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妇女紧身衣;乳罩 / 乳罩 / 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

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

申请号 CN201910726953.9 申请日 2019-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0301691A 公开(公告)日 2019-10-08
申请人 华歌尔(中国)时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乃珺; 徐朝晖; 汪玉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该衣服的罩杯包括罩杯本体、弹性带和提拉部,提拉部用于在穿着状态时施加侧推 力 和上抬力于胸部;弹性带沿其延伸方向可伸缩,弹性带的两端至少在穿着状态时与罩杯本体固定,并且提拉部至少 覆盖 弹性带的固定点所围成的最小区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罩杯的衣服设置有提拉部和弹性带,提拉部覆盖于弹性带所包围的最小区域,这样穿戴时,提拉部在对胸侧施加侧推力和上抬的同时,弹性带会进一步有效增加侧推效果,增强了罩杯对穿着者胸部的塑形能力,在运动中罩杯弹性带可以随体而变化,进而始终对胸部产生稳固推力,运动后依旧保持胸部造型,提高胸部塑型的同时增加动后造型的安定性,可兼顾塑型和动后合体的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杯,所述罩杯包括罩杯本体(10),所述罩杯本体(10)设有提拉部(a),所述提拉部(a)用于在穿着状态时施加侧推和上抬力于胸部;所述罩杯还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沿其延伸方向可伸缩,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至少在穿着状态时与所述罩杯本体(10)固定,并且所述提拉部(a)至少覆盖所述弹性带的固定点所围成的最小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所述第一弹性带(t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交叉形成X状,并且两弹性带的下固定点均固定于所述罩杯本体(10)的下边沿相应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a)的下边沿与所述罩杯本体(10)的下边沿部分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C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C3)沿所述提拉部(a)的上边沿布置,所述第一弹性带(t1)、所述第二弹性带(t2)和所述提拉部(a)通过同一工艺与所述罩杯本体(10)结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肩带(20),所述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C1)、所述肩带(20)和所述罩杯本体(10)的结合点二者重合,所述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C3)位于所述罩杯本体(10)的上边沿以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t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的横向宽度范围均为:5mm至35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t1)、所述第二弹性带(t2)、所述提拉部(a)三者与所述罩杯本体(10)通过缝合工艺或者热贴工艺结合固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t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均位于所述提拉部(a)内侧;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带(t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二者位于所述提拉部(a)和所述罩杯本体(10)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带(t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t2)均位于所述罩杯本体(10)的外侧;
或者,所述提拉部(a)位于所述罩杯本体的内侧或者外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a)的材料包括有弹性的经编针织物、有弹性的纬编针织物、有弹性的机织物、无弹性的非织造布、无弹性的发泡材料、无弹性的机织物或者无弹性的针织物中的一者或者几者。
10.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具有罩杯的衣服处于穿戴状态,所述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C1)和下固定点(C2)、所述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C3)和下固定点(C4)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2)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处于A3A4弧线上,最低点为A3,最高点为A4;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4)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位于A4A2弧线上,最低点为A4,最高点为A2;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上固定点(C3)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位于A6A7A8A9A6所形成的四边形中,最低点为A8或A9,最高点为A7;且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2)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4)的投影不重合;
