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身内衣

申请号 CN201910304766.1 申请日 2019-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9998183A 公开(公告)日 2019-07-12
申请人 佛山市文硕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文; 陈彩虹; 王旺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塑身内衣,由束衣以及束裤组成,所述束衣包括 肩带 部、束腰部以及扣合部,所述束腰部环绕腰部设置并且其端部通过扣合部扣合连接;所述束腰部展开时呈片状,所述束腰部包括后背片以及连接在后背片左右两侧的左腰片与右腰片;所述后背片的面料中包含竹炭 纤维 以及咖啡纱;所述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中包含 银 纤维;所述束裤包括护腹部以及束腿部;所述护腹部的面料中包含发热纤维。本发明通过束衣的不同 位置 采用不同的面料,在背部采用具有冬暖夏凉作用的面料,腰部以及腹部采用可以温和发热的面料,可以实现女性在夏季保持凉爽的同时,也能对女性的腹部进行持续蓄热保温,减缓女性的宫寒症状。
权利要求

1.一种塑身内衣,由束衣以及束裤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衣包括肩带部、束腰部以及扣合部,所述束腰部环绕腰部设置并且其端部通过扣合部扣合连接;
所述束腰部展开时呈片状,所述束腰部包括后背片以及连接在后背片左右两侧的左腰片与右腰片;
所述后背片的面料中包含竹炭纤维以及咖啡纱;
所述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中包含纤维;
所述束裤包括护腹部以及束腿部;
所述护腹部的面料中包含发热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片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58%的锦纶、16%的咖啡纱、10%的竹炭纤维、8%的纶以及8%的莱卡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片的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作:
S1、纺纱:将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16%、
10%、8%以及8%经过纺纱与织造,制成坯布;
S2、前处理:将蓬松剂1-2%o.w.f、咖啡渣1-2%o.w.f、酸钠1-1.5%o.w.f以及螯合分散剂0.5-1%o.w.f,混合后配制成前处理剂,将坯布置于前处理剂中,浴比为1:10,在20-25℃的温度下,浸泡30-40min,然后逐渐升温至90-95℃,保温浸泡20-25min后,用60-70℃的清洗10-20min;
S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通过染料进行染色,染料的用量为1-2%o.w.f,染色温度为100-110℃;然后采用1-2%o.w.f的皂洗剂进行皂洗,皂洗温度为90-95℃,皂洗时间为15-
20min;
S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坯布用1-2%o.w.f的柔软剂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50-60℃,处理时间为20-25min,然后在120-130℃的温度下热烘30-40min,即可得到后背片的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S3中的升温速度为4-6℃/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渣的粒径为2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氨基油20-30份、异构醇聚乙烯醚10-1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4-6份、有机膨润土4-6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4份以及聚乙二醇10-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8%的银纤维、6%的氨纶以及6%的莱卡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腹部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10%的发热纤维以及10%的氨纶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设于左腰片远离后背片的一侧的勾扣以及设于右腰片远离后背片一侧的勾圈,所述勾扣扣合在勾圈上以将左腰片与右腰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裤还包括呈倒“U”的裆部,所述裆部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98%的纤维以及2%的竹炭纤维组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塑身内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衣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塑身内衣。

背景技术

[0002] 塑身内衣是内衣的一种,塑身内衣的伸缩弹性很好,具有修身、提臀、平腹以及挺胸的作用,可以重修、重塑身体曲线,因而越来越受到对瘦身塑性有需求的广大女性的喜爱;塑身内衣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调整型胸罩、束腰、束裤、胸腰腹三合一束衣、一件式全身束衣以及智能型束身衣。
