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衣物

申请号 CN201380023920.9 申请日 2013-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432098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申请人 株式会社华歌尔; 发明人 石浦亚矢; 小林里实; 杉山绘美; 杉原喜久美; 田川香织; 江泽美华; 竹内美香;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本发明的下身衣物是包括前身(101)、后身(102)和中间布部件(103)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中间布部件(103)包括拼合部(103A)和以从拼合部的后端部向左右延伸的状态形成的后底摆形成部(103B),拼合部(103A)的前端部与前身(101)连结,由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拼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b)和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穿着时的底摆,在后底摆形成部(103B)中,用于形成上述穿着时的底摆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的形状为凹曲线或直线,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S与后身(102)连结。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身衣物,包括前身、后身和中间布部件,该下身衣物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布部件包括拼合部和以从所述拼合部的后端部向左右延伸的状态形成的后底摆形成部,
所述拼合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身连结,
由所述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所述拼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和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形成穿着时的底摆,
在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用于形成所述穿着时的底摆的所述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的形状为凹曲线或直线,
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与所述后身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身和所述中间布部件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所述拼合部和所述后底摆形成部处于连结状态的样式图时,满足下述(A)和(B)中任一个条件:
(A)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的形状为凹曲线时,在将下述第一线设定为基准即0度的情况下,
将比下述第一线更靠后侧的范围设定为正的度,将比下述第一线更靠前侧的范围设定为负的角度,
下述第一线和下述第二线所成的角度为30度以下,
第一线:相对于后中心线的垂线,该后中心线通过位于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所述外周部的最后侧的点,
第二线:连结所述第一线和后中心线的交点与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的线;
(B)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的形状为直线时,
在将下述第一线设定为基准即0度的情况下,
将比下述第一线更靠后侧的范围设定为正的角度,将比下述第一线更靠前侧的范围设定为负的角度,
下述第一线和下述第二线所成的角度为30度以下,
第一线:相对于后中心线的垂线,
第二线: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的直线的延长线。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侧部形成部,
所述侧部形成部配置于所述后底摆形成部与所述后身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样式图中,
在比所述后底摆形成部更靠后侧的位置,具有多个通过将相对的缘部彼此固接而形成向肌肤侧的相反侧鼓起的立体形状的立体形状形成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相当于穿着时的底摆的部位,具有花边部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样式图中,
在所述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的前侧端点周边部和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周边部,分别设有省缝部。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样式图中,
所述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的前侧端点和所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形成为平缓的角部。

说明书全文

下身衣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下身衣物。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短裤等下身衣物中存在易产生底摆向上滑、勒进身体和翻卷等底摆部分走样的问题。当短裤等的底摆向上滑或勒进身体时,会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而且臀围线的轮廓变差。
[0003] 作为用于防止短裤的底摆勒进身体的技术,提案有下述技术:在包括前身部、后身部、配置于前身部与后身部之间的大致形状的中间布部件的贴身短裤中,中间布部件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侧面裆用宽幅部和使该两侧的侧面内裆用宽幅部在下部连接的包入用窄幅部,利用该中间布部件,形成为贴身短裤整体与臀部形态贴合(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547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对于防止穿着且活动时底摆向上滑、底摆部分走样的内容公开并不充分。
[0009]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
[0010]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下身衣物,包括前身、后身和中间布部件,该下身衣物的特征在于:
[0012] 上述中间布部件包括拼合部和以从上述拼合部的后端部向左右延伸的状态形成的后底摆形成部,
[0013] 上述拼合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前身连结,
