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申请号 CN202280007838.6 申请日 2022-07-11 公开(公告)号 CN117693616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2
申请人 日本毛织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部孝之; 高田卓也; 田先庆多; 安田智则;
摘要 一种多层结构短 纤维 纱,其是芯成分纤维(21)为对芳纶纤维牵切纱、鞘成分包含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20),其中,鞘成分纤维(25)的芳纶纤维包含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当将鞘成分纤维(25)设为100 质量 %时,按照聚苯并咪唑纤维50~65质量%、对芳纶纤维18~35质量%、间芳纶纤维3~18质量%的比例进行混纺。作为一个例子,在多层结构短纤维纱(20)中,鞘成分纤维(25)的一部分纤维成为表层的卷绕纤维(23),剩余的纤维沿多层结构短纤维纱(20)的长度方向排列,表层的卷绕纤维(23)为朝着一个方向加捻而成的实捻状,并将整体包缠在一起。由此,提供一种提高了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和洗涤摩擦变退色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和耐热性防护服。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特征在于,其是芯成分纤维为对芳纶纤维牵切纱、鞘成分包含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
所述鞘成分纤维的芳纶纤维包含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
当将所述鞘成分纤维设为100质量%时,按照聚苯并咪唑纤维50~65质量%、对芳纶纤维18~35质量%、间芳纶纤维3~18质量%的比例进行混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鞘成分纤维的一部分纤维成为表层的卷绕纤维,剩余的纤维沿所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表层的卷绕纤维为朝着一个方向加捻而成的实捻状,并将整体包缠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芯成分纤维是共聚系对芳纶纤维牵切纱,所述鞘成分的对芳纶纤维是均聚系对芳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当将所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设为100质量%时,芯成分纤维为20~40质量%,鞘成分纤维为60~80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以公制支数计为28~52号的范围,即纤度为357~192分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是2根捻合而成的双纱,所述双纱的公制支数为14~26号,即纤度为714~384分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双纱的加捻系数K为100~200,其中,系数K通过如下所示的数学式(1)计算:
K=T/√C  式(1)
T:双纱的加捻数(次/m)
C:双纱支数(m/g)。
8.一种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作为鞘成分纤维的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条供给至牵伸区并进行牵伸,
将作为芯成分纤维的对芳纶纤维牵切纱供给至所述牵伸区的前罗拉,制成与所述纱条合并的纤维束,
将所述纤维束供给至离开所述前罗拉的排出部而配置的锭子,利用回旋流进行假捻后进行卷绕。
9.一种耐热性布帛,其包含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热性布帛,其中,所述耐热性布帛是将平纹组织与2/2或3/
3亚光织组织组合而成的织物。
11.一种耐热性防护服,其包含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耐热性布帛。

说明书全文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以耐热性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为芯成分纤维、鞘成分纤维中含有耐热性短纤维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背景技术

