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衣服的零件或其制作 / 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

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

申请号 CN202310592894.7 申请日 2023-05-24 公开(公告)号 CN116649655A 公开(公告)日 2023-08-29
申请人 安徽美博智能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代辉; 孙彦红; 谷志攀; 鲁月红; 韩云龙; 杨明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温度 隔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包括外防护隐蔽服,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隐蔽帽,所述隐蔽帽上设置有两个观察镜,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前方设置有 拉链 ,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由外隐藏面料制成,所述外防护隐蔽服内部还设置有内降温辅助面料;该夜行衣将温度隔离层与内降温辅助面料分体设计,保证了温度隔离层的完整性,通过制冷管路将温度隔离层内部的热量进一步的进行替换,使温度隔离层内部再次形成低温区域,并且通过温度慢释层慢慢的与体表温度进行置换,缓慢降低体温,隐蔽帽与全隐藏呼气通道的设置,实现全面隐藏,将呼气进行降温,应用于侦察来说,降低被红外监测发现的机率。
权利要求

1.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包括外防护隐蔽服(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隐蔽帽(11),所述隐蔽帽(11)上设置有两个观察镜(12),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的前方设置有拉链(14),所述拉链(14)的起点从裆部开始,所述拉链(14)的终点延伸至所述隐蔽帽(11),且所述拉链(14)的终点位于所述观察镜(12)的上方;
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由外隐藏面料(100)制成,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内部还设置有内降温辅助面料(200),所述外隐藏面料(100)由外至内依此包括外防护层(101)、温度隔离层(102),所述内降温辅助面料(200)由外至内依此包括制冷管路(201)、温度慢释层(202),所述制冷管路(201)与所述温度隔离层(102)相互不接触
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部可拆卸连接有束缚带(2),所述束缚带(2)上固定连接有微型空调存放包(21),所述微型空调存放包(21)内设置有微型空调主机(5),所述微型空调主机(5)通过冷却连接管路(51)与所述制冷管路(201)连通;
所述隐蔽帽(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全隐藏呼气通道(4),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4)包括连接弯端(41)、呼气冷却管路(42)、柔性后管路(43)、弧形连接路(44),所述连接弯端(41)与所述隐蔽帽(11)通过连接口(411)连通,所述呼气冷却管路(42)排布在所述连接弯端(41)的内部,且所述呼气冷却管路(42)与所述制冷管路(201)连通,所述柔性后管路(43)与所述连接弯端(41)连通,且所述柔性后管路(43)延伸至所述隐蔽帽(1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由所述外隐藏面料(100)制成的拉链隔离层(3),所述拉链隔离层(3)位于所述拉链(14)的外部,所述拉链隔离层(3)一侧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固定连接,所述拉链隔离层(3)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的后方设置有隔温隐藏后摆(13),所述隔温隐藏后摆(13)由所述外隐藏面料(100)制成,且所述隔温隐藏后摆(13)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1)一体成型,所述隔温隐藏后摆(13)的底端具有开放端口,所述微型空调主机(5)位于所述隔温隐藏后摆(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4)的外部为塑料软壳,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4)的内壁通过所述温度隔离层(102)进行包覆。

