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妇女紧身衣;乳罩 / 妇女胸衣或束腰带 / 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

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

申请号 CN201610868927.6 申请日 2016-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6617340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申请人 深圳市六月玫瑰内衣科技有限公司; 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福开; 金华; 翁宏果; 翁创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背心后部、连接背心前部和背心后部的两条 肩带 以及设在两条肩带之间的领口组成,所述背心前部设有无 钢 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和右胸布组成,所述左胸布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所述右胸布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别贴合了人体左右乳房的弧形形态,更够给予乳房很好的 支撑 力 ,同时由于左右胸布的交叉层叠设置,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具有相互拉扯 定位 作用,避免了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对乳房的过分约束,使本内衣的舒适感强。
权利要求

1.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背心后部、连接背心前部和背心后部的两条肩带以及设在两条肩带之间的领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前部设有无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和右胸布组成,所述左胸布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所述右胸布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
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于交叉胸布的中部设有一个交点,以该交点为分隔,所述第一弧带包括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所述第二弧带包括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下弧带,所述第一上弧带、第一下弧带、第二上弧带、第二下弧带的关系为: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下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上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的下端部围设有宽松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设有使交叉胸布配合乳房形状的车缝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里层为纤维层,所述外层为透气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胸布左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三弧带,所述右胸布右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四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上端分别连接于领口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下端分别连接于背心前部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第四弧带、领口、背心前部下端形成的闭合区域对应于人体乳房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舒适定性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四弧带,所述第二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三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分别被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隔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1-2:1-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定性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0-60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0-80份
复合扩链剂                                    5-10份
交联剂                                        5-10份
硬脂酸锌                                      1-5份
化剂                                      3-5份
抗紫外剂                                      3-5份
改性纳米管                                  0.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所述8所述的一种舒适定性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00-12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0 %-45%:40 %-45%:10 %-20 %。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舒适定性的睡眠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扩链剂由2 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
6-8:1-3:2-4:6-8:1-5的比例混合组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女性睡眠过程中一直深受困扰。睡眠中不穿内衣,乳房容易在自然状态下垂摆,睡眠质量不高的同时,还不利于维持乳房的挺拔形态;而目前市面的文胸或背心中,大多数都带有圈,坚硬的质感会严重降低睡眠质量,且在压迫状态下,极易发生血液不流通的情形;而普通的无钢圈文胸对于乳房的限制较少,不能起到定位矫形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钢圈、舒适感强、能够对乳房起到矫形作用的睡眠内衣。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背心后部、连接背心前部和背心后部的两条肩带以及设在两条肩带之间的领口组成,所述背心前部设有无钢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和右胸布组成,所述左胸布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所述右胸布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
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于交叉胸布的中部设有一个交点,以该交点为分隔,所述第一弧带包括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所述第二弧带包括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下弧带,所述第一上弧带、第一下弧带、第二上弧带、第二下弧带的关系为: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下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上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
[0005] 其中,所述背心本体还包括宽松紧,所述宽松紧均与背心前部的下端和背心后部的下端连接。
[0006] 其中,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设有使交叉胸布配合乳房形状的车缝线。
[0007] 其中,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0008] 其中,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里层为纤维层,所述外层为透气层。
[0009] 其中,所述左胸布左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三弧带,所述右胸布右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四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上端分别连接于领口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下端分别连接于背心前部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第四弧带、领口、背心前部下端形成的闭合区域对应于人体乳房部位。
