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身衣

申请号 CN201410154717.1 申请日 2014-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5011396A 公开(公告)日 2015-11-04
申请人 涂邱月云; 涂邦宁; 发明人 涂邱月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塑身衣,其设置有塑型调整衣,塑型调整衣前方设置有调整口,塑型调整衣在调整口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环,且调整口两侧之间设置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设置有多个公扣、束绳与多个母扣,公扣间隔设置于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远离套环的另一侧,束绳活动穿设于套环内,而母扣间隔设置于束绳上,利用调整装置让使用者可方便穿着脱卸塑身衣,并可更稳定牢靠与耐用,以防止塑身衣在穿着时失去调整塑造身形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塑身衣,所述塑身衣设置有塑型调整衣,所述塑型调整衣前方设置有调整口,所述调整口两侧之间设置有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型调整衣在所述调整口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调整装置设置有多个公扣、束绳与多个母扣,所述公扣间隔设置于所述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远离套环的另一侧,所述束绳为活动贯穿设置于套环内,而所述母扣间隔设置于束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的束绳下方端固定于所述塑型调整衣下方端的套环,而所述束绳上方端是由所述塑型调整衣上方端的套环穿出,且所述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在远离套环的另一侧上方端设置有绑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在远离套环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带,所述调整装置的公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一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一侧设置有穿孔,所述母扣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束绳贯穿设置于所述穿孔,而所述公扣表面弯折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穿过所述限位孔形成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调整衣的套环是以布料缝制于所述塑型调整衣所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调整衣的套环是以环缝合于所述塑型调整衣。

