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服装 / ·其他女用衣服 /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

申请号 CN201911396159.9 申请日 2019-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1172610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3
申请人 浙江美人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春;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该远红外保健面料由远红外聚酯 纤维 和竹炭纤维 纺纱 所得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 氨 纶纤维纱织成;上述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远红外 浆液 ,然后将浆液与PET聚酯制成混合颗粒,并将混合颗粒熔融, 造粒 制得远红外聚酯母粒,再以聚酯母粒为原料进行 熔融纺丝 制得远红外聚酯纤维;上述远红外浆液中包括乙二醇、二 氧 化锗和分散助剂,上述分散助剂为癸二酸和苯 甲酸 苯酯。该远红外保健面料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隔温保温效果佳,耐 水 洗性能好,具有螨虫驱避作用和抑菌抗菌性能;该面料制得的美体衣能达到塑形美体效果,起到保温保暖、抑菌抗菌、驱寒化湿等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远红外聚酯纤维为含锗纤维,包括:
‑制备远红外浆液
‑将所述浆液与PET聚酯混合,干燥,制得混合颗粒;
‑将所述混合颗粒熔融,造粒,制得远红外聚酯母粒;以及,
‑以远红外聚酯母粒为添加组分,以PET聚酯切片为主熔体组份,以熔融纺丝的方法,经热牵伸和热定型后,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
所述远红外浆液以乙二醇为溶剂,以二化锗为主料,以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为分散助剂,采用高速分散的方法制得;所述二氧化锗的平均粒径小于10微米;
所述远红外浆液中二氧化锗的含量为30‑50wt%;所述分散助剂的含量为0.1‑1wt%,其中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的重量比为1:0.1‑0.5;
所述远红外聚酯母粒的制备用熔融温度为250‑280℃;所述母粒中二氧化锗与PET聚酯的重量比为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分散速度为5000‑7500rpm,高速分散时间为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聚酯母粒在远红外聚酯纤维中的重量占比为2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牵伸操作中,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5倍,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25‑140℃,牵伸倍数为3‑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定型温度为120‑160℃,卷绕张控制为1.8‑2.5cN,卷绕速度为4000‑4600m/min,卷绕速度与熔融纺丝的挤出速度之比为6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浆液中还包括0.03‑0.05wt%的吲哚乙酸和0.05‑0.1wt%的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
7.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所述面料由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纶纤维纱按1:1的用量织成;
所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是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0.5‑1的用量纺纱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中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360‑40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30‑50旦。
9.一种由权利要求 7所述的远红外保健面料制得的美体衣,所述美体衣的胸腹部位及背部由所述远红外保健面料构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

背景技术

[0002] 远红外面料是对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能织物的简称。人们对远红外织物的青睐就在于它具有保健性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保健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远红外线放射性物质的存在构成织物的保健机理。近年来研究发现,远红外线技术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可以治疗湿痹症、缺血性疾病、慢性炎症等多种疾病,并且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感冒、抗衰老、消除疲劳、美容护肤、减肥降脂等方面也具有明显效果。
[0003] 当人们穿着和使用这种织物时,可以吸收太阳光等的远红外线并转换成热能,也可将人体的热量反射而获得保暖效果,这种远红外线放射性物质在人体体温的作用下,能高效率地放射出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除可用作保温材料外,还具有抑菌、防臭、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是理想的保暖健身纺织品。远红外线是人和动物生存生长的必要营养,这一波段的远红外线极易被人体所吸收,人体吸收后,不仅使皮肤的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还通过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从而使皮肤的深部组织引起自身发热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可刺激细胞活性,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进而改善血液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起到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效果。
