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带线口罩

申请号 CN202010808440.5 申请日 2020-08-12 公开(公告)号 CN112043019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5
申请人 杭州永利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永年; 洪文洁; 艾双兵;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拆卸 耳 带线口罩,涉及口罩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口罩本体和耳带线,所述口罩本体侧面设有用于包覆固定耳带线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上设有用于抽拉耳带线的抽拉孔;本发明的口罩不但能够实现耳带线松紧可调,大大增加佩戴者的舒适度,也实现了耳带线的可拆卸,从而能够重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耳带线(2),所述口罩本体(1)侧面设有用于包覆固定耳带线(2)的包覆部(3),所述包覆部(3)上设有用于抽拉耳带线(2)的抽拉孔(4),所述口罩本体(1)从外至内依次包括贴合的外防护层(11)、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过滤层(12)和内吸湿层(13),所述内吸湿层为抗菌吸湿无纺布,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四氯化置于乙酸/乙酸酐混合液中,在100‑120℃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并将沉淀置于乙醇中,在190‑
210℃下反应5‑10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化钛颗粒;
(2)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丙基三乙氧基烷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改性;
(3)纳米氯化颗粒置于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进行氨基改性;
(4)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随后搅拌、离心,制备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
(5)将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甲苯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在60‑70℃下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用离心干燥,制备得到抗菌剂胶囊;
(6)将聚乙烯醇缩丁、抗菌剂胶囊以及酸氢铵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充分搅拌后涂覆于亲纺粘无纺布表面,在60‑70℃、流动惰性气体气氛中烘干,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3)的包覆内侧设有摩擦条(5),所述耳带线(2)上套设有与摩擦条(5)相配合的摩擦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3)侧边设有用于固定的粘贴带(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端部设有鼻梁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四氯化钛和乙酸/乙酸酐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8‑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为齿苋提取液;所述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量比为3‑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质量份计包括:20‑30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0.1‑0.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份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按质量份计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70‑100份,抗菌剂胶囊2‑5份,碳酸氢铵1‑4份。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拆卸带线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口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 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目前,医用口罩的需要依旧较大,目前,市面 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口罩都是将耳带线直接与口罩本体的四个固定连接,为了生产方便,口罩并无规格大小区分,导致不同脸型的人佩戴相同的口罩时会出现过紧或过 松的情况,降低佩戴者的舒适感,同时,口罩为一次性产品,使用完之后口罩本体虽然已无 防护效果,但耳带线依然可以重复使用,但是由于耳带线与口罩本体无法分离,因此无法重 复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0003]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防雾霾口罩及口罩组件”,其公告号 CN206651417U,其公开了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一过 滤层由多孔植物纤维层和涂覆在多孔植物纤维层上的阻隔涂覆层构成,阻隔涂覆层用于过滤 雾霾中的超微颗粒。所述防雾霾口罩用于人体佩戴以防止雾霾进入人体呼吸道。而该口罩的 耳带线与口罩本体的四个角固定连接,佩戴者佩戴时容易产生过紧或过松的情况,降低佩戴者的舒适感;且由于耳带线与口罩本体无法分离,因此无法重复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目前口罩的耳带线与口罩本体的四个角固定连接,佩戴者佩戴时容 易产生过紧或过松的情况,降低佩戴者的舒适感;且由于耳带线与口罩本体无法分离,因此 无法重复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耳带线,所述口罩本体侧面设有用于包覆固定耳带 线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上设有用于抽拉耳带线的抽拉孔。
