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身衣

申请号 CN200680003238.3 申请日 2006-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1106915A 公开(公告)日 2008-01-16
申请人 有限会社中泽研究室; 发明人 中泽愈;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紧身衣,可抑制摆动现象而实现行进 稳定性 ,且即使长时间穿着,疲劳度也较少,舒适感良好。其包括: 覆盖 从后腰部到前脚踝部的前部分(2)、覆盖从后腰部下端到后脚踝部的后部分(3)、覆盖从侧腰部的大 转子 点到外踝部的外侧部分(4)、从外侧部分(4)的上端部与后腰部侧一体地突出且覆盖后腰部的后腰部突出部分(5)、覆盖从股底部到内踝部的内侧部分(6)、支承外膝部的外膝支承部(7)、支承内膝部的内膝支承部分(8)、从后腰部覆盖缝匠肌及收肌群且腰身到内膝支承部分的上方 位置 的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外侧部分(4)、后腰部突出部分(5)、各支承部分(6、7、8)由伸缩性比其他部分强的强伸缩原材料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紧身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部分,将下端部仅加长补偿弯曲引起的膝盖部被压迫的量,并 且将上端部仅缩短股关节的弯曲引起的多余量,覆盖从腰部经由膝盖 到前脚踝部的部分;
后部分,将下端部仅缩短腿弯部的多余量,并且将上端部仅加长 缓和由膝关节的前弯产生的从臀沟部通过内股部到达膝盖的牵拉的 量,覆盖从后腰部下端经由臀部到后脚踝部的部分;
外侧部分,呈在股关节的大转子点向后部分侧凸状地弯曲、在外 膝部向前部分侧凸状地弯曲的平缓的蜿蜒形状,覆盖从侧腰部的大转 子点经由膝关节外膝部到外踝部的部分;
后腰部突出部分,从外侧部分的上端部与外侧部分一体地朝向后 腰部侧突出,且覆盖后腰部;
内侧部分,呈在内膝部朝向前部分侧凸状地弯曲的平缓的く字 状,覆盖从股底部经由内股部及内膝部到达内踝部的部分;
外膝支承部分,具有大致模仿膝盖形状的凹状部分,配置在外侧 部分及前部分的外面侧,支承外膝部;
内膝支承部分,具有大致模仿膝盖形状的凹状部分,配置在内侧 部分及前部分的外面侧,支承内膝部;
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从后腰部覆盖缝匠肌及收肌群,延伸 到内膝支承部分的上端位置
外侧部分、后腰部突出部分、各支承部分由伸缩性比其他部分强 的强伸缩原材料形成。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普遍用于运动用外衣的紧身衣,特别涉及一种稳 定地促进腿的瞬间运动的、能长时间舒适使用的紧身衣。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紧身衣设计的基本构造是以适合于静体位的站立姿势 为主要目的,对于人体的运动适应功能通常是在此基础上留有余地而 构成的。
以往的紧身衣中,原材料的伸缩功能是极其重要的,有易依赖于 原材料的功能的倾向,运动适应功能的显现被置于次要位置
但是,这样的紧身衣的基本构造中,运动适应性少,伸缩原材料 本身也伸缩,所以有反作用,人体受压迫而引起疲劳的情况较多,即 使在使用伸缩性原材料的情况下,也期望能尽可能减轻该反作用的运 动适应构造。
本发明者如特许第3241608号所示,开发了适应运动形式而设计 的紧身衣。特许第3241608号中记载的紧身衣通过使用一系列的高伸 缩原材料从下半身的腿的运动轴、即后腰部,推压外侧的大转子(股 关节)、肠胫韧带、膝外侧侧副韧带、外踝的功能链上,针对腿运动 施加压刺激,使腿的运动轴强化稳定,结果,可调整腿运动的平衡 而提高效率,不会有成为肌肉负担那样的不必要的紧绷,能长时间的 穿着。
专利文献1:特许第3241608号
上述形式的紧身衣对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来说是有效的,但是, 在反复进行短距离跑那样的瞬间动作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欠缺 膝向前方的抬起功能,同时欠缺膝部分的内侧压相对于外侧压的抵抗 性,不能抑制膝的微妙的摆动。
本发明者通过分析人体构造、特别是缝匠肌及收肌的动作,缝匠 肌不仅沿斜向区分为在纵向上穿行大腿部的前侧及外侧的肌群(大腿 直肌、外侧巨肌、肠胫韧带)和收肌群,而且分担两者的功能,在抬 腿运动中发挥相当复杂的作用,此外,清楚了缝匠肌和收肌群在抬膝 的位置控制中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身衣,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 题,可抑制摆动现象而实现行进稳定性,且即使长时间穿着,疲劳度 也较少,舒适感良好。
