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衣服的零件或其制作 /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申请号 CN202210407971.2 申请日 2022-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4762544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1
申请人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传贵; 吴昆明; 刘昌甲; 刘汉清;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通过在均 锁 绒层的内侧表面均匀分布有呈螺旋状结构的锁绒 纤维 ,一方面,由于锁绒纤维螺旋状之间形成有缝隙,易于给羽绒填充物提供附着空间,另一方面,在内胆空腔内形成网状结构,能够有效的将羽绒填充物粘附在锁绒纤维形成的网上,便于将羽绒填充物均匀的填充在内胆的内部空间,避免羽绒填充物分布不均,导致保温性差另外,“v”字形的锁绒纤维,便于将将羽绒沿着一个方向导送,便于在羽绒加工时,将羽绒快速均匀的填充在内胆中,位于均锁绒层内侧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呈反向分布,锁绒纤维便于在均锁绒层纵面形成菱形结构,便于起到锁绒的作用,同时便于羽绒的均匀分布。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包括内胆(1),所述内胆(1)包括保温面料(2)和羽绒填充物(3),所述保温面料(2)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有外层(21)、保温层(22)和用于均匀住羽绒填充物(3)的均锁绒层(23),所述均锁绒层(23)内侧上设有锁绒纤维(24),所述锁绒纤维(24)呈螺旋状结构,所述锁绒纤维(24)在均锁绒层(23)内侧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
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定型剂的储液箱(4)和加工平台(5),所述加工平台(5)的上设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按压板(7),所述按压板(7)的底部设有驱动(8),所述驱动块(8)的下端转动设有若干组转轴(9),所述转轴(9)的底部设有加热丝(10),所述加热丝(10)呈螺旋状结构,所述储液箱(4)内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11),所述保温面料(2)位于多孔板(11)与驱动块(8)之间,所述保温面料(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导送保温面料(2)的第一收卷轴(12)和第二收卷轴(13),所述第一收卷轴(12)的下侧设有烘干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锁绒层(23)的材质为纱线生物基聚酯纤维,所述均锁绒层(23)以纱线和生物基聚酯纤维作为原料,并由针织圆形围编机编制织成坯布后先经染色再经拉毛和梳毛后,在均锁绒层(23)的表面形成条状形态的所述锁绒纤维(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均锁绒层(23)包括30%‑40%纱线和60%‑70%生物基聚酯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1)的材质为化纤面料,所述保温层(22)的材质为羊绒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1)、保温层(22)和羽绒填充物(3)之间通过热压粘接技术形成所述保温面料(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8)的下方设有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所述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的底部设有若干组梳理齿条(16),所述梳理齿条(16)的底部位于保温面料(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齿条(16)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底部设置的斜面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定型剂包括80%‑85%的起毛剂和15%‑20%的软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10)在驱动块(8)的底面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所述加热丝(10)的加热温度范围为50‑
55℃,加热时间为15‑20min。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羽绒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羽绒服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于其保温性,而羽绒服是否保温,除了体现在填充羽绒的质量以及数量外,更多的体现在面料上。
[0003] 具发现,生物基聚酯材料在面料生产过程中,并未存在应用的现象,生物基聚酯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当然具有常见高分子的基本特征,如热可塑性,易于膨胀,且可降解,环保性好,而且易于成型。同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学特征,如:非线性光学活性、压电性、气体阻隔性等。