[0014] 由上述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上述拼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和上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形成穿着时的底摆,
[0015] 在上述后底摆形成部,用于形成上述穿着时的底摆的上述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的形状为凹曲线或直线,
[0016] 上述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与上述后身连结。
[0017] 发明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样式的图。
[0020] 图2(a)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立体图,图2(b)是背面立体图,图2(c)是从下方观察短裤100的图。
[0021]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200的样式的图。
[0022] 图4(a)和图4(b)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300的样式的图。
[0023]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短裤400的样式的图。
[002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短裤500的样式的图。
[0025] 图7(a)~(c)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短裤600的样式的图。
[0026] 图8(a)和图8(b)是表示作为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短裤700的样式的图。
[0027]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短裤800的样式的图。图9(b)是表示作为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短裤900的样式的图。
[0028]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短裤1000的样式的图。
[0029]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短裤1100的样式的图。
[0030]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短裤1200的样式的图,图12(b)是上述短裤1200的主视图。
[0031] 图13是对上述第一本实施方式的短裤的样式和现有的用于防止向上滑的短裤的样式进行比较的图。图13(a)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图13(b)表示现有的短裤。
[0032] 图14是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的穿着状态和现有的用于防止向上滑的短裤的穿着状态进行比较的图。图14(a)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图14(b)表示现有的短裤。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对本发明的下身衣物举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和限制于以下的例子。
[0034] (第一实施方式)
[0035]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是包括前身101、后身102和中间布部件103的短裤。中间布部件103包括:拼合部103A;以从拼合部103A的后端部向左右延伸的状态形成的后底摆形成部103B。在此,所谓“前”、“后”是指将前身侧设定为前、将后身侧设定为后时的前后方向。另外,所谓“左”、“右”可以是从前侧看的左右,也可以是从后侧看的左右。本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穿着感,包括配置于拼合部103A的肌肤侧的内拼合部104,但在本发明中,内拼合部104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拼合部103A的前端部与前身101连结,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S与后身102的边T连结。上述外周部S和上述边T遍及除了后中心线周边的几乎整个区域地彼此向对方凸状地弯曲。这样,利用将相互相对的形成为凸状的彼此的缘部固接而形成的立体形状形成部,使得具有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立体鼓起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101、拼合部103A和后底摆形成部103B一体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后底摆形成部103B的左右端部的与前身101的固接部L与前身101的前侧宽度方向两侧边M固接。由此,利用前身1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拼合部103A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b)、后底摆形成部1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穿着时的底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底摆形成部103B,前侧外周部(c)的形状成为凹曲线状。
[0037] 当将图1所示的部分相互固接时,形成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背面立体图,图2(c)为从下方观察短裤100的图。
[0038] 图13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样式和现有的用于防止向上滑的短裤的样式进行比较的图。图13(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图13(b)表示现有的短裤。
[0039] 如图13(b)所示,在现有的用于防止向上滑的短裤的样式中,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后底摆形成部103B的部分103B’的左右端部,向与拼合部103A’相反的方向配置,拼合部103A’和后底摆形成部103B’形成为大致马蹄形状。而且,与前身的固接部位L’与拼合部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另外,在上述现有的短裤的样式中,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外周部(c)的部分N’具有凸部。即,贴合腿根附近的臀沟部的线的部位R形成为凸部。这是因为,为了防止向上滑,认为使皮肤的伸长率最大的、腿根附近的臀沟部的线形成为凸形状,从臀部开始以大范围包覆腿根部分的方法较好。但是,在该方式中,在刚刚穿着之后短裤会包覆上述臀沟部的线,但不能充分防止活动时底摆向上滑的情况。
[0040] 与此相反,如图1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样式中,后底摆形成部103B从拼合部103A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即,后底摆形成部103B在拼合部