[0002] 防护服被用作消防、救急队员、救生队员、海上救护员、军队、石油相关设施的操作员、化工厂的操作员等的操作服。近年来的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一部分欧洲的消防服使用耐热性及阻燃性优异的聚苯并咪唑纤维。由于该纤维的强度弱、为约2.4cN/decitex(分特,decitex以下简写为dtex),因此通常使用与对芳纶纤维交织而成的织物。该织物中,经纱纬纱中的一个纱通过由聚苯并咪唑纤维构成的短纤维纱构成,另一纱通过由对芳纶纤维构成的长丝构成。作为另外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优异的织物,本发明人们提出了在芯中使用对位芳纶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在鞘中使用间芳纶纤维、阻燃丙烯酸纤维或聚醚酰亚胺纤维等而成的芯鞘短纤维纱(专利文献1~2)。另外,本发明人们在专利文献3中还提出了在芯中使用对芳纶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在鞘中使用除对芳纶纤维以外的阻燃性纤维与聚苯并咪唑纤维的混纺纤维而成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在芯中使用对芳纶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在鞘中使用对芳纶纤维与聚苯并咪唑纤维的混纺纤维而成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WO2009/014007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WO2012/137556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972420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599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均在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及洗涤摩擦变退色方面存在问题。
[0011]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了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及洗涤摩擦变退色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也可称为细纱,纺织纱)的特征在于,其是芯成分纤维为对芳纶纤维牵切纱、鞘成分纤维包含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中,所述鞘成分纤维的芳纶纤维包含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当将所述鞘成分纤维设为100质量%时,按照聚苯并咪唑纤维50~65质量%、对芳纶纤维18~35质量%、间芳纶纤维3~18质量%的比例进行混纺。
[0014]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上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作为鞘成分纤维的耐热性短纤维的纱条供给至牵拉区并进行牵拉,将作为芯成分纤维的耐热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供给至所述牵拉区的前罗拉,使其与所述被牵拉了的短纤维束合并,将所述合并了的牵切短纤维纱和被牵拉了的短纤维束供给至离开所述前罗拉的排出部而配置的锭子,利用回旋流进行假捻后进行卷绕。
[0015] 本发明的耐热性布帛的特征在于使用了所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另外,本发明的耐热性防护服的特征在于包含所述耐热性布帛。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通过优化耐热性纤维的组成,可以提供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和洗涤摩擦变退色均为合格平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其制造方法、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制造方法由于是包缠纺纱法,所以与环锭纺纱法相比,可以以约20倍的高速纺纱,可以高效合理、成本低廉地进行制造。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包缠纺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侧面照片(倍率200倍)。
[0021]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侧面照片(倍率200倍)。
