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手套 / 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

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

申请号 CN202311031096.3 申请日 2023-08-16 公开(公告)号 CN117016891A 公开(公告)日 2023-11-10
申请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明人 梁冬冬; 王雷雷; 郏丹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包括三指手套主体,三指手套主体的 手腕 部位设置有用于紧固穿戴的绑缚机构,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第二绑缚组件包括连接 块 和拉紧绳,连接块的顶端 水 平对称设置有阻挡夹块,拉紧绳的绳体穿插设置在对称设置在阻挡夹块的间隙之间,拉紧绳的外壁设置有可调式阻拦件。本发明内的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通过第一绑缚组件和第二绑缚组件之间的配合,先试用第一绑缚组件完成穿戴,再使用第二绑缚组件进行收紧,这样就使得手套穿戴时能够与手掌很好地贴合,在使用手套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包括三指手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指手套主体(1)由包覆层和防护夹层组合构成,所述三指手套主体(1)的手腕部位设置有用于紧固穿戴的绑缚机构,所述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所述第二绑缚组件包括连接(4)和拉紧绳(203),所述连接块(4)的顶端平对称设置有阻挡夹块(401),所述拉紧绳(203)的绳体穿插设置在对称设置在阻挡夹块(401)的间隙之间,所述拉紧绳(203)的外壁设置有可调式阻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胶层(101)和用于包覆防护夹层的纺织层,所述硅胶层(101)设置为最外层,所述防护夹层包括不锈层(103)和层(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层包括套设在硅胶层(101)内层的第一纺织套层(102),所述第一纺织套层(102)套设在不锈钢层(103)的外壁,所述不锈钢层(103)的内层设置有第二纺织套层(104),所述第二纺织套层(104)套设在棉层(105)的外壁,所述棉层(105)的内壁设置有第三纺织套层(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缚组件包括绑缚带(2),所述绑缚带(2)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绑缚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01),所述连接头(201)的底端设置有魔术贴公面(202),所述三指手套主体(1)手腕部位的外壁设置有魔术贴母面(3),所述魔术贴公面(202)的底端与魔术贴母面(3)的顶端相互粘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固定连接在三指手套主体(1)的手腕部位,所述拉紧绳(203)的其中一端穿插设置在绑缚带(2)的中部且另一端贯穿连接头(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挡夹块(401)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穿插通槽(402),所述阻挡夹块(401)的底部且位于穿插通槽(402)处开设有卡口(403),所述拉紧绳(203)的绳体与穿插通槽(402)穿插连接且卡放在卡口(40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阻拦件包括阻拦块(5),所述阻拦块(5)相对连接块(4)的一侧设置有穿插杆(501),所述阻挡夹块(401)靠近绑缚带(2)的一侧开设有穿插槽(404),所述穿插杆(501)与穿插槽(404)对应滑动穿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在拉紧绳(203)绳体处定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滑动穿插在阻拦块(5)相对两侧的定位插板(502),所述定位插板(502)靠近拉紧绳(20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穿刺针(5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板(502)与阻拦块(5)穿插处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限制滑槽(504),所述定位插板(50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滑块(503),所述限制滑块(503)滑动穿插连接在对应位置的限制滑槽(504)内,所述限制滑槽(504)内设置有顶撑弹簧(50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块(5)套设在拉紧绳(203)的外壁,所述阻拦块(5)与拉紧绳(203)的连接处水平对称开设有穿刺通槽(507),所述穿刺针(506)与穿刺通槽(507)滑动穿插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三指手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