[0004] 但是现有的羽绒采用的面料内层大多数为平整状态,在清洗时,流易于将填充在羽绒服内胆中的羽绒填充物堆积到一处,造成局部保暖的现象,在清洗时,难以将羽绒均匀的分布在内胆中,晒干后,羽绒难以快速膨胀,导致羽绒分布不均,影响其保暖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包括保温面料和羽绒填充物,所述保温面料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有外层、保温层和用于均匀住羽绒填充物的均锁绒层,所述均锁绒层内侧上设有锁绒纤维,所述锁绒纤维呈螺旋状结构,所述锁绒纤维在均锁绒层内侧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均锁绒层的材质为纱线和生物基聚酯纤维,所述均锁绒层以纱线和生物基聚酯纤维作为原料,并由针织圆形围编机编制织成坯布后先经染色再经拉毛和梳毛后,在均锁绒层的表面形成条状形态的所述锁绒纤维。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均锁绒层包括30%‑40%纱线和60%‑70%生物基聚酯纤维。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层的材质为化纤面料,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羊绒面料。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层、保温层和羽绒填充物之间通过热压粘接技术形成所述保温面料。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一种制备上述羽绒服的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定型剂的储液箱和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的上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驱动块的下端转动设有若干组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呈螺旋状结构,所述储液箱内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所述保温面料位于多孔板与驱动块之间,所述保温面料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导送保温面料的第一收卷轴和第二收卷轴,所述第一收卷轴的下侧设有烘干器。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块的下方设有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的底部设有若干组梳理齿条,所述梳理齿条的底部位于保温面料的上表面。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梳理齿条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底部设置的斜面方向相反。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定型剂包括80%‑85%的起毛剂和15%‑20%的软剂。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加热丝在驱动块的底面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所述加热丝的加热温度范围为50‑55℃,加热时间为15‑20min。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均锁绒层的内侧表面均匀分布有呈螺旋状结构的锁绒纤维,一方面,由于锁绒纤维螺旋状之间形成有缝隙,易于给羽绒填充物提供附着空间,羽绒填充物均匀填充在空间内后,能有效起到夹持羽绒填充物的作用,同时,方便羽绒填充物的均匀填充,另一方面,在内胆内,且位于2组均锁绒层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会发生缠绕在一起,此时,在内胆空腔内形成网状结构,能够有效的将羽绒填充物粘附在锁绒纤维形成的网上,便于将羽绒填充物均匀的填充在内胆的内部空间,避免羽绒填充物分布不均,导致保温性差。
[0018] 另外,锁绒纤维在均锁绒层的内侧表面呈“v”字形均匀分布,“v”字形的锁绒纤维,便于将将羽绒沿着一个方向导送,便于在羽绒加工时,将羽绒快速均匀的填充在内胆中,易于对羽绒服的加工,同时位于均锁绒层内侧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呈反向分布,锁绒纤维便于在均锁绒层纵面形成菱形结构,并形成上述网结构,便于起到锁绒的作用,同时便于羽绒的均匀分布。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内胆内部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的保温面料主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的锁绒纤维的主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的羽绒服加工设备主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的羽绒服加工设备主视炸开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的储液箱主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的保温面料与第二收卷轴连接主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发明的驱动块仰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内胆;2、保温面料;21、外层;22、保温层;23、均锁绒层;24、锁绒纤维;3、羽绒填充物;4、储液箱;5、加工平台;6、液压杆;7、按压板;8、驱动块;9、转轴;10、加热丝;11、多孔板;12、第一收卷轴;13、第二收卷轴;14、第一定位条;15、第二定位条;16、梳理齿条;17、烘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包括内胆1,内胆1包括保温面料2和羽绒填充物3,保温面料2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有外层21、保温层22和用于均匀锁住羽绒填充物3的均锁绒层23,均锁绒层23内侧上设有锁绒纤维24,锁绒纤维24呈螺旋状结构,锁绒纤维24在均锁绒层23内侧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其中位于均锁绒层23内侧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24呈反向分布。