[0010]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四弧带,所述第二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三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分别被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隔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1-2:1-1.5。
[0011]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的上方均涂布有弹性胶层。
[0012]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的上层均涂布有弹性胶层。
[0013] 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原料组成: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0-60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0-80份
复合扩链剂                                    5-10份
交联剂                                        5-10份
硬脂酸锌                                      1-5份
化剂                                      3-5份
抗紫外剂                                      3-5份
改性纳米管                                  0.1-2份。
[0014]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由2 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6-8:1-3:2-4:6-8:1-5的比例混合组成。2-二甲基戊二胺通过碳链上第五碳原子甲基支链化胺类化合,使得其衍生物具有独特性能,如低粘度、高弹性和良好相容性能;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熔点和反应活性稍低,易于加工操作,并能赋予聚氨酯纤维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丙二胺为常见的乙醇胺扩链剂,极性较高,相对活泼,更容易给出活性H+,是预聚物交联密度更高,大大提升了氨纶纤维的强度;二乙酰乙二胺是乙二胺酰基化改性的位阻型扩链剂,相对反应活性较低,显著抑制了预聚物副反应,延长了凝胶时间,尤其更够很好地解决2-二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反应迅速不稳定的问题,有助于形成表面顺滑的氨纶;二乙胺起到链终止的作用,适时终止聚合反应,可获得分子量均匀、分子结构稳定的高品质聚合物产品。本发明的各扩链剂相辅相成,2-二甲基戊二胺性能稳定,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活性稍低,丙二胺极性较高、溶解性强,二乙酰乙二胺综合协调,二乙胺终止反应,使预聚物在扩链过程中交联密度高,最终形成力学稳定、高弹性、外表顺滑的氨纶纤维。
[0015]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00-12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0 %-45%:40 %-45%:10 %-20 %。本申请的交联剂能够提升聚合物硬段微区的稳定性,并且使本发明的其他用剂充分混合在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反应生成的预聚物中,大大地提高弹性涂层的弹性和弹性恢复性。
[0016]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30%,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4-6:1。本发明加入碳纳米管能够大大地增强弹性胶层的机械强度,并且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解决碳纳米管和聚氨酯脲的相容性问题,碳纳米管上的有机活性基团能够很好地吸附或交联在聚合物中,使碳纳米管的加入不会对弹性胶层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0017]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氨纶纤维被氧化,延长裸氨面料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的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的复配模式与本申请的聚氨酯脲溶液相容性强,抗氧化效果好。
[0018]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剂能够使氨纶纤维耐黄化。
[0019]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4-6μm,硬脂酸锌用作润滑剂,起到填平颗粒表面坑凹的作用,使用后颗粒之间的嵌合作用变弱,彼此之间易于滑动,便于其它功能助剂的加工混合,使氨纶性能均匀。而硬脂酸锌的粒径过大,不利于发挥其润滑作用,粒径过小则容易发生团聚,考虑上述因素,取硬脂酸锌的粒径为4-6μm,使氨纶具有良好的舒展性和解舒性。
[0020] 所述氨纶纤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原料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在75~90°C反应140~
160min,得到-NCO封端的预聚物;
B、将步骤A的预聚物、复合扩链剂、硬脂酸锌、抗氧剂、抗紫外剂、乙酸纤维素、改性碳纳米管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然后下切粒、干燥、熟化,得到聚氨酯切片;
C、将所述聚氨酯切片与交联剂在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并挤入喷丝装置纺丝成型,上油成卷,熟化,得到所述的氨纶纤维层,其中螺杆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140-190℃。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别贴合了人体右左乳房的弧形形态,更够给予乳房很好的支撑力,同时由于左右胸布的交叉层叠设置,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具有相互拉扯定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对乳房的过分约束,使本内衣的舒适感强;2、左右胸布的交叉层叠设置会使内衣在中间产生狭缝,增强透气性,而透气性远胜一般设有透气孔的内衣,更能排气减汗,提高睡眠质量。附图说明
[0022]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 图1是发明的正面视图。
[0024] 图2是发明交叉胸部的背面视图。
[0025] 附图标记包括:1-背心前部、11-左胸布、111-第一弧带、1111-第一上弧带、1112-第一下弧带、112-第三弧带、12-右胸布、121-第二弧带、1211-第二上弧带、1212-第二下弧带、122-第四弧带、2-背心后部、3-肩带、4-宽松紧、5-车缝线、6-领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7] 实施例1本申请中,以发明的正面视图,即图1为判断左右的基准。左右即指正面视图的左右。
[0028] 如图1所示,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1、背心后部2、连接背心前部1和背心后部2的两条肩带3以及设在两条肩带3之间的领口6组成,所述背心前部1设有无钢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组成,所述左胸布11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111,所述右胸布12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121,所述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两端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于交叉胸布的中部设有一个交点,以该交点为分隔,所述第一弧带111包括第一上弧带1111和第一下弧带1112,所述第二弧带121包括第二上弧带1211和第二下弧带1212,所述第一上弧带1111、第一下弧带1112、第二上弧带
1211、第二下弧带1212的关系为:
所述第一上弧带1111设在右胸布12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1112设在设在右胸布12的下方,第二上弧带1211设在左胸布11的下方,第二下弧带1212设在左胸布11的上方;考虑到乳房自然睡眠状态容易下垂,而人的侧睡习惯以右侧睡为优,因此第一下弧带1112设在右胸布12的下方更能给予左胸适当方向支撑力,而右胸可以借助地形(床或抱枕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0029] 其中,所述背心本体还包括宽松紧4,所述宽松紧4均与背心前部1的下端和背心后部2的下端连接。
[0030] 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分别贴合了人体左右乳房的弧形形态,更够给予乳房很好的支撑力,同时由于左右胸布12的交叉层叠设置,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具有相互拉扯定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对乳房的过分约束,使本内衣的舒适感强;同时左右胸布12的交叉层叠设置会使内衣在中间产生狭缝,增强透气性,而透气性远胜一般设有透气孔的内衣,更能排气减汗,提高睡眠质量。