[0007] 本发明中,口罩本体侧面设有用于包覆固定耳带线的包覆部,在佩戴时,将耳带线挂 在耳朵上,此时,通过包覆部上的抽拉孔可以将耳带线从抽拉孔中抽出,实现耳带线的拉紧 固定,佩戴者可以通过自身实际情况调节耳带线抽出的长度从而调整松紧程度,大大增加了佩戴者的舒适度。并且,由于耳带线是通过包覆部包覆于口罩本体上的,实现了耳带线的可 拆卸更换,从而实现了耳带线的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因此,本发明的口罩不但能 够实现耳带线松紧可调,大大增加佩戴者的舒适度,也实现了耳带线的可拆卸,从而能够重 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部的包覆内侧设有摩擦条,所述耳带线上套设有与摩擦条相配合 的摩擦带。
[0009] 本发明中,由于包覆部的包覆内侧设有摩擦条,耳带线上套设有与摩擦条相配合的摩 擦带,在佩戴者使用过程中抽拉耳带线时,包覆部的包覆内侧的摩擦条和耳带线上套设的摩 擦带具有强大的摩擦,防止被拉紧的耳带线在使用过程中变松,影响佩戴效果。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部侧边设有用于固定的粘贴带。
[0011] 包覆部侧边的粘贴带可以使得包覆部翻折包覆时能够牢牢与口罩本体紧贴,防止佩戴 时耳带线脱离。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口罩本体的上端部设有鼻梁条。
[0013] 鼻梁条能够使得口罩佩戴时将口罩的上端部紧贴鼻梁。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口罩本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贴合的外防护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过滤 层和内吸湿层。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内吸湿层为抗菌吸湿无纺布,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制备步骤:
[0016] (1)将四氯化置于乙酸/乙酸酐混合液中,在100‑120℃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 加入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并将沉淀置于乙醇中,在190‑210℃ 下反应5‑10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化钛颗粒;
[0017] (2)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丙基三乙氧基烷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改性;
[0018] (3)纳米氯化颗粒置于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进行氨基改性;
[0019] (4)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随后搅拌、离心, 制备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
[0020] (5)将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甲苯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氨基改性的 氯化钙颗粒,在60‑70℃下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用离心干燥,制备得到抗菌剂胶囊;
[0021] (6)将聚乙烯醇缩丁、抗菌剂胶囊以及酸氢铵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充分搅拌后涂覆于亲 纺粘无纺布表面,在60‑70℃、流动惰性气体气氛中烘干,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布。
[0022] 在佩戴者佩戴口罩时,口罩虽然能够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 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但是,由于佩戴者在呼气时也会呼出大量的细菌,同时, 由于密封性欠佳或者佩戴者多次摘下口罩等原因,口罩内侧也会积聚大量的细菌,佩戴者很容易重新将这些细菌吸入呼吸道内,这大大威胁了佩戴者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由于在佩戴时, 口罩内侧往往处于湿热的环境,这更加有利于细菌的滋生,长此以往,人们经常在一天中多 次重复佩戴同一副口罩的当下,佩戴口罩带来的危害甚至大于其带来的防护效果,因此,当 内吸湿层为抗菌吸湿无纺布时,能够大大有益于佩戴者的身体健康。
[0023] 本发明首先通过四氯化钛为钛源制备得到了具有空腔的介孔二氧化钛颗粒,其中,空 腔结构能够大大增加二氧化钛颗粒对于天然植物提取抗菌的装载填充量,而介孔作为空腔与 二氧化钛颗粒外界连通的通道,本发明采用了纳米氯化钙对其进行封堵改性,但是由于纳米氯化钙表面缺少与二氧化钛颗粒反应的活性基团,使得纳米氯化钙无法有效的对二氧化钛颗 粒进行封堵改性。因此,发明团队在进行制备时,首先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二氧化钛 颗粒和纳米氯化钙表面进行氨基改性,赋予其活性氨基,随后,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天然植 物提取抗菌液的装载,并将装载填充有抗菌液的二氧化钛和氨基改性的纳米氯化钙进行混合,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两端的异氰酸酯能够分别与二氧化钛 颗粒和纳米氯化钙表面的氨基反应,从而将纳米氯化钙接枝于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将表面 介孔堵住,制备得到了抗菌剂胶囊。将抗菌剂胶囊、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碳酸氢铵分散于溶剂 中后,进行充分的搅拌溶解制备得到粘稠的液体,此时,在经过充分搅拌后,粘稠液体中充 满的大量细小的气泡,在进行涂覆烘干后,形成的涂覆层能够形成大量气孔,并且,本发明 团队在制备时同时添加了碳酸氢铵,在涂覆后,碳酸氢铵能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气体,这些气体在流动惰性气体气氛中着能够快速逃逸,并且在逃逸过程中,给涂 层留下了大量的孔道,使得制备得到的涂层具备了发达的多孔结构,增加了其表面积,同时 也不影响无纺布的透气性。
[0024] 在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布后,将其作为口罩的内吸湿层,在储存状态下,由于抗菌 剂胶囊处于封堵状态,因此抗菌剂不会从胶囊中流出,而在佩戴时,由于佩戴者在佩戴口罩 时会大量呼出蒸汽,此时,呼出的水汽能够大量穿过涂层,借助于其大量的孔道,水汽能够与分散于抗菌吸湿无纺布中的抗菌剂胶囊充分接触,由于氯化钙颗粒具有大量的孔道,强大 的潮解能力,在充分吸附水分后,用于封堵二氧化钛颗粒的氯化钙会慢慢变得潮湿并形成溶 液,当氯化钙被溶解后,二氧化钛颗粒的封堵物便不复存在,此时二氧化钛颗粒内储存的抗 菌剂能够流出,从而起到良好杀灭细菌的作用。
