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

申请号 CN202310843034.6 申请日 2023-07-10 公开(公告)号 CN116831343A 公开(公告)日 2023-10-03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发明人 周沂蔓; 吕文杰; 顾珺; 王雯文; 刘念; 潘秀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引 流管 固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滑脱 导管 固定背心,包括背心主体和设置在背心主体下端的前侧延伸体和后侧延伸体;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为开口状,并通过侧面调节扣连接;背心主体的 正面 为对开式,且中间通过搭扣连接;所述背心主体、前侧延伸体和后侧延伸体均为PVC材质制成,可方便反复使用和清洗。该防滑脱防逆流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将背心设计成由多片拼接而成,且相互之间通过调节扣和调节带连接,使得背心可以适合不同胖瘦、高矮的外科引流手术患者使用;并在背心的内侧设置多个导流管固定机构,可以对不同部分手术患者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防止导管滑脱,且方便患者行走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和设置在背心主体(1)下端的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1)的两侧为开口状,并通过侧面调节扣(4)连接;背心主体(1)的正面为对开式,且中间通过搭扣(7)连接;所述背心主体(1)、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均为PVC材质制成;
所述背心主体(1)的前后内壁,以及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的内壁上均多个设有导流管固定机构(8),所述导流管固定机构(8)包括横向设置轨道(81),所述轨道(81)的正面中间设有滑槽(82),滑槽(8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的固定夹组件(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延伸体(2)为两,且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上端均通过调节带(6)连接在背心主体(1)的前侧下端,通过调节带(6)可调节前侧延伸体(2)的长度;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中间也通过搭扣(7)连接;所述后侧延伸体(3)也为两块,且两块后侧延伸体(3)的上端也通过调节带(6)连接在背心主体(1)的后侧下端;两块所述后侧延伸体(3)的中间通过调节带(6)连接,用于调节两块后侧延伸体(3)之间的距离;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外侧边分别通过侧面调节扣(4)与两块后侧延伸体(3)的外侧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组件(83)包括滑动座(831),所述滑动座(831)的横截面呈凸形状,滑槽(82)的内腔横截面呈凹形状,从而使得滑动座(831)与轨道(81)之间滑动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31)的外侧面上设有矩形槽(8311),所述矩形槽(8311)内插设有夹取件(832),所述夹取件(832)的外侧面两侧对称设有夹板(833),所述夹板(833)的内侧端转动连接在夹取件(832)上,两个夹板(833)的靠近夹取件(832)的一侧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34)连接,两个夹板(833)的远离夹取件(832)的一侧用于夹持导流管;所述夹取件(832)的内侧面中间通过第二弹簧(836)连接在矩形槽(8311)的内壁上;所述矩形槽(8311)的外侧口等腰梯形状,即外侧端大,内侧端小;
所述互动滑动座(831)的两侧壁上设有条形通槽(8312),所述夹取件(832)的两侧壁上设有驱动杆(835),且两个驱动杆(835)分别滑动设置在条形通槽(83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31)靠近滑槽(82)一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限位销(837),限位销(837)安装在通孔(8313)内,且滑槽(82)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若干个与限位销(837)匹配的限位孔(84);所述夹取件(832)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驱动两个限位销(837)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齿轮(838)和驱动齿条(839),所述驱动齿轮(838)通过转动轴(810)安装在矩形槽(8311)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齿条(839)固定连接在夹取件(832)的内壁上,且驱动齿条(839)和驱动齿轮(838)向啮合,所述限位销(837)靠近驱动齿轮(838)的一侧面设有齿槽,且限位销(837)通过齿槽也与驱动齿轮(838)啮合;
当夹取件(832)向外移动时带动驱动齿条(839)向外移动,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滑动座(831)内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销(837)脱离限位孔(84),滑动座(831)便可以在滑槽(82)内移动,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当夹取件(832)向内移动时,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反向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外伸出,从而使得限位销(837)插入限位孔(84)内,使得滑动座(831)固定在轨道(8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833)的夹持端的内壁均呈弧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1)的背面下部中间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调节带(6)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1)的背面靠近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纵向固定扣(9),所述纵向固定扣(9)包括对称设置的弹性夹(91),两个弹性夹(91)之间为导流管贯穿的通道,用于夹持后背脊柱处的导流管;所述弹性夹(91)为半圆形板状,其外侧端设有向外凸起的驱动(9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1)靠近肩部的正面和背面还设有固定扣(5)。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引流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

