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衣服的零件或其制作 / 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申请号 CN202111335638.7 申请日 2021-11-11 公开(公告)号 CN114041651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8
申请人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柯钦; 郭雪健; 张文宾; 李可可; 李娜;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特种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 纤维 特种服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进行 锅炉 作业、 压 力 容器 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锅炉作业时,工人容易受到冲击伤害和灼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包括有防护上衣、工作防护组件、防护下衣和背部防护组件;防护上衣外侧连接有工作防护组件。本发明实现了对工作人员在进行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有效全身防护,在防护的同时保证了工人可进行正常工作,阻挡爆破和碎石的冲击以及锅炉爆炸时金属碎片的冲击和热气流的冲击的效果,并针对工人在受到冲击后的倾倒和后退撞击,对工人的头颈和后备实现自动调整式气囊缓冲防护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包括有防护上衣(1)和防护下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工作防护组件(2)和背部防护组件(4);防护上衣(1)包括有聚乙烯纤维上衣(101)、防护衣袖(102)、衣袖防护组件、魔术贴(105)、环绕气囊防护衣领(106)、气囊撑裂组件和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各连接有一个防护衣袖(102);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设置有气囊撑裂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右下侧设置有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外侧连接工作防护组件(2);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侧设置有背部防护组件(4);气囊触发组件连接背部防护组件(4);两个防护衣袖(102)各连接有一个衣袖防护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侧中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魔术贴(105);聚乙烯纤维上衣(101)顶部连接有环绕气囊防护衣领(106);
工作防护组件(2)包括有第一连接束带(201)、前身护甲(202)、头部透明防护罩(203)、气体流速检测器(204)、颈部束带(205)和第二连接束带(206);聚乙烯纤维上衣(101)两个肩部各粘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束带(201);两个第一连接束带(201)前侧底部连接有前身护甲(202);前身护甲(202)顶部固接有头部透明防护罩(203);前身护甲(202)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有两个气体流速检测器(204);前身护甲(202)后部左下侧和后部右下侧各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束带(206);四个第二连接束带(206)均粘接聚乙烯纤维上衣(101);
聚乙烯纤维上衣(101)的材质包括有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隔热层(107)和透气层(108);聚乙烯纤维上衣(101)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内表面覆盖连接有隔热层(107);隔热层(107)内表面覆盖连接有透气层(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衣袖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和小臂护甲(104);两个防护衣袖(102)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两个防护衣袖(102)各连接有一个小臂护甲(104);两个小臂护甲(104)顶部各连接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气囊撑裂组件包括有第一排孔易裂条(109)、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连接带(1011)、第一折叠束带(1012)和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左中部和右中部各设置有一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两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中分别连接有第一排孔易裂条(109)和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顶部设置有一个横向条形贯穿孔;横向条形贯穿孔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分别连接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和第一折叠束带(1012);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底部连接第一折叠束带(1012);第一折叠束带(1012)后侧左部和右部各连接有一个连接带(1011);两个连接带(1011)均连接聚乙烯纤维上衣(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气囊触发组件包括有二存储器(1014)、触发插杆(1015)、弹性绳(1016)和固定圈(1017);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右下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通过气管连接背部防护组件(4);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内侧插接有触发插杆(1015);触发插杆(1015)底部连接弹性绳(1016);弹性绳(1016)底部连接固定圈(10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前身护甲(202)和头部透明防护罩(203)均为硬质弹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防护下衣(3)包括有防护裤本体(301)、松紧腰带(302)、腿部护甲(303)和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
