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物和

申请号 CN202010099028.0 申请日 2020-02-18 公开(公告)号 CN113279132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2
申请人 吴隆荣; 发明人 吴隆荣;
摘要 本 发明 是关于一种编织物和 鞋 垫,该编织物在使用时能与一使用者的 皮肤 直接 接触 或间接接触,该编织物包括有一第一表层、一第二表层以及一 中间层 ,其中该第二表层远离该第一表层,该第二表层在该编织物使用时朝向该使用者的皮肤,且该第二表层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编织条,各编织条呈直条状;中间层结合于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该中间层由多条单丝将该多个编织条织在该第一表层上而形成。因此该编织物于使用时,使用者的皮肤所排放的热气能经由任意两个相邻的编织条之间的通道及该多条单丝之间的孔隙快速排出,而达到透气通 风 、快速 散热 的效果,有效提升现有编织物在透气 通风 上不足的地方,进而提供一种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编织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物,所述编织物在使用时能与一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用于制作一垫,所述鞋垫具有一宽度方向,所述编织物包括:
两个表层,所述两个表层为间隔设置的一第一表层及一第二表层,其中所述第二表层远离所述第一表层,所述第二表层在所述编织物使用时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且所述第二表层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编织条,各所述编织条呈直条状;以及
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结合于所述两个表层之间,且所述中间层由多条单丝将所述第二表层的多个所述编织条织在所述第一表层上而形成;
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表层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编织条共同围绕形成一通道;
所述中间层的所述单丝自各所述编织条朝所述第一表层的方向发散延伸,使相对应所述通道的横截面呈一“V”字形;
各所述编织条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各所述编织条由两条纱结合而成,所述两条纱沿着所述编织条延伸,且交织结合或被织合;
各所述单丝与另一单丝交错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表层且远离所述第二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包括多条第一纤维线及多条第二纤维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纤维线呈平行地排列,各所述第二纤维线以S形来回穿梭于其中相邻三条所述第一纤维线,且所述多条第二纤维线平行设置,且依序织合所述多条第一纤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各所述编织条的两条纱分别为一第一纱及一第二纱,且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反复地交错编织而形成的一直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各所述编织条的两条纱分别为一第一纱及第二纱,且各所述编织条包括一织合纱,其中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分别为一直线纱,所述织合纱来回穿梭将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结合为一体。
5.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及一垫体,所述编织物以所述第一表层与所述垫体相贴合。