背景技术

[0002] 外科引流是指将渗出液、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增多的液体,通过引流管或引流条导出体外的技术。而在手术完成后,患者在活动的时候,引流管需要固定,否则会导致引流管脱离。
[0003] 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1077703.9公开的一种防导管滑脱背心,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至少两片布料;各片布料的两侧分别与后片的两侧连接在一起;以及各片布料两两之间的交界处设有粘合组件;该防导管滑脱背心穿戴在带管患者身上后,引流导管可以从两片布料之间的交界处穿出到背心外,且在引流导管穿出后,可以通过粘合组件将引流导管固定在穿设位置,代替现有通过固定贴固定引流导管,从而避免了固定贴与带管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且不影响带管患者的形象,减小带管患者的心理压
[0004] 但是,该防导管滑脱背心存在如下不足:
[0005] 1、背心的长度、宽度无法调节,导致背心无法适应不同的胖瘦、高矮的患者使用;
[0006] 2、背心内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无法移动位置,从而无法适应不同部位手术后的引流管的夹持。
[0007]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

发明内容

[0008]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在背心内部设有轨道,规道上设置滑动的固定夹组件,可以快速简便的对导流管进行固定夹持,提高固定的效率,同时可以移动固定夹组件。
[0010] (二)技术方案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 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主体和设置在背心主体下端的前侧延伸体和后侧延伸体;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为开口状,并通过侧面调节扣连接;背心主体的正面为对开式,且中间通过搭扣连接;所述背心主体、前侧延伸体和后侧延伸体均为PVC材质制成,可方便反复使用和清洗;
[0013] 所述背心主体的前后内壁,以及前侧延伸体和后侧延伸体的内壁上均多个设有导流管固定机构,所述导流管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轨道,所述轨道的正面中间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的固定夹组件。
[0014] 优选的,所述前侧延伸体为两,且两块前侧延伸体的上端均通过调节带连接在背心主体的前侧下端,通过调节带可调节前侧延伸体的长度;两块前侧延伸体的中间也通过搭扣连接;所述后侧延伸体也为两块,且两块后侧延伸体的上端也通过调节带连接在背心主体的后侧下端;两块所述后侧延伸体的中间通过调节带连接,用于调节两块后侧延伸体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胖瘦的人穿戴;两块前侧延伸体的外侧边分别通过侧面调节扣与两块后侧延伸体的外侧边连接。
[0015]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组件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横截面呈凸形状,滑槽的内腔横截面呈凹形状,从而使得滑动座与轨道之间滑动铆接
[0016]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外侧面上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插设有夹取件,所述夹取件的外侧面两侧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端转动连接在夹取件上,两个夹板的靠近夹取件的一侧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两个夹板的远离夹取件的一侧用于夹持导流管;所述夹取件的内侧面中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矩形槽的内壁上;所述矩形槽的外侧口等腰梯形状,即外侧端大,内侧端小;
[0017] 所述互动滑动座的两侧壁上设有条形通槽,所述夹取件的两侧壁上设有驱动杆,且两个驱动杆分别滑动设置在条形通槽内;
[0018] 使用时,通过双手将两侧的驱动杆向外垃,带动夹取件向外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处于审查状态,两个夹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张开,使用者将导流管放入两个夹板之间,松开拉动驱动杆的手,夹取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两个夹板也向内移动,由于矩形槽的开口端外大内小,两个夹板向内移动时被矩形槽内壁的加压,使得两个夹板外侧端相互靠近,夹紧导流管。
[0019]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靠近滑槽一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限位销,限位销安装在通孔内;且滑槽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若干个与限位销匹配的限位孔;所述夹取件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驱动两个限位销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0020]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矩形槽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齿条固定连接在夹取件的内壁上,且驱动齿条和驱动齿轮向啮合,所述限位销靠近驱动齿轮的一侧面设有齿槽,且限位销通过齿槽也与驱动齿轮啮合;