[0004] 空气离子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外界物理因素。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不完全是以分子方式存在,其中一部分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空气负离子就象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又称空气维生素由于空气中天然存在的离子数量易受地理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广泛加以利用,所以研究出多种人工的空气负离子生成技术,并制成各种类型的空气离子生成器,广泛用以治疗和预防疾病。因此,将远红外技术和负离子技术引入纤维或面料制备中,以使面料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以达到保健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强纤维或面料的隔温保温效果,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2.0℃;能增强面料耐洗性能,经500次水洗试验后,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仍保持不低于0.88;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具有螨虫驱避作用和抑菌抗菌性能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上述远红外聚酯纤维为含锗纤维,包括:制备远红外浆液,将上述浆液与PET聚酯混合,干燥,制得混合颗粒;将上述混合颗粒熔融,造粒,制得远红外聚酯母粒;以及以上述聚酯母粒为原料进行熔融纺丝,制得远红外聚酯纤维;上述远红外浆液以乙二醇为溶剂,以二化锗为主料,以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为分散助剂,采用高速分散的方法制得。该方法将锗元素引入聚酯纤维中,使得纤维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制得的纤维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远红外辐射温升值不低于2.0℃,对螨虫具有驱避作用,还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能用于制备保暖贴身织物。
[0008]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浆液中二氧化锗的含量为30‑50wt%;分散助剂的含量为0.1‑1wt%,其中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的重量比为1:0.1‑0.5。进一步的,上述二氧化锗的平均粒径小于10微米。先对二氧化锗进行制浆,能提高锗元素在体系中的分散性,添加的分散助剂能避免二氧化锗粉体团聚,避免团聚对纺丝过程和远红外发射效果的不利影响;更优的,苯甲酸苯酯和癸二酸的对称结构携带锗元素与聚酯形成键合,使得锗粉均匀分布在纤维及面料中,且能改善纤维中聚酯分子的空间排布,使得纤维中形成更大的凹槽以负载锗元素,并利用凹槽中静态的空气增强面料的隔温保温效果,使得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2.0℃;另外,助剂中的双苯环共轭结构能促使锗元素与聚酯分子形成稳定形态,提高了纤维对锗元素的束缚力,避免锗元素在后加工及使用中流失,使得面料耐水洗,经500次水洗试验后,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保持不低于0.88,仍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
[0009] 一些实施方案中,高速分散速度为5000‑7500rpm,高速分散时间为1‑3h。
[0010]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聚酯母粒的制备用熔融温度为250‑280℃;母粒中二氧化锗与PET聚酯的重量比为1:3‑5。
[0011]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纤维的制备采用熔体直纺工艺,以远红外聚酯母粒为添加组分,以PET聚酯切片为主熔体组份,以熔融纺丝的方法,经热牵伸和热定型后,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
[0012] 具体的,远红外聚酯母粒在远红外聚酯纤维中的重量占比为20‑35%。
[0013] 具体的,热牵伸操作中,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5倍,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25‑140℃,牵伸倍数为3‑5倍。
[0014] 具体的,热定型温度为120‑160℃,卷绕张力控制为1.8‑2.5cN,卷绕速度为4000‑4600m/min。优选的,卷绕速度与熔融纺丝的挤出速度之比为60‑120。
[0015]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和温升效果,能释放负离子达到抗菌抑菌效果,对螨虫具有驱避作用;隔温保温效果佳,耐水洗性能好的远红外保健面料。
[0016]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面料由上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纶纤维纱按1:1的用量织成;上述面料中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360‑40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30‑50旦。该远红外保健面料能高发射率地发出远红外线波促进血液循环,产生负氧离子、羟基负离子达到抑菌抗菌和清新空气的作用,以及促进细胞活化、降低皮肤衰老速度等功效。
[0017]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聚酯纤维纱是由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0.5‑1的用量纺纱所得。
[0018]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远红外辐射温升值3
不低于2.0℃,24小时负氧离子浓度为1000‑3000个/cm ,对螨虫的驱避率不低于65%。该面料表现出优异的远红外和温升效果,还具有抗菌抑菌性能,能用于制备如内衣、内裤、保暖内衣、美体衣等贴身织物,达到促进细胞活化、降低皮肤衰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效。
