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

申请号 CN202211293001.0 申请日 2022-10-21 公开(公告)号 CN115886392B 公开(公告)日 2023-12-15
申请人 南通雄风服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熊烽; 王凤鸣; 刘学清; 沈文来; 邵建;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防护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包括连体防护服、防护 鞋 和气囊;所述连体防护服的底部固连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底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压 力 槽;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力 块 ;所述气囊的侧面均连有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所述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的内部分别固连有第一单向 阀 和第二 单向阀 ;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进行自动换气,及时排出抗静电防护服内部含 水 率较高的气体,同时将外部干燥气体鼓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保证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长期干燥,同时快速降低防护服内部的 温度 ,提升抗静电防护服被穿着时的舒适感。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防护服(1)、防护(2)和气囊(3);
所述连体防护服(1)的底部固连有防护鞋(2);所述防护鞋(2)的底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压槽;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3);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力(4);所述气囊(3)的侧面均连有第一连管(5),且第一连管(5)与连体防护服(1)裤头位置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管(5)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单向(6);所述气囊(3)的侧面靠近第一连管(5)位置均固连有第二连管(7),且第二连管(7)与外界大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管(7)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二单向阀(8);
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开设有透气孔(9),且透气孔(9)均与防护鞋(2)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压力块(4)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均设有防护网(10),且防护网(10)为金属材料设计;
所述防护网(10)的数量为二;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固连有导向板(11),且导向板(11)为硬质材料设计;所述导向板(11)的侧面于防护网(10)位置均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斜滑块(12),且斜滑块(12)与对应防护网(10)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10)与防护腔的侧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一弹片(13);
所述防护鞋(2)的底面靠近压力槽位置均开设有进气孔(14),且进气孔(14)与对应第二连管(7)之间均相互连通;
所述防护鞋(2)的内部于进气孔(14)位置均开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的内部均设有过滤板(15);
所述处理腔的侧面均开设有震动槽(16),且过滤板(15)均滑动连接于对应过滤槽的内部;
所述进气孔(14)的口部位置均固连有环形套(17),且环形套(17)的内表面均为螺纹面结构设计;所述环形套(17)的内部均螺纹连有封塞(18);所述封塞(18)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9)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导板(20);所述弧形导板(20)与对应封塞(18)的内表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片(21);所述弧形导板(20)的底面均固连有通杆(22),且通杆(22)均为锥形结构设计;所述通孔(19)均为锥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腔的内部于过滤板(15)的底部位置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球体(23);所述球体(23)包括有上壳体(24)、下壳体(25)和香块(26);所述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之间插连接;所述上壳体(24)和对应下壳体(25)之间设有香块(26),且香块(26)可以散发香味;所述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小孔(2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防护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

背景技术

[0002] 抗静电防护服为生产作业中常用的工作服装,特别是在精密电子元件的生产车间,产生静电情况下,很容易击穿电子元件的电容,导致元件的损坏问题,同时在电子元件生产车间,对于车间内部的清洁度要求较高,特制的抗静电防护服也可以起到保证车间清洁度的作用。
