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外套 /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

一种无缝贴合防羽绒服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108417.1 申请日 2020-10-16 公开(公告)号 CN112220119B 公开(公告)日 2023-10-20
申请人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昆明; 张传贵;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缝贴合防 水 羽绒服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经打版、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2)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 热压 贴合,得到羽绒服裁片;(3)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 固化 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防水涂料;(4)裁片充绒;(5)辅料贴合。该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在制备时经过反复的防水涂料涂覆、固化和揉碾操作,使得最外表面的涂层耐弯折磨损性能突出,这样羽绒服在穿戴后可长时间保持优异的防水、防污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缝贴合防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材料准备:根据羽绒服款式的尺寸规定进行打版,再按打版后的样版进行材料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
(2)热压贴合: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按样版位置要求依次叠好,放入热贴机中,在
120‑130℃温度下进行热压贴合18‑25s,得到羽绒服裁片;
(3)防水处理: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固化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防水涂料;
在防水处理过程中,第一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0‑2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80‑
100r/min,揉碾时间为6‑8min;第二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5‑20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
60‑80r/min,揉碾时间为4‑6min;第三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0‑1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40‑60r/min,揉碾时间为2‑4min,最后在羽绒服裁片外表面涂覆的防水涂料厚度为2‑
10nm;
(4)裁片充绒:往防水处理后的羽绒服裁片内充绒,得到羽绒服半成品;
(5)辅料贴合:将袖片、帽片、口袋、领口、袖口无缝贴合到羽绒服半成品上,即得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料和外层料采用机织或针织的、麻、涤纶、锦纶或者其混纺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化锌粉和二氧化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占比为50‑80%,纳米氧化锌粉的质量占比为10‑30%,二氧化钛的质量占比为5‑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缝贴合防羽绒服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羽绒服是一种深受众人喜爱的御寒衣服,这种衣服一般由鲜艳的能够避免羽绒外泄的面料和内衬,以及填充于面料与内衬之间的羽绒缝制而成。在寒冷的冬天穿着时,轻便而美观。
[0003] 传统面料生产羽绒服时,需要大量的针车缝纫,针车缝纫制备羽绒服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同时所生产的羽绒服存在针眼钻绒的普遍现象。目前市场上也有部分采用无缝充绒技术生产羽绒服,这类无缝贴合羽绒服在刚穿戴时防水效果较好,但是在穿戴一定时间后,由于其表层防水层受到损坏,导致防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在穿戴一段时间后其防水效果易变差的缺陷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0007] (1)材料准备:根据羽绒服款式的尺寸规定进行打版,再按打版后的样版进行材料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
[0008] (2)热压贴合: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按样版位置要求依次叠好,放入热贴机中,在120‑130℃温度下进行热压贴合18‑25s,得到羽绒服裁片;
[0009] (3)防水处理: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固化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防水涂料;
[0010] (4)裁片充绒:往防水处理后的羽绒服裁片内充绒,得到羽绒服半成品;
[0011] (5)辅料贴合:将袖片、帽片、口袋、领口、袖口无缝贴合到羽绒服半成品上,即得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
[0012]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层料和外层料采用机织或针织的、麻、涤纶、锦纶或者其混纺织物。
[0013]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防水处理过程中,第一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0‑2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80‑100r/min,揉碾时间为6‑8min;第二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5‑20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60‑80r/min,揉碾时间为4‑6min;第三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0‑1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40‑60r/min,揉碾时间为2‑4min。
[0014] 进一步改进在于,最后在羽绒服裁片外表面涂覆的防水涂料厚度为2‑10nm。
[0015]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涂料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化锌粉和二氧化混合制成。
[0016]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涂料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占比为50‑80%,纳米氧化锌粉的质量占比为10‑30%,二氧化钛的质量占比为5‑20%。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在制备时经过反复的防水涂料涂覆、固化和揉碾操作,而在开始揉碾时涂层受面料弯折磨损影响较大,导致涂层大面积破损,而后续揉碾时,由于在先破损涂层的缓冲作用,使得越往外层的涂层破损越少、孔隙越少,最终使得最外表面的涂层耐弯折磨损性能突出,这样羽绒服在穿戴后可长时间保持优异的防水、防污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0021] (1)材料准备:根据羽绒服款式的尺寸规定进行打版,再按打版后的样版进行材料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内层料和外层料采用机织或针织的棉、麻、涤纶、锦纶或者其混纺织物;
[0022] (2)热压贴合: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按样版位置要求依次叠好,放入热贴机中,在120℃温度下进行热压贴合25s,得到羽绒服裁片;