[0019] 本发明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美体衣,该美体衣的胸腹部位及背部由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构成。本发明的美体衣能达到塑形美体的效果,同时还利用远红外保健面料的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排毒机能,起到保温保暖、抑菌抗菌、滋养肌肤、防止皮肤松弛、延缓皮肤衰老、瘦身等作用。
[0020] 一些实施方案中,美体衣其他部分由莱卡氨纶面料构成;上述美体衣在对应人体腹部位置还设置有火山石。莱卡面料具有高弹、贴肤、透气的特性,能使使用者有效舒适、科学塑形;火山石的设计达到护宫暖宫、通经活络、驱寒化湿的效果,能有效解决女性腹部的湿寒及宫寒问题。
[0021] 一些实施方案中,美体衣裤体的裆部为可拆解结构,其里层面料为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外层为莱卡氨纶面料。裆部的设计能有效抑菌抗菌,还能贴合人体线条,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本发明将锗元素引入聚酯纤维中,使得纤维及由其制成的面料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远红外辐射温升值不低于2.0℃,对螨虫具有驱避作用,还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能用于制备贴身织物,达到促进细胞活化、降低皮肤衰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效;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面料制成的美体衣,该美体衣能达到塑形美体的效果,同时还具有远红外保健面料的特性,使用舒适度佳,提高机体排毒机能,有效解决女性腹部的湿寒及宫寒问题,起到保温保暖、抑菌抗菌、驱寒化湿、滋养肌肤、防止皮肤松弛等保健功效。
[0024]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聚酯纤维纵向及横截面的SEM照片,A‑对照组纤维的纵向结构,B‑实施例纤维的纵向结构,C‑对照组纤维的横截面,D‑实施例纤维的横截面;
[0026] 图2为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温升效果测试结果示意图;
[0027] 图3为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与水洗次数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上述远红外聚酯纤维为含锗纤维,包括:制备远红外浆液,将上述浆液与PET聚酯混合,干燥,制得混合颗粒;将上述混合颗粒熔融,造粒,制得远红外聚酯母粒;以及以上述聚酯母粒为原料进行熔融纺丝,制得远红外聚酯纤维;上述远红外浆液以乙二醇为溶剂,以二氧化锗为主料,以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为分散助剂,采用高速分散的方法制得。该方法将锗元素引入聚酯纤维中,使得纤维兼具远红外和负离子释放功效,制得的纤维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远红外辐射温升值不低于2.0℃,对螨虫具有驱避作用,还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能用于制备保暖贴身织物。
[0030]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浆液中还添加有0‑5wt%的增强剂,上述增强剂为、钴、及它们的氧化物,或化钴,或以上几种的任意组合。
[0031]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浆液中二氧化锗的含量为30‑50wt%(如33wt%、37.5wt%、41.5wt%、43wt%、46.5wt%、48wt%等);分散助剂的含量为0.1‑1wt%(如
0.3wt%、0.43wt%、0.5wt%、0.66wt%、0.75wt%、0.8wt%等),其中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的重量比为1:0.1‑0.5。进一步的,上述二氧化锗的平均粒径小于10微米。更优选的,二氧化锗的平均粒径小于4微米。先对二氧化锗进行制浆,能提高锗元素在体系中的分散性,添加的分散助剂能避免二氧化锗粉体团聚,避免团聚对纺丝过程和远红外发射效果的不利影响;更优的,苯甲酸苯酯和癸二酸的对称结构携带锗元素与聚酯形成键合,使得锗粉均匀分布在纤维及面料中,且能改善纤维中聚酯分子的空间排布,使得纤维中形成更大的凹槽以负载锗元素,并利用凹槽中静态的空气增强面料的隔温保温效果,使得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2.0℃;另外,助剂中的双苯环共轭结构能促使锗元素与聚酯分子形成稳定形态,提高了纤维对锗元素的束缚力,避免锗元素在后加工及使用中流失,使得面料耐水洗,经500次水洗试验后,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保持不低于0.88,仍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
[0032] 一些实施方案中,高速分散速度为5000‑7500rpm,高速分散时间为1‑3h。
[0033]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聚酯母粒的制备用熔融温度为250‑280℃;母粒中二氧化锗与PET聚酯的重量比为1:3‑5。
[0034]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纤维的制备采用熔体直纺工艺,以远红外聚酯母粒为添加组分,以PET聚酯切片为主熔体组份,以熔融纺丝的方法,经热牵伸和热定型后,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
[0035] 为了进一步增强远红外聚酯纤维的性能,向远红外浆液中再添加0.03‑0.05wt%的吲哚乙酸和0.05‑0.1wt%的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两者加入浆液中能利用亲水基团提高纤维对水的容忍度,使得纤维或面料的吸湿性有所上升,并利用纤维表面凹槽的毛细现象将水分吸收并散发,增强了面料的导湿速干性能;另外还能降低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的产生,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0036] 具体的,远红外聚酯母粒在远红外聚酯纤维中的重量占比为20‑35%(如23wt%、25.5wt%、28.5wt%、31wt%、33.5wt%、34wt%等)。
[0037] 具体的,热牵伸操作中,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5倍,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25‑140℃,牵伸倍数为3‑5倍。