103A的后端部以反T字状形成。而且,后底摆形成部103B的左右端部朝向拼合部103A的方向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样式中,上述外周部(c)形成为不具有凸部的曲线,在上述外周部(c)上没有突出的部位。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样式,与现有的短裤相比能够构成更接近于穿着者的臀部的形状的立体形状,因此当穿着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时,短裤与穿着者的腿根部分很好地贴合,能够防止向上滑。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103B从拼合部
103A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位于后底摆形成部103B的左右端部的与前身101的固接部L,以与拼合部103A的长度方向(图13(a)所示的空白箭头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后所述,上述固接部L也可以相对于拼合部的长度方向倾斜。
[0041] 图14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穿着状态和现有的用于防止向上滑的短裤的穿着状态进行比较的照片。图14(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图14(b)表示现有的短裤,各图中上部是从侧面看的照片,下部是从后面看的照片。
[0042] 为了了解上述各短裤中布料的伸缩状态,绘制了一各边约为1.5cm的格子。该格子是在将各部分彼此固接前的阶段(图13所示的状态),在各部分划出平的纵线和横线而绘制得到的。
[0043] 首先,对上部的照片进行比较时,在现有的短裤(图14(b))中,短裤侧部的格子倾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图14(a))中,短裤侧部的格子水平。这样,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和现有的短裤中,将各部件组合时的后底摆形成部的固接方法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中,后底摆形成部103B以从后向前包裹底摆的方式形成。另外,在现有的短裤中,在侧面,底摆附近的格子(照片中用箭头所示的部分)和其它部分的格子的大小没有不同,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中,底摆附近的格子与其它部分的格子相比更为伸长。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中,短裤很好地贴合底摆。进而,在上部的两个照片中,为了进行比较,在相同的位置标出白点,但在现有的短裤中最后侧的白点完全从短裤露出,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中,最后侧的白点也被短裤覆盖。由此可知,与现有的短裤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利用底摆部分很好地覆盖臀沟部附近的腿根部分。
[0044] 接着,比较下部的照片时,可知在现有的短裤中,臀上部周边(用图14中的Q所示的部分)的格子伸长,对臀上部的紧贴性高。即,平面的布料受到使得与穿着者的臀部的形状贴合的张。因此,现有的短裤中,拉伸的布料产生要恢复原样的力,而且由于穿着并活动,布料被向臀上部侧牵拉,成为底摆向上滑的原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中,在臀上部周边和其它部分中,格子的大小不变。即,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成为更接近穿着者的臀部形状的立体形状,因此不会对臀上部周边的布料作用无用的张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即使活动,布料也不会被向臀上部侧牵拉,能够防止底摆向上滑。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用于短裤100的上述各部件的布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纺织品、针织品、无纺布。进一步优选的布料能够举出含有聚酯等弹性丝的具有伸缩性的布料。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后底摆形成部103B在图13(a)的样式内记载的用黑箭头表示的方向上伸缩。由此,穿着时,臀沟部附近的布料在上下方向上伸缩,在身体的侧面的底摆处在前后方向上伸缩,因此,能够追随穿着者的活动所产生的皮肤的伸展。另外,后底摆形成部103B在与用上述黑字箭头表示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既可以设计为难伸展,也可以设计为易伸展。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101、后身102和中间布部件103各部件以左右一体的方式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左右也可以由不同部件构成。但是,通过左右一体形成,与将左右部分接合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对身体的贴合性提高,肌肤触感也舒适,因此优选。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布部件103与前身101一体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前身和中间布部件也可以是不同部件,另外,中间布部件的拼合部和后底摆形成部也可以由不同部件形成。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底摆较短的类型的短裤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在底摆还配置有覆盖大腿部的部件的较长类型的短裤。
[0050] (第二实施方式)
[0051] 图3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2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200包括前身201、后身202和中间布部件203。中间布部件203包括拼合部203A和后底摆形成部203B。另外,包括配置于拼合部203A的肌肤侧的内拼合部204。
[0052] 本实施方式是以前身201的上边P和后身202的上边W一直到腰部的较高位置的方式设计的短裤。在此,所谓“上边”是指相当于穿着时的腰部的部位。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前身201的上边P和后身202的上边W的高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款式设定。这样,本发明也能够恰用于以一直到腰部的较高位置的方式设计的短裤,能够扩大穿着感和款式的变化。
[0053] (第三实施方式)
[0054] 图4(a)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3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300包括前身301、后身302和中间布部件303。中间布部件303包括拼合部303A和后底摆形成部303B。
[0055] 在本实施方式的样式中,前身301和中间布部件303由不同部件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样式中,位于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左右端部的与前身301的固接部L,相对于拼合部303A的长度方向倾斜地配置。这样,在本发明中,上述固接部L的位置能够根据款式决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固接部L相对于拼合部303A的长度方向倾斜地配置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其它实施方式的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端部也可以是同样的方式。
