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手套 / 一种3D手型模及其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

一种3D手型模及其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

申请号 CN201810743072.3 申请日 2018-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878368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3
申请人 昌联行有限公司; 发明人 麦子聪; 谭炳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3D手型模,包括手部结构、臂部结构,所述手部结构与臂部结构相连,所述手部结构上还设有曲面,所述曲面从手部结构的虎口处向 手腕 处延伸,形成圆滑的曲面,所述圆滑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分割为第一部、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上设有手掌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所述第二部上设有大拇指结构。本发明通过将3D手型模设置为具有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的第一部和具有大拇指结构的第二部,使3D手型模可插入低弹性手套中,有效解决五指的仿真手型模无法插入低弹性手套中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3D手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手型模包括手部结构、臂部结构,所述手部结构与臂部结构相连,所述手部结构上还设有曲面,所述曲面从手部结构的虎口处向手腕处延伸,形成圆滑的曲面,所述圆滑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分割为第一部、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上设有手掌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所述第二部上设有大拇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手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上的手指结构为弯曲状态,所述第一部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均由第一指节、第二指节、第三指节组成,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夹为90-180度,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夹角为90-180度,且所述同一手指上的两个夹角之和不小于2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3D手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上的大拇指结构为弯曲状态,所述大拇指结构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3D手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手型模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手部结构内。
5.一种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取布料进行裁剪,得到手套或手套内里的裁片;将已切好的裁片使用声波模具进行平面缝合,形成缝合好的手套或手套内里;
步骤2:取步骤1缝合后的手套或手套内里套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3D手型模上;
步骤3:将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或手套内里一同放进焗炉进行加热定型;
步骤4:完成加热成型后,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或手套内里进行冷却、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选自梭织尼龙布、涤纶针织布、涤纶梳织布、涤纶无纺布、涤纶针织起绒布、隔热、聚酯人造革、回胶、化纤长毛绒、羊毛混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3D手型模插在手套或手套内里的方法如下:
取第一部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中,使第一部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的相应手指位置,将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沿着圆滑曲面滑入手套中,将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的大拇指处,使第一部与第二部拼合成完整手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模具缝合方法如下:
制造一个与手套一样大小的平面手掌模具,在模具上加工成点线,用作为超声缝合线,将手套裁片放在平面手掌模具上,焊头下压到手掌模具上的布料,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缝合的原理,将裁片熔接在一起;其中超声波缝合的参数条件为:延迟时间50-150ms,熔接时间25-120ms,硬化时间10-50ms,压力7-8kg。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手套的加热定型条件为在145℃-185℃下加热1-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手套的冷却条件为室温下进行吹冷却。

说明书全文

一种3D手型模及其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型模,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手型模及其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手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放置于手型模具上进行加热,使手套可以根据人手的结构进行定型,以提高手套的使用舒适度。但由于人的手掌上具有五个手指,导致人手掌的实际宽度远大于人手腕的宽度,因此具有五指的仿真手型模只能应用于如乳胶手套、橡胶手套等具有高弹性、高延展能的手套生产中。而当生产低弹性、低延展能力的手套时,由于手套腕部的宽度远小于手套手掌部的实际宽度,因此五指的仿真手型模无法通过手套的腕部插入手套中,进而导致在对低弹性手套生产时,只能使用不具有大拇指结构的四指手型模替代五指手型模进行手套生产。由于手套的大拇指未在模具支撑下加热定型,导致手套大拇指不能依照人手的实际结构进行贴合,影响手套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手型模及其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五指的仿真手型模无法插入低弹性手套中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手型模,包括手部结构、臂部结构,所述手部结构与臂部结构相连,所述手部结构上还设有曲面,所述曲面从手部结构的虎口处向手腕处延伸,形成圆滑的曲面,所述圆滑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分割为第一部、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上设有手掌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所述第二部上设有大拇指结构。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上的手指结构为弯曲状态,所述第一部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均由第一指节、第二指节、第三指节组成,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夹为90-180度,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夹角为90-180度,且所述同一手指上的两个夹角之和不小于270度。
