对过滤层23进行安装。
[0044] 实际工作时,为了将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中的卡板243卡在制作上,卡板243和定位槽242也可以分别设置卡块,且卡板243上的卡板243和定位槽242和定位槽242的卡块在配合面也可以为楔形面,以便于卡板243和定位槽242的装配。
[0045] 如图3所示,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结构为:过滤定位组件24包括在口罩本体1上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侧板244、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二侧板245,第一侧板244、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二侧板245均一端安装在支座21上,另一端与支座2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侧板244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第一过滤层231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第二过滤层232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侧板245与支座21之间的间隙在支座21的两侧呈依次交错布置,这样,本申请也即实现了对气体的双向过滤功能。
[0046]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244和/或第二侧板245包括呈倾斜布置的导气板246,和与支座21侧壁之间呈垂直布置的搁料板247,导气板246一端安装在支座21上,另一端与搁料板247连接,且搁料板247的空余端与支座21之间呈间隔布置。在导气板246的作用下,第一过滤层231和第二过滤层232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距,从而方便气体通过第一过滤层231和第二过滤层232,进而让人们在佩戴本申请能更加舒适。
[0047] 实际工作时,图2所示的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相比于图3所示的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结构更加简单,当人们带有佩戴带有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杯型口罩时,由于第三过滤层233只有三层过滤结构,其相比于杯型口罩中口罩本体的过滤结构(五至六层)的层数要少,因此,带有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杯型口罩的佩戴舒适性会强于没有呼吸阀的杯型口罩的舒适性。
[0048] 当人们带有佩戴带有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杯型口罩时,虽然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具有六层过滤结构,其基本和口罩本体的过滤结构的层数相同,但是如图3所示,由于本申请的第一过滤层231和第二过滤层232呈间隔布置,且呼吸阀内还是有供流体流过的间隙,因此,带有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杯型口罩的佩戴舒适性会强于没有呼吸阀的杯型口罩的舒适性。
[0049] 如图2和图3所示,支座21内安装有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23,以及将过滤层23安装在支座21上的过滤定位组件24,本申请提供了两种过滤定位组件24的结构,两种过滤定位组件24均可让过滤层23安装在支座21上。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三过滤层233均可以统称为过滤层23,第三过滤层233可以单独实现双向过滤,第一过滤层231和第二过滤层232配合起来实现双向过滤。
[0050]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三过滤层233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无纺布层、隔离过滤层和阻水层。
[0051]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第一过滤层231、第二过滤层232和第三过滤层233均可以统称为过滤层23,本申请中过滤层23可以采用本体一样的材料(也即由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构成),也即可采用现有的平面口罩所采用的材料和结构,也即本申请中的无纺布层、隔离过滤层和阻水层的材料均可以采用和平面口罩一样的材料(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52] 实际工作时,无纺布口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3] S1:将杯型口罩的口罩本体的原材料分组为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
[0054] 实际工作时,本应当先对原材料预先进行分组,提前将内组布料和外组布料分别拉伸成型后,再将中组过滤棉对折并超合成拱形片后放入内组和外组中间,从而可以避免中组过滤棉由于被拉伸导致其结构被破坏、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使本申请的杯型口罩满足N95或kN95过滤标准。同时,本申请的外组布料由无纺布和针刺棉由外至内布置以层叠的方式组成,内组布料由双层的无纺布构成,中组过滤棉也可以额采用单层针刺棉或双层针刺棉制成。
[0055] S2:分别将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置在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将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放至杯型口罩成型机内进行冲压成型,以形成口罩本体1;
[0056]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通过对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进行预热后,可以让本申请的口罩本体1能够更加容易成型,同时,通过预热箱进行预热不仅成本较低,而且预热效果较好,不会对外组布料、中组过滤棉及内组布料造成损坏。
[0057] S3:将成型后的口罩本体1放入至冲压机内进行冲压,以在口罩本体1上开设一个用于放置呼吸阀2的安装孔;
[0058] 实际工作时,上述安装孔主要用于安装呼吸阀2,同时,实际工作时,安装孔的直径可以略小于呼吸阀2的直径,以让口罩本体1有一部分结构卡接在呼吸阀2内,从而提高本申请的气密性。
[0059] S4:根据设计图纸,将过滤层23通过过滤定位组件24安装在呼吸阀2的支座21上,并将带有限位杆25的阀盖2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座21上;
[0060]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可以采用第一种过滤定位组件24安装过滤层23,也可以采用第二种过滤定位组件24安装过滤层23,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0061] S5:将呼吸阀2的底座26安装在步骤S3上,并让底座26位于口罩本体1内部,将带有过滤层23和阀盖22的支座21安装在底座26上,并在口罩本体1上安装鼻梁条4和耳带5。
[0062]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阀盖22设置为可翻转的形式,能够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将呼吸阀2上的阀盖22打开,以加大人们呼气和吸气的量;支座21和支座21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快速、方便地装配呼吸阀2,本申请通过在呼吸阀2的支座21上安装能实现正反双向过滤的过滤层23,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双向过滤;同时,安装于阀盖22上的限位杆25能够对过滤层23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让过滤层23不容易从呼吸阀2上脱落,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006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