[0025] 因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吸湿无纺布作为口罩的内吸湿层后,只有在佩戴者佩戴 使用时,抗菌剂才会流出并发挥抗菌效果,防止了因长时间储存导致抗菌效果下降等问题, 且使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抗菌剂,对人体健康无害。
[0026]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四氯化钛和乙酸/乙酸酐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8‑10。
[0027]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为齿苋提取液;所述氨基改性的 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量比为3‑6:1。
[0028]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原料质量份数为:20‑30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 0.1‑0.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份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
[0029] 作为优选,步骤(6)中所述原料质量份数为:聚乙烯醇缩丁醛70‑100份,抗菌剂胶 囊2‑5份,碳酸氢铵1‑4份。
[0030]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口罩不但能够实现耳带线松紧可调,大大 增加佩戴者的舒适度,也实现了耳带线的可拆卸,从而能够重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口罩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口罩本体1,外防护层11、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过滤层12,内吸湿层13,耳带线 2,包覆部3,抽拉孔4,摩擦条5,摩擦带6,粘贴带7,鼻梁条8。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5]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可拆卸耳带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 耳带线2,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端部设有鼻梁条8,其侧面设有用于包覆固定耳带线2的包覆 部3,所述包覆部3上设有用于抽拉耳带线2的抽拉孔4;包覆部3的包覆内侧设有摩擦条5, 其侧边设有用于固定的粘贴带7;所述耳带线2上套设有与摩擦条5相配合的摩擦带6;所述 口罩本体1从外至内依次包括贴合的外防护层11、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过滤层12和内吸湿层 13;
[0036] 所述内吸湿层为抗菌吸湿无纺布,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7] (1)将1份四氯化钛置于7份乙酸/乙酸酐(乙酸酐的浓度为25wt%)混合液中,其中在110℃ 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2份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 并将沉淀置于90份乙醇中,在200℃下反应7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氧化钛颗粒;
[0038] (2)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改性;
[0039] (3)纳米氯化钙颗粒置于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进行氨基改性;
[0040] (4)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马齿苋提取液,随后搅拌、离心,制备 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其中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 量比为5:1;
[0041] (5)将25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甲苯中,加入0.1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和2份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在65℃下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用离心干燥,制备得到抗菌剂胶囊;
[0042] (6)将9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3份抗菌剂胶囊以及3份碳酸氢铵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充分 搅拌后涂覆于亲水纺粘无纺布表面,在65℃、流动氮气气氛中烘干,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 布。
[0043]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44] 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45] (1)将1份四氯化钛置于6份乙酸/乙酸酐(乙酸酐的浓度为25wt%)混合液中,其中在120℃ 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4份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 并将沉淀置于100份乙醇中,在210℃下反应5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氧化钛颗粒;
[0046] (2)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改性;
[0047] (3)纳米氯化钙颗粒置于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进行氨基改性;
[0048] (4)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马齿苋提取液,随后搅拌、离心,制备 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其中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 量比为6:1;
[0049] (5)将30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甲苯中,加入0.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和3份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在70℃下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用离心干燥,制备得到抗菌剂胶囊;
