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服装 / ·其他女用衣服 / 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

一种方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2010699234.5 申请日 2020-07-20 公开(公告)号 CN111802736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3
申请人 西京学院; 发明人 陈文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方 角 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旗袍前片、后片、袖片、连领和右肩片制图。所述旗袍前片和后片是采取重合制图,领子是连领制图,袖片是镶嵌式制图,右肩片采取开襟装饰分割线制图。本发明的优点,一是采取“方角袖窿和连领”制图简化了服装结构。二是采取“袖片镶嵌式”制图提高了袖子与袖窿的匹配度。三是采取“前后衣身重合”制图提高制图效率。本发明采取简化制图方法来提高旗袍的裁剪效率,具有易操作等特点,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方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绘制矩形abcd,其中ab=cd为长边,ad=bc为短边;
2)在bc边上取领高点c2,与领高点c2平齐取领侧点g2,在c和领高点c2之间设定横开领点c1,在cd边上依次取后直开领点k、前领口点k2和前直开领点k1,连接k2c1和kc1,分别在k2c1和kc1三分之一处取前领直角点v1和后领直角点s,按照v1v为0.3厘米和ss1为0.5厘米取前领弯度点v和后领弯度点s1,在线段k2c1上取前领口造型点v2;
3)在ab边上取袖窿深点h,在bh之间取肩宽外侧点g,设定肩宽点g1,gg1与ab边垂直,设定胸围大点h2,hh2垂直于ab边,在hh2的延长线上取胸宽点z,设定胸宽上点z1,zz1垂直于h2z;
4)在ab边上分别取腰外侧点f和臀大点e,设定腰大点f1,ff1垂直于ab边,分别取线段h2f1和f1e的中点为下胸围内弧点i1和上臀外侧点j1,设定下胸围外侧点i线段ii1垂直于h2f1,上臀外弧点j线段jj1垂直于f1e;
5)在ab边上取开衩点a2,在角dab的平分线上取下摆点a1,取a1d的中点为下摆中点d1,以d1作a1d的垂线取下摆弧度点d2;
6)以臀大点e作ab边垂线取省道位置点e1,以e1作ee1垂线并分别取下省尖点r3、省中点t和上省尖点r,省中点t为ff1的延长线与e1r的交点,在ff1的延长线上取省大上点r1和省大下点r2,省大上点r1和省大下点r2位于e1r的两侧;
7)设定开襟外点h1,点h1距离点h2为(0.07×臀围+2.0)厘米,在线段k1h1的1/6和4/6处分别取外弧度点o和内弧度垂直点n1,分别以o和n1作k1h1的垂线取外弧度垂直点o1和内弧度点n,在线段k1h1的2/6处取开襟分弯点m1;
8)将布料对折,按照dd2a1a2ejf1i1h2z1g1g2c1vv2k1裁剪,并将上层布料按照k1nm1o1h1h2z1g1g2c1vv2裁剪得到肩片,打开即得旗袍前片;将布料按照dd2a1a2ejf1i1h2z1g1g2c1s1k裁剪得到旗袍后片;在旗袍前片和旗袍后片上按照rr1r3r2连线裁剪省道;
9)在z1h2的延长线上取袖下口点q,以q作h2q垂线取袖长点q1,在bc边上取肩宽基本点b1,以b1作bb1垂线取袖外延点b2;按照b2z1qq1裁剪得到袖片;
10)将肩片对应缝制在旗袍前片上形成一道分割装饰线,将旗袍前片和后片缝合后展开与袖片缝合即可。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方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旗袍结构采取传统的制图方法。包括衣片、袖子、领子、开襟等都是分开进行结构制图,其缺点是制图劳动强度大,步骤多、数据多、裁片结构复杂,不利于操作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旗袍的裁剪效率。
[0003]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以提高裁剪效率和袖子与袖窿的匹配度。
[0005]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绘制矩形abcd,其中ab=cd为长边,ad=bc为短边,ab和cd的长度为:衣长+4.0cm,ad和bc的长度为:臀围×0.25cm;