防护裤本体(301)顶部设置有松紧腰带(302);防护裤本体(301)前侧左中部和前侧右中部各连接有一个腿部护甲(303);两个腿部护甲(303)底部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两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底部连接防护裤本体(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背部防护组件(4)包括有第二折叠束带(401)、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第二侧部气囊(404)、第三折叠束带(405)、第四折叠束带(406)、第一导气管(407)、微型控制气(408)、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侧顶部连接有顶部气囊(402);顶部气囊(402)外表面顶部连接有第二折叠束带(401);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左侧和后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第一侧部气囊(403)后侧中部连接有第三折叠束带(405);第二侧部气囊(404)后侧中部连接有第四折叠束带(406);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均通过气管连接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顶部气囊(402)连接有第一导气管(407);第一导气管(407)连接有微型控制气泵(408);微型控制气泵(408)连接有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分别连接第二侧部气囊(404)和第一侧部气囊(4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位于防护衣袖(102)的肘关节位置,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位于防护裤本体(301)的膝关节位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特种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锅炉作业、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锅炉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即爆破过程中碎石的冲击,锅炉爆炸过程中有金属碎片的冲击,以及蒸汽管道中热气流的冲击,工人容易受到冲击伤害和灼伤;并且在受到冲击后,工人易发生倒地撞击和极速后退撞击的现象,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剧烈撞击伤害,头部和背部无法形成有效防护。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锅炉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即爆破过程中碎石的冲击,锅炉爆炸过程中有金属碎片的冲击,以及蒸汽管道中热气流的冲击,工人容易受到冲击伤害和灼伤;并且在受到冲击后,工人易发生倒地撞击和极速后退撞击的现象,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剧烈撞击伤害,头部和背部无法形成有效防护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包括有防护上衣、工作防护组件、防护下衣和背部防护组件;防护上衣包括有聚乙烯纤维上衣、防护衣袖、衣袖防护组件、魔术贴、环绕气囊防护衣领、气囊撑裂组件和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各连接有一个防护衣袖;聚乙烯纤维上衣后侧设置有气囊撑裂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前右下侧设置有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外侧连接工作防护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内部后侧设置有背部防护组件;气囊触发组件连接背部防护组件;两个防护衣袖各连接有一个衣袖防护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前侧中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魔术贴;聚乙烯纤维上衣顶部连接有环绕气囊防护衣领。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衣袖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折叠收缩护甲和小臂护甲;两个防护衣袖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两个防护衣袖各连接有一个小臂护甲;两个小臂护甲顶部各连接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气囊撑裂组件包括有第一排孔易裂条、第二排孔易裂条、连接带、第一折叠束带和第三排孔易裂条;聚乙烯纤维上衣后侧左中部和右中部各设置有一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两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中分别连接有第一排孔易裂条和第二排孔易裂条;聚乙烯纤维上衣后侧顶部设置有一个横向条形贯穿孔;横向条形贯穿孔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分别连接第三排孔易裂条和第一折叠束带;第三排孔易裂条底部连接第一折叠束带;第一折叠束带后侧左部和右部各连接有一个连接带;两个连接带均连接聚乙烯纤维上衣。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气囊触发组件包括有二存储器、触发插杆、弹性绳和固定圈;聚乙烯纤维上衣前右下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存储器;二氧化碳存储器通过气管连接背部防护组件;二氧化碳存储器内侧插接有触发插杆;触发插杆底部连接弹性绳;弹性绳底部连接固定圈。