[0022]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物的纺织组织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织物的纺织组织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磨损试验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5] 图8是上述同一个实施例的JIS L 1096B法的燃烧破裂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是芯成分纤维为对芳纶纤维牵切纱、鞘成分纤维包含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上述鞘成分纤维的芳纶纤维包含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当将上述鞘成分纤维设为100质量%时,按照聚苯并咪唑纤维(以下也称为“PBI”)50~65质量%、对芳纶纤维18~35质量%、间芳纶纤维3~18质量%的比例进行混纺。由此,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及洗涤摩擦变退色均达到合格水平。
[0027]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可以是包缠短纤维纱或环锭短纤维纱,但从生产率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包缠短纤维纱。在包缠短纤维纱的情况下,在芯成分纤维的表面覆盖有鞘成分纤维,鞘成分纤维的一部分纤维成为表层的卷绕纤维,剩余的纤维沿前述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长度方向排列,表层的卷绕纤维为朝着一个方向加捻的实捻状,并将整体包缠在一起。在环锭短纤维纱的情况下,在芯成分纤维的表面覆盖鞘成分纤维,并进行了实捻。通过该结构,纱线的强度高、伸长率低、耐热性也高。
[0028] 当将多层结构短纤维纱设为100质量%时,优选芯成分纤维为20~40质量%,鞘成分纤维为60~80质量%。进而,当将鞘成分纤维设为100质量%时,优选为PBI纤维为50~65质量%、对芳纶纤维为18~35质量%、间芳纶纤维为3~18质量%的混纺纤维。由此,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洗涤摩擦变退色均达到合格水平。
[0029] PBI纤维例如是由2,2’‑间苯二胺‑5,5’‑二苯并咪唑的聚合物制作的纤维,具有超过600℃的热分解温度载荷挠曲温度为41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27℃、指数(OI)值为41以上。该纤维即使在230℃的空气中暴露2周,强度保持率也为95%,在氮中也能够维持纤维性能直至1000℃,本质上为难燃性,并且为高耐热性(以上见「繊維の百科事典」848頁,丸善,平成14年3月25日)。PBI纤维已知是美国PBI Performance Products,Inc.公司制的产品。
[0030] 芯成分纤维中使用的共聚系对芳纶纤维有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Technora”等。所述“Technora”是共聚对亚苯基‑3,4’‑氧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这些纤维的拉伸强度为24.5~24.7cN/dtex、热分解起始温度为约500℃、氧指数(OI)值为25。
[0031] 鞘成分纤维中使用的间芳纶纤维例如有美国Du pont公司制的商品名“ノーメックス”s(日本的Toray Du pont公司制的也为相同商品名)、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コーネックス”、中国烟台泰和公司制的商品名“ニュースター”等。商品名“ノーメックス”的拉伸强度为3.6cN/decitex、热分解起始温度为约400℃、氧指数(OI)值为29~30。
[0032] 鞘成分纤维中使用的对芳纶纤维有作为均聚系的美国Du pont公司制的商品名“Kevlar”(日本的Toray Du pont公司制的也为相同商品名)、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Twaron”(注册商标)、烟台泰和公司制的商品名“泰普龙”等。
[0033] 共聚系的对芳纶纤维有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テクノーラ”。这些纤维的拉伸强度为20.3~24.7cN/decitex、热分解起始温度为约500~550℃、氧指数(OI)值为25~29。耐热性和阻燃性比通常的纤维高。
[0034] 优选芯成分纤维为共聚系对芳纶纤维牵切短纤维纱,鞘成分纤维的对芳纶纤维为均聚系对芳纶纤维。共聚系对芳纶因强度优异而用于芯部,具有提高纱线强度的作用,均聚型对芳纶因阻燃性优异而用于鞘部,具有防止纱线燃烧的作用。
[0035]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具有下述结构:鞘成分纤维的一部分纤维成为表层的卷绕纤维,表层的卷绕纤维为朝着一个方向加捻的实捻状,并将整体包缠在一起。这里,整体是指芯成分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和鞘成分纤维的上述卷绕纤维以外的纤维。