[0003] 公开号为CN213045289U抗静电防护服,通过化纤‑导电纤维防静电层的设置,能够减小静电发生可能性的效果,从而防止静电聚集,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危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通过TPU层的设置,能够起到减小静电传播的可能性。
[0004] 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的保证静电防护效果,很多会采用连体结构,使得防护服为整体的结构,但是由于抗静电防护服的整体防护作用,使得防护服的透气性较差,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时,很容易产生闷热的不适感问题。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包括连体防护服、防护和气囊;所述连体防护服的底部固连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底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压槽;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力;所述气囊的侧面均连有第一连管,且第一连管与连体防护服裤头位置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管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单向;所述气囊的侧面靠近第一连管位置均固连有第二连管,且第二连管与外界大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管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二单向阀;工作时,当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走动,走动的过程中,防护鞋的底部会受到间歇性挤压,进而防护鞋底部的压力块会间歇性受到地面挤压,使得压力块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滑动,压力块进而会反复挤压气囊,使得气囊的内部的气体反复通过第一连管单向导入连体防护服的内部,当气囊停止受到挤压时,气囊弹性复原,此时外部气体会通过第二连管单向导入气囊,反复挤压气囊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自动换气和降温,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进行自动换气,及时排出抗静电防护服内部含率较高的气体,同时将外部干燥气体鼓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保证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长期干燥,同时快速降低防护服内部的温度,提升抗静电防护服被穿着时的舒适感。
[0008] 优选的,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均与防护鞋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在压力槽的内部均开设透气孔,且透气孔均与防护鞋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当压力块受到地面的挤压时,压力槽内部的气压会发生变化,进而压力槽内部气体会反复直接导入防护鞋的内部,实现防护鞋的内部独立换气,提升人体脚部的舒适感。
[0009] 优选的,所述压力块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均设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为金属材料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防护网,由于生产车间中,经常会出现标准件的掉落现象,特别是打螺钉时,螺钉很容易掉落,这些螺钉如果被防护鞋踩到,螺钉容易刺入压力块,由于生产车间的抗静电需要,车间的地面会进行刷漆处理,进而压力不会直接使用金属材料,避免对油漆的损坏,同时也为了保证防护鞋的轻便,压力块会采用橡胶材料,但是螺钉很容易刺穿压力块,甚至导致气囊的破裂问题,通过在压力块的内部设置金属防护网,保证了防护鞋的轻便效果,同时避免了压力块被直接刺穿问题。
[0010]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数量为二;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固连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为硬质材料设计;所述导向板的侧面于防护网位置均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斜滑块,且斜滑块与对应防护网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与防护腔的侧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一弹片;工作时,通过设置导向板,当压力块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移动时,压力块会带动防护网和斜滑块运动,斜滑块受到导向板的挤压后,斜滑块会带动对应防护网与压力块之间相对运动,通过设计两个防护网,两个防护网相对运动,当有异物刺入压力块时,压力块内部的防护网会带动异物倾斜运动,使得异物的尖不会直接朝向气囊,实现对气囊的保护。
[0011] 优选的,所述防护鞋的底面靠近压力槽位置均开设有进气孔,且进气孔与对应第二连管之间均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在防护鞋的底面开设进气孔,当气囊吸气时,防护鞋鞋底位置的气体会通过进气孔被吸入,再通过第二连管吸入气囊,通过防护鞋底部的进气孔可以有利于将地面较少量的灰尘吸走,实现对车间地面的自动清洁作用。
[0012] 优选的,所述防护鞋的内部于进气孔位置均开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的内部均设有过滤板;工作时,通过设置过滤板,虽然车间地面都有清洁度的要求,但是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落入少量的灰尘,通过气囊自动吸入,这些气体会直接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通过过滤板可以对进气孔吸入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灰尘被收集在处理腔的内部。