[0006]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上的大拇指结构为弯曲状态,所述大拇指结构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
[0007] 更进一步地,所述3D手型模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手部结构内。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3D手型模在手套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09] 步骤1:取布料进行裁剪,得到手套或手套内里的裁片;将已切好的裁片使用声波模具进行平面缝合,形成缝合好的手套或手套内里;
[0010] 步骤2:取步骤1缝合后的手套或手套内里套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3D手型模上;
[0011] 步骤3:将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或手套内里一同放进焗炉进行加热定型;
[0012] 步骤4:完成加热成型后,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或手套内里进行冷却、脱模。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选自梭织尼龙布、涤纶针织布、涤纶梳织布、涤纶无纺布、涤纶针织起绒布、隔热、聚酯人造革、回力胶、化纤长毛绒、羊毛混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3D手型模插在手套或手套内里的方法如下:
[0015] 取第一部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中,使第一部的食指、中指、无明指和小拇指结构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的相应手指位置,将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沿着圆滑曲面滑入手套中,将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插于手套或手套内里的大拇指处,使第一部与第二部拼合成完整手部结构。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模具缝合方法如下:
[0017] 制造一个与手套一样大小的平面手掌模具,在模具上加工成点线,用作为超声缝合线,将手套裁片放在平面手掌模具上,焊头下压到手掌模具上的布料,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缝合的原理,将裁片熔接在一起;其中超声波缝合的参数条件为:延迟时间50-150ms,熔接时间25-120ms,硬化时间10-50ms,压力7-8kg。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手套的加热定型条件为在145℃-185℃下加热1-5分钟。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手套的冷却条件为室温下吹冷却。
[002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利用圆滑的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拆分为具有四指结构的第一部和具有大拇指结构的第二部,使第一部可以顺利通过手套的手腕结构插于手套中,并将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顺着圆滑曲面通过手套的手腕结构,使第二部的大拇指结构插于手套中,进而确保手套的五个手指均具有模具支撑,在加热定型过程中,手套可以根据手型模结构进行定型,使手套可以根据人手的实际形状进行定型,确保手套具有较高的使用舒适度。同时,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五指的3D手型模对手套进行定型,使手套布料可以根据手型进行定型,避免了采用多个裁片缝合对手套定型而导致手套结构不稳定,易开线的问题,确保在减少手套及手套内里的裁片数量的同时仍然能达至自由弯掌的效果,减少手套的接缝线,降低接缝线与人手的磨擦,提高手套穿戴的舒适度及手套质量。此外,本发明通过采用超声波对手套进行缝合,点线的缝合设计相比普通的缝合,可以统一缝线处的松紧度,避免由于缝线处松紧度不一而导致手套手指的扭曲,使加工出来的手套更加柔软舒适,并提高手套缝合过程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部插入手套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部插入手套过程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部与第二部拼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超声缝合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之间具有卡合结构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手型模为左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3D手型模,如图1所示,包括手部结构1、臂部结构2,所述手部结构1与臂部结构2相连,所述手部结构1上还设有曲面,所述曲面从手部结构1的虎口处向手腕处延伸,形成圆滑的曲面,所述圆滑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1分割为第一部11、第二部12,所述第一部11上设有手掌的食指111、中指112、无明指113和小拇指114结构,所述第二部12上设有大拇指121结构。
[0030] 可选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第一部11上的手指结构为弯曲状态,所述第一部11的食指111、中指112、无明指113和小拇指114均由第一指节、第二指节、第三指节组成,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所述同一手指的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夹角为90-180度,且所述同一手指上的两个夹角之和不小于270度。
[0031] 特别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第二部12上的大拇指结构121为弯曲状态,所述大拇指结构的第一指节1211与第二指节1212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
[0032] 其中,如图1所示,以3D手型模的右手型为例,该3D手型模还包括底座结构3,底座结构3包括第一底座31、第二底座32,臂部结构2包括第一臂部21、第二臂部22,第一部11、第一臂部21、第一底座31为一体化结构,第二部12、第二臂部22、第二底座32为一体化结构;以食指结构111为例,食指结构111由第一指节1111、第二指节1112、第三指节1113三段结构组成,第一指节1111与手部结构1的手掌相连,第一指节1111与第二指节1112之间夹角为135度,第二指节1112与第三指节1113之间夹角为135度。大拇指结构121上的第一指节1211与第二指节1212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0033]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采用医学对人手指指骨结构的分类,将近节指骨所对应的手指结构设置为第一指节,将中节指骨所对应的手指结构设置为第二指节,将远节指骨所对应的手指结构设置为第三指节,食指111、中指112、无明指113和小拇指114均是由第一指节、第二指节、第三指节组成的三段式结构。本发明中所指第一指节、第二指节之间夹角和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之间夹角为手指弯曲状态下,各指节之间的最小角度。