[0036] 当将多层结构短纤维纱设为100质量%时,优选芯成分纤维为20~40质量%、鞘成分纤维为60~80质量%,进一步优选芯成纤维为22~38质量%、鞘成分纤维为62~78质量%。如果芯成分纤维小于20质量%,则必须将芯成分的牵切短纤维纱制得极细,随之难以制造牵切短纤维纱。另外,如果芯成分超过40质量%,则鞘纤维的包覆性降低。另外,鞘成分低于60质量%时,包覆性不会变得良好,超过80质量%时,多层结构短纤维纱整体的纤度增高而不优选。
[0037] 芯成分纤维的共聚系对芳纶纤维牵切短纤维纱优选为经纱束切断的牵切短纤维纱。经纱束切断的牵切纤维由于是牵切纤维,所以芯成分纤维和鞘成分纤维的亲和性良好,成为一体性良好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该牵切短纤维纱可以是利用一个精纺机进行牵拉‑加捻的直接纺方式,也可以暂且制成纱条再加捻、通过2个工序以上制成短纤维纱(珀洛克方式或者直接成条法)。优选为直接纺方式。通过使用牵切短纤维纱,能够将强度维持得较高,得到与鞘纤维的一体性优异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
[0038] 牵切短纤维纱的优选纤度以单纱计优选为5.56~20.0tex(以公制支数计50~180号单纱)的范围,更优选为6.67~16.7tex(以公制支数计60~150号单纱)的范围。若纤度在上述范围内,则强度也高,从手感等方面出发也适合耐热性防护服等。另外,加捻数优选以公制支数125号单纱计为350~550次/m,更优选为400~500次/m。若加捻数为上述范围,则与包覆纤维的一体性更高。另外,优选的纤维长度分布在30~180mm的范围内,平均纤维长度为45~150mm、优选为50~125mm的范围。如果为该范围,则能够将强度维持得更高。
[0039] 鞘成分纤维的PBI纤维优选为切品。角切是指仅反复进行一定长度的直角切断,因此例如在进行51mm角切的情况下,所有的纤维长度均匀地为51mm。单纤维纤度优选为1~5dtex的范围,更优选为1.5~4dtex的范围。
[0040] 鞘成分纤维通过与其纤度和纤维长度相应的纺纱方法,被加工至最适合形状、形态的短纤维束。在此,色相、异种纤维的混合例如使分别为100%组成的多种纤维束(纱条)从混毛交叉式针梳机(intersecting gill box)中通过,通过之后的精梳、前纺工序中的并丝(doubling)和拉丝(drafting)作用,进行平行且均整化。以下将该方法称为“纱条混纺”。该方法的成品率良好,适于多品种少量生产。在此,色相、异种纤维的混合主要在开清、梳棉工序中由梳棉机进行。以下将该方法称为“梳棉混纺”,其成品率差、适合小品种大量生产。
[0041]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以公制支数(单纱)计优选为28~52号(纤度:357~192decitex)的范围。若为该范围,则可得到操作性良好的防护服。多层结构短纤维纱是2根捻合而成的双纱,上述双纱的公制支数也可以设定为14~26号(纤度:714~384decitex)。
如果制成双纱,则不仅布料的表面会变漂亮,而且织物的强度也会变高。
[0042] 双纱的加捻系数K优选为100~200。其中,系数K通过以下所示的数学式(1)计算。
[0043] K=T/√C  式(1)
[0044] T:双纱的加捻数(次/m)
[0045] C:双纱支数(m/g)
[0046] 本发明的包含耐热性布帛的耐热性防护服除了消防服以外,还适合作为救急队员、救生队员、海上救护员、军队、石油相关设施的操作员、化工厂的操作员等的操作服。在消防服的情况下,优选在外层使用本发明的耐热性布帛。这是因为耐热性高。
[0047] 下面,使用附图对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芯鞘结构纱的装置和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缠纺纱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48] (1)牵拉工序
[0049] 包缠纺纱装置1的牵拉区6由一对前罗拉2、2’、具有皮圈的一对第二罗拉3、一对第三罗拉4和一对后罗拉5构成。由作为鞘成分纤维的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条7通过导纱器8,从后罗拉5供给,在牵拉区6中被牵拉。
[0050] (2)芯成分纤维与包覆成分纤维的合并工序
[0051] 向牵拉区6的前罗拉2、2’跟前(上游侧)供给作为芯成分纤维的对芳纶纤维牵切短纤维纱9,纱条7与被牵拉的纤维束合并。
[0052] (3)短纤维纱形成工序
[0053] 向离开前罗拉2、2’的排出部而配置的锭子10供给合并的芯成分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9和鞘成分纤维的纤维束,通过回旋流进行假捻而制成多层结构短纤维纱11。
[0054] (4)卷绕工序
[0055] 所得到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11通过清纱器(slub catcher)12,被摩擦罗拉13取回,被卷绕部17的卷绕滚筒14驱动,而卷绕到被摇臂15支承的卷装16上。