背景技术

[0002] 安剖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和血清等,临床常用掰安剖砂轮来解决安剖难掰问题,但因为每一种药液玻璃瓶大小及工艺差异,即使使用砂轮,依然时常发生安剖断口划伤麻醉医师的情况,而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一些医生在掰安剖时会通过穿戴一些三指手套来进行防护,但是传统的三指手套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是三指穿戴,因此在手套的手腕部位就会增设一些绑带配合魔术贴进行绑缚固定,但是这类手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使用者骨骼发育不同,因此手腕的粗细也会不同,这样就使得现在单一的绑带束缚的形式无法稳定的完成手套的穿戴,尤其是一些手腕偏细的女性,若是没有其他辅助绑缚的结构,很容易造成手套在穿戴过程无法与手部紧密契合,这样就使得手套使用起来不灵活,进而在掰安剖时也存在危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包括三指手套主体,所述三指手套主体由包覆层和防护夹层组合构成,所述三指手套主体的手腕部位设置有用于紧固穿戴的绑缚机构,所述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所述第二绑缚组件包括连接和拉紧绳,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平对称设置有阻挡夹块,所述拉紧绳的绳体穿插设置在对称设置在阻挡夹块的间隙之间,所述拉紧绳的外壁设置有可调式阻拦件。
[0005] 优选的,所述包覆层包括胶层和用于包覆防护夹层的纺织层,所述硅胶层设置为最外层,所述防护夹层包括不锈层和层。
[0006] 优选的,所述纺织层包括套设在硅胶层内层的第一纺织套层,所述第一纺织套层套设在不锈钢层的外壁,所述不锈钢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二纺织套层,所述第二纺织套层套设在棉层的外壁,所述棉层的内壁设置有第三纺织套层。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缚组件包括绑缚带,所述绑缚带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绑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端设置有魔术贴公面,所述三指手套主体手腕部位的外壁设置有魔术贴母面,所述魔术贴公面的底端与魔术贴母面的顶端相互粘连。
[0008]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三指手套主体的手腕部位,所述拉紧绳的其中一端穿插设置在绑缚带的中部且另一端贯穿连接头。
[0009] 优选的,多个所述阻挡夹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穿插通槽,所述阻挡夹块的底部且位于穿插通槽处开设有卡口,所述拉紧绳的绳体与穿插通槽穿插连接且卡放在卡口内。
[0010] 优选的,所述可调式阻拦件包括阻拦块,所述阻拦块相对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穿插杆,所述阻挡夹块靠近绑缚带的一侧开设有穿插槽,所述穿插杆与穿插槽对应滑动穿插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阻拦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在拉紧绳绳体处定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滑动穿插在阻拦块相对两侧的定位插板,所述定位插板靠近拉紧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穿刺针。
[0012] 优选的,所述定位插板与阻拦块穿插处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限制滑槽,所述定位插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滑块,所述限制滑块滑动穿插连接在对应位置的限制滑槽内,所述限制滑槽内设置有顶撑弹簧
[0013] 优选的,所述阻拦块套设在拉紧绳的外壁,所述阻拦块与拉紧绳的连接处水平对称开设有穿刺通槽,所述穿刺针与穿刺通槽滑动穿插连接。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 (1)本发明内的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通过第一绑缚组件和第二绑缚组件之间的配合,先试用第一绑缚组件完成穿戴,之后再使用第二绑缚组件进行收紧,这样就使得手套穿戴时能够与手掌很好地贴合,在使用手套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安全;
