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及其加工工艺

申请号 CN202210582694.9 申请日 2022-05-26 公开(公告)号 CN114983045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2
申请人 浙江意威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戚建秋; 黄小兰;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西装面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及其加工工艺。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羊毛 纤维 65‑80份、涤纶15‑30份、导电丝10‑25份、纳米 氧 化锌‑氧化 铁 材料8‑1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混合均匀,熔融 挤压 ,纺丝,形成防静电纤维;将防静电纤维、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混合纺织得到 纱线 ,再将纱线经织布、清洗、 染色 得到透气防静电西装。本申请的透气防静电西装,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提高西装防静电性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羊毛纤维65‑80份、涤纶15‑30份、导电丝10‑25份、纳米化锌‑氧化材料3‑12份、PET聚酯切片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羊毛纤维68‑75份、涤纶18‑26份、导电丝12‑20份、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5‑8份、PET聚酯切片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二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放入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完后继续搅拌,烘干,冷却后得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水合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的重量配比为1:(0.1‑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放入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偶联剂,超声分散,过滤固体物,洗涤,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包括纤维导电丝和锦纶基导电长丝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纤维导电丝和锦纶基导电长丝的重量配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还包括5‑10重量份的尼龙导电纤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混合均匀,熔融挤压,纺丝,形成防静电纤维;将防静电纤维、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混合纺织得到纱线,再将纱线经织布、清洗、染色得到透气防静电西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加入导电丝混合时,一并加入尼龙导电纤维。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西装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西装,又称西服、洋装,人们多把有翻领、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装。西装是公司业务人员、商务场合男士的首选套装,西装的品质通常受面料的影响。
[0003] 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人们对西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已经从最开始的追求保暖向注重舒适、美观、有益健康等方向发展,功能纺织品也应运而生。
[0004] 目前,当天气比较干燥时,人们在脱穿西装的时候,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还会影响人们的心情,给人们带来不便。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及其加工工艺。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羊毛纤维65‑80份、涤纶15‑30份、导电丝10‑25份、纳米化锌‑氧化材料3‑12份、PET聚酯切片10‑30份。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透气防静电西装,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使西装保持优良的断裂伸长率和透气率,还提高了西装的防静电性能,其中,西装未洗3 3 3 3
涤前表面电阻率为3.5×10 ‑10.5×10 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3.3×10‑10.0×10Ω,断裂伸长率为352‑368%,透气率为63‑66mm/s。
[0008] 羊毛纤维为西装的基础成分,具有较优的弹性和断裂伸长率,保暖性能也比较好,透气性能佳。涤纶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好,具有较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耐磨性较优,应用在西装的原料中,能够使西装具有较优的抗皱能力和弹性。导电丝能够将产生的静电很快分散,有效防止静电的局部蓄积,还具有电晕放电能力,能够起到向大气释放静电的效果,应用到西装的原料中,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09] 纳米氧化锌的导电性好,高温稳定性强,每个粒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在西装的原料中分散时,结构不易被破坏,使西装的电阻值比较稳定,从而具有防静电的作用。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中,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纳米氧化锌中掺入了氧化铁,能够进一步提高纳米氧化锌的导电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10] 作为优选: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羊毛纤维68‑75份、涤纶18‑26份、导电丝12‑20份、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5‑8份、PET聚酯切片15‑25份。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PET聚酯切片的掺量进行优化,便于各原料更好的发挥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二水合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放入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完后继续搅拌,烘干,冷却后得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二水合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20‑40min,加热至60‑80℃的温度,边加热边搅拌,同时以2‑4mL/min的滴速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完后继续搅拌20‑40min,在160‑180℃的温度烘干,冷却后得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其中,每1g二水合醋酸锌中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5‑8m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50%,每1g二水合醋酸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添加量为2‑3mL。
[0014] 作为优选:所述二水合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的重量配比为1:(0.1‑0.3)。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对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进行制备,同时对二水合醋酸锌和四水合氯化铁的重量配比进行限定,能够使各原料更好的发挥作用,有助于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放入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偶联剂,超声分散,过滤固体物,洗涤,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放入乙醇溶液中,搅拌10‑20min,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30‑
40min,过滤固体物,用水洗涤3‑5次,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其中,每1g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中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10‑20mL,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50%。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的比表面能大,容易出现团聚现象,影响在西装中的分散性,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进行预处理,能够减少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的比表面能,提高其在西装中的分散性,使其分散的更加均匀,更有助于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19]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丝包括纤维导电丝和锦纶基导电长丝的混合物。
[0020] 作为优选:所述银纤维导电丝和锦纶基导电长丝的重量配比为1:1。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纤维导电丝和锦纶基导电长丝本身均具有导电的作用,二者一并应用到西装的原料中,通过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西装的导电性能,从而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22] 作为优选:所述西装还包括5‑10重量份的尼龙导电纤维。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导电纤维具有较优的导电性能,应用在西装的原料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减少吸尘、静电缠身,提高西装的舒适性。
[0024]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混合均匀,熔融挤压,纺丝,形成防静电纤维;将防静电纤维、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混合纺织得到纱线,再将纱线经织布、清洗、染色得到透气防静电西装。
[0025] 进一步的,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混合,搅拌30‑50min,在260‑280℃的温度下熔融挤压,纺丝,形成防静电纤维;将防静电纤维、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混合纺织得到纱线,再将纱线经织布、清洗、染色得到透气防静电西装。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制备防静电纤维,再将防静电纤维与其他原料混合,进行纺纱、织布、清洗、染色得到西装,便于各原料更好的发挥作用,便于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27] 作为优选:在加入导电丝混合时,一并加入尼龙导电纤维。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导电纤维应用到西装中,进一步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29]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由于本申请中采用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能够增强西装的抗静电作用,可使