[0008] 2)在bc边上取领高点c2,cc2的距离为:0.2×领围cm,与领高点c2平齐取领侧点g2,c2g2的距离为:0.11×领围cm,在c和领高点c2之间设定横开领点c1,c1c2距离为:领围-35cm,在cd边上依次取后直开领点k、前领口点k2和前直开领点k1,ck距离为:0.075×领围cm,ck1距离为:0.31×领围cm,k1k2距离为:0.11×领围cm,连接k2c1和kc1,分别在k2c1和kc1三分之一处取前领直角点v1和后领直角点s,按照v1v为0.3厘米和ss1为0.5厘米取前领弯度点v和后领弯度点s1,在线段k2c1上取前领口造型点v2,k2v2距离为:0.083×领围cm;
[0009] 3)在ab边上取袖窿深点h,bh距离为:0.244×臀围cm,在bh之间取肩宽外侧点g,bg距离为:0.09×臀围cm,设定肩宽点g1,gg1与ab边垂直,长度为:0.045×臀围cm,设定胸围大点h2,hh2垂直于ab边,长度为:0.01×臀围cm,在hh2的延长线上取胸宽点z,h2z距离为:0.061×臀围cm,设定胸宽上点z1,zz1垂直于h2z,长度为:0.038×臀围cm;
[0010] 4)在ab边上分别取腰外侧点f和臀大点e,bf距离为:身高/4+2.0厘米,fe距离为:0.112×身高cm,设定腰大点f1,ff1垂直于ab边,长度为:0.035×臀围cm,分别取线段h2f1和f1e的中点为下胸围内弧点i1和上臀外侧点j1,设定下胸围外侧点i线段ii1垂直于h2f1,上臀外弧点j线段jj1垂直于f1e,ii1和jj1长度为0.5厘米;
[0011] 5)在ab边上取开衩点a2,ea2距离为10厘米,在角dab的平分线上取下摆点a1,aa1长度为0.025×臀围cm,取a1d的中点为下摆中点d1,以d1作a1d的垂线取下摆弧度点d2,d1d2长度为0.5厘米;
[0012] 6)以臀大点e作ab边垂线取省道位置点e1,ee1长度为:0.142×臀围cm,以e1作ee1垂线并分别取下省尖点r3、省中点t和上省尖点r,e1r3距离为:0.025×臀围cm,省中点t为ff1的延长线与e1r的交点,rt的距离为:0.122×臀围cm,在ff1的延长线上取省大上点r1和省大下点r2,省大上点r1和省大下点r2位于e1r的两侧,r1t与r2t长度为:0.012×臀围cm;
[0013] 7)设定开襟外点h1,点h1距离点h2为(0.07×臀围+2.0)厘米,在线段k1h1的1/6和4/6处分别取外弧度点o和内弧度垂直点n1,分别以o和n1作k1h1的垂线取外弧度垂直点o1和内弧度点n,oo1为1.0厘米,n1n为2.5厘米,在线段k1h1的2/6处取开襟分弯点m1;
[0014] 8)将布料对折,按照dd2a1a2ejf1i1h2z1g1g2c1vv2k1裁剪,并将上层布料按照k1nm1o1h1h2z1g1g2c1vv2裁剪得到肩片,打开即得旗袍前片;将布料按照dd2a1a2ejf1i1h2z1g1g2c1s1k裁剪得到旗袍后片;在旗袍前片和旗袍后片上按照rr1r3r2连线裁剪省道;
[0015] 9)在z1h2的延长线上取袖下口点q,h2q长度为2.5厘米,以q作h2q垂线取袖长点q1,qq1长度为:0.18×臀围cm,在bc边上取肩宽基本点b1,bb1长度为:0.03×臀围cm,以b1作bb1垂线取袖外延点b2,b1b2长度为:0.025×臀围cm,取z1b2的中点作为袖高点,按照b2z1qq1裁剪得到袖片;
[0016] 10)将肩片对应缝制在旗袍前片上形成一道分割装饰线,将旗袍前片和后片缝合后展开与袖片缝合即可。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 本发明是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制图方法,其中包括旗袍前片、后片、袖片、连领和右肩片制图。旗袍前片和后片是采取重合制图,领子是连领制图,袖片是镶嵌式制图,右肩片采取开襟装饰分割线制图。本发明的优点,一是采取“方角袖窿和连领”制图简化了服装结构。二是采取“袖片镶嵌式”制图提高了袖子与袖窿的匹配度。三是采取“前后衣身重合”制图提高制图效率。本发明采取简化制图方法来提高旗袍的裁剪效率,具有易操作等特点,值得推广。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旗袍结构示意图1;
[0020] 图2是本发明的旗袍结构示意图2;
[0021] 图3是本发明的袖子和领口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的肩片缝合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的前衣片省道缝合工艺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的后衣片省道缝合工艺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的后衣片拉链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发明的前后衣片肩缝对位示意图;
