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领带

申请号 CN201120147779.1 申请日 2011-05-11 公开(公告)号 CN202060053U 公开(公告)日 2011-12-07
申请人 丁保荣; 发明人 丁保荣;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领带,包括脖带、领带、具有套孔的领带结,以及与领带结套孔形状相适应的 支撑 块 ,领带缝制于领带结的背面,置于领带结套孔内的支撑块具有供脖带穿过的横向通孔,领带 自上而下 从领带结套孔与支撑块前侧面的间隙中穿出,脖带上设有系带结构。本实用新型方便领带形状标准美观,且佩戴方便;领带结呈固定形状,不用拉伸领带,因此领带不易起皱;同时也不用为领带长短、领带结大小不易掌握而烦恼;本方便领带结构巧妙,采用分体式结构拆装方便,便于清洗和穿着。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脖带、领带、具有套孔的领带结,以及与所述领带结套孔形状相适应的支撑,领带缝制于领带结的背面,置于领带结套孔内的支撑块具有供脖带穿过的横向通孔,领带自上而下从领带结套孔与支撑块前侧面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脖带上设有系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正面的下部开设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增大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结构包括分别缝制于脖带两头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绒带的长度大于尼龙钩带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脖带至少含有一段弹性绳,脖带两头固定相互配合的搭扣或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便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领带结呈倒梯形,所述支撑块呈倒梯形或倒三形,所述支撑块的表面是圆弧面。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方便领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领带。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领带均为带状,需要手工打。对不擅长打领带的使用者而言,想要打出漂亮、坚挺的领带结比较困难,并且领带长短、领带结的大小不易掌握,往往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满意效果,而领带经常拉伸容易起褶皱,影响美观。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拆卸、清洗方便且不易起皱、领带结坚挺的领带。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领带,包括脖带、领带、具有套孔的领带结,以及与所述领带结套孔形状相适应的支撑,领带缝制于领带结的背面,置于领带结套孔内的支撑块具有供脖带穿过的横向通孔,领带自上而下从领带结套孔与支撑块前侧面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脖带上设有系带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方便领带形状标准美观,且佩戴方便;领带结因其套孔内塞入支撑块而呈坚挺的固定形状,领带穿过领带结的套孔后呈固定长度,因此领带不易起皱,也不用拉伸领带;同时也不用为领带长短、领带结大小不易掌握而烦恼。此外,本方便领带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拆卸、清洗和穿着。
[0006] 为了使本方便具有传统领带的效果,所述支撑块正面的下部开设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增大的凹槽。当领带收紧后,凹槽附近的领带因受到挤压而陷入凹槽内,从外表看领带与领带结连接处呈现一道竖向朝内的褶皱,与传统领带媲美。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V”字形。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系带结构包括分别缝制于脖带两头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所述尼龙绒带的长度大于尼龙钩带的长度。
[0009] 再进一步的,所述脖带至少含有一段弹性绳,脖带两头固定相互配合的搭扣或挂钩。
[0010] 又进一步的,所述领带结呈倒梯形,所述支撑块呈倒梯形或倒三形,所述支撑块的表面是圆弧面。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便领带立体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便领带主视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便领带支撑块与脖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实施例的方便领带如图1所示,包括脖带3、领带1、具有套孔21的领带结2,以及与所述领带结2套孔21形状相适应的支撑块4,领带1缝制于领带结2的背面,置于领带结2套孔21内的支撑块4具有供脖带3穿过的横向通孔41,支撑块4插在领带结2套孔21内,供脖带3穿过支撑块4的横向通孔41,领带1自上而下从领带结2套孔21与支撑块
4前侧面的间隙中穿出,脖带3上设有系带结构。本例中,领带结2呈倒梯形,支撑块4呈倒梯形,支撑块4的表面是圆弧面。此外,支撑块4也可以是倒三角形。
[0016] 本例中,如图1-3所示,系带结构包括分别缝制于脖带3两头的尼龙钩带5和尼龙绒带5′,尼龙绒带5′的长度大于尼龙钩带5的长度,便于调节。除此之外,系带结构还可以采用弹性绳结合搭扣或挂钩的形式,具体而言,脖带至少含有一段弹性绳,脖带两头固定相互配合的搭扣或挂钩。
[0017]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块4正面的下部开设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增大的凹槽42,凹槽42的横截面为“V”字形。当领带收紧后,凹槽附近的领带因受到挤压而陷入凹槽内,从外表看领带与领带结连接处呈现一道竖向朝内的褶皱,可与传统手工打制的领带媲美。
[0018]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