[0050] (6)将10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5份抗菌剂胶囊以及4份碳酸氢铵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充分 搅拌后涂覆于亲水纺粘无纺布表面,在70℃、流动氮气气氛中烘干,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 布。
[005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52] 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53] (1)将1份四氯化钛置于6份乙酸/乙酸酐(乙酸酐的浓度为25wt%)混合液中,其中在100℃ 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2份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 并将沉淀置于80份乙醇中,在190℃下反应10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氧化钛颗粒;
[0054] (2)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改性;
[0055] (3)纳米氯化钙颗粒置于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进行氨基改性;
[0056] (4)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马齿苋提取液,随后搅拌、离心,制备 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其中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 量比为3:1;
[0057] (5)将20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甲苯中,加入0.1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和1份氨基改性的氯化钙颗粒,在60℃下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用离心干燥,制备得到抗菌剂胶囊;
[0058] (6)将7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份抗菌剂胶囊以及14份碳酸氢铵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充分 搅拌后涂覆于亲水纺粘无纺布表面,在60℃、流动氮气气氛中烘干,制备得到抗菌吸湿无纺 布。
[0059] 对比例1:将亲水纺粘无纺布浸渍于含有马齿苋提取液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0min后 取出,重复10次后,烘干,制备得到抗菌改性的亲水纺粘无纺布。
[0060]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备抗菌吸湿无纺布时不采用纳米氯化钙颗粒进 行封堵改性;
[0061] 所述抗菌吸湿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62] (1)将1份四氯化钛置于7份乙酸/乙酸酐(乙酸酐的浓度为25wt%)混合液中,其中在110℃ 下加热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2份乙酸/乙酸酐混合液,至酸挥发彻底后,过滤洗涤, 并将沉淀置于90份乙醇中,在200℃下反应7h,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二氧化钛颗粒;
[0063] (2)将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至乙醇中,加入马齿苋提取液,随后搅拌、离心,制备 得到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其中氨基改性的二氧化钛颗粒和天然植物提取抗菌液的质 量比为5:1;
[0064] (3)将9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3份装载抗菌液的二氧化钛颗粒以及3份碳酸氢铵分散于乙 酸乙酯中,充分搅拌后涂覆于亲水纺粘无纺布表面,在65℃、流动氮气气氛中烘干,制备得 到抗菌吸湿无纺布。
[0065] 将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抗菌吸湿无纺布分别在制备完成时和储存三个 月后模拟佩戴环境,并进行抗菌性能评价;抗菌性能评价方法参考GB/T 209443‑2008。数据 如下表所示。
[0066]
[0067]
[0068] 从上述数据中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抗菌吸湿无纺布在储存三个月、模拟佩 戴环境后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说明尽管储存了三个月之久,但是抗菌剂依然储存于抗菌剂 胶囊内,在模拟佩戴环境,将氯化钙颗粒潮解后,抗菌剂得到释放,使得抗菌吸湿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0069] 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抗菌改性亲水纺粘无纺布虽然在制备完成时具备了较好的抑菌性 能,甚至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抑菌效果更佳优异,但是,在储存防止三个月以后,其抑菌性能 明显下降,抑菌持续时间较短。
[0070] 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抗菌吸湿无纺布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采用氯化钙颗粒进行封堵 改性,在刚制备完成时,抗菌吸湿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这是由于储存于二氧化钛颗 粒内的抗菌剂外泄赋予了其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在储存三个月后,其抑菌性能大大下降,说明由于未采用氯化钙颗粒进行封堵改性,制备得到的抗菌吸湿无纺布无法保持长时间优异 的抑菌性能,因此不适合应用于口罩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抗菌吸 湿无纺布中氯化钙能够起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0071]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 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7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 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