[0027] 图9是本发明的前后衣片肩缝缝合工艺示意图;
[0028] 图10是本发明的袖口折边缝合示意图;
[0029] 图11是本发明的袖片与袖窿对位示意图1;
[0030] 图12是本发明的袖片与袖窿对位示意图2;
[0031] 图13是本发明的衣片侧缝缝合工艺示意图;
[0032] 图14是本发明的开衩和底边制作工艺示意图;
[0033] 图15是本发明的外观造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如图1~15所示,一种方角袖窿、连领式女装旗袍制图方法,包括旗袍前片、后片、袖片、连领和右肩片制图,旗袍前片和后片是采取重合制图,领子是连领制图,袖片是镶嵌式制图,右肩片采取开襟装饰分割线制图。旗袍制图的号型以女性中间号160/84A进行说明,各个部位的尺寸分别是;衣长=130厘米、臀围=98厘米、领围=36厘米。
[0036] 1、设定矩形abcd,其中包括矩形左上点a、矩形右上点b、矩形右下点c、矩形左下点d。矩形中ab=cd=134厘米,计算方法:采取衣长尺寸计算,即为“130+4.0(/为连领高度)”,又设定矩形中ad=bc=24.5厘米,计算方法:采取臀围尺寸计算,即为“0.25×98”,以上数据用于绘制矩形。
[0037] 2、旗袍连领制图
[0038] 设定连领绘制是在矩形abcd基础上绘制。其中绘制点包括;领侧点g2、领高点c2、横开领点c1、后直开领点k、前直开领点k1、前领口点k2、后领直角点s、后领弯度点s1、前领直角点v1、前领弯度点v、前领口造型点v2,用于绘制连领。
[0039] 设定线段cc2=7.2厘米,计算方法:“0.2×领围尺寸36厘米”,用于绘制横开领。线段c2g2=3.96厘米,计算方法:“0.11×领围尺寸36厘米”,用于绘制连领高度。线段c1c2=1.0厘米,计算方法:“领围尺寸36-35厘米”,用于绘制连领上口。线段ck=2.7厘米,计算方法:“领围尺寸36×0.075”,用于绘制连领后下口。线段ck1=11.16厘米,计算方法:“领围尺寸36×0.31”,用于绘制前连领下口。线段k1k2=3.96厘米,计算方法:“0.11×领围尺寸36厘米”,用于绘制前连领高度。线段k1v2=2.988厘米,计算方法:“0.083×领围尺寸36厘米”,用于绘制前连领弯度切点。分别将线段k2c1、kc1分为三等分,设定三分之一点v1和s,且以v1和s做垂直线段v1v和ss1,v1v=0.3厘米,ss1=0.5厘米。用弧线分别连接点c1、v、v2、k1构成前领造型线,同样用弧线分别连接点c1、s1、k构成后领造型线。
[0040] 3、旗袍肩袖和袖窿的制图
[0041] 包括肩宽基本点b1、袖外延点b2、肩宽点g1、肩宽外侧点g、袖窿深点h、胸围大点h2、胸宽点z、胸宽上点z1、袖下口点q、袖长点q1,用于绘制肩袖和袖窿。
[0042] 设定线段bh=23.912厘米,计算方法:“0.244×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袖窿深度。线段bg=8.82厘米,计算方法:“0.09×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大肩落深度。线段gg1=4.41厘米,计算方法:“0.045×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肩宽。线段hh2=0.098厘米,计算方法:
“0.01×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胸围大。在图中绘制RT三角形,设定直边h2z=5.978厘米,计算方法:“0.061×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前宽。另一直边zz1=3.724厘米,计算方法:
“0.038×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前上宽,用斜线连接z1h2构成三角形。分别用斜直线连接点g2、g1、z1、h2构成肩部和袖窿结构。
[0043] 4、袖片绘制
[0044] 设定袖管底边线段h2q是在RT三角形的斜边延长线上构成,线段h2q=2.5厘米,用于绘制袖管。袖口qq1是垂直于h2q,袖口qq1=17.64厘米,计算方法:“0.18×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袖口大。线段bb1=2.94厘米,计算方法:“0.03×臀围98厘米”,用于确定袖山位置。b1b2=2.45厘米,计算方法:“0.025×臀围98厘米”,用于确定袖山点。用直线段分别连接点b2、z1、q、q1构成袖片结构。
[0045] 5、旗袍腰部和臀部
[0046] 包括腰外侧点f、腰大点f1、臀大点e、下胸围外侧点i、下胸围内弧点i1、上臀外侧点j1、上臀外弧点j,用于绘制腰部和臀部结构。
