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外套 / 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

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

申请号 CN202111556697.7 申请日 2021-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4190623A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申请人 张卫新; 发明人 张卫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包括上衣和下裤,上衣和下裤分别设有其各自的同一气道相连接;防寒服本体由若干软气囊有序排列在人身表面而成,软气囊由充气主体和小充气囊或小充气条中的一种组成,上衣设有第一吹气管和第一排气口,下裤设有第二吹气管、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口;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第三吹气管、第四吹气管以及第五吹气管处均设有塞子或单向 阀 ;第一排气口、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口处均设有塞子;防寒服本体还配套设有套头帽、手套以及保暖 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隔绝空气来实现对人体的保温,它使用了无数条不透气的乳胶气囊组成,能够快速充气换气,在寒冷的气温环境下能迅速用来保护身体表层免受外部 温度 侵袭。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包括防寒服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寒服本体包括上衣和下裤,所述上衣和下裤分别设有其各自的同一气道相连接;所述防寒服本体由若干软气囊有序排列在人身表面而成,所述软气囊由充气主体和小充气囊或小充气条中的一种组成,每一所述软气囊均有一个共同的气道所连通;
所述上衣的上部设有第一吹气管,其下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下裤的上部设有一长度到嘴部的第二吹气管,所述下裤上靠近其裤脚处分别设有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口;
所述防寒服本体还配套设有套头帽、手套以及保暖;所述套头帽上对应眼部处设有塑料镜片,对应头部后侧设有拉,对应颈部处设有第三吹气管,所述套头帽的内部设有一呼吸管;所述手套上靠近手腕处设有第四吹气管;所述保暖鞋的鞋面上设有拉链和第五吹气管,所述保暖鞋的鞋底橡胶鞋底或充气鞋底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第三吹气管、第四吹气管以及第五吹气管处均设有塞子或单向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排气口、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口处均设有塞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在领口和袖口处以及下裤在腰部处均设有钮扣进行整体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和下裤的内部均由一层布料对小充气囊或小充气条的位置进行固定,肘、臂膀、腰部、臀部以及膝盖活动范围较大部位处,用较大面积的薄气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服本体在易出汗部分设有由小充气囊组成的排气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服本体的材料由乳胶或塑料薄膜制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寒服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在羽绒服的使用中提出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易洗,且绒毛易洗坏,易出现绒毛会跑现象,穿着臃肿不美观,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它还有较之以前羽绒服的替代品设计
上简单或过于复杂且保暖效果不佳,换气不畅、成本过高等缺点发生了巨大的本质改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 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包括防寒服本体;
[0005] 所述防寒服本体包括上衣和下裤,所述上衣和下裤分别设有其各自的同一气道相连接;所述防寒服本体由若干软气囊有序排列在人身表面而成,所述软气囊由充气主体和
小充气囊或小充气条中的一种组成,每一所述软气囊均有一个共同的气道所连通;
[0006] 所述上衣的上部设有第一吹气管,其下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下裤的上部设有一长度到嘴部的第二吹气管,所述下裤上靠近其裤脚处分别设有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
口;