[0056] 图4(b)表示将前身301和中间布部件303连结的状态的样式图。如图4(b)所示,样式图水平地配置的情况下,将通过位于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左右的前侧外周部(c)的最后侧的点X的相对于后中心线H的垂线设为第一线J,将连结第一线J和后中心线H的交点Y与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前侧端点Z的线设为第二线K。本实施方式中,所谓上述“位于最后侧的点”是指位于上述外周部(c)中最靠后身侧的位置的点。而且,在以第一线J为基准(0度),从第一线J向后侧(图中的箭头α的方向)设为正度,从第一线J向前侧(图中的箭头β的方向)设为负角度的情况下,优选第一线J与第二线K所成的角度θ为30度以下。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底摆部的穿着走样。进一步优选将角度θ设定为25度以下。在该情况下,后底摆形成部303B对臀部的贴合性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上述的穿着走样。另外,进一步优选将上述的角度θ设定为20度以下,由此进一步提高防止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底摆部分的穿着走样的效果。在此,通过发明人的研究得知,现有短裤如上上述,拼合部和底摆形成部形成为大致马蹄形状,如果将现有短裤的样式图应用于上述说明,则相当于上述角度θ的部位的角度设定为35度以上。
[0057] 另外,优选上述角度θ设定为在-(负)侧为-15度以上。在此,当以角度θ为负侧值的方式设定时,与采用正侧值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后底摆形成部303B与臀部的紧贴性。另一方面,在后底摆形成部303B易勒入臀部的情况下,更优选的是,角度θ设定为-10度以上。该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后底摆形成部303B与臀部的紧贴性,还能够抑制向臀部的勒入。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设定在-10度。
[0058] 通过如上所述设定角度θ,后底摆形成部从拼合部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伸长,如上所述,能够形成为构成比现有的短裤更接近于穿着者的臀部形状的立体形状的样式,因此优选。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当于角度θ的角度都为负值,因此为30度以下。
[0059] 另外,所谓将上述“第一线J与第二线K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15度以上”是指,当将角度θ记为绝对值时,以端点Z设在第一线J的β方向侧为前提,也可以表示为“以第一线J与第二线K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15度以下”。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前侧端点Z与前身3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的前侧端点E的距离γ为标准的尺寸的情况下,约为18cm。另外,在标准的尺寸时,上述角度θ为30度的情况下,上述距离γ约为32cm,上述角度θ为25度的情况,上述距离γ约为29.5cm,上述角度θ为20度时,上述距离γ约为26.5cm。但是,上述角度θ和上述距离γ的对应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根据尺寸而有所不同。
[0061] (第四实施方式)
[0062] 图5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短裤4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400包括前身401、后身402和中间布部件403。中间布部件403包括拼合部403A、后底摆形成部403B。另外,包括配置于拼合部403A的肌肤侧的内拼合部404。
[0063]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前身401和拼合部403A为一体,在组合前,中间布部件403分离为拼合部403A和后底摆形成部403B。其它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0064] 这样,在本发明中,各部件的式样能够在考虑设计上或固接工序上的操作效率等的基础上根据想实现的式样自由地设定。
[0065] (第五实施方式)
[0066] 图6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短裤500的样式图。图6是在拼合部403A的后端部固接有后底摆形成部403B的状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身4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拼合部403A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b)和后底摆形成部4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配置有花边(蕾丝)部件505。其余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一样。
[0067]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穿着时的底摆的部分能够加以花边或带等。另外,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前身401的上边和后身402的上边也配置花边部件。这样,本发明能够根据款式施加装饰。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底摆配置有花边部件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具有花边部件。
[0068] (第六实施方式)
[0069] 图7(a)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短裤600的样式图。另外,图7(b)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各部件分解后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600包括前身601、后身602和中间布部件603。中间布部件603包括拼合部603A和后底摆形成部603B。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短裤600具有配置于后底摆形成部603B与后身602之间的侧部形成部606。图7(a)的斜线部表示各部件的重叠部。
[0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为直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像这样不使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外缘形成为曲线状,因此,例如,可以直接使用具有规定的宽度的花边带、弹力花边等,扩大能够用于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原料的种类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603B优选用花边原料形成。由此,能够使短裤600的款式更细致美观。