[0003] 一般来说,塑身内衣需要长期穿着才会塑身效果,而且每天的穿着时间一般需要八个小时,而为了达到塑性的效果,塑身内衣一般具有一定的压,在穿着的时候塑身内衣与人体的肌肤紧密贴合,在长期穿着的情况下,这就对塑身内衣的舒适度有了很大的要求。虽然塑身内衣一般都比较轻薄,但是在夏季的时候,贴身穿着的塑身内衣还是引起人们发热、出汗,而塑身内衣长期接触汗渍时,易引起塑身内衣发黄变色、降低塑身内衣的弹性,进而降低塑身内衣的寿命,因此人们又会采用比较清凉的面料制作塑身内衣,但是这种清凉的面料又不适合人们在冬天穿着,并且清凉的面料会降低女性腹部的温度,甚至加重某些女性宫寒的症状,影响人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身内衣,其通过束衣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面料,在背部采用具有冬暖夏凉作用的面料,腰部以及腹部采用可以温和发热的面料,可以实现女性在夏季保持凉爽的同时,也能对女性的腹部进行持续蓄热保温,减缓女性的宫寒症状。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身内衣,由束衣以及束裤组成,所述束衣包括肩带部、束腰部以及扣合部,所述束腰部环绕腰部设置并且其端部通过扣合部扣合连接;所述束腰部展开时呈片状,所述束腰部包括后背片以及连接在后背片左右两侧的左腰片与右腰片;所述后背片的面料中包含竹炭纤维以及咖啡纱;所述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中包含纤维;所述束裤包括护腹部以及束腿部;所述护腹部的面料中包含发热纤维。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抗菌抑菌以及冬暖夏凉的作用,而咖啡纱具有快速吸湿排汗的作用;采用包含竹炭纤维以及咖啡纱的面料作为后背片的材料,在夏季可以起到降温排汗的作用,而在冬季由于人出汗较少,因而不会吸汗而降温,而在此时竹炭纤维与咖啡纱可以发挥其蓄热保暖的作用,因而起到保温的作用。位于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中的银纤维在人体温度的作用下,可以释放远红外线以及负离子,使人体腰部的皮肤温度上升,促进血液循环。位于护腹部的面料中的发热纤维可以吸收人体的皮肤呼吸产生是湿气来达到发热的效果,并且其发热度较低,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可以持续温和地对人体的腹部进行保温,减缓部分人群的宫寒腹痛的症状。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片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58%的锦纶、16%的咖啡纱、10%的竹炭纤维、8%的纶以及8%的莱卡制成。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制成的面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弹性、吸湿透气性以及抗菌性。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片的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作:S1、纺纱:将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16%、
10%、8%以及8%经过纺纱与织造,制成坯布;
S2、前处理:将蓬松剂1-2%o.w.f、咖啡渣1-2%o.w.f、酸钠1-1.5%o.w.f以及螯合分散剂0.5-1%o.w.f,混合后配制成前处理剂,将坯布置于前处理剂中,浴比为1:10,在20-
25℃的温度下,浸泡30-40min,然后逐渐升温至90-95℃,保温浸泡20-25min后,用60-70℃的清洗10-20min;
S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通过染料进行染色,染料的用量为1-2%o.w.f,染色温度为100-110℃;然后采用1-2%o.w.f的皂洗剂进行皂洗,皂洗温度为90-95℃,皂洗时间为
15-20min;
S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坯布用1-2%o.w.f的柔软剂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50-60℃,处理时间为20-25min,然后在120-130℃的温度下热烘30-40min,即可得到后背片的面料。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竹炭纤维与咖啡纱纤维中存在的纤维孔隙可以实现吸湿透气在作用,但是对竹炭纤维、咖啡纱、锦纶、氨纶以及莱卡混纺后面料进行后整理的过程中,整理剂的加入容易堵塞竹炭纤维与咖啡纱纤维的微细孔洞,影响面料的吸湿透气作用,而经过前处理剂的作用可以使竹炭纤维与咖啡纱的纤维孔隙微扩,既能提高整理剂的作用,又能防止其将纤维孔隙堵塞,从而提高后背片的面料的吸湿透气的效果。
[0011] 进一步地,S3中的升温速度为4-6℃/min。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4-6℃/min的速度逐渐升温,可以使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的纤维孔隙逐渐扩张,提高面料的尺寸稳定性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咖啡渣的粒径为20-100μm。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咖啡渣的粒径为20-100μm,在采用包含咖啡渣的前处理剂对坯布进行浸渍时,前处理可以对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中的纤维孔隙进行扩孔,同时粒径较小的咖啡渣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其他物质对纤维孔隙的堵塞情况,提高蓬松剂的效果。