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工作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束带、前身护甲、头部透明防护罩、气体流速检测器、颈部束带和第二连接束带;第一连接束带、前身护甲、头部透明防护罩、气体流速检测器、颈部束带和第二连接束带;聚乙烯纤维上衣两个肩部各粘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束带;两个第一连接束带前侧底部连接有前身护甲;前身护甲顶部固接有头部透明防护罩;前身护甲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有两个气体流速检测器;前身护甲后部左下侧和后部右下侧各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束带;四个第二连接束带均粘接聚乙烯纤维上衣。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前身护甲(202)和头部透明防护罩(203)均为硬质弹性材料。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护下衣包括有防护裤本体、松紧腰带、腿部护甲和第二折叠收缩护甲;防护裤本体顶部设置有松紧腰带;防护裤本体前侧左中部和前侧右中部各连接有一个腿部护甲;两个腿部护甲底部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两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底部连接防护裤本体。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背部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二折叠束带、顶部气囊、第一侧部气囊、第二侧部气囊、第三折叠束带、第四折叠束带、第一导气管、微型控制气、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聚乙烯纤维上衣内部后侧顶部连接有顶部气囊;顶部气囊外表面顶部连接有第二折叠束带;聚乙烯纤维上衣内部后左侧和后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部气囊和第二侧部气囊;第一侧部气囊后侧中部连接有第三折叠束带;第二侧部气囊后侧中部连接有第四折叠束带;顶部气囊、第一侧部气囊和第二侧部气囊均通过气管连接二氧化碳存储器;顶部气囊连接有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连接有微型控制气泵;微型控制气泵连接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分别连接第二侧部气囊和第一侧部气囊。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聚乙烯纤维上衣的材质包括有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隔热层和透气层;聚乙烯纤维上衣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内表面覆盖连接有隔热层;隔热层内表面覆盖连接有透气层。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折叠收缩护甲位于防护衣袖的肘关节位置,第二折叠收缩护甲位于防护裤本体的膝关节位置。
[0015] 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锅炉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即爆破过程中碎石的冲击,锅炉爆炸过程中有金属碎片的冲击,以及蒸汽管道中热气流的冲击,工人容易受到冲击伤害和灼伤;并且在受到冲击后,工人易发生倒地撞击和极速后退撞击的现象,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剧烈撞击伤害,头部和背部无法形成有效防护的问题;
[0016] 本发明设计了防护上衣,对工人的上半身形成有效保护,对外界冲击进行有效吸收,并对灼热的气体中的热量进行隔绝;
[0017] 本发明设计了工作防护组件,阻挡爆破和碎石的冲击以及锅炉爆炸时金属碎片的冲击和热气流的冲击;
[0018] 本发明设计了防护下衣,实现了在对腿部保护的同时,保证了腿部可以正常运动屈伸;
[0019] 本发明设计了背部防护组件,工人在受到冲击后的倾倒和后退撞击,对工人的头颈和后备实现自动调整式气囊缓冲防护的效果。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防护上衣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A区放大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防护上衣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的B区放大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的防护上衣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的工作防护组件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的工作防护组件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的防护下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发明的背部防护组件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的背部防护组件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标记为:1‑防护上衣,2‑工作防护组件,3‑防护下衣,4‑背部防护组件,101‑聚乙烯纤维上衣,102‑防护衣袖,103‑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4‑小臂护甲,105‑魔术贴,106‑环绕气囊防护衣领,107‑隔热层,108‑透气层,109‑第一排孔易裂条,1010‑第二排孔易裂条,1011‑连接带,1012‑第一折叠束带,1013‑第三排孔易裂条,1014‑二氧化碳存储器,1015‑触发插杆,1016‑弹性绳,1017‑固定圈,201‑第一连接束带,202‑前身护甲,203‑头部透明防护罩,204‑气体流速检测器,205‑颈部束带,206‑第二连接束带,301‑防护裤本体,302‑松紧腰带,303‑腿部护甲,304‑第二折叠收缩护甲,401‑第二折叠束带,402‑顶部气囊,403‑第一侧部气囊,404‑第二侧部气囊,405‑第三折叠束带,406‑第四折叠束带,407‑第一导气管,408‑微型控制气泵,409‑第二导气管,4010‑第三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根据图1‑2所示,一种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包括有防护上衣1、工作防护组件2、防护下衣3和背部防护组件4;防护上衣1外侧粘接有工作防护组件2;防护上衣1下方设置有防护下衣3;防护上衣1内部后侧缝合有背部防护组件4。