[0031]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均设有使交叉胸布配合乳房形状的车缝线5。车缝线5的设置能够使左胸布11和右胸布形成与乳房形状贴合的曲面,提供乳房的容置空间,并利用弧带起到定位矫形作用。
[0032]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均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里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者合成纤维层,所述外层为透气棉层。双层结构能够实现内层的顺滑和外层的高透气性以及良好触感。
[0033]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左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三弧带112,所述右胸布12右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四弧带122,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领口6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下端分别连接于背心前部1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112、第四弧带122、领口6、背心前部1下端形成的闭合区域对应于人体乳房部位。
[0034]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111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四弧带122,所述第二弧带121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三弧带112,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分别被第二弧带121和第一弧带111分隔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2:1.5。通过对第一弧带111、第二弧带121、第三弧带112、第四弧带122的线条约束,使塑性效果得到最优化。
[0035] 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设置能够结合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给予乳房各个方向的支撑力,同时第一弧带111与第四弧带122、第二弧带121和第三弧带112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内衣的鸡心位置的布料形状更加贴合乳房形状,更好的形成乳房容置空间。
[0036]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5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70份
复合扩链剂                                             8份
交联剂                                                 9份
硬脂酸锌                                               3份
抗氧化剂                                               4份
抗紫外剂                                               4份
乙酸纤维素                                             11份
改性碳纳米管                                           1份。
[0037]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800。
[0038]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由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7:2:3:7:3混合组成。
[0039]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5μm。
[0040]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41]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42]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1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0 %:40 %: 20 %。
[0043]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5:1。
[0044]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0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0份
复合扩链剂                                              6份
交联剂                                                  8份
硬脂酸锌                                                2份
抗氧化剂                                                3份
抗紫外剂                                                3份
乙酸纤维素                                              10份
改性碳纳米管                                            0.1份。
[0045]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600。
[0046]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由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6:1:2:6: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47]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4μm。
[0048]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49]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50]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2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5%: 45%:10 % %。
[0051]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4:1。
[0052]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50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80份
复合扩链剂                                              10份
交联剂                                                  10份
硬脂酸锌                                                4份
抗氧化剂                                                5份
抗紫外剂                                                5份
乙酸纤维素                                              12份
改性碳纳米管                                            2份。
[0053]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
[0054]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为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8:3:4:8:5比例组成。
[0055]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6μm。
[0056]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57]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58]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0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5%:40 %:15 %。
[0059]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6:1。
[0060]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3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75份
复合扩链剂                                           9份
交联剂                                               8.5份
硬脂酸锌                                             2.5份
抗氧化剂                                             3.5份
抗紫外剂                                             4.5份