[0038] 具体的,热定型温度为120‑160℃,卷绕张力控制为1.8‑2.5cN,卷绕速度为4000‑4600m/min。优选的,卷绕速度与熔融纺丝的挤出速度之比为60‑120。
[0039]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和温升效果,能释放负离子达到抗菌抑菌效果,对螨虫具有驱避作用;隔温保温效果佳,耐水洗性能好的远红外保健面料。
[0040]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面料由上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氨纶纤维纱按1:1的用量织成;上述面料中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360‑40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30‑50旦。该远红外保健面料能高发射率地发出远红外线波促进血液循环,产生负氧离子、羟基负离子达到抑菌抗菌和清新空气的作用,以及促进细胞活化、降低皮肤衰老速度等功效。
[0041]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聚酯纤维纱是由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0.5‑1的用量纺纱所得。
[0042] 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保健面料的制备步骤还包括:(1)采用高速经编机将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氨纶纤维纱织成胚布;(2)将上述胚布进行水洗,经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得到远红外保健面料。
[0043] 具体的,后整理工艺采用烧进行退浆;退浆工艺:烧碱质量浓度150g/L、渗透剂质量浓度1.5g/L,碱液温度75℃,汽蒸温度85℃,汽蒸时间65min,然后将退浆小样拉幅,在干燥机上于125℃烘干。
[0044] 上述其他未具体表述的制备步骤,采用现有技术均能完成,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0045] 一些实施方案中,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远红外辐射温升值3
不低于2.0℃,24小时负氧离子浓度为1000‑3000个/cm ,对螨虫的驱避率不低于65%。该面料表现出优异的远红外和温升效果,还具有抗菌抑菌性能,能用于制备如内衣、内裤、保暖内衣、美体衣等贴身织物,达到促进细胞活化、降低皮肤衰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效。
[0046] 本发明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美体衣,该美体衣的胸腹部位及背部由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构成。本发明的美体衣能达到塑形美体的效果,同时还利用远红外保健面料的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排毒机能,起到保温保暖、抑菌抗菌、滋养肌肤、防止皮肤松弛、延缓皮肤衰老、瘦身等作用。
[0047] 一些实施方案中,美体衣其他部分由莱卡氨纶面料构成;上述美体衣在对应人体腹部位置还设置有火山石。莱卡面料具有高弹、贴肤、透气的特性,能使使用者有效舒适、科学塑形;火山石的设计达到护宫暖宫、通经活络、驱寒化湿的效果,能有效解决女性腹部的湿寒及宫寒问题。
[0048] 一些实施方案中,美体衣裤体的裆部为可拆解结构,其里层面料为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外层为莱卡氨纶面料。裆部的设计能有效抑菌抗菌,还能贴合人体线条,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0049] 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美体衣采用短袖包肩设计,袖口采用化行花型和刺绣设计;胸部下方淋巴处采用单层网布设计。肩袖设计能使使用者告别莲藕臂,修长肩臂线条,防勒痕防卷边;淋巴处的设计能加速淋巴的循环和排汗排毒作用。
[0050] 应当理解,前面的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或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进行改变和修改。特别地,本发明覆盖了具有来自上文和下文所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任何组合的其他实施方案,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制于在以下具体实例中。
[0051] 实施例1:
[0052]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53] (1)将平均粒径小于4微米的二氧化锗添加进乙二醇中,然后加入0.3wt%的分散助剂,以6500rpm的速度高速分散1h,得到远红外浆液,上述远红外浆液中二氧化锗的含量为33.5wt%,分散助剂中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的重量比为1:0.25;
[0054] (2)取PET聚酯与远红外浆液混合,于200℃干燥,制得混合颗粒,再将混合颗粒于270℃温度下熔融,造粒,得到远红外聚酯母粒,上述母粒中二氧化锗与PET聚酯的重量比为
1:4.5;
[0055] (3)以远红外聚酯母粒为添加组分,以PET聚酯切片为主熔体组份,在270℃温度下熔融纺丝,经热牵伸和热定型后,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远红外聚酯母粒在远红外聚酯纤维中的重量占比为28.5%,热牵伸操作中,第一牵伸温度为170℃,牵伸倍数为2.0倍,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0℃,牵伸倍数为3.5倍,热定型温度为155℃,卷绕张力控制为2.0cN,卷绕速度为4600m/min,上述卷绕速度与熔融纺丝的挤出速度之比为70。
[0056]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其制备步骤如下:
[0057] (1)由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0.8的用量纺纱,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
[0058] (2)由远红外聚酯纤维纱与氨纶纤维纱按1:1的用量,采用高速经编机织成胚布,上述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36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40旦;