[0036] 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时,可以穿着降低冲击聚乙烯纤维特种服装,当工人在对锅炉管道进行检修之前,可以穿上防护上衣1和防护下衣3,并套上工作防护组件2,进而对头部、上身和下身形成全方位保护,当发生意外时,防护上衣1、工作防护组件2和防护下衣3可避免蒸汽流和破裂管件碎片的直接冲击伤害,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则可以阻挡碎石和爆炸冲击波,背部防护组件4可在工人向后倾倒时,对工人的后背进行有效保护,实现了对工作人员在进行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有效全身防护,在防护的同时保证了工人可进行正常工作,阻挡爆破和碎石的冲击以及锅炉爆炸时金属碎片的冲击和热气流的冲击的效果,并针对工人在受到冲击后的倾倒和后退撞击,对工人的头颈和后备实现自动调整式气囊缓冲防护的效果。
[0037] 实施例2
[003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图3‑7所示,防护上衣1包括有聚乙烯纤维上衣101、防护衣袖102、衣袖防护组件、魔术贴105、环绕气囊防护衣领106、气囊撑裂组件和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各缝合有一个防护衣袖102;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设置有气囊撑裂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右下侧设置有气囊触发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外侧连接工作防护组件2;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侧设置有背部防护组件
4;气囊触发组件连接背部防护组件4;两个防护衣袖102各缝合有一个衣袖防护组件;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侧中部等距缝合有多个魔术贴105;聚乙烯纤维上衣101顶部缝合有环绕气囊防护衣领106。
[0039] 在工人进行工作之前,首先穿上聚乙烯纤维上衣101,然后通过多个魔术贴105将衣服前侧收紧固定,防护衣袖102和衣袖防护组件可以对工人的两个胳膊形成有效的保护。
[0040] 衣袖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和小臂护甲104;两个防护衣袖102各缝合有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两个防护衣袖102各缝合有一个小臂护甲104;两个小臂护甲104顶部各连接一个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
[0041] 在工人进行检修操作过程中,小臂护甲104对工人的小臂形成有效保护,同时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可在工人的胳膊弯曲时进行拉伸,在胳膊伸直时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可以收缩,在对胳膊保护的同时保证了胳膊可以正常运动。
[0042] 气囊撑裂组件包括有第一排孔易裂条109、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连接带1011、第一折叠束带1012和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左中部和右中部各设置有一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两个竖向条形贯穿孔中分别缝合有第一排孔易裂条109和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后侧顶部设置有一个横向条形贯穿孔;横向条形贯穿孔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分别连接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和第一折叠束带1012;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底部连接第一折叠束带1012;第一折叠束带1012后侧左部和右部各缝合有一个连接带
1011;两个连接带1011均连接聚乙烯纤维上衣101。
[0043] 当背部防护组件4被触发时,第一排孔易裂条109、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和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会发生破裂。
[0044] 气囊触发组件包括有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触发插杆1015、弹性绳1016和固定圈1017;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前右下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通过气管连接背部防护组件4;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内侧插接有触发插杆1015;触发插杆1015底部连接弹性绳1016;弹性绳1016底部连接固定圈1017。
[0045] 当工人在对锅炉管道阀门进行检修之前,需要将固定圈1017打开套在管道外侧或者靠近检修位置的物件上,然后当发生意外时,工人受到冲击向远离管道阀门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固定圈1017被固定,然后随着工人的移动,弹性绳1016被逐渐拉紧至最大长度,然后触发插杆1015即会被弹性绳1016从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中抽出,进而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的开关被触发,进而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会将二氧化碳充入至背部防护组件4中,使得背部防护组件4可以对工人的后背进行防护。
[0046] 聚乙烯纤维上衣101的材质包括有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隔热层107和透气层108;聚乙烯纤维上衣101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层内表面覆盖缝合有隔热层107;隔热层107内表面覆盖缝合有透气层108。
[0047] 最外层的聚乙烯纤维可以防冲击,而隔热层107可以避免灼热的蒸汽伤害皮肤,透气层108则保证不会出现闷热的情况。
[0048] 第一折叠收缩护甲103位于防护衣袖102的肘关节位置,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位于防护裤本体301的膝关节位置。