本发明的紧身衣的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分,将下端部仅加长补 偿弯曲引起的膝盖部被压迫的量,并且将上端部仅缩短股关节的弯曲 引起的多余量,覆盖从腰部经由膝盖到前脚踝部的部分;后部分,将 下端部仅缩短腿弯部的多余量,并且将上端部仅加长缓和由膝关节的 前弯产生的从臀沟部通过内股部到达膝盖的牵拉的量,覆盖从后腰部 下端经由臀部到后脚踝部的部分;外侧部分,呈在股关节的大转子点 向后部分侧凸状地弯曲、在外膝部向前部分侧凸状地弯曲的平缓的蜿 蜒形状,覆盖从侧腰部的大转子点经由膝关节外膝部到外踝部的部 分;后腰部突出部分,从外侧部分的上端部与外侧部分一体地朝向后 腰部侧突出,且覆盖后腰部;内侧部分,呈在内膝部朝向前部分侧凸 状地弯曲的平缓的く字状,覆盖从股底部经由内股部及内膝部到达内 踝部的部分;外膝支承部分,具有大致模仿膝盖形状的凹状部分,配 置在外侧部分及前部分的外面侧,支承外膝部;内膝支承部分,具有 大致模仿膝盖形状的凹状部分,配置在内侧部分及前部分的外面侧, 支承内膝部;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从后腰部覆盖缝匠肌及收肌 群,延伸到内膝支承部分的上端位置;外侧部分、后腰部突出部分、 各支承部分由伸缩性比其他部分强的强伸缩原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与腿肌(大腿二头肌等)促进大腿部前伸的作用联 动地,可促进膝向前上方的瞬间抬起作用,特别能防止短距离行进时 由膝的紧张松弛运动产生的膝盖向内侧及外侧的摆动,有助于稳定地 向前进方向加速的作用,即使长时间穿着,也不会有紧绷引起的疲劳 感,可保持高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衣的前面图,图1(b)是该 紧身衣的右内侧图,图1(c)是该紧身衣的右外侧图,图1(d)是该 紧身衣的后面图。
图2是构成图1的紧身衣的一个紧身衣半部的各部分的展开图。
图3是表示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相对于各部分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紧身衣的膝部分的压力抵抗性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前部分
3后部分
4外侧部分
5后腰部突出部分
6内侧部分
7外膝支承部分
8内膝支承部分
9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
10膝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紧身衣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图1(d)是分别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的 前面、右内侧面、右外侧面、后面的图。
图2(a)~图2(e)是分解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紧身衣1的前部分 2、后部分3、外侧部分4、后腰部突出部分5、外膝支承部分7、内膝 支承部分8、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的展开图。
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如图1及图2所示,是通过将由前部分2、 后部分3、外侧部分4、后腰部突出部分5、内侧部分6、外膝支承部 分7、内膝支承部分8、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形成的紧身衣半部、 和由与其对称形状的各部分形成的紧身衣半体缝合而构成的。
前述前部分2如图1(a)及图2(b)所示,覆盖从腰线W·L的 腹部经由膝盖10到前脚踝部11的部分,前述前部分2与内侧部分6 的缝合缘2a及前述前部分2与外侧部分4的缝合缘2b在膝盖10附近 沿上下方向扩张,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压迫被减轻,前述前部 分2与另一组前部分2的缝合缘2c变短,伴随着股关节的弯曲产生的 前部分2的多余部分被除去。
前述后部分3如图1(d)及图2(d)所示,覆盖从后腰部下端经 由臀部12及腿弯部13到后脚踝部14的部分,前述后部分3与外侧部 分4的缝合缘3a及前述后部分3与另一组后部分3的缝合部3b中的到 臀部12下方的范围变长,伴随着股关节的弯曲产生的臀部12附近的 压迫被减轻,前述后部分3与外侧部分4的缝合缘3a及与内侧部分6 的缝合缘3c在腿弯部13附近变短,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后部分 2的折皱被除去。