[0016] (2)本发明在第二绑缚组件的拉紧绳出设置有可调式阻拦件,这样通过可调式阻拦件调整在拉紧绳处的位置,使得绑缚收紧的程度能够得以控制,这样在使用第二绑缚组件进行手套绑缚时,能够更加灵活。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三指手套主体层间截面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绑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可调式阻拦件与拉紧绳连接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中:1、三指手套主体;101、硅胶层;102、第一纺织套层;103、不锈钢层;104、第二纺织套层;105、棉层;106、第三纺织套层;2、绑缚带;201、连接头;202、魔术贴公面;203、拉紧绳;3、魔术贴母面;4、连接块;401、阻挡夹块;402、穿插通槽;403、卡口;404、穿插槽;5、阻拦块;501、穿插杆;502、定位插板;503、限制滑块;504、限制滑槽;505、顶撑弹簧;506、穿刺针;507、穿刺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三指防刮伤掰安剖手套,包括三指手套主体1,三指手套主体1由包覆层和防护夹层组合构成。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三指手套主体1所指的三指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指头也是在掰安剖时对安剖瓶捏紧和发的指头。
[0027] 具体的,包覆层包括硅胶层101和用于包覆防护夹层的纺织层,硅胶层101设置为最外层,防护夹层包括不锈钢层103和棉层105。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棉层105设置在整个手套夹层的内部,与穿戴的手部贴近,这样不仅增加了舒适感,同时利用这样与手部贴近的方式与不锈钢层103隔开,而不锈钢层103是由多个不锈钢圈编织组成的网状,多个不锈钢圈串联组合,形成了一个手套内层的整体,使得整个手套内层具有耐穿刺的强度,这样通过不锈钢层103的阻挡,避免了在掰安剖的时候,瓶体玻璃对发力的指尖进行穿刺,使得掰安剖发力的手指不会被划伤。
[0029] 进一步的,纺织层包括套设在硅胶层101内层的第一纺织套层102,第一纺织套层102套设在不锈钢层103的外壁,不锈钢层103的内层设置有第二纺织套层104,第二纺织套层104套设在棉层105的外壁,棉层105的内壁设置有第三纺织套层106。
[0030]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了第一纺织套层102、第二纺织套层104和第三纺织套层106是为了将不锈钢层103和棉层105包夹串联起来,通过第一纺织套层102、第二纺织套层104和第三纺织套层106之间的编织缝合,组成三指手套主体1的形状,然后在第一纺织套层102的外层涂布上硅胶层101用于外部抓取使得防护,以及增加抓取时的摩擦力,使得抓取安剖瓶更加稳定。
[0031] 硅胶层101的制备由硅酸凝胶适当脱水而成的颗粒大小不同的多孔物质。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在金属硅酸盐(如硅酸钠)溶液中加酸,使之酸化,再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进行搅拌,即生成硅酸凝胶;或者在较浓的硅酸钠溶液中加酸或铵盐也能生成硅酸凝胶。将硅酸凝胶静置几小时使之老化,然后用热水洗去可溶性盐类,在60~70℃下烘干并在约300℃时活化,即可得硅胶。将硅酸凝胶用氯化钴溶液浸泡后再烘干和活化,可得变色硅胶。
[0032] 三指手套主体1的手腕部位设置有用于紧固穿戴的绑缚机构,绑缚机构包括用于缠绕紧固的第一绑缚组件和用于收缩紧固的第二绑缚组件。
[0033] 具体的,第一绑缚组件包括绑缚带2,绑缚带2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绑缚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01,连接头201的底端设置有魔术贴公面202,三指手套主体1手腕部位的外壁设置有魔术贴母面3,魔术贴公面202的底端与魔术贴母面3的顶端相互粘连。
[0034] 需要说明的是,魔术贴母面3带有粘连毛刺的一面设置在远离三指手套主体1的一侧,且其设置的位置靠近与三指手套主体1大拇指的相对垂直位置处,这样在绑缚带2通过在手腕处半圈的环绕之后,利用魔术贴母面3与魔术贴公面202的粘连进行两者的连接,这样绑缚带2环绕套设在手腕处之后就形成了对手腕的包覆,这样三指手套主体1就会被穿戴在使用的手部。
[0035] 进一步的,连接块4固定连接在三指手套主体1的手腕部位,拉紧绳203的其中一端穿插设置在绑缚带2的中部且另一端贯穿连接头201。
[0036] 需要说明的是,拉紧绳203由绑缚带2的中部穿插出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拉紧绳203在收紧时对绑缚带2产生撕扯,拉紧绳203在绑缚带2的穿插端可以与连接块4进行固定连接,且为了增强拉紧绳203的绑缚松紧度,可以采用弹性绳来作为拉紧绳203的主体,这样就能够使得拉紧绳203具有更强的弹性绑缚的能力,使得拉紧绳203的绑缚空间的调节更加灵活。
[0037] 第二绑缚组件包括连接块4和拉紧绳203,连接块4的顶端水平对称设置有阻挡夹块401,拉紧绳203的绳体穿插设置在对称设置在阻挡夹块401的间隙之间,拉紧绳203的外壁设置有可调式阻拦件。