[0056] 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包缠短纤维纱)20示于图2。在图2中,芯成分纤维21是被牵切纺织的共聚系对芳纶纤维纱,鞘成分纤维25是PBI纤维和均聚系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的混纺纤维。鞘成分纤维25具有在多层结构短纤维纱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内层纤维22、表层的卷绕纤维23、松弛纤维24,还发现有绒毛26。表层的卷绕纤维23为朝着一个方向加捻的实捻状,并将整体包缠在一起。由此,绒毛少,即使受到磨损,纤维也不会脱落,保持牢固的纱线状态。在上述中,一个方向是指S捻的卷绕纤维或Z捻的卷绕纤维,并不是说捻角相同。S捻的卷绕纤维或Z捻的卷绕纤维由包缠式纺纱机的加捻纺丝器的压缩空气回旋流的方向决定。该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包缠短纤维纱)20形成为芯成分纤维(牵切短纤维纱)21、鞘成分绫纤维25中的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层纤维22、和表层的卷绕纤维23的3层结构。利用该纱线结构,纱线强度变高。
[0057]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侧面照片(倍率200倍),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芯鞘结构短纤维纱的侧面照片(倍率200倍)。均有沿鞘成分纤维的纱线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层纤维、表层的卷绕纤维和松弛纤维,也发现有绒毛。
[0058] 本发明的防护服用布帛优选将2根所述芯鞘短纤维纱(单纱)捻合而形成双纱,将其制成织物。使用双纱的理由是为了使其具有单纱的2倍以上的强度以赋予防止织造时断丝的抱合,并且使单纱所具有的粗细不均抵消、使织物的外观整齐。双纱作为一例,使用倍捻机等捻线机进行制造。倍捻机由于通过锭子(spindle)1的旋转而得到两次加捻,因此生产率高。但是,由于在长的加捻纱道上存在6处摩擦点,因此存在包覆部分容易被剥离、打乱而芯部露出的倾向。优选摩擦点为2处的环锭捻线机,最优选摩擦点为2处的加捻纱道极短的上行式捻线机。
[0059] 所得到的双纱定捻后用于经纱和纬纱而制成织物。纺织组织可以使用平纹组织(plain weave)、斜纹组织(twill weave,也称为绫织)、或缎纹组织(satin weave)组织、其他的变化纺织组织等。在制成编织物的情况下,可以应用横编、圆编、经编中的任一种。编织组织可以是任意的。在编织物内含有空气的情况下,编成双层接结毛圈布帛。纺织组织中优选的是图5所示的亚光织,该亚光织组织是平+3/3亚光织。平纹组织的部分是由8根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平纹的组织,3/3亚光织的部分中经纱和纬纱3根拉齐,该部分向表面突出。亚光织的另一例如图6所示。该亚光织组织为平+2/2亚光织。平纹组织的部分是由2根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平纹的组织,2/2亚光织的部分中经纱和纬纱2根拉齐,该部分向表面突出。这样的织物具有防滑效果,并且即使平纹组织破损,也会在亚光织部分停止,是不易破损的组织。这从防撕裂的意义上讲被称为Rip Stop结构。
[0060] 本发明的防护服用布帛的每单位的质量(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0~340g/m2的范围。若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制成更轻且穿着感良好的操作服。进一步优选为140~300g/2 2
m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50~260g/m的范围。
[0061]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和使用了该短纤维纱的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并不是必须混用防静电纤维或抗静电纤维。这是因为PBI纤维容易吸湿而不易带静电。在根据顾客的希望而混用防静电纤维的情况下,使用掺入有金属纤维、纤维、金属粒子或碳粒子的纤维等。防静电纤维优选相对于短纤维纱加入0.1~1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3~0.7质量%的范围。防静电纤维纱也可以在织造时添加。例如,优选在0.1~1质量%的范围内添加KB seiren公司制的“Belltron”、Kuraray公司制“Kuracarbo”、碳纤维、金属纤维等。
[0062] 实施例
[0063] 以下,使用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例。
[0064] 本发明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0065] <磨损试验>