[0071] 图7(c)表示拼合部603A和后底摆形成部603B连结后的状态的样式图。如图7(c)所示,在样式图水平配置的情况下,将相对于后中心线H的垂线设为第一线J,将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外周部(c)的直线的延长线设为第二线K。在将第一线J设为基准(0度),将从第一线J向后侧(图中的箭头α的方向)设为正的角度,将从第一线J向前侧(图中的箭头β的方向)设为负的角度的情况下,优选第一线J和第二线K所成的角度θ为30度以下,更优选为25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角度θ为10度。通过形成这样的角度,后底摆形成部从拼合部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如上所述,能够成为构成比现有的短裤更接近穿着者的臀部形状的立体形状的样式,因而优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前侧端点Z与前身6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的前侧端点E的距离γ,在为标准的尺寸的情况下,约为23cm。但是,上述角度θ和上述距离γ的对应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根据尺寸而有所不同。
[0072]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有侧部形成部606,而且后身602由两个部件形成,因此构成部件比上述其它实施方式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各部件组合,能够防止底摆部分走样,并且能够形成为轮廓更立体的短裤。如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身602相互固接的边彼此向对方形成为凸状。另外,后身602和侧部形成部606相互固接的边彼此也向对方形成为凸状。这样,利用将相互相对的形成为凸状的部件彼此的缘部彼此固接而形成的立体形状形成部,保持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立体鼓起的形状。另外,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左右的后侧外周部(与侧部形成部606固接的边)为直线状,与此不同,侧部形成部606的与后底摆形成部603B固接的边中,拼合部603A侧端部弯曲成凸状。这样,在此,利用通过将直线状和凸状的缘部彼此固接而形成的立体形状形成部,保持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立体鼓起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后侧,具有多处上述立体形状形成部,因此,能够制作穿着时的包裹臀部的部分形成立体且优美的轮廓的短裤。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立体形状形成部为将多个部件的缘部彼此固接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一块布的多个部位采用省缝而形成立体形状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在一块布中形成多处切入部,将切入部的缘部彼此固接的方式。
[0073] 图8(a)和图8(b)表示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短裤700。图8(a)是样式图,图8(b)是将各部件分解后的图。在本例中,相当于后底摆形成部603B的部分和相当于侧部形成部606的部分由一个部件形成。另外,没有后底摆形成部603B和后身602重叠的部分。其余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这样,通过使后底摆形成部603B和侧部形成部606为一个部件,能够减少固接工序,因此在操作效率上较好。
[0074] (第七实施方式)
[0075] 图9(a)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短裤8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800包括前身801、后身802和中间布部件803。中间布部件803包括拼合部803A、后底摆形成部803B。
[0076]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803B由折边原料形成。在使用折边原料的情况下,不需要端部处理,而端部分形成为直线状,后底摆形成部8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一样,相当于上述角度θ的部位的角度也成为后侧方向30度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803B以外的部件所使用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制。
[0077] 另外,图9(b)表示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短裤900的样式图。本例中,后底摆形成部903B和后身902在左右分别由一个部件形成。其余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
[0078] 这样,在本发明中,后底摆形成部能够使用折边原料,能够不需要端部处理。当不需要端部处理时,缝制工序减少,因此在操作效率上较好,端部处理的缝接线也不与肌肤接触,穿着更为舒适,因此优选。另外,端部处理的缝接线对外部没影响,因此能够形成漂亮的立体轮廓。
[0079] (第八实施方式)
[0080] 图10(a)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短裤10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0包括前身1001、后身1002和中间布部件1003。中间布部件1003包括拼合部1003A、后底摆形成部1003B。另外,包括配置于拼合部1003A的肌肤侧的内拼合部1004。
[0081] 在本实施方式中,短裤1000由自由剪裁(free cut,易剪裁不翻边)原料形成。而且,由前身10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拼合部1003A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b)、后底摆形成部10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的穿着时的底摆,形成为波线状。
其余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0082] 另外,如图10(b)所示,在样式图水平配置的情况下,将通过位于后底摆形成部1003B的左右的前侧外周部(c)的最后侧的位置的点X的相对于后中心线H的垂线设为第一线J,将连结第一线J和后中心线H的交点Y与后底摆形成部303B的前侧端点Z的线设为第二线K。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上述“位于最后侧的位置的点”是指上述外周部(c)的波线上的轮廓线中位于最靠后身侧的位置的点。而且,将第一线J作为基准(0度),将从第一线J向后侧(图中的箭头α的方向)设为正的角度,将从第一线J向前侧(图中的箭头β的方向)设为负的角度的情况下,作为一例,第一线J和第二线K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不-(负)15度。