其中A1为乳头点,点A2、A3、A4、A5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过乳头点A1作平线d1与垂直线d2;水平线d1与上乳房根围线y1的左交点为A2;上乳房根围线y1与d2的交点A0,点A3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d2的交点;将A1A2线段三等分,三等分线分别为平行于d2的线d3和线d4;点A4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线d4的交点,点A8为线d1与线d4的交点,点A7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4的交点;点A5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线d3的交点,点A9为线d1与线d3的交点,点A6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3的交点,点A10为所述具有罩杯的衣服的肩带(20)点。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衣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

背景技术

[0002] 文胸一种典型的具有罩杯的衣服,其主要应用于女性人群方面,女性通过文胸来调整身材,使身形看起来更加完美。在追求文胸塑型的基本前提下,使用者对于文胸的穿着安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 目前的文胸的罩杯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无弹性罩杯和有弹性罩杯,其中无弹性罩杯为完全使用无弹性材料制作的罩杯;有弹性罩杯为完全使用弹性材料制作的罩杯。
[0004] 无弹性罩杯不容易形变,对于胸部的塑性能比较强,例如无弹性罩杯穿着后,可以使穿戴者胸部比较突出、上抬、集中等,但是不同个体间会有差异,合体性差,尤其穿戴者动后文胸容易发生移位,造成胸部乳沟分散,并且极大影响了文胸的动后造型安定性。
[0005] 弹性罩杯的弹性材料容易拉开,具有弹性,其可以随着胸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立体、不聚拢,尤其运动后对胸部的塑型更差。
[0006]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穿着时对胸部塑型能力强,且合体性能比较好的罩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包括罩杯,所述罩杯包括罩杯本体,所述罩杯本体设有提拉部,所述提拉部用于在穿着状态时施加侧推力和上抬力于胸部;所述罩杯还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沿其延伸方向可伸缩,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至少在穿着状态时与所述罩杯本体固定,并且所述提拉部至少覆盖所述弹性带的固定点所围成的最小区域。
[0008]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罩杯的衣服设置有提拉部和弹性带,提拉部覆盖于弹性带所包围的最小区域,这样穿戴时,提拉部在对胸侧施加侧推力和上抬的同时,弹性带会进一步有效增加侧推效果,增强了罩杯对穿着者胸部的塑形能力,在运动中罩杯弹性带可以随体而变化,进而始终对胸部产生稳固推力,运动后依旧保持胸部造型,提高胸部塑型的同时增加动后造型的安定性,可兼顾塑型和动后合体的特性。
[0009] 可选的,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交叉形成X状,并且两弹性带的下固定点均固定于所述罩杯本体的下边沿相应位置
[0010] 可选的,所述提拉部的下边沿与所述罩杯本体的下边沿部分重合。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上固定点沿所述提拉部的上边沿布置,所述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和所述提拉部通过同一工艺与所述罩杯本体结合固定。
[0012] 可选的,还包括肩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所述肩带和所述罩杯本体的结合点二者重合,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上固定点位于所述罩杯本体的上边沿以内。
[0013]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横向宽度范围均为:5mm至35mm。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所述提拉部三者与所述罩杯本体通过缝合工艺或者热贴工艺结合固定。
[0015]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均位于所述提拉部内侧;或者,[0016]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二者位于所述提拉部和所述罩杯本体之间;或者,
[0017]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均位于所述罩杯本体的外侧;
[0018] 或者,所述提拉部(a)位于所述罩杯本体的内侧或者外侧。
[0019] 可选的,所述提拉部的材料包括有弹性的经编针织物、有弹性的纬编针织物、有弹性的机织物、无弹性的非织造布、无弹性的发泡材料、无弹性的机织物或者无弹性的针织物中的一者或者几者。
[0020] 可选的,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第二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满足以下条件:当所述具有罩杯的衣服处于穿戴状态,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处于A3A4弧线上,最低点为A3,最高点为A4;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A4A2弧线上,最低点为A4,最高点为A2;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位于A6A7A8A9A6所形成的四边形中,最低点为A8或A9,最高点为A7;且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的投影不重合;