前述外侧部分4如图1(c)及图2(c)所示,覆盖从腰线W·L 的侧腰部经由股关节的大转子点15及外膝部16到外踝部17的部分, 呈平缓的蜿蜒形状,即,在前述大转子点15位置,向后部分3侧凸状 弯曲,并且在外膝部16位置,向前部分2侧凸状弯曲。外侧部分4由 于该蜿蜒形状,与前部分2的缝合缘4a在大转子点15附近的尺寸变 短,伴随着股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前部分2的折皱被除去,在外膝部16 附近的尺寸变长,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压迫被减轻。
此外,外侧部分4与后部分3的缝合缘4b中在大转子点15附近的 尺寸变长,伴随着股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压迫被减轻,在外膝部16附近 的尺寸变短,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后部分3的腿弯部13的多余 折皱被除去。
前述后腰部突出部分5如图1(c)及图2(c)所示,从外侧部分 4的上端部一体地突出到后腰部侧,覆盖从后部分3的上端部到腰线 W·L的后腰部。
前述内侧部分6如图1(b)及图2(a)所示,覆盖从股底部18 经由内股部19及内膝部20到内踝部21的部分,呈在内膝部20位置向 前部分2侧凸状地弯曲的平缓く字状。内侧部分6由于该く字状,与 后部分4的缝合缘6a中在内膝部20附近的尺寸变短,伴随着膝关节 的弯曲产生的后部分4的折皱被除去,内侧部分6与前部分2的缝合 缘6b中在内膝部20附近的尺寸变长,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产生的压 迫被减轻。
此外,内侧部分6的上端部的宽度尺寸仅形成为适当量的宽幅, 以便满足内股部的伸长方向。
前述外膝支承部分7如图1(c)及图2(c)所示,缝合在外侧部 分4及前部分2的外面侧而支承外膝部16。外膝支承部分7,其基端 与外侧部分4的缝合缘4b的形状一致,呈两斜边向内侧弯曲的曲线, 末端呈大致模仿膝盖10的形状的凹状。
前述内膝支承部分8如图1(b)及图2(a)所示,缝合在内侧部 分6及前部分2的外面侧而支承内膝部20。内膝支承部分8,其基端 与内侧部分6的缝合缘6a的形状一致,呈两斜边向内侧弯曲的曲线, 末端呈大致模仿膝盖10的形状的凹状。
外膝支承部分7的凹状部位的上端和内膝支承部分8的凹状部位 的上端的间隔约为20mm,外膝支承部分7的凹状部位的下端和内膝支 承部分8的凹状部位的下端的间隔约为5mm。如上所述,外膝支承部 分7的凹状部位和内膝支承部分8的凹状部位的各上端没有连结而分 离,此外,外膝支承部分7的凹状部位和内膝支承部分8的凹状部位 的各下端没有连结而分离,所以在膝关节弯曲的情况下,不必施加过 度的力便能适当应对。这样,前述外膝支承部分7和内膝支承部分8 通过共同作用,而在物理上分散并减轻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由膨胀隆 起引起的来自周边的牵拉、和伴随着上下方向的伸长引起的双重牵 拉,从内侧及外侧支承膝盖的韧带。
前述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如图1(a)至图1(c)及图2(e) 所示,覆盖从后腰部到缝匠肌及收肌群的部分,并覆盖到内膝支承部 分8的上端位置的部分。缝匠肌和收肌群进行维持膝抬起的位置的位 置控制动作。
缝匠肌是长带状的最大宽度部分约为4cm的肌肉,是从骨盆的髂 前上棘(iliac spine)开始、沿斜内侧方向在大腿前面下降、通过膝的 内侧后面而牢固地附着在小腿的胫骨粗糙面上的肌肉。在向前方抬起 大腿、或向盘腿坐的方向使膝外旋并外转的情况下,肠胫韧带位于膝 的外侧并向内侧方向按压膝,缝匠肌是起到抵抗该压力的作用的肌 肉,利用彼此的平衡,大腿四头肌的膝伸展功能也被赋予,而动态地 保持膝的位置。
收肌群包括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都是从骨盆的耻骨结节(大 收肌的一部分是从坐骨结节)开始、扇状地扩开而附着在大腿骨粗线 (大收肌的一部分是大腿骨的内侧上髁)上的肌肉。即,收肌群起到 将大腿向身体的正中方向牵拉的作用。例如,跑步时,脚离地后,大 腿向前方摆动,在较大的腿运动时,起到较强的拉回作用。
前述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如图2(e)所示,上端从腰线 (W·L)的后中心a沿着腰线延伸到覆盖髂前上棘的点b,从该点b 通过髂前上棘的前方,覆盖缝匠肌的上缘同时斜向下降,以渐渐覆盖 收肌群的方式弯曲而达到股底部内侧的切换点c、d,从点d沿着切换 线下降,达到内膝支承部分8的后上端位置e,从该点沿着内膝支承部 分8的上端,延伸到点f。
这样,前述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其下端从自后面的后中心 a下降的点h沿着前面的缝匠肌的下缘斜行,沿着位于紧身衣的内侧面 的切换线弯曲而到达点f,从点f到达内膝支承部分8的后上端位置e。