[0083] 这样,在本发明中,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的形状如果形成为凹曲线状,则上述外周部(c)的轮廓线自身也可以是波线状。另外,例如,上述轮廓线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为波线状或凸状。通过使用自由剪裁原料并将穿着时的底摆形成为波线状,能够防止短裤的轮廓对外观产生影响,因而优选。另外认为,还减轻了底摆部分向臀部的勒入。
[0084] (第九实施方式)
[0085]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短裤11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100包括前身1101、后身1102和中间布部件1103。中间布部件1103包括拼合部1103A、后底摆形成部1103B。
[0086] 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11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一样,相当于上述角度θ的部位的角度为后侧方向30度以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身11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的前侧端点E周边部和后底摆形成部1103B的前侧端点Z周边部,分别设有省缝部D(图中由双点划线包围表示的部分)。在此,所谓“周边部”是指分别包括各前侧端点E、前侧端点Z的附近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1103B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S形成为凹状,后身1102左右由不同部件形成。
[0087] 如果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省缝部D,将图11所示的样式相互固接,则能够在短裤1100的前侧的底摆保持鼓起。由此,短裤1100的底摆与身体的前侧的腿根部分不紧贴,腿容易活动。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的前侧端点周边部和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周边部分别设置省缝部。
[0088] (第十实施方式)
[0089] 图12(a)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短裤1200的样式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200包括前身1201、后身1202和中间布部件1203。中间布部件1203包括拼合部1203A、后底摆形成部1203B。
[009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底摆形成部1203B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c)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一样,相当于上述角度θ的部位的角度为后侧方向30度以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1201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a)的前侧端点E和后底摆形成部1203B的前侧端点Z为平缓的角部。另外,所谓相当于上述角度θ的部位,意思是将上述的外周部(c)中除了前侧端点Z附近的角部以外的形成为直线状的后底摆形成部1203B的延长线看作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二线K时的角度。
[0091] 当将图12(a)所示的样式相互固接时,形成图12(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200。图12(b)是短裤1200的主视图。如图12(b)所示,通过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样式,能够在短裤1200的前侧的底摆形成裂缝部F(图中用双点划线包围表示的部分),使腿容易活动。另外,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以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的前侧端点和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形成平缓的角部的方式形成,在前侧的底摆形成用于使腿容易活动的裂缝部。
[0092] 以上,作为实施方式的具体例,举出短裤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下身衣物不只限于在这些具体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是各种方式。例如,除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衣物以外,也能够适用于紧身裤、紧身衣裤等贴身衣物、泳装、紧身衣、运动衣、外衣等其它各种衣物。另外,本发明不只能够应用于日常用的短裤,例如,也适用于生理用短裤、防止轻失禁用短裤。
[0093] 附图标记说明
[0094]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 下身衣物(短裤)[0095] 101、201、301、401、601、801、1001、1101、1201 前身
[0096] 102、202、302、402、602、802、902、1002、1102、1202 后身
[0097] 103、203、303、403、603、803、903、1003、1103、1203 中间布部件[0098] 103A、203A、303A、403A、603A、803A、1003A、1103A、1203A、103A’ 拼合部[0099] 103B、203B、303B、403B、603B、803B、903B、1003B、1103B、1203B、103B’ 后底摆形成部
[0100] 104、204、404、1004 内拼合部
[0101] 505 花边部分
[0102] 606 侧部形成部
[0103] (a) 前身的后侧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
[0104] (b) 拼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外周部
[0105] (c) 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前侧的外周部
[0106] S 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的后侧的外周部
[0107] T 后身的边
[0108] L 位于后底摆形成部的左右端部的与前身的固接部
[0109] L’现有的短裤的与前身的固接部位
[0110] M 前身的前侧宽度方向两侧边
[0111] Q 臀上部周边
[0112] R 凸部
[0113] P 前身的上边
[0114] W 后身的上边
[0115] J 第一线
[0116] K 第二线
[0117] H 后中心线
[0118] X 位于后底摆形成部的外周部(c)的最后侧的点
[0119] Y 第一线和后中心线的交点
[0120] Z 后底摆形成部的前侧端点
[0121] E 前身的外周部(a)的前侧端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