[0021] 其中A1为乳头点,点A2、A3、A4、A5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过乳头点A1作平线d1与垂直线d2;水平线d1与上乳房根围线y1的左交点为A2;上乳房根围线y1与d2的交点A0,点A3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d2的交点;将A1A2线段三等分,三等分线分别为平行于d2的线d3和线d4;点A4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线d4的交点,点A8为线d1与线d4的交点,点A7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4的交点;点A5为线乳房根围线y2与线d3的交点,点A9为线d1与线d3的交点,点A6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3的交点,点A10为所述具有罩杯的衣服的肩带点。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具有罩杯的衣服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当具有罩杯的衣服穿着时,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二者与罩杯本体的四个固定点的相应临界点覆盖于人体区域范围的示意图。
[0024]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5] 10-罩杯本体;a-提拉部;t1-第一弹性带;t2-第二弹性带;20-肩带;30-后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非弹性材料罩杯的文胸和弹性材料文胸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对穿戴者胸部塑型能力强,且运动前后均合体性能比较好的罩杯。本文以罩杯应用于文胸产品为例,继续介绍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当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当本文所提供的罩杯不局限于应用于文胸产品,该结构的罩杯可以应用于具有罩杯的所有类型的衣服。
[0027]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具有罩杯的衣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当具有罩杯的衣服穿着时,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二者与罩杯本体的四个固定点的相应临界点覆盖于人体区域范围的示意图。
[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包括罩杯,以图1中所示文胸为例,罩杯为文胸的主体部分,文胸还可以包括连接罩杯的肩带20以及后背带30等部件,肩带20、后背带30与罩杯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式,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文不做具体限定。
[0030] 本发明所提供的罩杯包括罩杯本体10,罩杯本体10设有提拉部a,提拉部a可以位于罩杯本体10内侧,也可以位于罩杯本体10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罩杯本体10朝向穿戴者的一侧定义为内侧。提拉部a的主要作用为当衣服处于穿着状态时,提拉部a施加侧推力和上抬力于胸部。即提拉部a主要起到在胸部施加推力以增加胸部集中和上抬,有效增强罩杯侧推和上抬。提拉部a的结构形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设计。
[0031] 其中,提拉部a的材料包括有弹性的经编针织物、有弹性的纬编针织物、有弹性的机织物、无弹性的非织造布、无弹性的发泡材料、无弹性的机织物或者无弹性的针织物中的一者或者几者。也就是说,提拉部a可以为弹性材料,也可以为非弹性材料,还可以为弹性材料和非弹性材料的混合体。关于提拉部a的材料本文不做具体限定。
[0032] 本发明中的罩杯还包括弹性带,沿其延伸方向可伸缩,弹性带的两端至少在穿着状态时与罩杯本体10固定,也就是说,弹性带的两端可以直接固定于罩杯本体10上,也可以与罩杯本体10可拆卸连接。
[0033] 其中,提拉部a至少覆盖弹性带的固定点所围成的最小区域。即至少在弹性带与罩杯本体10的固定点所围成的最小区域内部布置提拉部a。当然,提拉部a的最大布置范围不能超过罩杯本体10。
[0034] 罩杯可以为半罩杯、3/4罩杯和全罩杯,罩杯的大小、形状本文不做限定。
[0035]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罩杯的衣服设置有提拉部a和弹性带,提拉部a覆盖于弹性带所包围的最小区域,这样穿戴时,提拉部a在对胸侧施加侧推力和上抬的同时,弹性带会进一步有效增加侧推效果,增强了罩杯对穿着者胸部的塑形能力,在运动中罩杯弹性带可以随体而变化,进而始终对胸部产生稳固推力,运动后依旧保持胸部造型,提高胸部塑型的同时增加动后造型的安定性,可兼顾塑型和动后合体的特性。
[0036] 提拉部a周边与罩杯本体10通过缝合或者热贴或者其他工艺固定。
[003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带可以包括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交叉形成X状,并且两弹性带的下固定点均固定于罩杯本体10的下边沿相应位置。在非穿戴状态,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可以处于非拉伸状态,当处于穿戴状态时,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被拉伸从而施加推力和上抬力于胸部。
[0038] 第一弹性带t1的两个端点和第二弹性带t2的两个端点可以与罩杯本体10固定,也可以与提拉部a固定。弹性带可以仅端点和罩杯本体10、提拉部a固定;也可以缝制或热贴于提拉部a上成为一体后再与罩杯本体10固定。
[0039]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将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定义为点C1、第一弹性带t1的下固定点定义为点C2、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定义为点C3、第二弹性带t2的下固定点定义为点C4。第一弹性带t1沿C1C2方向延伸和可伸缩,第二弹性带t2沿C3C4方向可延伸和可伸缩。
[0040] 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交叉形成X状,这样在施加相同抬升力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减少弹性带的体积。
[004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拉部a的下边沿与罩杯本体10的下边沿部分重合。优选第一弹性带t1的下固定点定义为点C2、第二弹性带t2的下固定点定义为点C4均固定于提拉部a与罩杯本体10重合的下边沿。这样可以降低罩杯本体10的加工工艺,通过一次热贴或者缝合或者其他工艺手段即可实现三者的固定。