[0059] (3)将上述胚布进行水洗,经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得到远红外保健面料,上述后整理工艺采用烧碱进行退浆,退浆工艺操作为:烧碱质量浓度150g/L、渗透剂质量浓度1.5g/L,碱液温度75℃,汽蒸温度85℃,汽蒸时间65min,然后将退浆小样拉幅,在干燥机上于125℃烘干。
[0060] 实施例2:
[0061]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0062] 步骤(1)向体系中加入2.5wt%的增强剂,上述增强剂为碳化钴;体系中分散助剂含量为0.5wt%,分散助剂中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的重量比为1:0.35,所得远红外浆液中二氧化锗的含量为35wt%;
[0063] 步骤(2)所得母粒中二氧化锗与PET聚酯的重量比为1:3.5;
[0064] 步骤(3)所得远红外聚酯纤维中,远红外聚酯母粒的重量占比为33.5%,卷绕张力控制为1.9cN,卷绕速度为4500m/min,上述卷绕速度与熔融纺丝的挤出速度之比为75。
[0065]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0066] 步骤(1)中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1的用量纺纱,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
[0067] 步骤(2)中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40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50旦。
[0068] 实施例3:
[0069]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0070] 步骤(1)中向远红外浆液中再添加0.04wt%的吲哚乙酸和0.06wt%的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
[0071]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0072] 步骤(1)中远红外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1:1的用量纺纱,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纱;
[0073] 步骤(2)中氨纶纤维纱的细度为380旦,远红外聚酯纤维纱的细度为40旦。
[0074] 实施例4:
[0075] 一种美体衣,该美体衣的胸腹部位及背部由实施例1所制远红外保健面料构成;裤体的裆部为可拆解结构,其里层面料为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外层为莱卡氨纶面料;美体衣在对应人体腹部位置还设置有火山石;其他部分由莱卡氨纶面料构成。
[0076] 实施例5:
[0077] 一种美体衣,该美体衣的胸腹部位及背部由实施例3所制远红外保健面料构成;裤体的裆部为可拆解结构,其里层面料为上述远红外保健面料,外层为莱卡氨纶面料;美体衣在对应人体腹部位置还设置有火山石;美体衣采用短袖包肩设计,袖口采用化行花型和刺绣设计;胸部下方淋巴处采用单层网布设计;其他部分由莱卡氨纶面料构成。
[0078] 对比例1:
[007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加入的分散助剂为癸二酸,未添加苯甲酸苯酯。
[0080] 对比例2:
[008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加入的分散助剂为苯甲酸苯酯,未添加癸二酸。
[0082] 对比例3:
[008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未添加由癸二酸和苯甲酸苯酯组成的分散。
[0084] 对比例4:
[008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向远红外浆液中添加了吲哚乙酸,未添加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
[0086] 对比例5:
[008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向远红外浆液中添加了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未添加吲哚乙酸。
[0088] 试验例1:
[0089] 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测试
[0090] 取实施例1所制的远红外聚酯纤维为试验样品,制得不含锗元素的PET聚酯纤维为对照组,采用TESCAN‑VEGA3型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态结构。观察纤维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通过液氮对纤维束进行冷却、脆断,获得纤维横截面样品。所得观察图如图1所示。
[0091] 图1为聚酯纤维纵向及横截面的SEM照片,A‑对照组纤维的纵向结构,B‑实施例纤维的纵向结构,C‑对照组纤维的横截面,D‑实施例纤维的横截面。由图可知,对照组纤维纵向表面较光滑,横截面结构紧密,无凹槽结构;实施例纤维纵向表面载有锗元素颗粒,横截面中有凹槽负载有锗元素,纤维表面和内部都具有锗元素,能长久持续地提供远红外性能,且纤维内部锗元素不易流失,耐磨耐水洗性能佳。
[0092] 试验例2:
[0093] 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性能和释放负离子性能的测试
[0094] (1)远红外性能测试:取实施例1、2和3所制的面料,按照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测试面料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0095] (2)释放负离子性能测试:取实施例1、2和3所制的面料,按照GB/T30128‑2013《纺织品负离子发生量的检测和评价》,测试料的释放负离子性能。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0096] 表1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性能和释放负离子性能测试结果
[0097]
[0098]
[0099]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中所制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都高于0.9,远高于评‑3价标准0.88,负氧离子浓度高于2500个/cm ,表现出优异的远红外保健性能和负离子释放性能。