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蓬松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氨基油20-30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1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4-6份、有机膨润土4-6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4份以及聚乙二醇10-15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氨基硅油、构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有机膨润土、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及聚乙二醇混合得到的蓬松剂可以对坯布起到蓬松、柔软的作用,并且蓬松剂与咖啡渣、碳酸钠以及螯和分散剂配合时,还可以对竹炭纤维以及咖啡纱的纤维孔隙起到扩孔的作用。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8%的银纤维、6%的氨纶以及6%的莱卡组成。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由锦纶、银纤维、氨纶以及莱卡组成,该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以及弹性,并且还可以释放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使人体腰部的皮肤温度上升,促进血液循环。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护腹部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10%的发热纤维以及10%的氨纶组成。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护腹部的面料中的发热纤维可以持续温和地对人体的腹部进行保温,减缓部分人群的宫寒腹痛的症状;将其与锦纶、发热纤维以及氨纶混纺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以及弹性。
[0021]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包括设于左腰片远离后背片的一侧的勾扣以及设于右腰片远离后背片一侧的勾圈,所述勾扣扣合在勾圈上以将左腰片与右腰片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束衣的时候,将肩带部穿在肩膀的位置,然后将束腰部围绕腰部,使后背片抵接于后背以及后腰处,拉动左腰片以及右腰片,使其相互靠近,然后将勾扣扣合在勾圈上,从而将束腰部包裹在人体的腰部,以对腰部进行塑性,穿脱方便,操作简单。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束裤还包括呈倒“U”的裆部,所述裆部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98%的纤维以及2%的竹炭纤维组成。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裤的裆部面料采用棉纤维以及竹炭纤维混纺制得,棉纤维具有透气、亲肤、舒适的特点,而竹炭纤维不仅具有柔软、透气的作用,还具有抑菌抗菌的作用。
[0025]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束衣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面料,在背部采用具有冬暖夏凉的面料,腰部以及腹部采用可以温和发热的面料,可以实现女性在夏季保持凉爽的同时,也能对女性的腹部进行持续蓄热保温,减缓女性的宫寒症状;
2.采用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制成的面料出油很好的耐磨性、弹性、吸湿透气性以及抗菌性;
3.采用氨基硅油、构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有机膨润土、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及聚乙二醇混合得到的蓬松剂可以对坯布起到蓬松、柔软的作用,并且蓬松剂与咖啡渣、碳酸钠以及螯和分散剂配合时,还可以对竹炭纤维以及咖啡纱的纤维孔隙起到扩孔的作用,既能提高整理剂的作用,又能防止其将纤维孔隙堵塞,从而提高后背片的面料的吸湿透气的效果;
4.咖啡渣的粒径为20-100μm,在采用包含咖啡渣的前处理剂对坯布进行浸渍时,前处理可以对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中的纤维孔隙进行扩孔,同时粒径较小的咖啡渣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其他物质对纤维孔隙的堵塞情况,提高蓬松剂的效果;
5.左腰片与右腰片的面料由锦纶、银纤维、氨纶以及莱卡组成,该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以及弹性,并且还可以释放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使人体腰部的皮肤温度上升,促进血液循环;位于护腹部的面料中的发热纤维可以持续温和地对人体的腹部进行保温,减缓部分人群的宫寒腹痛的症状;将其与锦纶、发热纤维以及氨纶混纺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以及弹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实施例1的塑身内衣的正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束腰部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0027] 图中,1、束衣;11、肩带部;12、束腰部;121、后背片;122、左腰片;123、右腰片;13、扣合部;131、勾扣;132、勾圈;2、束裤;21、护腹部;22、束腿部;23、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一、蓬松剂的制备例:蓬松剂的制备例1:取氨基硅油20kg、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4kg、有机膨润土4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kg以及聚乙二醇10kg,将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蓬松剂。