[0038] 具体的,多个阻挡夹块401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穿插通槽402,阻挡夹块401的底部且位于穿插通槽402处开设有卡口403,拉紧绳203的绳体与穿插通槽402穿插连接且卡放在卡口403内。
[0039] 需要说明的是,阻挡夹块401的顶部为弧形设计,这样的设计是在整个三指手套穿戴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医护人员还喜欢外套一层橡胶手套,这样阻挡夹块401顶部的弧形设计就避免了,在穿戴橡胶手套时阻挡夹块401的棱会滑坡橡胶手套,穿插通槽402的直径是拉紧绳203直径的一点二倍,这样拉紧绳203就能够灵活且自由的穿插设置在穿插通槽402内,而设置卡口403的原因,是当拉紧绳203环绕手腕缠绕多圈时,拉紧绳203穿插在穿插通槽402内的部分能够有空间进行放置,这样就使得阻挡夹块401能够很好的完成对拉紧绳
203的束缚,避免拉紧绳203在缠绕的过程中脱离手腕的部位,造成绑缚的松脱,同时也利用阻挡夹块401对拉紧绳203完成撑托,使其环绕起来更加的方便。
[0040] 具体的,可调式阻拦件包括阻拦块5,阻拦块5相对连接块4的一侧设置有穿插杆501,阻挡夹块401靠近绑缚带2的一侧开设有穿插槽404,穿插杆501与穿插槽404对应滑动穿插连接。
[0041] 需要说明的是,阻拦块5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套设在拉紧绳203端头的部位,若是在缠绕拉紧绳203的时候想要减少缠绕的圈数,即可以调节阻拦块5在拉紧绳203绳头处的位置,这样使得穿插杆501能够直接的穿插进穿插槽404内,以此完成阻拦块5对拉紧绳203环绕的定位,在穿插杆501与穿插槽404完成穿插之后,即可以确定拉紧绳203的缠绕圈数和缠绕位置,其充当了一个定的结构。
[0042] 进一步的,阻拦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在拉紧绳203绳体处定位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滑动穿插在阻拦块5相对两侧的定位插板502,定位插板502靠近拉紧绳20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穿刺针506。
[0043] 需要说明的是,阻拦块5在拉紧绳203不同位置处的连接定位,是依靠穿刺针506在拉紧绳203不同位置处的穿插定位,通过改变穿刺针506与拉紧绳203的穿刺位置就能够改变阻拦块5的定位的位置,而穿刺针506是与定位插板502进行直接的连接,即通过拉动定位插板502,通过定位插板502带动穿刺针506同步移动,就能够控制穿刺针506与拉紧绳203之间的穿插锁定。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穿刺针506为一个圆柱状的针体结构,其远离定位插板502的一端为尖刺端,这样通过该尖刺端完成对拉紧绳203的穿插,且穿刺针506尖头处的直径为拉紧绳203直径的零点一到零点二倍,且穿刺针506尖刺部位占主体部位的五分之二,这样的结构设计也使得穿刺针506的穿刺强度更高,避免其在穿刺的过程中发生断裂,影响整体的穿刺定位效果。
[0045] 更进一步的,定位插板502与阻拦块5穿插处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限制滑槽504,定位插板50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滑块503,限制滑块503滑动穿插连接在对应位置的限制滑槽504内,限制滑槽504内设置有顶撑弹簧505。
[0046] 需要说明的是,限制滑槽504与限制滑块503相互适配,通过两者的设计,使得定位插板502在受到拉动之后,只能够进行水平直线移动,同时在定位插板502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限制滑块503在对应的限制滑槽504内同步移动,这样限制滑块503的移动会改变其与顶撑弹簧505和限制滑槽504的相对位置,这样顶撑弹簧505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这样通过拉动方向来确认顶撑弹簧505处于何种压缩状态,进而就能够通过顶撑弹簧505的回复力推动限制滑块503,带动定位插板502复位,定位插板502复位的过程中就能够带动穿刺针506完成对拉紧绳203的穿刺定位,而顶撑弹簧505在本设计中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就确保了其使用将限制滑块503推压在靠近拉紧绳203的位置处,进而保障了定位插板502始终在向靠近拉紧绳203的方向移动,以此确保穿刺针506始终完成对拉紧绳203的穿刺锁定。
[0047] 更进一步的,阻拦块5套设在拉紧绳203的外壁,阻拦块5与拉紧绳203的连接处水平对称开设有穿刺通槽507,穿刺针506与穿刺通槽507滑动穿插连接。
[0048] 需要说明的是,穿刺通槽507是用于穿刺针506滑动的通槽,由于定位插板502只能够进行水平直线的移动,因此穿刺针506跟随定位插板502也只进行水平直线的移动,进而使得穿刺针506可以平稳的由穿刺通槽507中心进行滑动穿刺,且阻拦块5的中部是开设有供拉紧绳203穿插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拉紧绳203的外壁直径相同,进一步说明拉紧绳203能够恰好的穿插在该通孔内,同时该通孔与穿刺通槽507相互贯通。
[004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