3 3
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达到3.5×10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达到3.3×10Ω,断裂伸长率达到368%,透气率达到66mm/s。
[0030] 2、本申请中优选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进行预处理,能够减少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产生团聚现象,便于其在西装原料中分散的更加均匀,利于更好的饿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原料羊毛纤维纱支48nm,股线2,型号为MQ01YM02‑2;银纤维导电丝货号为40D,粗细为
40D,颜色为银灰色,纤维形态为长丝;锦纶基导电长丝纱支20D,光泽为半光丝,纱线结构为单丝;二水合醋酸锌CAS号为5970‑45‑6,pH值为6‑7,分子量为219;四水合氯化铁CAS号为
13478‑10‑9,分子量为163,熔点为670℃;PET聚酯切片熔点261℃,特性粘度为0.679,型号为FC510;尼龙导电纤维长度为38‑51mm,粗细为1.6‑3D,纤维形态为短纤,货号为TEXW38M‑
2D;硅烷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AS号为14814‑09‑6。
[0033] 制备例制备例1
一种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将2kg二水合醋酸锌和0.2kg四水合氯化铁放入13L无水乙醇中,搅拌30min,加热至70℃的温度,边加热边搅拌,同时以3mL/min的滴速滴加5L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完后继续搅拌30min,在170℃的温度下烘干,冷却后得到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0034] 制备例2一种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其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四水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不同,制备例2中的四水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为0.4kg。
[0035] 制备例3一种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其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四水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不同,制备例2中的四水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为0.6kg。
实施例
[0036] 实施例1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0037]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采用制备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和PET聚酯切片混合,搅拌
40min,在270℃的温度下熔融挤压,纺丝,形成防静电纤维;将防静电纤维、羊毛纤维、涤纶、导电丝混合纺织得到纱线,再将纱线经织布、清洗、染色得到透气防静电西装。
[0038] 实施例2‑5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0039] 表1实施例1‑5西装各原料重量(单位:Kg)实施例6‑9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2所示。
[0040] 表2实施例6‑9西装各原料重量(单位:Kg)实施例10‑13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3所示。
[0041] 表3实施例10‑13西装各原料重量(单位:Kg)实施例14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1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原料中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的来源不同,其采用制备例2制备得到。
[0042] 实施例15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1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原料中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的来源不同,其采用制备例3制备得到。
[0043] 实施例16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和实施例14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原料中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
将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放入质量分数为40%的已传溶液中,搅拌15min,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35min,过滤固体物,用水洗涤5次,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其中,每1g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中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15mL。
[0044] 对比例对比例1
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中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等量替换为纳米氧化锌。
[0045] 对比例2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中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等量替换为氧化铁。
[0046] 对比例3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中未添加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
[0047] 对比例4一种透气防静电西装,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西装的原料中未添加导电丝。
[0048] 性能检测试验对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4中的西装进行下述性能检测:
表面电阻率:依据GB/T22042‑2008《服装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对西装进行未洗涤前的表面电阻率、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的测定,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049] 断裂伸长率:依据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对西装进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050] 透气率:依据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对西装进行透气率的测定,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051] 表4检测结果结合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4可以看出,本申请的透气防静电西装,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使西装保持优良的断裂伸长率和透气率,还提高了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3 3
其中,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3.5×10‑10.5×10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3.3×
3 3
10‑10.0×10Ω,断裂伸长率为352‑368%,透气率为63‑66mm/s。
[0052]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3 3
10.5×10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10.0×10Ω,断裂伸长率为352%,透气率为63mm/s,优于对比例1‑3,表明西装的原料中加入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更为合适,不仅能够使西装保持优良的断裂伸长率和透气率,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3]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4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10.53 3
×10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10.0×10Ω,断裂伸长率为352%,透气率为63mm/s,优于对比例4,表明西装的原料中加入导电丝更为合适,不仅能够使西装保持优良的断裂伸长率和透气率,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4] 结合实施例1‑5可以看出,实施例5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6.9×103Ω,3
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6.5×10Ω,断裂伸长率为356%,透气率为64mm/s,优于其他实施例,表明实施例5中西装的原料中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的添加量更为合适,能够使西装保持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5] 结合实施例6‑9可以看出,实施例9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4.5×103Ω,3
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4.2×10Ω,断裂伸长率为355%,透气率为65mm/s,优于其他实施例,表明实施例9中西装的原料中的导电丝的添加量更为合适,能够使西装保持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6] 结合实施例11、实施例14‑15可以看出,实施例14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3 3
3.7×10 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3.5×10Ω,断裂伸长率为365%,透气率为64mm/s,优于其他实施例,表明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采用制备例2制备得到更为合适,能够使西装保持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7] 结合实施例14和实施例16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的西装未洗涤前表面电阻率为3 3
3.5×10 Ω,洗涤20次后表面电阻率为3.3×10Ω,断裂伸长率为368%,透气率为66mm/s,优于其他实施例,表明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材料在使用前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预处理更为合适,能够提高其分散性,便于其发挥作用,不仅能够使西装保持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够提高西装的防静电性能。
[0058]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