在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中,上端a-b的长度与对应于外侧部 分4上顺沿于一体的后腰部突出部分5的腰线的长度。点b-c的长度与 顺沿于前部分2的缝匠肌的上缘的长度对应。点c-d的长度与内侧部分 6的宽度对应。点d-e的长度与在内侧部分6的长度方向上从点d的位 置到内膝支承部分8的后上端位置的长度对应。点a-h的长度与顺沿于 后腰部突出部分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对应。点g-h的长度与顺沿于后腰 部突出部分5的下缘的长度对应。点f-g的长度与顺沿于前部分2的缝 匠肌的下缘的长度对应。
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如图3(a)~图3(e)所示,重叠在 与外侧部分4一体的后腰部突出部分5之上,设置成,从这里通过前 部分2的与缝匠肌对应的部位,延伸到内侧部分6的内膝支承部分8 的后上端位置。
即,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从后中心沿着腰线覆盖髂前上棘, 通过髂前上棘的前面,覆盖缝匠肌同时斜向下降,以逐渐覆盖收肌群 的方式弯曲,延伸到内膝支承部分8的后上端位置。
本发明的紧身衣1中,与后腰部突出部分5一体形成的外侧部分 4、外膝支承部分7及内膝支承部分8、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由 伸缩性比其他部分、即前部分2、后部分3及内侧部分6强的强伸缩原 材料形成。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中,将前部分2、后部分3、与后 腰部突出部分5一体设置的外侧部分4及内侧部分6沿着其缝合缘2a、 2b、缝合缘3a、3b、缝合缘5a、5b相互缝合,形成一对紧身衣半部分, 在各紧身衣半部分上,将外膝支承部分7及内膝支承部分8以包围膝 盖10的方式缝接,将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以从与外侧部分4一 体的后腰部突出部分5上沿着缝匠肌在前部分2上延伸到内侧部分6 的内膝支承部分8的后上端位置的方式缝接,通过将这样形成的一对 紧身衣半部分经由缝合缘2c、2c、3b、3b、4c、4c相互缝合而制作紧 身衣1。
在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中,前部分2、后部分3及内侧部分6是 由使用混合率为聚酯82%、聚酯18%的30旦尼尔的线,且目付(日 本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合每平方米重4.356克)250.0g/m2,28标准度量 (gage)的经编针织物形成的。该经编针织物的伸缩率为,纵163%、 横152%。此外,与后腰部突出部分5一体形成的外侧部分4、两支承 部分7、8、外膝支承部分7及内膝支承部分8、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 部分9是由使用混合率为尼龙81%、聚氨酯19%共70旦尼尔的线、且 目付315.0g/m2,28标准度量(gage)的经编强伸缩针织物形成的。该经 编强伸缩针织物的伸缩率为,纵111%、横110%,与前部分2等相比 伸缩性增强了3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以能长时间使用为目的,所以优选 将前部分2、后部分3及内侧部分6的伸长原材料设为衣服压力30gf/cm2 以下,与后腰部突出部分5一体形成的外侧部分4、两支承部分7、8、 外膝支承部分7及内膝支承部分8、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的强伸 缩原材料设为衣服压40gf/cm2以上。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衣1如图4所示,将使用了高伸缩原材料的缝 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以从后腰部覆盖缝匠肌及收肌群并覆盖到内 膝支承部分8的上端位置的方式配置,将使用了高伸缩原材料的外膝 支承部分7和内膝支承部分8以包围膝盖10的方式配置,从而对肠胫 韧带tr、缝匠肌sa、收肌群ad作用沿箭头方向伸展的力,由缝匠肌sa 及收肌群ad的作用产生的膝部分的内侧压P.内相对于肠胫韧带tr的 作用产生的对膝部分赋予的外侧压P.外,存在抵抗关系。
即,缝匠肌及收肌群支承部分9被支承在从后腰部连续的底料的 状态上,覆盖缝匠肌sa上,到达膝内侧部,在其间的部分中,如收肌 ad的作用那样,起到将缝匠肌sa向内股部分牵拉的作用,所以在稳定 的状态下到达膝内侧部,可抵抗肠胫韧带tr的外侧压P.外。
这样,本发明的紧身衣1,由于肠胫韧带tr带来的外侧压P.外和 缝匠肌sa带来的内侧压P.内保持抵抗性,所以腿运动引起的膝部分 向内外侧方向的摆动受到抑制,可高效且顺畅地进行稳定的膝向前方 的抬起运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