乙酸纤维素                                           10.5份
改性碳纳米管                                         0.8份。
[0061]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700。
[0062]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为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6:2:4: 8:3比例组成。
[0063]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5.5μm。
[0064]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65]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66]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2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5%: 45%:10 %。
[0067]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4.5:1。
[0068]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8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5份
复合扩链剂                                            7份
交联剂                                                9.5份
硬脂酸锌                                              3.5份
抗氧化剂                                              3.6份
抗紫外剂                                              3.4份
乙酸纤维素                                            10.5份
改性碳纳米管                                          0.7份。
[0069]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900。
[0070]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为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8:1:4:7:5比例组成。
[0071]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4.3μm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72]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73]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00-120℃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2%:43%:15%。
[0074]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8%,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5.6:1。
[0075]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6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72份
复合扩链剂                                           6.7份
交联剂                                               9.2份
硬脂酸锌                                             2.5份
抗氧化剂                                             4.8份
抗紫外剂                                             3.8份
乙酸纤维素                                           11.5份
改性碳纳米管                                         1.4份。
[0076]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750。
[0077]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为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7:3:4:6:2比例组成。
[0078]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4.5μm。
[0079]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80]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81]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12℃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2%:45%:13%。
[0082]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为:先利用浓硫酸钝化处理未改性的碳纳米管,将钝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浸泡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中,所述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4%,所述碳纳米管与丙烯酰氯单体溶液的重量比为4.5:1。
[0083]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氨纶纤维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7份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7份
复合扩链剂                                           8.7份
交联剂                                               9.2份
硬脂酸锌                                             2.4份
抗氧化剂                                             3.2份
抗紫外剂                                             4.2份
乙酸纤维素                                           11.2份
其中,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相对分子量为1600-2000。
[0084] 其中,所述复合扩链剂为2-甲基戊二胺、3,5-二氨-4-氯苯甲酸异丁酯醇、丙二胺、二乙酰乙二胺和二乙胺按质量比为8:1:4:6:5比例组成。
[0085] 其中,所述硬脂酸锌的粒径为5.5μm。
[0086]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010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组成。
[0087] 其中,所述抗紫外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88] 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在108℃的温度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与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发生封端反应形成所述的交联剂,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乙二醇烷基醚类封端剂的用量摩尔比例为45%:43%:12%。
[0089] 所述实施例1-7的制备方法为:A、将原料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在80°C反应
150min,得到-NCO封端的预聚物;
B、将步骤A的预聚物以及复合扩链剂、硬脂酸锌、抗氧剂、抗紫外剂、乙酸纤维素(、改性碳纳米管)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然后水下切粒、干燥、熟化,得到聚氨酯切片;
C、将所述聚氨酯切片与交联剂在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并挤入喷丝装置纺丝成型,上油成卷,熟化,得到所述的氨纶纤维层,其中螺杆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140℃、150℃、160℃、180℃、180℃、170℃。
[0090] 对本申请实施例2-8的氨纶纤维层进行性能测定,结果如下表。
[0091] 本申请的氨纶纤维层具有良好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能够以裸氨形式使用,并且结构稳定,高达1114%的断裂伸长率说明本申请的氨纶纤维层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尼龙丝搭配使用能够相辅相成,用于内衣面料能够起到良好的塑身效果,且氨纶纤维层还能起到吸湿排汗的作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