说明书全文

塑身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身衣。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使人体的身形呈现更加美丽,即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可调整塑造身形的塑身衣,塑身衣是利用塑身衣前方开口处两侧所设置的扣钩与束绳,让扣钩勾合于束绳上,再利用拉紧束绳调整使用者身形,此种穿着方式具有下列缺陷
[0003] 1、使用者在调整束绳的松紧时,束绳较松的部位,扣钩会脱离束绳,导致使用者必须重新调整。
[0004] 2、使用者若动作较大,或是塑身衣受到外推挤,扣钩容易脱离束绳,而导致塑身衣失去效果。
[0005] 因此,要如何改善现有塑身衣所产生的缺陷,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欲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身衣,其能够方便使用者穿着脱卸以及调整使用者身形。
[0007]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塑身衣设置有塑型调整衣,塑型调整衣前方设置有调整口,塑型调整衣在调整口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环,且调整口两侧之间设置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设置有多个公扣、束绳与多个母扣,公扣间隔设置于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远离套环的另一侧,束绳为活动穿设于套环内,而母扣间隔设置于束绳上。
[0008] 前述塑身衣,其中该调整装置的束绳下方端固定于塑型调整衣下方端的套环,而束绳上方端是由塑型调整衣上方端的套环穿出,且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在远离套环的另一侧上方端设置有绑线。
[0009] 前述塑身衣,其中该塑型调整衣的调整口在远离套环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带,所述调整装置的公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带;调整装置的公扣一侧设置有固定孔,连接带固定于固定孔。
[0010] 前述塑身衣,其中该母扣一侧设置有穿孔,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束绳穿设于穿孔,而公扣表面弯折有限位片,限位片穿过限位孔形成定位
[0011] 前述塑身衣,其中该塑型调整衣的套环可为布料缝制于塑型调整衣所形成,或以环缝合于塑型调整衣。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塑身衣所设置的调整装置,让使用者可方便穿着脱卸塑身衣,并可更稳固牢靠与耐用,以防止塑身衣在穿着时失去调整塑造身形的功效。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塑型调整衣的前视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塑型调整衣的后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塑型调整衣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调整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0017] 图5为本发明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18] 图6为本发明调整装置的扣合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发明塑型调整衣及另一种套环的前视图。
[0020]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9为本发明塑型调整衣结合弹性衣的缝合示意图。
[0022] 图10为本发明弹性衣的前视图。
[0023] 图11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4]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0025] 1 塑型调整衣
[0026] 11 调整口
[0027] 12 套环
[0028] 12’ 套环
[0029] 13 绑线
[0030] 14 连接带
[0031] 2 调整装置
[0032] 21 公扣
[0033] 211 固定孔
[0034] 212 限位片
[0035] 22 束绳
[0036] 23 母扣
[0037] 231 穿孔
[0038] 232 限位孔
[0039] 3 弹性伸缩布
[0040] 4 补强布
[0041] 5 弹性衣
[0042] 51 腰身调整区段
[0043] 52 臀部调整区段
[0044] 53 腿部调整区段
[0045] 54 肩带
[0046] 55 开口部
[0047] 56 拉链
[0048] 6 车缝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塑身衣设置有塑型调整衣1与调整装置2,其中:
[0050] 该塑型调整衣1前方设置有调整口11,塑型调整衣1在调整口11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环12,在本实施例中套环12是以布料缝制于塑型调整衣1所形成,再者,套环12’亦可为以钢环缝合于塑型调整衣1(如图7与图8所示);前述塑型调整衣1的调整口11在远离套环12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带14,且塑型调整衣1的调整口11可在远离套环12的另一侧上方端或下方或中段设置有绑线13;再者,塑型调整衣1是以低弹性材料的布料所制成,塑型调整衣1上下两侧周缘缝合有弹性力较塑型调整衣1更佳的弹性伸缩布3,且塑型调整衣1在上下两侧的弹性伸缩布3之间缝合有条状补强布4。
[0051] 该调整装置2设置有多个公扣21、束绳22与多个母扣23,公扣21一侧设置有固定孔211,且公扣21表面弯折有限位片212,而塑型调整衣1的连接带14固定于固定孔211,使公扣21连接于连接带14,让各公扣21间隔设置于塑型调整衣1的调整口11远离套环12的另一侧;该束绳22为活动穿设于套环12内,并且束绳22的穿出端与绑线13可依据产品需要而改变位置,如图所示,束绳22下方端固定于塑型调整衣1下方端的套环12,而束绳22上方端是由塑型调整衣1上方端的套环12穿出;该母扣23一侧设置有穿孔231,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孔232,束绳22穿设于穿孔231,使母扣23间隔设置于束绳22上,并让各母扣23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套环12之间。
[0052]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发明调整装置2的公扣21与母扣23扣合时,是让母扣23的限位孔232由公扣21的限位片212套入,或是限位片212穿过限位孔232形成定位,即可使公扣21与母扣23扣合。
[0053] 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塑身衣在塑型调整衣1外侧或内侧设置有弹性衣5,弹性衣5是以高弹性材料的布料所制成,弹性衣5具有腰身调整区段51,腰身调整区段51下方设置有臀部调整区段52,臀部调整区段52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腿部调整区段53,且腰身调整区段51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肩带54,并在弹性衣5前方设置有开口部55,开口部55两侧缝合有拉链56,而塑型调整衣1上下两侧的周缘局部缝合于弹性衣5的腰身调整区段51形成车缝部6,且塑型调整衣1下方的周缘的车缝部6是以间隔方式设置,并将塑型调整衣1远离调整口11的另一侧缝合于弹性衣5的腰身调整区段51,进而形成有车缝部6。
[0054] 请参阅图1、图3、图6、图9与图1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穿着本发明时,是将塑型调整衣1的调整口11处的调整装置2的母扣23扣合于公扣21,再拉紧束绳22,以调整使用者的身形,并将束绳22与绑线13绑紧固定,接着拉上弹性衣5开口部55的拉链56即可,由于公扣21的限位片212为弯折成型,因此母扣23与公扣21即使在束绳22未拉紧的状态下,母扣23与公扣21也不容易产生脱离,可让使用者方便调整束绳22,同样的,若塑型调整衣1受到外力推挤,母扣23与公扣21也不容易产生脱离,并可更稳定牢靠与耐用,以防止塑身衣在穿着时失去调整塑造身形的功效,再者,当使用者在穿着脱卸本发明时,仅需松开束绳22与绑线13,即可迅速打开母扣23与公扣21分离,而方便使用者穿着脱卸本发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