[0100] (3)温升效果测试:取实施例1、对比例1、2、和3所制远红外保健面料为试验样品,以市售某远红外含锗聚酯面料为对照组。称取相同质量的面料放置在隔热性能较好的泡沫塑料上,置于37.5℃的环境中,将100W远红外灯泡安放在面料斜上方,保证远红外灯泡的正中心与面料成45°夹,远红外灯泡与面料的距离为25cm;用红外测温仪测试间隔1min的温度,测试5min,测温仪与面料保持12cm的距离,测试面料的温升效果,其结果如图1所示。
[0101] 图2为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温升效果测试结果示意图。由图可知,各组样品在1min内即可完成升温,之后温度趋于稳定;实施例1在1min内温度升高2.3℃,而对照组温度升高1.7℃,对比例1温度升高1.4℃,对比例2温度升高1.8℃,对比例3温度升高1.5℃。说明实施例1中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中添加的分散助剂具有协同增益效果,实施例1中分散助剂能使得面料的隔温保温效果增强,且远红外辐射温升高于2℃,远高于评价标准1.4℃,使使用者能获得更高的温度体验,发热效果更优良,感官体验更佳。
[0102] 试验例3:
[0103] 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抗菌驱螨测试
[0104] 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2和3所制的面料,按照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测试面料的抗菌性能,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代表。参照GB/T 24253‑2009《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测试面料的防螨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0105] 表2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抗菌驱螨测试结果
[0106]
[0107]
[0108]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所制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远大于国家标准值,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所制面料对螨虫的驱避率均高于70%,表明面料具有防螨效果,能对使用者达到优异的保健效果。
[0109] 试验例4:
[0110] 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耐水洗性能试验
[0111] 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2和3所制的面料为试验样品,以市售某远红外含锗聚酯面料为对照组。按照GB/T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中的水洗方法对面料进行水洗,并重复水洗500次。同时按照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测试面料的远红外发射功能。结果如图3。
[0112] 图3为远红外保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与水洗次数的关系示意图。由图3可知,实施例1面料经500次水洗试验后,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仍保持在0.89,高于标准值要求的0.88;对照组和对比例3在经250次水洗后,远红外发射率已降至0.88以下;对比例1在经300次水洗后,远红外发射率降至0.88以下;对比例3经350次水洗后,远红外发射率才降至0.88以下。说明实施例1中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中添加的分散助剂具有协同增益效果,实施例
1中分散助剂能提高纤维对锗元素的束缚力,避免锗元素在后加工及使用中流失,使得面料经500次水洗试验后仍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
[0113] 试验例5:
[0114] 远红外保健面料的导湿速干性能测试
[0115] 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4、5所制面料为试验样品,以市售某远红外含锗聚酯面料为对照组。按照GB/T 21655‑2008《纺织品导湿速干性能的评定》,对面料样品进行吸湿速干性能检测。其结果如下表3所示。
[0116] 表3远红外保健面料的导湿速干性能测试结果
[0117]
[0118]
[0119]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与对照组的吸湿速干性能差异不明显;对比例4较实施例1的速干性略有提升,但吸湿性下降;对比例5较实施例的吸湿性差异不明显,速干性下降;实施例3的吸湿性和速干性皆优于实施例1。说明实施例3中添加的吲哚乙酸和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发挥协同作用,能提高面料的导湿速干性能,提升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0120] 试验例6:
[0121] 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0122] 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4、5所制面料为试验样品,以市售某远红外含锗聚酯面料为对照组。按照GB/T 12307‑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一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的规定,对面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123] 表4远红外保健面料的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
[0124]  实施例1 实施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对照组
半衰期/s 0.7 0.8 0.6 0.7 0.6
[0125]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与对比例5、对照组的抗静电性能差异不明显;对比例4较实施例1的抗静电性能略有下降;实施例3的抗静电性优于实施例1。说明实施例3中添加的吲哚乙酸和2‑甲基‑4‑氯苯氧基丁酸发挥协同作用,能抑制和减少静电的产生,达到抗静电的效果,提升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0126]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127]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