[0030] 蓬松剂的制备例2:取氨基硅油25kg、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2.5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kg、有机膨润土5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kg以及聚乙二醇12.5kg,将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蓬松剂。
[0031] 蓬松剂的制备例3:取氨基硅油30kg、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5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kg、有机膨润土6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4kg以及聚乙二醇15kg,将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蓬松剂。
[0032] 二、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螯和分散剂选自中山市永盈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AF115的螯和分散剂;皂洗剂选自东莞市太洋纺织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酸性防沾皂洗剂;柔软剂选自东莞市太洋纺织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BC柔软剂;发热纤维选自青岛新维纺织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远红外发热保暖纤维;染料选自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ECO 300%分散黑ECO。
[0033] 实施例1:一种塑身内衣,参见图1和图2,由束衣1以及束裤2组成,束衣1包括肩带部11、束腰部12以及扣合部13,束腰部12环绕腰部设置并且其端部通过扣合部13扣合连接;束腰部12展开时呈片状,束腰部12包括后背片121以及连接在后背片121左右两侧的左腰片
122与右腰片123;扣合部13包括设于左腰片122远离后背片121的一侧的勾扣131(参见图3)以及设于右腰片123远离后背片121一侧的勾圈132,勾扣131(参见图3)扣合在勾圈132上以将左腰片122与右腰片123连接。后背片121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58%的锦纶、16%的咖啡纱、10%的竹炭纤维、8%的氨纶以及8%的莱卡制成;左腰片122与右腰片123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8%的银纤维、6%的氨纶以及6%的莱卡组成。
[0034] 参见图1和图2,束裤2包括护腹部21、束腿部22以及呈倒“U”的裆部23;护腹部21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0%的锦纶、10%的发热纤维以及10%的氨纶组成;裆部23的面料由重量百分比为98%的棉纤维以及2%的竹炭纤维组成。
[0035] 其中,后背片121的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作:S1、纺纱:将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16%、
10%、8%以及8%经过纺纱与织造,制成坯布;
S2、前处理:将蓬松剂(选自蓬松剂的制备例1)1%o.w.f、粒径为20-100μm的咖啡渣1%o.w.f、碳酸钠1%o.w.f以及螯合分散剂0.5%o.w.f,混合后配制成前处理剂,将坯布置于前处理剂中,浴比为1:10,在20-25℃的温度下,浸泡30min,然后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90℃,保温浸泡20min后,用60℃的水清洗10min;
S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通过染料进行染色,染料的用量为1%o.w.f,染色温度为100℃;然后采用1%o.w.f的皂洗剂进行皂洗,皂洗温度为90℃,皂洗时间为15min;
S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坯布用1%o.w.f的柔软剂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20min,然后在120℃的温度下热烘30min,即可得到后背片121的面料。
[0036]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背片的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作:S1、纺纱:将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16%、
10%、8%以及8%经过纺纱与织造,制成坯布;
S2、前处理:将蓬松剂(选自蓬松剂的制备例2)1.5%o.w.f、粒径为20-100μm的咖啡渣
1.5%o.w.f、碳酸钠1.25%o.w.f以及螯合分散剂0.75%o.w.f,混合后配制成前处理剂,将坯布置于前处理剂中,浴比为1:10,在23℃的温度下,浸泡35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93℃,保温浸泡23min后,用65℃的水清洗15min;