[0047] 设定腰节位置线段bf=42厘米,计算方法:“号160/4+2.0厘米”,用于确定腰部位置。臀围位置线段fe=17.92厘米,计算方法:“0.112×号160”,用于确定臀部位置。腰围大线段ff1=3.43厘米,计算方法:“0.035×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腰围大。所述点i1和j1分别处在线段h2f和fe的中点上,且构成垂直线段i1i和j1j,设定i1i=j1j=0.5厘米,用弧线分别连接点h2、i1、f、j、e构成腋下为凹弧度和腰下为凸弧度的弧线。
[0048] 6、旗袍下摆
[0049] 包括开衩点a2、下摆点a1、下摆中点d1、下摆弧度点d2。设定线段aa1=2.45厘米,计算方法:“0.025×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下摆。线段d1d2=0.5厘米,处在线段a1d的中间且垂直,用弧线分别连接点a1、d2、d构成下摆结构。用直线连接点e、a1构成下摆外侧线,确定点a2为开衩位置,ea2=10厘米。
[0050] 7、省道的绘制
[0051] 包括省道位置点e1、下省尖点r3、省中点t、省大上点r1、省大下点r2、上省尖点r。设定线段ee1=13.916厘米,计算方法:“0.142×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省道位置。线段e1r3=2.45厘米,计算方法:“0.025×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省尖位置。线段r1t=r2t=
1.176厘米,计算方法:“0.012×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省宽。线段rt=11.956厘米,计算方法:“0.122×臀围98厘米”,用于绘制省长。用直线分别连接点r、r1、r3、r2构成省道结构。
[0052] 8、右肩片开襟装饰分割线制图
[0053] 包括开襟外点h1、外弧度点o、外弧度垂直点o1、开襟分弯点m1、内弧度点n、内弧度垂直点n1。所述点o和n1分别处在线段k1h1的外1/6和内2/6处,分别绘制垂直弧度线段oo1和n1n,设定oo1=1.0厘米,n1n=2.5厘米。用弧度线分别连接点k1、n、m1、o1、h1构成大“S”形为开襟装饰分割线,用于裁剪开襟。
[0054] 所述旗袍制图均采取半身制图法,设定净样板均在制图基础上采取皮纸裁剪完成。所述旗袍前片(左右衣片打开)为一整体结构,后片为分开衣片(左右各一片),袖片(前后袖片合并)为一整体结构,右肩片为单片结构。
[0055] 旗袍裁剪采取毛样进行,以净样板为基础进行放缝份或者折边裁制,设定在前片净样板基础上放缝份或者折边;要求在衣片的开衩和底边处均放折边4.0厘米裁制,其余各个部位均放缝份1.0厘米裁制。设定在后片净样板基础上放缝份或者折边;要求在衣片的开衩和底边处均放折边4.0厘米裁制,背中放缝份1.5厘米裁制(用于装隐形拉链),其余各个部位均放缝份1.0厘米裁制。设定在袖片净样板基础上放缝份或者折边;要求在袖片的底边处均放折边3.0厘米裁制,其余各个部位均放缝份1.0厘米裁制。设定在右肩片净样板基础上放缝份或者折边;各个部位均放缝份1.0厘米裁制。
[0056] 旗袍裁剪衣片包括一个整体前片、两个后片、两个整体袖片、一个肩片。所述肩片是与旗袍前片开襟处缝合构成一道分割装饰线(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开襟,可在分割装饰线里镶嵌装饰带边)。在肩片h1h2上取袖窿下对位点m,肩片中mh2和z1h2与袖片上m2z1长度相同,长度为:0.07×臀围cm。
[0057] 袖片与旗袍后片的缝制方法,所述袖片在与衣片袖窿缝合时先进行袖口折边缝合,袖口折边缝合是采取卷缝法,并采用301线迹沿折边边沿缉合0.1厘米装饰明线,针码为12针/2.5厘米。
[0058] 袖子与衣片缝合前,先对前后身片的省道和肩缝缝合。肩缝缝合后展开衣片袖窿使之与展开的袖子进行对位缝合。前片对位的点有,将袖片中b2对应肩片g1缝合,袖片中m2对应肩片中z1缝合,将袖片中z1对应肩片中h2缝合,将袖片中h2对应肩片中m缝合(备注:点h2z1在制图时是重合在一起,剪裁后就分离了,分别处在肩片和后衣片上,对位时是下移对位的)。后片对位的点有,后袖侧点对应后侧缝点缝合,后袖肥点对应后胸围点缝合,后袖高点对应后袖窿点缝合。缝合参数:采用301线迹缝合1.0厘米的缝头,针码为12针/2.5厘米。设定前后衣片侧缝缝合1.0厘米缝头。采取半边压脚进行制作后衣片背中隐形拉链,设定前后衣片开衩和底边采取折倒工艺进行手工制作,设定领子外口边沿采取镶边工艺制作,设定旗袍的扣子采取盘扣工艺制作。
[005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