[0049] 保证肘关节和膝关节可以在被保护的同时可以自由活动。
[0050] 实施例3
[0051]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根据图8‑9所示,工作防护组件2包括有第一连接束带201、前身护甲202、头部透明防护罩203、气体流速检测器204、颈部束带205和第二连接束带206;第一连接束带201、前身护甲202、头部透明防护罩203、气体流速检测器204、颈部束带205和第二连接束带206;聚乙烯纤维上衣101两个肩部各粘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束带201;两个第一连接束带201前侧底部缝合有前身护甲202;前身护甲202顶部固接有头部透明防护罩203;前身护甲202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有两个气体流速检测器204;前身护甲202后部左下侧和后部右下侧各缝合有两个第二连接束带206;四个第二连接束带206均粘接聚乙烯纤维上衣101。
[0052] 在工人将防护上衣1和防护下衣3穿着完成后,然后将前身护甲202套在聚乙烯纤维上衣101的前身处,并将两个第一连接束带201粘在聚乙烯纤维上衣101顶部两侧对前身护甲202顶部进行固定,并将四个第二连接束带206粘在聚乙烯纤维上衣101的后侧将前身护甲202的后侧进行固定,将颈部束带205套在工人的颈部后侧,然后前身护甲202即可以对工人的前身进行防护,同时头部透明防护罩203遮罩在头部的前侧,而头部透明防护罩203为透明,不会影响工人的视线,保证工人可正常工作,在发生意外时,则可以阻挡爆破和碎石的冲击以及锅炉爆炸时金属碎片的冲击和热气流的冲击。
[0053] 实施例4
[005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根据图10所示,防护下衣3包括有防护裤本体301、松紧腰带302、腿部护甲303和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防护裤本体301顶部设置有松紧腰带302;防护裤本体301前侧左中部和前侧右中部各缝合有一个腿部护甲303;两个腿部护甲303底部各缝合有一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两个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底部连接防护裤本体301。
[0055] 工人将防护裤本体301穿在双腿上,然后通过松紧腰带302固定,在工人进行屈膝动作时,第二折叠收缩护甲304可进行适用性拉伸,在对工人的膝盖进行防护的同时不会影响工人正常工作,而腿部护甲303则可对膝盖上侧的大腿位置进行防护。
[0056] 实施例5
[0057]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根据图11‑12所示,背部防护组件4包括有第二折叠束带401、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第二侧部气囊404、第三折叠束带405、第四折叠束带406、第一导气管407、微型控制气泵408、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侧顶部缝合有顶部气囊402;顶部气囊402外表面顶部缝合有第二折叠束带401;聚乙烯纤维上衣101内部后左侧和后右侧分别缝合有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第一侧部气囊403后侧中部缝合有第三折叠束带405;第二侧部气囊404后侧中部缝合有第四折叠束带406;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均通过气管连接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顶部气囊402连接有有第一导气管407;第一导气管407连接有微型控制气泵408;微型控制气泵408连接有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第二导气管409和第三导气管4010分别连接第二侧部气囊404和第一侧部气囊403。
[0058] 首先使用气管将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均连接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当工人在对锅炉管道阀门进行检修之前,然后当发生意外时,工人受到冲击向远离管道阀门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固定圈1017被固定,然后随着工人的移动,弹性绳1016被逐渐拉紧至最大长度,然后触发插杆1015即会被弹性绳1016从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中抽出,进而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的开关被触发,进而二氧化碳存储器1014会通过气管将二氧化碳充入至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中,进而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会开始膨胀,然后顶部气囊402、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分别将第二折叠束带401、第三折叠束带405和第四折叠束带406撑开,进而顶部气囊402继续向外膨胀将第一折叠束带1012向外撑,待第一折叠束带1012被撑开至紧绷状态后,顶部气囊402开始从第一折叠束带1012内侧向上运动,即顶部气囊402将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向上撑,进而第三排孔易裂条1013裂开,顶部气囊402向上膨胀运动至头部和颈部的后方,而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则继续膨胀将第一排孔易裂条109和第二排孔易裂条1010向外撑裂开,即第一侧部气囊403和第二侧部气囊404分别膨胀至后背两侧;同时在发生意外时,由于蒸汽的喷发以及其他气体的喷发,会形成高速气流吹向工人,四个气体流速检测器204会检测出工人身旁两侧的气流流速,当一侧的气流流速较高时,即工人在向后移动过程中,肩膀会向气流流速较高的一侧偏斜,此时气体流速检测器
204将信号传递给微型控制气泵408,进而微型控制气泵408可判断气体流速检测器204的控制信号之后进行导气,在工人右侧的气流流速较高时,即工人上半身右侧向后偏斜移动,即在此种情况下,工人在倾倒或移动后,工人的后背右侧会首先倒地撞击地面或触碰墙壁建筑物,因此微型控制气泵408会通过第二导气管409将第二侧部气囊404内部的部分气体抽出,通过第一导气管407将顶部气囊402内部的部分气体抽出,并通过第三导气管4010将此部分气体输送至第一侧部气囊403内部,进而第一侧部气囊403的体积更大,进而在工人后背右侧接触时提供更强的缓冲力,同理,当工人左侧气流流速更高时,则控制实现第二侧部气囊404的体积更大,实现在不同方向的冲击下,对工人进行适应调整性后背防撞保护。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