[0007] 所述防寒服本体还配套设有套头帽、手套以及保暖;所述套头帽上对应眼部处设有塑料镜片,对应头部后侧设有拉,对应颈部处设有第三吹气管,所述套头帽的内部设
有一呼吸管;所述手套上靠近手腕处设有第四吹气管;所述保暖鞋的鞋面上设有拉链和第
五吹气管,所述保暖鞋的鞋底橡胶鞋底或充气鞋底中的一种;
[0008] 所述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第三吹气管、第四吹气管以及第五吹气管处均设有塞子或单向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排气口、第三排气口以及第四排气口处均设有塞子。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上衣在领口和袖口处以及下裤在腰部处均设有钮扣进行整体位置固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上衣和下裤的内部均由一层布料对小充气囊或小充气条的位置进行固定,肘、臂膀、腰部、臀部以及膝盖活动范围较大部位处,用较大面积的薄气囊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防寒服本体在易出汗部分设有由小充气囊组成的排气窗。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防寒服本体的材料由乳胶或塑料薄膜制成。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一种全新的充气防寒服,用隔绝空气来实现对人体的保温,它使用了无数条不透气的乳胶或塑料薄膜制成的气囊组成,能够快速充气换气,在
寒冷的气温环境下能迅速用来保护身体表层免受外部温度侵袭,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根
据穿着人的自身感受快速调节到散热状态,极大的提高了它的透气排湿功能,这种全新理
念空气隔离式保暖服装,更加符合人体的曲线,穿在身上没有臃肿、绑敷的感觉,各关节的
活动也十分自如。防、防寒、透气,保暖的同时又能使身体散发出的份较快挥发.另一巨
大特点是成本较其他传统或新型替代品大大降低,市场前景巨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小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小充气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配套的套头帽、手套以及保暖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001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具体实施例1,一种新型充气防寒服,包括防寒服本体,防寒服本体包括分开独立设置的上衣1和下裤2,上衣1和下裤2分别设有其各自的同一气道相连接,防寒服本体由若
干软气囊有序排列在人身表面而成,软气囊由充气主体3和小充气囊4或小充气条5中的一
种组成,每一软气囊均有一个共同的气道所连通;
[0021] 上衣1的上部设有第一吹气管101,其下部设有第一排气口102,下裤2的上部设有一长度到嘴部的第二吹气管201,下裤上靠近其裤脚处分别设有第三排气口202以及第四排
气口203;
[0022] 上衣1在领口和袖口处以及下裤2在腰部处均设有钮扣进行整体位置固定,上衣1和下裤2的内部均由一层布料对小充气囊4或小充气条5的位置进行固定,肘、臂膀、腰部、臀
部以及膝盖活动范围较大部位处,用较大面积的薄气囊连接,其中,防寒服本体在易出汗部
分设有由小充气囊组成的排气窗;
[0023] 防寒服本体还配套设有套头帽6、手套7以及保暖鞋8;套头帽6上对应眼部处设有塑料镜片601,对应头部后侧设有拉锁602,对应颈部处设有第三吹气管603,套头帽6的内部
设有一呼吸管604可插入鼻孔;手套7上靠近手腕处设有第四吹气管701;保暖鞋8的鞋面上
设有拉链801和第五吹气管802,保暖鞋8的鞋底为橡胶鞋底或充气鞋底中的一种,具体为走
路型为橡胶鞋底,户外过夜型为整体充气鞋底;
[0024] 第一吹气管101、第二吹气管201、第三吹气管603、第四吹气管701以及第五吹气管802处均设有塞子或单向阀中的一种,第一排气口102、第三排气口202以及第四排气口203
处均设有塞子。
[0025] 其中,防寒服本体的材料由乳胶或塑料薄膜制成。
[0026] 在穿着身上后,通过进气口用两三次吹气将部热空气充入防寒服中并塞紧进气口,各个软气囊在气压的作用下,迅速膨胀靠紧,将外面的冷空气隔离开身体,在使身体受
到体内温度保护时,并可根据环境气温的高低来决定充气的程度,同时由于大量使用了细
小软管及气囊,本发明紧贴身体表面,使之更加符合人体的曲线,穿在身上没有臃肿、绑敷
的感觉,各关节的活动也十分自如,较之传统衣、羽绒服更加美观。
[0027] 当身体因为活动产生汗水湿气时,打口排气口可上排出空气,使之各个软管之间讯速释放出空气,便于体表水气快速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冬
日除潮问题,如果本发明的穿着是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时,可定时充放防寒服中的空气,使得
体表能时时处于接近体内温度空气的保护。
[0028] 综上所述,本发明较之其它防寒品种设计上更简洁实用,在防寒、透气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巨大进步。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
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