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

申请号 CN202210966847.X 申请日 2022-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5153136A 公开(公告)日 2022-10-11
申请人 江苏安保来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本体,工作服本体包括头部、上身和下身,工作服本体由外到内包括外层、加固织绳、弹性织绳和内层组成。本发明属于工作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加工作服本体本身的强性和防撕扯的效果以及降低静电的产生,可以针对不同胖瘦程度的穿戴人员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对工作服本体进行二次防护,增加对穿戴人员的防护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廉的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服本体,所述工作服本体包括头部、上身和下身,所述工作服本体由外到内包括外层、加固织绳、弹性织绳和内层组成,所述头部上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镜,所述上身中间位置设有拉链,所述上身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上身上套有可拆卸连接的防护衣,所述上身的袖口处固定连接有手部绑带,所述上身和下身连接处设有束腰带,所述束腰带上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插接部和定位部,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于束腰带一端,所述定位部固定连接于束腰带另一端,所述下身腿口处设有脚步绑带,所述下身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束腿绳,所述防护衣内侧壁上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下身内部设有裆部防磨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内层均由防静电织物编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织绳呈螺旋状设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织绳穿过弹性织绳之间空隙处固定连接于内层和外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身处设有放置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衣顶部中间位置呈开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绑带、束腰带、束腿绳和脚步绑带均为弹性材质编制而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作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

背景技术

[0002] 静电产生的火花和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等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安全隐患较为普及且相当严重,而静电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的,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生活,会产生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征兆,所以说,不论事对于工业生产还是个人防护来说,穿着防静电服是非常有必要的,防静电服可以说是企业的安全使者,防静电服是一款为了消除人体所产生的静电,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也为减少静电对人体产生伤害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工作服。防静电服被称为“静电克星”,其优质的防静电性能是受到各大行业认可的。但现有抗静电工作服大小型号比较单一,穿戴工作服时,工作服比较宽松,工作服的裤腿和腰部肥大,穿戴不合适不舒服,而且穿戴时容易刮破,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增加工作服本体本身的强性和防撕扯的效果以及降低静电的产生,可以针对不同胖瘦程度的穿戴人员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对工作服本体进行二次防护,增加对穿戴人员的防护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廉。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本体,所述工作服本体包括头部、上身和下身,所述工作服本体由外到内包括外层、加固织绳、弹性织绳和内层组成,所述头部上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镜,所述上身中间位置设有拉链,所述上身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上身上套有可拆卸连接的防护衣,所述上身的袖口处固定连接有手部绑带,所述上身和下身连接处设有束腰带,所述束腰带上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插接部和定位部,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于束腰带一端,所述定位部固定连接于束腰带另一端,所述下身腿口处设有脚步绑带,所述下身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束腿绳,所述防护衣内侧壁上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下身内部设有裆部防磨垫。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和内层均由防静电织物编制而成,防静电织物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织绳呈螺旋状设于外层和内层之间,增加弹性织绳的长度与撕扯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织绳穿过弹性织绳之间空隙处固定连接于内层和外层之间,增加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强度时也可对弹性织绳进行限位。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下身处设有放置袋,便于放置物品。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衣顶部中间位置呈开口设置,便于将防护衣套在上身。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绑带、束腰带、束腿绳和脚步绑带均为弹性材质编制而成,可以针对不同胖瘦程度的穿戴人员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
[0011]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通过螺旋状设置的弹性织绳和固定连接于内层和外层之间以及穿过弹性织绳之间空隙处加固织绳增加工作服本体本身的强性和防撕扯的效果,通过防静电织物编制而成外层和内层可以防静电织物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可以针对不同胖瘦程度的穿戴人员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防止穿戴时衣物的滑落,通过防护衣的设置对工作服本体进行二次防护,增加对穿戴人员的防护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廉。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3]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的防护衣穿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的工作服本体组成结构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的防护衣侧视图。
[0017] 在附图中:1、工作服本体,2、外层,3、加固织绳,4、弹性织绳,5、内层,6、防护镜,7、拉链,8、魔术贴毛面,9、防护衣,10、手部绑带,11、束腰带,12、卡扣,13、插接部,14、定位部,15、脚步绑带,16、束腿绳,17、魔术贴勾面,18、裆部防磨垫,19、放置袋,20、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具备防撕扯功能的抗静电工作服,它包括工作服本体1,工作服本体1包括头部、上身和下身,工作服本体1由外到内包括外层2、加固织绳3、弹性织绳4和内层5组成。
[0021] 优选的,为了增加工作服本体1本身的强型和防撕扯的效果以及降低静电的产生,外层2和内层5均由防静电织物编制而成,弹性织绳4呈螺旋状设于外层2和内层5之间,增加弹性织绳4的长度与撕扯力,加固织绳3穿过弹性织绳4之间空隙处固定连接于内层5和外层2之间,增加内层5和外层2之间的强度时也可对弹性织绳4进行限位,头部上连接有弹性带
20,弹性带20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镜6,上身中间位置设有拉链7,上身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8,上身上套有可拆卸连接的防护衣9,上身的袖口处固定连接有手部绑带10,上身和下身连接处设有束腰带11,束腰带11上连接有卡扣12,卡扣12包括插接部13和定位部14,插接部13固定连接于束腰带11一端,定位部14固定连接于束腰带11另一端,下身腿口处设有脚步绑带15,下身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束腿绳16,防护衣9内侧壁上设有魔术贴勾面17,下身内部设有裆部防磨垫18。
[0022] 优选的,为了可以针对不同胖瘦程度的穿戴人员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手部绑带10、束腰带11、束腿绳16和脚步绑带15均为弹性材质编制而成。
[0023] 其中,防护衣9顶部中间位置呈开口设置,便于将防护衣9套在上身,下身处设有放置袋19,便于放置物品。
[0024] 具体使用时,拉开拉链7,穿戴人员将工作服本体1穿戴在身上,穿戴过程中,防静电织物编制而成外层2和内层5可以防静电织物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穿上之后拉上拉链7,然后将防护衣9通过头部套进上身处,将魔术贴勾面17粘在工作服本体1上的魔术贴毛面8上,对防护衣9进行粘连固定,然后根据穿戴人员的胖瘦程度对手部绑带10、束腰带11、束腿绳16和脚步绑带15进行不同松紧度的束缚,使之在穿戴过程中不宜滑落,裆部防磨垫18对较胖的穿戴人员的大腿根处进行保护,防止摩擦过度造成伤害,螺旋状设置的弹性织绳4和固定连接于内层5和外层2之间以及穿过弹性织绳4之间空隙处加固织绳3增加工作服本体1本身的强性和防撕扯的效果。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