[0013] 优选的,所述处理腔的侧面均开设有震动槽,且过滤板均滑动连接于对应过滤槽的内部;工作时,通过在处理腔的侧面开设震动槽,由于过滤板在震动槽的内部滑动,工作人员行走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过滤板会在震动槽的内部反复上下移动,进而促进了过滤板底面过滤的灰尘及时被清理下来,并落入处理腔的底部位置。
[0014]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的口部位置均固连有环形套,且环形套的内表面均为螺纹面结构设计;所述环形套的内部均螺纹连有封塞;所述封塞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工作时,通过设置环形套和封塞,通过人工旋拧封塞,使得封塞可以被拧出环形套,进而环形套可以起到直接导通作用,此时人工可以直接将处理腔内部收集的灰尘倒出,使得过滤板可以长时间起到高效过滤的作用。
[0015]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导板;所述弧形导板与对应封塞的内表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片;所述弧形导板的底面均固连有通杆,且通杆均为锥形结构设计;所述通孔均为锥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弹片、弧形导板和通杆,当气囊吸气时,弧形导板两侧的气压差较大,此时弧形导板受到气体压力向上运动,弧形导板进而会挤压第二弹片,此时弧形导板会带动通杆向上运动,通孔自动打开,气体此时可以通过通孔导入进气孔,同时完成进气后,在第二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导板会带动通杆复位,一方面,起到直接关闭通孔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通孔的内部吸入大颗粒异物时,通杆可以促进大颗粒异物导出通孔。
[0016] 优选的,所述处理腔的内部于过滤板的底部位置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球体;所述球体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和香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插连接;所述上壳体和对应下壳体之间设有香块,且香块可以散发香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小孔;工作时,通过设置球体,球体中内含固体状的香块,香块可以不断的散发香气,外部气体被吸入气囊的过程中,外部气体会经过球体,球体中的香味会通过小孔散出,并随着气体导入气囊,进而通过第一连管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避免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出现难闻的异味,同时球体进行了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设计,当香块使用完后,可以直接拆卸球体,更换香块即可。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通过设置连体防护服、防护鞋和气囊;通过防护鞋的底部设置动力块和气囊,防护鞋与地面接触时,动力块会受到挤压,进而压缩气囊,使得气囊内部的气体单向导入连体防护服,有效的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进行自动换气,及时排出抗静电防护服内部含水率较高的气体,同时将外部干燥气体鼓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保证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长期干燥,同时快速降低防护服内部的温度,提升抗静电防护服被穿着时的舒适感。
[0019]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通过设置过滤板,通过在防护鞋的底面开设进气孔,当气囊吸气时,防护鞋鞋底位置的气体会通过进气孔被吸入,再通过第二连管吸入气囊,通过防护鞋底部的进气孔可以有利于将地面较少量的灰尘吸走,实现对车间地面的自动清洁作用,同时虽然车间地面都有清洁度的要求,但是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落入少量的灰尘,通过气囊自动吸入,这些气体会直接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通过过滤板可以对进气孔吸入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灰尘被收集在处理腔的内部。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防护鞋的主视图;
[0023]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5是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6是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中:连体防护服1、防护鞋2、气囊3、压力块4、第一连管5、第一单向阀6、第二连管7、第二单向阀8、透气孔9、防护网10、导向板11、斜滑块12、第一弹片13、进气孔14、过滤板
15、震动槽16、环形套17、封塞18、通孔19、弧形导板20、第二弹片21、通杆22、球体23、上壳体
24、下壳体25、香块26、小孔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9] 实施例