[0021] 当夹取件向外移动时带动驱动齿条向外移动,驱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限位销向滑动座内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销脱离限位孔,滑动座便可以在滑槽内移动,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当夹取件向内移动时,驱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反向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限位销向外伸出,从而使得限位销插入限位孔内,使得滑动座固定在轨道上。
[0022]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的夹持端的内壁均呈弧面结构,便于对导流管的有效夹持。
[0023]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的背面下部中间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调节带进行连接,以便调节背心主体的胸围大小;
[0024]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的背面靠近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纵向固定扣,所述纵向固定扣包括对称设置的弹性夹,两个弹性夹之间为导流管贯穿的通道,用于夹持后背脊柱处的导流管;所述弹性夹为半圆形板状,其外侧端设有向外凸起的驱动,方便弹性夹的扣开。
[0025]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靠近肩部的正面和背面还设有固定扣,固定扣用于挂载肩部附近的导流管。
[0026] (三)有益效果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 1、该防滑脱防逆流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将背心设计成由多片拼接而成,且相互之间通过调节扣和调节带连接,使得背心可以适合不同胖瘦、高矮的外科引流手术患者使用;并在背心的内侧设置多个导流管固定机构,可以对不同部分手术患者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防止导管滑脱,且方便患者行走活动。
[0029] 2、该防滑脱防逆流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在背心内部设有轨道,规道上设置滑动的固定夹组件,可以快速简便的对导流管进行固定夹持,提高固定的效率;使用时,通过双手将两侧的驱动杆向外垃,带动夹取件向外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处于审查状态,两个夹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张开,使用者将导流管放入两个夹板之间,松开拉动驱动杆的手,夹取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两个夹板也向内移动,由于矩形槽的开口端外大内小,两个夹板向内移动时被矩形槽内壁的加压,使得两个夹板外侧端相互靠近,夹紧导流管。
[0030] 3、该防滑脱防逆流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在固定夹组件上设置驱动件,可以方便调节固定夹的位置,便于患者的导流管走线;当夹取件向外移动时带动驱动齿条向外移动,驱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限位销向滑动座内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销脱离限位孔,滑动座便可以在滑槽内移动,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当夹取件向内移动时,驱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反向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限位销向外伸出,从而使得限位销插入限位孔内,使得滑动座固定在轨道上。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中导流管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中固定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夹组件的爆炸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中固定夹组件的剖视图;
[0038] 图8为图7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中固定扣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中:1、背心主体;2、前侧延伸体;3、后侧延伸体;4、侧面调节扣;5、固定扣;6、调节带;7、搭扣;8、导流管固定机构;9、纵向固定扣;81、轨道;82、滑槽;83、固定夹组件;84、限位孔;831、滑动座;832、夹取件;833、夹板;834、第一弹簧;835、驱动杆;836、第二弹簧;837、限位销;838、驱动齿轮;839、驱动齿条;810、转动轴;8311、矩形槽;8312、条形通槽;8313、通孔;91、弹性夹;92、驱动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42] 实施例一:
[0043] 请参阅图1‑3,一种防滑脱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和设置在背心主体1下端的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背心主体1的两侧为开口状,并通过侧面调节扣4连接;背心主体1的正面为对开式,且中间通过搭扣7连接;背心主体1、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均为PVC材质制成,可方便反复使用和清洗;
[0044] 背心主体1的前后内壁,以及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的内壁上均多个设有导流管固定机构8,导流管固定机构8包括横向设置轨道81,轨道81的正面中间设有滑槽82,滑槽8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的固定夹组件83。
[0045] 前侧延伸体2为两块,且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上端均通过调节带6连接在背心主体1的前侧下端,通过调节带6可调节前侧延伸体2的长度;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中间也通过搭扣7连接;后侧延伸体3也为两块,且两块后侧延伸体3的上端也通过调节带6连接在背心主体1的后侧下端;两块后侧延伸体3的中间通过调节带6连接,用于调节两块后侧延伸体3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胖瘦的人穿戴;两块前侧延伸体2的外侧边分别通过侧面调节扣4与两块后侧延伸体3的外侧边连接。