说明书全文

编织物和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编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物和鞋垫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编织物主要通过选用透气性佳的纱线进行编织,使织成的编织物具有透气通的效果,让使用者穿戴或背负(如该现有编织物为一背包)时,一方面不至于感觉到过度闷热,一方面又能减少汗,进而避免现有编织物因累积汗渍而发臭。
[0003] 然而,尽管现有编织物使用透气性较佳的纱线材质,由于其仍然具有大面积与使用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部分,在大面积接触的情况下,使用者仍会感到闷热、湿黏的不适感,故现有编织物在透气通风、减少汗水及汗臭上仍有可加以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编织物仍具有让使用者感到闷热、湿黏不适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物和鞋垫,进一步说明如下。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物,所述编织物在使用时能与一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所述编织物用于制作一鞋垫,所述鞋垫具有一宽度方向,所述编织物包括:
[0006] 两个表层,所述两个表层为间隔设置的一第一表层及一第二表层,其中所述第二表层远离所述第一表层,所述第二表层在所述编织物使用时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且所述第二表层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编织条,各所述编织条呈直条状;以及
[0007] 一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结合于所述两个表层之间,且所述中间层由多条单丝将所述第二表层的多个所述编织条织在所述第一表层上而形成;
[0008] 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表层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编织条共同围绕形成一通道;
[0009] 所述中间层的所述单丝自各所述编织条朝所述第一表层的方向发散延伸,使相对应所述通道的横截面呈一“V”字形;
[0010] 各所述编织条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各所述编织条由两条纱结合而成,所述两条纱沿着所述编织条延伸,且交织结合或被织合;
[0011] 各所述单丝与另一单丝交错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表层且远离所述第二表层。
[0012] 进一步,所述第一表层包括多条第一纤维线及多条第二纤维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纤维线呈平行地排列,各所述第二纤维线以S形来回穿梭于其中相邻三条所述第一纤维线,且所述多条第二纤维线平行设置,且依序织合所述多条第一纤维线。
[0013] 再进一步,所述第二表层的各所述编织条的两条纱分别为一第一纱及一第二纱,且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反复地交错编织而形成的一直条。
[0014] 再进一步,所述第二表层的各所述编织条的两条纱分别为一第一纱及第二纱,且各所述编织条包括一织合纱,其中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分别为一直线纱,所述织合纱来回穿梭将所述第一纱与所述第二纱结合为一体。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垫,包括一上述的编织物,及一垫体,所述编织物以所述第一表层与所述垫体相贴合。
[0016]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7] 当使用者穿着、穿戴或背负本发明所提供的编织物时,由于其通过该第二表层与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因此,使用者的皮肤所排放的热气能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的编织条之间的通道快速排出,而达到透气通风、快速散热的效果,且该中间层以多条单丝编织而成,由于该多条单丝之间具有较大的孔隙,能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多方位的透气通风、快速散热的效果,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并减少使用者的汗水,进而能减少该编织物上残留的汗臭味;较佳的是,该中间层的单丝自各该编织条朝该第一表层的方向发散延伸,能提高该第二表层所能承受的压,进而能避免该多条编织条受挤压而歪斜,并压缩相对应通道的空间,而降低通风的效果;除此之外,当该编织物用于该鞋垫时,以使用者的方向作参考,各该编织条呈左、右延伸,从而通过该多个编织条增加摩擦力,提供一止滑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提升现有编织物在透气通风、减少汗水及汗臭上不足的地方,进而提供一种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编织物和鞋垫。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的外观主视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表层的局部放大的外观侧视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编织条的外观侧视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编织条的外观侧视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与说明:
[0027] 10、第一表层;11、第一纤维线;12、第二纤维线;20、第二表层;21、编织条;211、第一纱;211A、位置;211B、位置;211C、位置;212、第二纱;212A、位置;212B、位置;212C、位置;213、织合纱;30、中间层;301、单丝;31、通道;50、鞋垫;51、垫体;60、衣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编织物,该编织物在使用时与一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该编织物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两个表层及一中间层30,其中:
[0030] 该两个表层为位于该编织物两侧的一第一表层10及一第二表层20,该中间层30结合于该两个表层(即第一表层10和第二表层20)之间,其中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表层10具有一平滑的表面;该第二表层20位于该编织物远离该第一表层10的一侧,该第二表层20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编织条21,各该编织条21均呈直条状,且该第二表层20于使用时朝向该使用者的皮肤,如图3所示,该编织物可应用于一鞋垫50,此时该编织物以该第一表层10与一垫体51相贴合,该第二表层20朝上,故在该鞋垫50使用时,使用者的脚掌直接接触于该第二表层20的多个编织条21上,或通过一袜子而间接接触该第二表层20的编织条21;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编织物也可应用于加工制成一衣服60,此时该第一表层10位于该衣服60的外表面,该第二表层20位于该衣服60的内表面,故使用者穿着该衣服60时,其皮肤直接地(或通过一内衣间接地)与该第二表层20接触;此外,该编织物还能应用于例如鞋舌内里、鞋后滚口里、背包、床罩、各类皮革、合成皮革手套内里等,在该些应用中,该编织物均是以所述第二表层20与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或间接相接触。
[0031] 如图2所示,该中间层30以多条单丝301(monofilament)将该第二表层20的多个编织条21织在该第一表层10上,使该编织条21通过该些单丝301而与该第一表层10相结合,如图2所示,该中间层30与任意两个相邻的编织条21共同围绕形成一通道31,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中间层30的单丝301自各该编织条21往左、右两侧,并朝该第一表层10的方向延伸,使该通道31的横截面呈一“V”字形。
[0032] 进一步,如图5所示,该第一表层10包括多条第一纤维线11及多条第二纤维线12,其中该多条第一纤维线11呈平行地排列,各该第二纤维线12以S形来回穿梭于其中相邻三条第一纤维线11,以将该三条第一纤维线11织合,且该多条第二纤维线12平行设置,且依序织合该多条第一纤维线11,使该第一表层10具有前述平滑表面。
[0033] 再进一步,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各该编织条21是由一第一纱211及一第二纱212,第一纱211与第二纱212反复地交错编织而形成一直条,通过两条反复地交错的第一纱211、第二纱212增加各该编织条21的结构强度,为增进理解,请参阅图6所示,该第一纱211对应通过位置211A、位置211B、位置211C;该第二纱212对应通过位置212A、位置212B、位置212C。
[0034]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如图7所示,各该编织条21包括有一第一纱211、一第二纱212及一织合纱213,其中该第一纱211与该第二纱212分别为一独立织成的直线纱,该织合纱213以S形来回穿梭于该第一纱211与该第二纱212,从而将该第一纱211与第二纱212相结合而形成所述编织条21;此外,各编织条21所具有的纱线数也可加以改变,例如三条直线纱通过一织合纱213结合等。
[0035] 通过上述的技术特征,当使用者穿着、穿戴或背负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编织物时,由于其通过该第二表层20与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因此,如图8所示,使用者的皮肤所排放的热气能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的编织条21之间所形成的直线形的通道31快速排出,而达到透气通风、快速散热的效果,且该中间层30以多条单丝301编织而成,由于该多条单丝301之间具有较大的孔隙,能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多方位的透气通风、快速散热的效果,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并减少使用者的汗水,进而能减少该编织物上残留的汗臭味;较佳的是,该中间层30的单丝301自各该编织条21朝该第一表层10的方向发散延伸,且各所述单丝与另一单丝交错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表层且远离所述第二表层,能提高该第二表层20所能承受的压力,进而能避免该多条编织条21受挤压而歪斜,并压缩相对应通道31的空间,而降低通风的效果;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当该编织物用于该鞋垫50时,以使用者的方向作参考,各该编织条21呈左、右延伸,即沿着该鞋垫50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通过该多个编织条21增加摩擦力,提供一止滑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提升现有编织物在透气通风、减少汗水及汗臭上不足的地方,进而提供一种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编织物、鞋垫50和衣服60。
[00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