[0030]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静电防护服,包括连体防护服1、防护鞋2和气囊3;所述连体防护服1的底部固连有防护鞋2;所述防护鞋2的底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压力槽;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3;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力块4;所述气囊3的侧面均连有第一连管5,且第一连管5与连体防护服1裤头位置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连管5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气囊3的侧面靠近第一连管5位置均固连有第二连管7,且第二连管7与外界大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管7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二单向阀8;工作时,当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走动,走动的过程中,防护鞋2的底部会受到间歇性挤压,进而防护鞋2底部的压力块4会间歇性受到地面挤压,使得压力块4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滑动,压力块4进而会反复挤压气囊3,使得气囊3的内部的气体反复通过第一连管5单向导入连体防护服1的内部,当气囊3停止受到挤压时,气囊3弹性复原,此时外部气体会通过第二连管7单向导入气囊3,反复挤压气囊3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自动换气和降温,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进行自动换气,及时排出抗静电防护服内部含水率较高的气体,同时将外部干燥气体鼓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保证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长期干燥,同时快速降低防护服内部的温度,提升抗静电防护服被穿着时的舒适感。
[0031] 所述压力槽的槽底均开设有透气孔9,且透气孔9均与防护鞋2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在压力槽的内部均开设透气孔9,且透气孔9均与防护鞋2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当压力块4受到地面的挤压时,压力槽内部的气压会发生变化,进而压力槽内部气体会反复直接导入防护鞋2的内部,实现防护鞋2的内部独立换气,提升人体脚部的舒适感。
[003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压力块4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均设有防护网10,且防护网10为金属材料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防护网10,由于生产车间中,经常会出现标准件的掉落现象,特别是打螺钉时,螺钉很容易掉落,这些螺钉如果被防护鞋2踩到,螺钉容易刺入压力块4,由于生产车间的抗静电需要,车间的地面会进行刷漆处理,进而压力不会直接使用金属材料,避免对油漆的损坏,同时也为了保证防护鞋2的轻便,压力块4会采用橡胶材料,但是螺钉很容易刺穿压力块4,甚至导致气囊3的破裂问题,通过在压力块4的内部设置金属防护网10,保证了防护鞋2的轻便效果,同时避免了压力块4被直接刺穿问题。
[0033] 所述防护网10的数量为二;所述压力槽的内部固连有导向板11,且导向板11为硬质材料设计;所述导向板11的侧面于防护网10位置均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斜滑块12,且斜滑块12与对应防护网10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10与防护腔的侧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一弹片13;工作时,通过设置导向板11,当压力块4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移动时,压力块4会带动防护网10和斜滑块12运动,斜滑块12受到导向板11的挤压后,斜滑块12会带动对应防护网10与压力块4之间相对运动,通过设计两个防护网10,两个防护网10相对运动,当有异物刺入压力块4时,压力块4内部的防护网10会带动异物倾斜运动,使得异物的尖角不会直接朝向气囊3,实现对气囊3的保护。
[0034]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防护鞋2的底面靠近压力槽位置均开设有进气孔14,且进气孔14与对应第二连管7之间均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在防护鞋2的底面开设进气孔14,当气囊3吸气时,防护鞋2鞋底位置的气体会通过进气孔14被吸入,再通过第二连管7吸入气囊3,通过防护鞋2底部的进气孔14可以有利于将地面较少量的灰尘吸走,实现对车间地面的自动清洁作用。
[0035] 所述防护鞋2的内部于进气孔14位置均开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的内部均设有过滤板15;工作时,通过设置过滤板15,虽然车间地面都有清洁度的要求,但是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落入少量的灰尘,虽然通过气囊3自动吸入,但是这些气体会直接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通过过滤板15可以对进气孔14吸入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灰尘被收集在处理腔的内部。
[0036] 所述处理腔的侧面均开设有震动槽16,且过滤板15均滑动连接于对应过滤槽的内部;工作时,通过在处理腔的侧面开设震动槽16,由于过滤板15在震动槽16的内部滑动,工作人员行走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过滤板15会在震动槽16的内部反复上下移动,进而促进了过滤板15底面过滤的灰尘及时被清理下来,并落入处理腔的底部位置。
[0037] 所述进气孔14的口部位置均固连有环形套17,且环形套17的内表面均为螺纹面结构设计;所述环形套17的内部均螺纹连有封塞18;所述封塞18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9;工作时,通过设置环形套17和封塞18,通过人工旋拧封塞18,使得封塞18可以被拧出环形套17,进而环形套17可以起到直接导通作用,此时人工可以直接将处理腔内部收集的灰尘倒出,使得过滤板15可以长时间起到高效过滤的作用。
[0038] 所述通孔19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导板20;所述弧形导板20与对应封塞18的内表面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片21;所述弧形导板20的底面均固连有通杆22,且通杆22均为锥形结构设计;所述通孔19均为锥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弹片21、弧形导板20和通杆22,当气囊3吸气时,弧形导板20两侧的气压差较大,此时弧形导板20受到气体压力向上运动,弧形导板20进而会挤压第二弹片21,此时弧形导板20会带动通杆22向上运动,通孔19自动打开,气体此时可以通过通孔19导入进气孔14,同时完成进气后,在第二弹片21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导板20会带动通杆22复位,一方面,起到直接关闭通孔19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通孔19的内部吸入大颗粒异物时,通杆22可以促进大颗粒异物导出通孔19。