[0034] 本发明实施例1通过利用圆滑的曲面将3D手型模的手部结构1拆分为具有四指结构的第一部11和具有大拇指结构121的第二部12,使第一部11可以顺利通过手套的手腕结构插于手套中,并将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顺着圆滑曲面通过手套的手腕结构,使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插于手套中,进而确保手套的五个手指均具有模具支撑,在加热定型过程中,手套可以根据手型模结构进行定型,使手套可以根据人手的实际形状进行定型,确保手套具有较高的使用舒适度。同时,本发明实施例1通过采用具有五指的3D手型模对手套进行定型,使手套布料可以根据手型进行定型,避免了采用多个裁片缝合对手套定型而导致手套结构不稳定,易开线的问题,确保在减少手套及手套内里的裁片数量的同时仍然能达至自由弯掌的效果,减少手套的接缝线,降低接缝线与人手的磨擦,提高手套穿戴的舒适度及手套质量。
[0035] 特别的,本发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3D手型模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手部结构1内。
[0036]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2的3D手型模为聚酰亚胺做成,也可选用金属材质做成3D手型模。3D手型模内部具有中空腔,加热器安装在3D手型模手部结构1内中空腔中。
[0037] 本发明实施例2通过在3D手型模中设置加热器,使3D手型模具有加热功能,可以对手套或手套内里进行内部加热定型,有效避免了将手套放入焗炉的过程,提高手套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2通过采用聚酰亚胺做为3D手型模的材质,确保3D手型模具有耐高温的特点,避免3D手型模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融化。
[0038] 本发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进行手套生产过程
[0039] 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进行手套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0040] 步骤1:取梭织尼龙布进行裁剪,得到手套的裁片,包括手掌裁片4和手背裁片5;如图5所示,制造一个与手套一样大小的平面手掌模具7,在模具7上加工成点线,用作为超声缝合线8,将手掌裁片4和手背裁片5对齐,并放在平面手掌模具7上,焊头6下压到手掌模具7上的布料,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缝合的原理,将裁片熔接在一起,完成超声缝合;其中超声波缝合的参数条件为:延迟时间50-150ms,熔接时间25-120ms,硬化时间10-50ms,压力7-8kg。
[0041] 步骤2:取步骤1缝合后的手套套在实施例1的3D手型模上;取第一部插于手套中,使第一部11的食指111、中指112、无明指113和小拇指114结构插于手套的相应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将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沿着圆滑曲面滑入手套中,如图3所示,将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插于手套的大拇指处,如图4所示,使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拼合成完整手部结构1;
[0042] 步骤3:将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一同放进焗炉,在180℃下加热1分钟进行定型;
[0043] 步骤4:完成加热成型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进行室温(20-25℃)下风吹冷却,至手套降至室温,将第二部12沿着圆滑曲面拉出手套后,将第一部11从手套中拉出,完成脱模。
[0044] 本发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进行手套内里生产过程
[0045] 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进行手套内里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0046] 步骤1:取羊毛混纺布进行裁剪,得到手套内里的裁片,包括手掌裁片和手背裁片;参考图5所示过程,制造一个与手套内里一样大小的平面手掌模具,在模具上加工成点线,用作为超声缝合线,将手掌裁片和手背裁片对齐,放在平面手掌模具上,焊头下压到手掌模具上的布料,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缝合的原理,将裁片熔接在一起,完成超声缝合;其中超声波缝合的参数条件为:延迟时间50-150ms,熔接时间25-120ms,硬化时间10-50ms,压力7-
8kg;形成缝合好的手套内里;
[0047] 步骤2:取步骤1缝合后的手套内里套在实施例1的3D手型模上;取第一部11插于手套内里中,使第一部11的食指111、中指112、无明指113和小拇指114结构插于手套内里的相应手指位置,将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沿着圆滑曲面滑入手套内里中,将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插于手套内里的大拇指处,使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拼合成完整手部结构1;
[0048] 步骤3:将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内里一同放进焗炉,在150℃下加热5分钟进行定型;
[0049] 步骤4:完成加热成型后,实施例1的3D手型模连同套上的手套内里进行室温(20-25℃)下风吹冷却,至手套内里降至室温,将第二部12沿着圆滑曲面拉出手套内里后,将第一部11从手套内里中拉出,完成脱模;
[0050] 步骤5:将脱模后的手套内里插于手套中,再次进行超声波缝纫,完成手套的制作。
[005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超声波对手套进行缝合,相比普通的缝合,可以统一缝线处8的松紧度,避免由于缝线处8松紧度不一而导致手套手指的扭曲,并提高手套缝合过程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由第一部11、第二部12组成的3D手型模,使第二部12的大拇指结构121可以顺着第一部11的圆滑曲面插入手套的手腕结构,并顺着圆滑曲面将第二部12推入,使第二部12完全进入手套中,进而确保第一部11、第二部12对手套的五个手指均具有支撑,在加热定型过程中,手套可以根据手型模结构进行定型,使手套可以根据人手的实际形状进行定型,确保手套具有较高的使用舒适度。
[0052] 还需注意的是,3D手型模的第一底座31、第二底座32还可设置卡合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底座31上设有卡槽311,第二底座32上设有321,在3D手型模的第一部11、第二部12拼合时,凸块321卡于卡槽311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卡槽311、凸块321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第一部11、第二部12是否完全拼合。如图7所示,所述3D手型模还可采用左手型结构。
[005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