说明书全文

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温度隔离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人体自身具有热量,因此远红外成像可以利用人体的温度在夜晚或者隐蔽区域内寻找到目标人物,针对于侦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红外寻找的发现概率,因
此往往在衣服内设置、铂来阻隔热量,目的为了避免被远红外成像所影响,但是在该种情
况下,人体自身的温度并没有减少,而是被锡、铂阻隔,避免外部红外成像监测到,由于人体在运动时,体温会升高,因此在该方式下,单纯的通过锡、铂阻隔来躲避红外成像具有一定
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对侦察用的夜行服进行改进,进一步的提高红外成像下的隐藏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包括外防护隐蔽服,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隐蔽帽,所述隐蔽帽上设置有两个观察镜,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前方
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的起点从裆部开始,所述拉链的终点延伸至所述隐蔽帽,且所述拉链
的终点位于所述观察镜的上方;
[0006] 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由外隐藏面料制成,所述外防护隐蔽服内部还设置有内降温辅助面料,所述外隐藏面料由外至内依此包括外防护层、温度隔离层,所述内降温辅助面料由
外至内依此包括制冷管路、温度慢释层,所述制冷管路与所述温度隔离层相互不接触
[0007] 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外部可拆卸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上固定连接有微型空调存放包,所述微型空调存放包内设置有微型空调主机,所述微型空调主机通过冷却连接
管路与所述制冷管路连通;
[0008] 所述隐蔽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全隐藏呼气通道,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包括连接弯端、呼气冷却管路、柔性后管路、弧形连接路,所述连接弯端与所述隐蔽帽通过连接口
通,所述呼气冷却管路排布在所述连接弯端的内部,且所述呼气冷却管路与所述制冷管路
连通,所述柔性后管路与所述连接弯端连通,且所述柔性后管路延伸至所述隐蔽帽的后端。
[000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由所述外隐藏面料制成的拉链隔离层,所述拉链隔离层位于所述拉链的外部,所述拉链隔离层一侧与所
述外防护隐蔽服固定连接,所述拉链隔离层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可拆
卸连接。
[001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隐蔽服的后方设置有隔温隐藏后摆,所述隔温隐藏后摆由所述外隐藏面料制成,且所述隔温隐藏后摆与所述外防护隐蔽服一体成
型,所述隔温隐藏后摆的底端具有开放端口,所述微型空调主机位于所述隔温隐藏后摆的
内部。
[00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的外部为塑料软壳,所述全隐藏呼气通道的内壁通过所述温度隔离层进行包覆。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该夜行衣将温度隔离层与内降温辅助面料分体设计,保证了温度隔离层的完整性,保证隔离效果的同时,通过制冷管路将温度隔离层内部的热量进一步的进行替换,使温
度隔离层内部再次形成低温区域,并且通过温度慢释层慢慢的与体表温度进行置换,从而
缓慢降低体温,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高红外下的隐藏效果,并且通过隐蔽帽
与全隐藏呼气通道的设置,实现了全面隐藏,同时将呼气进行降温,保证呼吸顺畅的同时,
进一步的提高隐藏的全面性,应用于侦察来说,降低被红外监测发现的机率。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的主视示意图;
[0016] 图2为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的使用示意图;
[0017] 图3为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的后视示意图;
[0018] 图4为利用降温来躲避远红外成像监测的夜行衣中隐蔽帽的剖面示意图;
[0019] 图中:100、外隐藏面料;101、外防护层;102、温度隔离层;200、内降温辅助面料;201、制冷管路;202、温度慢释层;1、外防护隐蔽服;11、隐蔽帽;12、观察镜;13、隔温隐藏后摆;14、拉链;2、束缚带;21、微型空调存放包;3、拉链隔离层;4、全隐藏呼气通道;41、连接弯端;411、连接口;42、呼气冷却管路;43、柔性后管路;44、弧形连接水路;5、微型空调主机;
51、冷却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2]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 请参阅图1‑图4:
[0025] 包括外防护隐蔽服1,外防护隐蔽服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隐蔽帽11,隐蔽帽11上设置有两个观察镜12,外防护隐蔽服1的前方设置有拉链14,拉链14的起点从裆部开始,拉链
14的终点延伸至隐蔽帽11,且拉链14的终点位于观察镜12的上方;
[0026] 首先外防护隐蔽服1主要为了在外部,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层采用耐磨面料组成,为了实现全方位的覆盖,因此还设置了隐蔽帽11,首先外防护隐蔽服1为连体衣,隐蔽帽11
与外防护隐蔽服1一体成型,在夜晚隐蔽时,将隐蔽帽11佩戴在头部,此时通过观察镜12进
行观察,拉链14开启后,首先从裆部到隐蔽帽11处均为开放结构,使用人员的腿部穿过外防
护隐蔽服1的裤部进行穿着,当拉链14拉起后,此时隐蔽帽11处于封闭阶段,观察镜12的设
置也不会影响操作人员观察;
[0027] 外防护隐蔽服1由外隐藏面料100制成,外防护隐蔽服1内部还设置有内降温辅助面料200,外隐藏面料100由外至内依此包括外防护层101、温度隔离层102,内降温辅助面料
200由外至内依此包括制冷管路201、温度慢释层202,制冷管路201与温度隔离层102相互不
接触;
[0028] 外隐藏面料100包括外防护层101和温度隔离层102,外防护层101为耐磨材料,温度隔离层102为锡层或者铂层,为了保证锡、铂的阻隔效果,因此温度隔离层102要具有一定
的完整性,因此内降温辅助面料200与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隐藏面料100相互不接触,而内降
温辅助面料200主要为了进行降温,首先内降温辅助面料200包括制冷管路201和温度慢释
层202,制冷管路201为循环管路,主要为了与微型空调主机5连通,此时的隐蔽手段转换为
由外防护层101、温度隔离层102配合将温度进行隔离,同时通过内降温辅助面料200对体温
进一步的降低,在身体表面形成降温层,同时影响身体的温度,使身体的温度逐渐降低,从
而达到隐蔽的效果,但是由于制冷管路201的降温速度过快,为了降低对人体的影响,因此
设置了温度慢释层202,温度慢释层202可以采用温度传导率较低的面料,在形成低温层的
同时,避免快速降温对身体的影响。
[0029] 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部可拆卸连接有束缚带2,束缚带2上固定连接有微型空调存放包21,微型空调存放包21内设置有微型空调主机5,微型空调主机5通过冷却连接管路51
与制冷管路201连通;
[0030] 首先主机需要固定,因此设置了束缚带2,束缚带2上固定了微型空调存放包21,微型空调存放包21位于背后,目的为了不影响侦察人员的行动,此时的微型空调存放包21可
以为微型空调主机5提供盛放空间,微型空调主机5连接有冷却连接管路51和制冷管路201,
冷却连接管路51位于外部,制冷管路201位于内部,此时的微型空调主机5对冷却连接管路
51、制冷管路201内部的液体进行降温后,从而使人体进行降温;
[0031] 隐蔽帽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全隐藏呼气通道4,全隐藏呼气通道4包括连接弯端41、呼气冷却管路42、柔性后管路43、弧形连接水路44,连接弯端41与隐蔽帽11通过连接口
411连通,呼气冷却管路42排布在连接弯端41的内部,且呼气冷却管路42与制冷管路201连
通,柔性后管路43与连接弯端41连通,且柔性后管路43延伸至隐蔽帽11的后端;
[0032] 首先为了实现全隐藏的效果,因此设置了全隐藏呼气通道4,首先当隐蔽帽11封闭后,此时的头部处于封闭环境,在该情况下,设置了全隐藏呼气通道4,全隐藏呼气通道4设
置在隐蔽帽11处后,此时全隐藏呼气通道4更加靠近于头部,此时全隐藏呼气通道4可以更
加顺畅的通,此时连接弯端41的弯曲,配合连接口411与隐蔽帽11连通,而连接弯端41的
弯曲可以使柔性后管路43绕至隐蔽帽11的后方,有时会由于呼气和内部热量的原因,导致
柔性后管路43排出的空气具有温度,因此为了避免被发现,设置了弧形连接水路44,弧形连
接水路44将呼气冷却管路42与制冷管路201连通,此时的柔性后管路43内部形成制冷通道,
从而将空气进行降温排出,进一步的提高隐藏效果;
[0033] 外防护隐蔽服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由外隐藏面料100制成的拉链隔离层3,拉链隔离层3位于拉链14的外部,拉链隔离层3一侧与外防护隐蔽服1固定连接,拉链隔离层3的另
一侧通过魔术贴与外防护隐蔽服1可拆卸连接;
[0034]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隐藏效果,因此通过外隐藏面料100制成拉链隔离层3,拉链隔离层3覆盖拉链14,在隐藏时,拉链隔离层3的一侧可以与外防护隐蔽服1可拆卸连接,从而
起到封闭的作用;
[0035] 外防护隐蔽服1的后方设置有隔温隐藏后摆13,隔温隐藏后摆13由外隐藏面料100制成,且隔温隐藏后摆13与外防护隐蔽服1一体成型,隔温隐藏后摆13的底端具有开放端
口,微型空调主机5位于隔温隐藏后摆13的内部;
[0036] 首先微型空调主机5的温度可能被红外进行捕捉,为了将微型空调主机5进行隐藏,因此设置了隔温隐藏后摆13,首先隔温隐藏后摆13与外防护隐蔽服1一体成型后,隔温
隐藏后摆13的底部为开放结构,此时可以对微型空调主机5进行收纳,收纳后,微型空调主
机5位于隔温隐藏后摆13处,通过外隐藏面料100对温度进行隔离,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发现
的几率;
[0037] 全隐藏呼气通道4的外部为塑料软壳,全隐藏呼气通道4的内壁通过温度隔离层102进行包覆;
[0038] 全隐藏呼气通道4设置为塑料软壳主要目的为了避免形变导致呼吸不畅的问题,同时通过温度隔离层102的隔离作用,可以进一步的避免温度传递至全隐藏呼气通道4处被
红外侦测。
[0039]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