[0039] 实施例二
[0040] 如图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处理腔的内部于过滤板15的底部位置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球体23;所述球体23包括有上壳体24、下壳体25和香块26;所述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之间插连接;所述上壳体24和对应下壳体25之间设有香块26,且香块26可以散发香味;所述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小孔27;工作时,通过设置球体23,球体23中内含固体状的香块26,香块26可以不断的散发香气,外部气体被吸入气囊3的过程中,外部气体会经过球体23,球体23中的香味会通过小孔27散出,并随着气体导入气囊3,进而通过第一连管5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避免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出现难闻的异味,同时球体23进行了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组合设计,当香块
26使用完后,可以直接拆卸球体23,更换香块26即可。
[0041] 工作时,当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走动,走动的过程中,防护鞋2的底部会受到间歇性挤压,进而防护鞋2底部的压力块4会间歇性受到地面挤压,使得压力块4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滑动,压力块4进而会反复挤压气囊3,使得气囊3的内部的气体反复通过第一连管5单向导入连体防护服1的内部,当气囊3停止受到挤压时,气囊3弹性复原,此时外部气体会通过第二连管7单向导入气囊3,反复挤压气囊3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抗静电防护服内部的自动换气和降温;通过在压力槽的内部均开设透气孔9,且透气孔9均与防护鞋2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当压力块4受到地面的挤压时,压力槽内部的气压会发生变化,进而压力槽内部气体会反复直接导入防护鞋2的内部,实现防护鞋2的内部独立换气,提升人体脚部的舒适感;通过设置防护网10,由于生产车间中,经常会出现标准件的掉落现象,特别是打螺钉时,螺钉很容易掉落,这些螺钉如果被防护鞋2踩到,螺钉容易刺入压力块4,由于生产车间的抗静电需要,车间的地面会进行刷漆处理,进而压力不会直接使用金属材料,避免对油漆的损坏,同时也为了保证防护鞋2的轻便,压力块4会采用橡胶材料,但是螺钉很容易刺穿压力块4,甚至导致气囊3的破裂问题,通过在压力块4的内部设置金属防护网10,保证了防护鞋2的轻便效果,同时避免了压力块4被直接刺穿问题;通过设置导向板11,当压力块4在对应压力槽的内部移动时,压力块4会带动防护网10和斜滑块12运动,斜滑块12受到导向板11的挤压后,斜滑块12会带动对应防护网10与压力块4之间相对运动,通过设计两个防护网10,两个防护网10相对运动,当有异物刺入压力块4时,压力块
4内部的防护网10会带动异物倾斜运动,使得异物的尖角不会直接朝向气囊3,实现对气囊3的保护;通过在防护鞋2的底面开设进气孔14,当气囊3吸气时,防护鞋2鞋底位置的气体会通过进气孔14被吸入,再通过第二连管7吸入气囊3,通过防护鞋2底部的进气孔14可以有利于将地面较少量的灰尘吸走,实现对车间地面的自动清洁作用;通过设置过滤板15,虽然车间地面都有清洁度的要求,但是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落入少量的灰尘,虽然通过气囊3自动吸入,但是这些气体会直接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通过过滤板15可以对进气孔14吸入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灰尘被收集在处理腔的内部;通过在处理腔的侧面开设震动槽16,由于过滤板15在震动槽16的内部滑动,工作人员行走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过滤板15会在震动槽16的内部反复上下移动,进而促进了过滤板15底面过滤的灰尘及时被清理下
来,并落入处理腔的底部位置;通过设置环形套17和封塞18,通过人工旋拧封塞18,使得封塞18可以被拧出环形套17,进而环形套17可以起到直接导通作用,此时人工可以直接将处理腔内部收集的灰尘倒出,使得过滤板15可以长时间起到高效过滤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弹片21、弧形导板20和通杆22,当气囊3吸气时,弧形导板20两侧的气压差较大,此时弧形导板20受到气体压力向上运动,弧形导板20进而会挤压第二弹片21,此时弧形导板20会带动通杆22向上运动,通孔19自动打开,气体此时可以通过通孔19导入进气孔14,同时完成进气后,在第二弹片21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导板20会带动通杆22复位,一方面,起到直接关闭通孔19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通孔19的内部吸入大颗粒异物时,通杆22可以促进大颗粒异物导出通孔19;通过设置球体23,球体23中内含固体状的香块26,香块26可以不断的散发香气,外部气体被吸入气囊3的过程中,外部气体会经过球体23,球体23中的香味会通过小孔27散出,并随着气体导入气囊3,进而通过第一连管5导入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避免抗静电防护服的内部出现难闻的异味,同时球体23进行了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组合设计,当香块26使用完后,可以直接拆卸球体23,更换香块26即可。
[0042]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004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