[0042] 本发明中优选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和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沿提拉部a的上边沿布置,第一弹性带t1、第二弹性带t2和提拉部a通过同一工艺与罩杯本体10结合固定,即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和提拉部a的上边沿通过同一工艺与罩杯本体10结合固定。
[0043] 这样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和提拉部a的上边沿可以通过一次热贴或者缝合或者其他工艺手段实现三者的固定,进一步降低罩杯的加工工艺。
[0044] 当然,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提拉部a的上边沿三者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本文上述描述,第一弹性带t1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还可以位于提拉部a上边沿的内侧,即提拉部a的上边沿覆盖第一弹性带t1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
[0045] 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提拉部a的上边沿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与罩杯本体10结合固定。
[0046] 对于具有肩带的衣服而言,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肩带和罩杯本体10的结合点二者重合,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位于罩杯本体10的上边沿以内。这样可以尽量降低罩杯的加工工艺,并且结合点比较少可以适当增加衣服穿着的舒适性。
[0047]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的横向宽度范围可以均为:5mm至35mm。
[0048] 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的位置可以由以下几种情形:
[0049]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可以均位于提拉部a朝向穿戴者的一侧;该实施方式中不仅方便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的固定,而且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对于胸部的侧推力也比较佳,随体性比较好,并且易于更换弹性带。
[0050]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二者位于提拉部a和罩杯本体10之间;该实施方式中文胸的功能性保证同时美观性比较好。
[0051] 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均位于罩杯本体10的外侧,即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位于罩杯本体10背向穿戴者的一侧。
[0052] 本文还给出了第一弹性带t1、第二弹性带t2二者与罩杯本体10固定位置的确定方式,具体如下:
[0053] 当所述具有罩杯的衣服处于穿戴状态,所述第一弹性带t1的上固定点C1和下固定点C2、所述第二弹性带t2的上固定点C3和下固定点C4满足以下条件:上固定点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2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处于A3A4弧线上,最低点为A3,最高点为A4;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4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A4A2弧线上,最低点为A4,最高点为A2;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上固定点C1在穿戴者身体的投影位于A6A7A8A9A6所形成的四边形中,最低点为A8或A9,最高点为A7;且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2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下固定点C4的投影不重合。
[0054] 其中A1为乳头点,点A2、A3、A4、A5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0055] 过乳头点A1作水平线d1与垂直线d2;水平线d1与上乳房根围线y1的左交点为A2;上乳房根围线y1与d2的交点A0,下乳房根围线y2与d2的交点为点A3;
[0056] 将A1A2线段三等分,三等分线分别为平行于d2的线d3和线d4;点A4为下乳房根围线y2与线d4的交点,点A8为线d1与线d4的交点,点A7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4的交点;点A5为线乳房根围线y2与线d3的交点,点A9为线d1与线d3的交点,点A6为上乳房根围线y1与线d3的交点,点A10为具有罩杯的衣服的肩带点。
[0057] 其中图2中B1、B2、B3和A10分别为C2、C4、C3和C1的投影点的边界点。
[0058] 图2中仅示出了一侧弹性带固定点的设计方式,另一侧对称设计即可。
[0059] 本发明中的具有罩杯的衣服穿着时,只要满足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的上述四个固定点位于上述区间即可。在确定四个固定点后再确定提拉部a的大小和形状。
[0060]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带t1和第二弹性带t2固定点的选择可以尽量方便提拉部a的设计,以有利于后续的加工制作,降低成型工艺难度。
[0061] 本文中罩杯可以为压模杯、缝制杯或者压模-缝制拼接杯或者其他形式杯。
[0062] 根据罩杯所应用服装的不同,具有罩杯的衣服的其他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赘述。
[0063]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罩杯的衣服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