[0046] 背心主体1的背面下部中间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调节带6进行连接,以便调节背心主体1的胸围大小。
[0047]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背心主体1、前侧延伸体2和后侧延伸体3之间进行拼接,且相互之间通过侧面调节扣4或调节带6连接,使得背心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背心可以适合不同胖瘦、高矮的外科引流手术患者使用;并在背心的内侧设置多个导流管固定机构8,可以对不同部分手术患者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防止导管滑脱,且方便患者行走活动。
[0048] 实施例二:
[0049] 请参阅图4‑6,为了实现导流管的便捷固定,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方案:固定夹组件83包括滑动座831,滑动座831的横截面呈凸形状,滑槽82的内腔横截面呈凹形状,从而使得滑动座831与轨道81之间滑动铆接。
[0050] 其中,滑动座831的外侧面上设有矩形槽8311,矩形槽8311内插设有夹取件832,夹取件832的外侧面两侧对称设有夹板833,夹板833的内侧端转动连接在夹取件832上,两个夹板833的靠近夹取件832的一侧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34连接,两个夹板833的远离夹取件832的一侧用于夹持导流管;夹取件832的内侧面中间通过第二弹簧836连接在矩形槽8311的内壁上;矩形槽8311的外侧口等腰梯形状,即外侧端大,内侧端小;
[0051] 其中,互动滑动座831的两侧壁上设有条形通槽8312,夹取件832的两侧壁上设有驱动杆835,且两个驱动杆835分别滑动设置在条形通槽8312内;
[0052] 使用时,通过双手将两侧的驱动杆835向外垃,带动夹取件832向外移动,此时第二弹簧836处于审查状态,两个夹板833在第一弹簧834的作用下张开,使用者将导流管放入两个夹板833之间,松开拉动驱动杆835的手,夹取件832在第二弹簧836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两个夹板833也向内移动,由于矩形槽8311的开口端外大内小,两个夹板833向内移动时被矩形槽8311内壁的加压,使得两个夹板833外侧端相互靠近,夹紧导流管。
[0053] 实施例三:
[0054] 请参阅图6‑8,为了实现导流管的固定位置可调节,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方案:滑动座831靠近滑槽82一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限位销837,限位销837安装在通孔8313内,且滑槽82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若干个与限位销837匹配的限位孔
84;夹取件832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驱动两个限位销837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0055] 其中,驱动件包括驱动齿轮838和驱动齿条839,驱动齿轮838通过转动轴810安装在矩形槽8311的内壁上,驱动齿条839固定连接在夹取件832的内壁上,且驱动齿条839和驱动齿轮838向啮合,限位销837靠近驱动齿轮838的一侧面设有齿槽,且限位销837通过齿槽也与驱动齿轮838啮合;
[0056] 当夹取件832向外移动时带动驱动齿条839向外移动,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滑动座831内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销837脱离限位孔84,滑动座831便可以在滑槽82内移动,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当夹取件832向内移动时,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反向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外伸出,从而使得限位销837插入限位孔84内,使得滑动座831固定在轨道81上。
[0057] 两个夹板833的夹持端的内壁均呈弧面结构,便于对导流管的有效夹持。
[0058] 实施例四:
[0059] 请参阅图1、9,为了实现不同手术部位导流管的固定,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方案:背心主体1的背面靠近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纵向固定扣9,纵向固定扣9包括对称设置的弹性夹91,两个弹性夹91之间为导流管贯穿的通道,用于夹持后背脊柱处的导流管;弹性夹91为半圆形板状,其外侧端设有向外凸起的驱动耳92,方便弹性夹91的扣开。
[0060] 背心主体1靠近肩部的正面和背面还设有固定扣5,固定扣5用于挂载肩部附近的导流管。
[0061] 工作原理:该防滑脱防逆流导管固定背心,通过将背心设计成由多片拼接而成,且相互之间通过调节扣和调节带6连接,使得背心可以适合不同胖瘦、高矮的外科引流手术患者使用;穿戴时,先将背心前侧的搭扣7打开,穿到身上,将手术导流管安装到背心的内侧的多个导流管固定机构8,防止导管滑脱,且方便患者行走活动。
[0062] 同时通过在背心内部设有轨道81,规道上设置滑动的固定夹组件83,可以快速简便的对导流管进行固定夹持,提高固定的效率;使用时,通过双手将两侧的驱动杆835向外垃,带动夹取件832向外移动,此时第二弹簧836处于审查状态,两个夹板833在第一弹簧834的作用下张开,使用者将导流管放入两个夹板833之间,松开拉动驱动杆835的手,夹取件832在第二弹簧836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两个夹板833也向内移动,由于矩形槽8311的开口端外大内小,两个夹板833向内移动时被矩形槽8311内壁的加压,使得两个夹板833外侧端相互靠近,夹紧导流管。
[0063] 通过在固定夹组件83上设置驱动件,可以方便调节固定夹的位置,便于患者的导流管走线;当夹取件832向外移动时带动驱动齿条839向外移动,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滑动座831内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销837脱离限位孔84,滑动座831便可以在滑槽82内移动,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当夹取件832向内移动时,驱动齿条839带动驱动齿轮838反向转动,驱动齿轮838带动限位销837向外伸出,从而使得限位销837插入限位孔84内,使得滑动座831固定在轨道81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