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部件包覆结构

申请号 CN202410092909.8 申请日 2024-01-23 公开(公告)号 CN117981934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炼铠国潮甲胄文化创意(海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陈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盔甲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后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包括 包边 和 内衬 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 片层 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该结构避免了 现有技术 中采用缝线的方式对包边和内衬层的方式,当需要更换甲片层时,不用拆除缝线即可将包边和内衬层进行分离;包边和内衬层通过异形裁片加以固定,连接更为稳固。
权利要求

1.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边内衬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片层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衬层由若干皮片拼接而成,皮片采用立体裁剪,皮片衔接处打孔并穿线连接,使皮片衔接处向一侧突起,连接后的内衬层并非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衬层后侧边缘设置异形裁片,异形裁片由环型片和第一固定片连接组成,所述弧形片外形与内衬层边缘形状吻合,所述第一固定片与各个环扣对应,第一固定片穿入环扣中用于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异形裁片还包括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于第一固定片内侧或外侧,第二固定片插入环扣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片的形状与第一固定片形状一致,第二固定片和第一固定片通过铆钉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异形裁片的环型片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并非闭合的条状结构。

说明书全文

盔甲部件包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盔甲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后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古代铠甲制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盔甲突出细节的繁复讲究与结合处的紧密隐蔽,特别是注重甲片间的结合使得盔甲整体的防护性能提高,但穿着舒适性不高。
[0003] 公开号为 103190712A公开了一种仿唐宋盔甲,其内层布料或皮革、外层甲片的多层叠压结构;公开号为106983194A,其竞技用甲胄的制作方法为依据使用者制作模具,然后在模具上粘接10‑20层后形成布甲,脱模后将连接成片的子甲片或乌锤甲片缝合于布甲外。上述方案虽解决了古代盔甲的穿着舒适性问题,但是普遍存在内层布甲与外层甲片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另外,裸露在外的甲片容易变形受损,增加了铠甲的维护成本。
[0004] 公开号为CN209749861U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包边的铠甲结构,外侧采用连接成片的甲片层,中层采用由多层布料粘接而成的布甲层,布甲层与甲片层外形一致;该构件还包括包边和衬布: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缝合而成,包边沿布甲层和甲片层边缘设置,将布甲层和甲片层固定;布甲层内侧还设置有衬布,衬布边缘与内侧包边缝合。该结构作为可依形状作为胸甲、腹甲及背甲部位。采用包边设计使布甲层和甲片层紧密结合,整体性强;包边可降低甲片层边缘磨损,延长甲片层的使用寿命。上述方案包边设计采用缝线连接,加工依赖缝纫机,且对加工质量依赖工人的缝纫平。然而盔甲部件使用中常需要对甲片层进行修补或更换,因此需要打开盔甲部件的包覆部分,因此采用缝线连接的方式会增加更换难度。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的盔甲部件的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
[0006] 本发明的盔甲部件包覆结构,所述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和内衬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片层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
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
[0007] 进一步的,内衬层由若干皮片拼接而成,皮片采用立体裁剪,皮片衔接处打孔并穿线连接,使皮片衔接处向一侧突起,连接后的内衬层并非为平面。
[0008] 进一步的,内衬层后侧边缘设置异形裁片,异形裁片由环型片和第一固定片连接组成,所述弧形片外形与内衬层边缘形状吻合,所述第一固定片与各个环扣对应,第一固定片穿入环扣中用于固定。
[0009] 更进一步的,异形裁片还包括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于第一固定片内侧或外侧,第二固定片插入环扣中用于固定。加入第二固定片后异形裁片不易从环扣中脱落,盔甲部件包覆结构在使用中更为牢固。
[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形状与第一固定片形状一致,第二固定片和第一固定片通过铆钉固定,以增强异形裁片锁定环扣的效果,且增加了盔甲布甲的装饰效果。
[0011] 具体的,所述异形裁片的环型片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并非闭合的条状结构,可根据盔甲部件的具体形状、裁片机的皮料形状等因素、穿制难度等因素决定。
[0012] 具体的,所述异形裁片由裁片机一体成型,使环型片和第一固定片的连接更为牢固,且整体感更强。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组装盔甲部件时,将包边和内衬层重叠摆放,环扣穿过内衬层的贯穿孔后加以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缝线的方式对包边和内衬层的方式。当需要更换甲片层时,不用拆除缝线即可将包边和内衬层进行分离;包边和内衬层通过异形裁片加以固定,连接更为稳固。
[0014] 二,本申请的盔甲部件未在甲片层和内衬层间设置用于支撑的布甲层,出于穿戴舒适性的考虑,皮质内衬层前侧突起处用于支撑盔甲,使盔甲穿戴时外观更为挺括,且具备一定的形变能用于吸收势能起到保护肢体的功能;皮质内衬层后侧有较好的亲肤性能,穿戴舒适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0015] 三,内衬层并非为平面,因此内衬层与包边衔接处压力较大,常规缝线方式难以对突起的内衬层形成稳固的支撑,因此环扣可为内衬边缘提供更有效的支撑;由于内衬层的各皮片衔接处向盔甲层突起,因此磨损较大,采用穿绳连接的方式可将磨损位置前移为绳与皮片接触,而绳相对内衬层而言成本较低,且可选择抗磨性能优于皮片的绳。
[0016] 四,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边缘可设置于包边和内衬层外形成一定支撑,一方面能减少包边和内衬层的磨损,另一方面增强了盔甲部件的装饰效果。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包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异形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甲片层1,包边2,内衬层3,异形裁片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盔甲部件包覆结构,所述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和内衬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片层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
内衬层由若干皮片拼接而成,皮片采用立体裁剪,皮片衔接处打孔并穿线连接,使皮片衔接处向一侧突起,连接后的内衬层并非为平面;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
[0022] 实施例2:盔甲部件包覆结构,所述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和内衬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片层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
内衬层由若干皮片拼接而成,皮片采用立体裁剪,皮片衔接处打孔并穿线连接,使皮片衔接处向一侧突起,连接后的内衬层并非为平面;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
内衬层后侧边缘设置异形裁片,异形裁片由环型片和第一固定片组成,所述异形裁片由裁片机一体成型;弧形片外形与内衬层边缘形状吻合,第一固定片与各个环扣对应,第一固定片穿入环扣中用于固定。
[0023] 实施例3:盔甲部件包覆结构,所述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和内衬层,其中:包边由两条皮革或PU皮革固定连接组成,包边沿甲片层边缘设置,将甲片层固定,所述包边后侧边缘设置突起的环扣;
内衬层由若干皮片拼接而成,皮片采用立体裁剪,皮片衔接处打孔并穿线连接,使皮片衔接处向一侧突起,连接后的内衬层并非为平面;内衬层边缘设置有环扣对应的贯穿孔,所述环扣穿过贯穿孔;
内衬层后侧边缘设置异形裁片,异形裁片由环型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组成,其中环型片、第一固定片由裁片机一体成型;弧形片外形与内衬层边缘形状吻合,第一固定片与各个环扣对应,第一固定片穿入环扣中用于固定;第二固定片形状与第一固定片形状一致并通过铆钉固定,亦插入环扣中用于固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