[0031] 其中,均锁绒层23的材质为纱线和生物基聚酯纤维,均锁绒层23以纱线和生物基聚酯纤维作为原料,并由针织圆形围编机编制织成坯布后先经染色再经拉毛和梳毛后,在均锁绒层23的表面形成形态的锁绒纤维24。外层21的材质为化纤面料,保温层22的材质为羊绒面料。外层21、保温层22和羽绒填充物3之间通过热压粘接技术形成保温面料2。
[0032] 另外,均锁绒层23包括35%纱线和65%生物基聚酯纤维。
[0033] 如图3所示,生物基聚酯材料,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当然具有常见高分子的基本特征,如热可塑性,易于膨胀,且可降解,环保性好,而且易于成型。同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学特征,如:非线性光学活性、压电性、气体阻隔性等。
[0034] 通过在外层21和均锁绒层23之间设有保温层22,保温层22具有良好保温的作用,同时,均锁绒层23的内侧表面均匀分布有呈螺旋状结构的锁绒纤维24,一方面,由于锁绒纤维24螺旋状之间形成有缝隙,易于给羽绒填充物3提供附着空间,羽绒填充物3均匀填充在空间内后,能有效起到夹持羽绒填充物3的作用,同时,方便羽绒填充物3的均匀填充,另一方面,在内胆1内,且位于2组均锁绒层23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24会发生缠绕在一起,此时,在内胆1空腔内形成网状结构,能够有效的将羽绒填充物24粘附在锁绒纤维24形成的网上,便于将羽绒填充物24均匀的填充在内胆1的内部空间,避免羽绒填充物24分布不均,导致保温性差。
[0035] 如图3所示,另外,锁绒纤维24在均锁绒层23的内侧表面呈“v”字形均匀分布,“v”字形的锁绒纤维24,便于将将羽绒沿着一个方向导送,便于在羽绒加工时,将羽绒快速均匀的填充在内胆中,易于对羽绒服的加工,同时位于均锁绒层23内侧对立面上的锁绒纤维24呈反向分布,锁绒纤维24便于在均锁绒层23纵面形成菱形结构,并形成上述网结构,便于起到锁绒的作用,同时便于羽绒的均匀分布。
[0036]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的工艺将生物基聚酯材料制作而成的生物基聚酯纤维,纤维缠绕是一种复合材料连续成型方法,基本方法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带,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成为复合材料制品。其特点是成型过程连续,一次性完成;制品形状尺寸都能得到保证,在直径方向的强度高。
[0037] 将制作而成的生物基聚酯纤维与纱线作为原料,并由针织圆形围编机编制织成坯布后先经染色再经拉毛和梳毛后,在均锁绒层23的表面形成条状形态的锁绒纤维24。
[0038] 如图4‑5所示,为了将条状的锁绒纤维24加工成螺纹状锁绒纤维24,设置了一种制备上述羽绒服的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定型剂的储液箱4和加工平台5,加工平台5的上设有液压杆6,液压杆6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按压板7,按压板7的底部设有驱动块8,驱动块8的下端转动设有若干组转轴9,转轴9的底部设有加热丝10,加热丝10呈螺旋状结构,储液箱4内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11,保温面料2位于多孔板11与驱动块8之间,保温面料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导送保温面料2的第一收卷轴12和第二收卷轴13,第一收卷轴12的下侧设有烘干器17。
[0039] 驱动块8的下方设有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的底部设有若干组梳理齿条16,梳理齿条16的底部位于保温面料2的上表面。梳理齿条16的底部设有斜面,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底部设置的斜面方向相反。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定型剂包括80%的起毛剂和20%的软剂。加热丝10在驱动块8的底面横向上呈V字形设置,加热丝10的加热温度范围为50℃,加热时间为20min。
[0040] 如图6‑8所示,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制成的保温面料2收卷整理在收卷装置上,利用收卷装置,可对保温面料2进行传动,然后将保温面料2将内层朝向,并依次穿过第二收卷轴13、第二定位条15、第一定位条14和第一收卷轴12的下表面,此时,保温面料2位于多孔板11的上表面;
[0041] 启动收卷装置的外接电源,使得保温面料2发生传动,其中,第二收卷轴起到整理保温面料2的作用,然后保温面料2会穿过第二定位条15,并在梳理齿条16的梳理作用下,便于将位于均锁绒层23上表面的条状锁绒纤维24整理,并将其从服帖状翻转炸毛状,此时炸毛状的锁绒纤维24的一端与均锁绒层23连接,另一端朝向驱动块8的底部,然后启动液压杆6的电源,在液压杆6的作用下,使得按压板7向下移动,使得加热丝10与炸毛状的锁绒纤维
24的另一端接触,此时再在转轴9的转动作用下,由于加热丝10呈螺旋状结构,便于将锁绒纤维24缠绕在加热丝10上,经过加热丝10的加热,便于将条状的锁绒纤维24加工成螺旋状的锁绒纤维24,一段时间后,通过反转转轴9,使得锁绒纤维24脱离加热丝10。
[0042] 成型后的锁绒纤维24,由于定型强度低,然后通过打开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上的电动伸缩杆,使得第一定位条14和第二定位条15推动多孔板11向下移动,使得形成有螺旋状的锁绒纤维24浸泡在储液箱4内部设置的定型剂内,在定型剂的作用下,便于对螺旋状的锁绒纤维24起到快速定型的作用,并在烘干器17的作用下,实现对螺旋状的锁绒纤维24起到烘干定型的作用,然后再利用第一收卷轴,将加工后的保温面料2放置起来,用于作为面料加工羽绒服的整体。
[004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