[0023] (3)防水处理: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固化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其中,第一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0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80r/min,揉碾时间为6min;第二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60r/min,揉碾时间为4min;第三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0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40r/min,揉碾时间为2min,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2nm厚的防水涂料;
[0024] 并且,防水涂料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氧化锌粉和二氧化钛混合制成,其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占比为50%,纳米氧化锌粉的质量占比为30%,二氧化钛的质量占比为20%;
[0025] (4)裁片充绒:往防水处理后的羽绒服裁片内充绒,得到羽绒服半成品;
[0026] (5)辅料贴合:将袖片、帽片、口袋、领口、袖口无缝贴合到羽绒服半成品上,即得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
[0027] 实施例2
[0028]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0029] (1)材料准备:根据羽绒服款式的尺寸规定进行打版,再按打版后的样版进行材料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内层料和外层料采用机织或针织的棉、麻、涤纶、锦纶或者其混纺织物;
[0030] (2)热压贴合: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按样版位置要求依次叠好,放入热贴机中,在125℃温度下进行热压贴合20s,得到羽绒服裁片;
[0031] (3)防水处理: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固化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其中,第一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2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90r/min,揉碾时间为7min;第二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8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70r/min,揉碾时间为5min;第三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2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50r/min,揉碾时间为3min,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6nm厚的防水涂料;
[0032] 并且,防水涂料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氧化锌粉和二氧化钛混合制成,其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占比为60%,纳米氧化锌粉的质量占比为25%,二氧化钛的质量占比为15%;
[0033] (4)裁片充绒:往防水处理后的羽绒服裁片内充绒,得到羽绒服半成品;
[0034] (5)辅料贴合:将袖片、帽片、口袋、领口、袖口无缝贴合到羽绒服半成品上,即得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
[0035] 实施例3
[0036]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0037] (1)材料准备:根据羽绒服款式的尺寸规定进行打版,再按打版后的样版进行材料裁剪和切割,得到羽绒服制备所需的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内层料和外层料采用机织或针织的棉、麻、涤纶、锦纶或者其混纺织物;
[0038] (2)热压贴合:将内层料、PU胶膜和外层料按样版位置要求依次叠好,放入热贴机中,在130℃温度下进行热压贴合18s,得到羽绒服裁片;
[0039] (3)防水处理: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待涂料固化后将羽绒服裁片放置于揉碾机中进行揉碾,并重复进行涂覆、固化和揉碾的操作三次,其中,第一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100r/min,揉碾时间为8min;第二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0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80r/min,揉碾时间为6min;第三次涂覆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5nm,固化后揉碾转速为60r/min,揉碾时间为4min,最后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10nm厚的防水涂料;
[0040] 并且,防水涂料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氧化锌粉和二氧化钛混合制成,其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占比为80%,纳米氧化锌粉的质量占比为10%,二氧化钛的质量占比为10%;
[0041] (4)裁片充绒:往防水处理后的羽绒服裁片内充绒,得到羽绒服半成品;
[0042] (5)辅料贴合:将袖片、帽片、口袋、领口、袖口无缝贴合到羽绒服半成品上,即得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
[0043] 对比例1
[0044]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防水处理时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先后涂覆四层防水涂料,每层厚度与实施例2相同,但均不进行揉碾操作。
[0045] 对比例2
[0046]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防水处理时直接在羽绒服裁片的外表面涂覆一层58nm厚的防水涂料。
[0047] 对比例3
[0048] 一种无缝贴合防水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防水处理时所使用的防水涂料为市购普通防水涂料(购自于东莞市樟木头金运来塑胶原料经营部)。
[0049] 按照上述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的方法分别制取羽绒服样品,面积为200cm2,对样品进行防水性能测试,测试方式为:参照AATCC 127标准,用YG812C仪器测量羽绒服样品初始耐水压以及折叠10000次后的耐水压,具体为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样品与水接触,以恒定的升压速率(6kPa/min)增加水压,当样品背面出现三处慢慢变大的水珠时的压即为静水压,以此来表示样品的防水性能。
[0050]
[0051]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3方法制得的羽绒服,其初始耐水压较高,达到35.8kPa以上,且在折叠10000次后,其耐水压均没有明显下降,实施例1‑3分别只下降了3.91%、3.17%和4.43%,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初始耐水压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折叠10000次后,其耐水压下降明显,下降分别达到了65.93%和55.24%,说明逐层涂覆和固化后揉碾操作相结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只进行逐层涂覆并不能起到保持防水性作用,相反耐水压下降更多。而对比例3初始耐水压和折叠10000次后的耐水压均低于实施例2,说明本发明采用的防水涂料防水效果更好,这与其中加入的纳米氧化锌粉和二氧化钛有关。
[00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