[0066]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ASTM D 3884‑09泰伯法、H‑18规定的磨损试验装置30的示意性立体图。该磨损试验装置30中,将样品布32放置在旋转台31上,按照箭头所示进行旋转。旋转台3 1的转速为60rpm,摩擦轮33a、33b也相应地旋转。在样品布32上配置有摩擦轮33a、33b,并且按照箭头所示朝着彼此相反的方向使其旋转。摩擦轮33a、33b的载荷合计为500g。一边吸引磨损粉一边继续旋转。磨损痕迹34为环状,其外直径L1约为88mm,面积
2
约为30cm。测定直到断线并出现直径为1~2mm的孔为止的转速。将300次以上设为合格水平。
[0067] <根据JIS L 1096B法的燃烧破裂试验>
[0068] 图8是JIS L 1096B法的恒速伸长型燃烧破裂装置35的示意性截面图。将直径为80mm的样品布37安装在试样安装台36的夹具上。夹具的内径L2=44mm。压杆38的前端半径为12.5mm、直径L3为25mm。在ISO 9151的火焰暴露试验中,将80kW的热量照射在样品布上8秒钟后,以每分钟10cm的加压速度将压杆38的前端按压在其燃烧部分,测定刺破样品布37的强度(N)。将140N以上设为合格水平。
[0069] <洗涤磨损变退色试验>
[0070] 按照ISO6330 6N‑F规定的方法反复进行10次洗涤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5个等级通过目视判断,变色最少的为5级,变色多的为1级。将3级以上设为合格水平。
[0071] <其它物性>
[0072] 按照JIS或行业标准进行了测定。
[0073] (实施例1~2、比较例1~2)
[0074] 1.使用纤维
[0075] (1)芯成分纤维
[0076] 作为芯成分纤维,使用共聚物对芳纶纤维、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Technora”的牵切短纤维纱(加捻数Z方向为45次/10cm)、纱纤度为8.0tex(公制支数:1/125)(单纤维纤度为1.7dtex,平均纤维长度为100mm,半成品(黄色))。
[0077] (2)鞘成分纤维
[0078] 混纺下述3种纤维。
[0079] (i)PBI纤维
[0080] 使用美国PBI Performance Products,Inc.制的PBI纤维(纤维长度为51mm的角切、纤度为1.7dtex)。
[0081] (ii)均聚物对芳纶纤维
[0082] 使用中国烟台泰和公司制、商品名“泰普龙”(纤维长度为51mm的角切、纤度为1.7dtex、黑色品)。
[0083] (iii)间芳纶纤维
[0084] 使用中国烟台泰和公司制、商品名“ニュースターBL3”(纤维长度为51mm的角切、纤度为1.7dtex)。
[0085] 将以上的PBI纤维、均聚物对芳纶纤维、间芳纶纤维按照表1所示的规定比例进行均匀混合。
[0086] 2.短纤维纱的制作
[0087] (1)包缠短纤维纱
[0088] 通过图1所示的方法,将共聚物对芳纶纤维的牵切短纤维纱作为芯成分纤维,将混纺PBI纤维、均聚物对芳纶纤维和间芳纶纤维而得到的纤维束(纱条)作为鞘成分纤维,使用图1所示的村田机械公司制的商品名“No.870,MURATA VORTEX SPINNER”,以300m/分的速度制造包缠短纤维纱单纱。得到的纱线的公制支数为40号。
[0089] (2)双纱的制作
[0090] 使用倍捻机将2根包缠短纤维纱单纱进行实捻,制成双纱。捻数设定为670次/m,加捻系数K=150。
[0091] 3.织物的制作
[0092] 将所述双纱用作经纱和纬纱,使用剑杆织机以质量为225g/m2、纵向纱密度为216.5根/10cm、横向纱密度为206.7根/10cm制作了图6所示的2/2亚光织组织的织物。
[0093] 条件和结果汇总示于表1~2中。
[0094] 表1
[0095]
[0096] 表2
[0097]
[0098] 由表2确认了,实施例1及2中,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及洗涤摩擦变退色均为合格水平。
[0099]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00] 本发明的使用了耐热性布帛的耐热性防护服除了消防服以外,还适合作为救急队员、救生队员、海上救护员、军队、石油相关设施的操作员、化工厂的操作员等的操作服。特别是可以提供摩擦强度、燃烧破裂强度、洗涤摩擦变退色均为合格水平的耐热性布帛及耐热性防护服。
[0101] 符号说明
[0102] 1包缠纺纱装置
[0103] 2,2’前罗拉
[0104] 3 第二罗拉
[0105] 4 第三罗拉
[0106] 5 后罗拉
[0107] 6 牵拉区
[0108] 7 纱条
[0109] 8 导纱器
[0110] 9 牵切短纤维纱
[0111] 10 锭子
[0112] 11 多层结构短纤维纱
[0113] 12 清纱器
[0114] 13 摩擦罗拉
[0115] 14 摩擦罗拉
[0116] 15 摇架臂
[0117] 16 卷装
[0118] 20多层结构短纤维纱(包缠短纤维纱)
[0119] 21芯成分纤维(牵切短纤维纱)
[0120] 22 鞘成分纤维的内层纤维
[0121] 23 卷绕纤维
[0122] 24 松弛纤维
[0123] 25 鞘成分纤维
[0124] 26 绒毛
[0125] 30 磨损试验装置
[0126] 31 旋转台
[0127] 32 样品布
[0128] 33a,33b摩擦轮
[0129] 34磨损痕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