S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通过染料进行染色,染料的用量为1.5%o.w.f,染色温度为105℃;然后采用1.5%o.w.f的皂洗剂进行皂洗,皂洗温度为93℃,皂洗时间为13min;
S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坯布用1.5%o.w.f的柔软剂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55℃,处理时间为23min,然后在125℃的温度下热烘35min,即可得到后背片的面料。
[0037]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背片的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作:S1、纺纱:将锦纶、咖啡纱、竹炭纤维、氨纶以及莱卡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16%、
10%、8%以及8%经过纺纱与织造,制成坯布;
S2、前处理:将蓬松剂(选自蓬松剂的制备例3)2%o.w.f、粒径为20-100μm的咖啡渣2%o.w.f、碳酸钠1.5%o.w.f以及螯合分散剂1%o.w.f,混合后配制成前处理剂,将坯布置于前处理剂中,浴比为1:10,在25℃的温度下,浸泡40min,然后以6℃/min的速度升温至95℃,保温浸泡25min后,用70℃的水清洗20min;
S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通过染料进行染色,染料的用量为2%o.w.f,染色温度为110℃;然后采用2%o.w.f的皂洗剂进行皂洗,皂洗温度为95℃,皂洗时间为20min;
S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坯布用2%o.w.f的柔软剂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5min,然后在130℃的温度下热烘40min,即可得到后背片的面料。
[0038] 三、对比例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后背片的面料中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替换为等量的锦纶。
[0039]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背片的面料的制作方法中,S2的前处理剂不包含蓬松剂。
[0040] 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背片的面料的制作方法中,S2的前处理剂不包含蓬松剂与咖啡渣。
[0041] 四、性能测试吸湿性:根据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中的滴水扩散速度,记录水滴在面料上时,面料完全被浸湿的时间;对后背片面料的吸湿性进行测试;
透气性:根据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对后背片的面料进行透气性测试;温感测试:模拟夏季与冬季的温度与湿度,对健康成年人在未穿着塑身内衣以及穿着塑身内衣后的1h时的体表温度变化值进行检测;模拟夏季的条件为:温度为35℃、空气湿度为70-80%;模拟冬季的条件为0℃、空气湿度为50-60%。
[0042] 柔软度:用手触摸法对后背片面料的柔软度进行评定,采用多人次分级评分后取平均值,分值越高越好,反之手感则较差,评分级别为1-5分,5分表示柔软度最高,1分表示柔软度最低。
[0043] 表1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塑身内衣的后背片的面料具有优良的吸湿性以及透气率,其在模拟冬季的条件下,可以使人体体表温度升温2.2-2.3℃,在模拟夏季的条件下,可以使人体体表温度降温3.6-3.8℃,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由于护腹部采用温和发热的面料,可以实现女性在夏季保持凉爽的同时,也能对女性的腹部进行持续蓄热保温,减缓女性的宫寒症状。
[0044] 对比例1中将后背片的面料中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替换为等量的锦纶;相较于实施例1,对比例1中后背片的面料的吸湿性以及透气性明显下降,在温感测试中,不能起到很好的冬暖夏凉的作用,并且其柔软度有所下降,说明本发明中加入的咖啡纱与竹炭纤维可以提高后背片面料的冬暖夏凉的功能,并且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与透气的作用。
[0045] 对比例2的后背片的面料的制作方法中,S2的前处理剂不包含蓬松剂;相较于实施例,对比例2中后背片的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以及柔软度明显下降,在温感测试中,其温度变化值低于实施例1的变化值,说明蓬松剂在前处理过程中,说明蓬松剂的加入可以对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的纤维孔隙起到微扩的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后背片面料的柔软度,还能提高后背片面料的吸湿排汗以及透气性的效果。
[0046] 对比例3的后背片的面料的制作方法中,S2的前处理剂不包含蓬松剂与咖啡渣;相较于实施例1,对比例3中后背片的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以及柔软度明显下降,在温感测试中,其温度变化值低于实施例1的变化值,说明蓬松剂在前处理过程中,说明蓬松剂与咖啡渣的加入可以对咖啡纱以及竹炭纤维的纤维孔隙起到微扩的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后背片面料的柔软度,还能提高后背片面料的吸湿排汗以及透气性的效果;相较于对比例2,对比例3中后背片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度以及冬暖夏凉的效果变低,说明蓬松剂与咖啡渣并用时,对后背片面料的处理效果更佳。
[004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