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

申请号 CN200480001228.7 申请日 2004-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0403947C 公开(公告)日 2008-07-23
申请人 株式会社华歌尔; 发明人 大谷圭;
摘要 一种服装,被制造成包括可拉伸经编织物的片,其中至少非弹 力 纱线 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循环结构,所述经编织物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177°的 角 度被裁剪,所述片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使得服装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由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底线2的边缘或 腰围 线3的边缘)形成。因此,提供了这样一种服装,其中边缘的部分不会变厚,所述边缘当织物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该边缘用作服装的边缘部分,边缘部分的卷曲不会发生,并且边缘部分贴合身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服装,被制造成包括可拉伸的经编织物的片,所述经编织物 至少包括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的非弹纱线和布置成循环结构的弹 力纱线,所述片在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177°的度下被裁 剪,所述片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使得服装的 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由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包括1×1 经平组织结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 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开环。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包括1×1 经平组织结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 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包括1×1 经平组织结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 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的结构是 半结构。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的结构是 缎纹结构。
7.依照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由其中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的经编织物制成。
8.依照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由其中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的经编织物制成。
9.依照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 力纱线为纱。
10.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力纱线为棉 纱。
11.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力纱线为棉 纱,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
12.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力纱线为棉 纱,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1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为通过将从以 下列示的由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构成的第一组 (A)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与用除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 编织物(A-2)以外的材料制成的另一布料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
在第一经编织物(A-1)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在第二经编织物(A-2)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一个形 成闭环,而另一个形成开环。
14.依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以制成所述另 一种布料的材料为从由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构 成的第二组(B)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其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开 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闭环。
1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为通过将从由 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构成的第二组(B)中选择 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多个薄片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其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开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闭环。
16.依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A)的 材料为第一经编织物(A-1)并且第二组(B)的材料为第三经编织物(B-1)。
17.依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第三经编织物(B-1) 的非弹力纱线为棉的,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1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 缘,并且不需摺边修整的该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120°的角度被 裁剪。
1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不 需摺边修整的这些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120°的角度被裁剪。
2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由沿服装的竖 直方向连续的经编织物制成。
2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 缘,并且不需摺边修整的该边缘沿曲线被裁剪。
2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不 需摺边修整的这些边缘沿曲线被裁剪。
2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 缘,并且不需摺边修整的该边缘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
2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不 需摺边修整的这些边缘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
2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上 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彼此不平行。
2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上部服装边 缘和下部服装边缘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上 部边缘的形状不同于下部边缘的形状。
2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下部服装, 并且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腰围线和底线 中的至少一个。
2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下部服装, 并且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腰围线和底 线。
2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乳罩,或 者为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并且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 修整的边缘形成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
3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乳罩,或 者为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并且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 修整的边缘形成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
31.依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 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20°到80°的角度被裁剪。
32.依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的当保持裁剪 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20°到80°的角度被裁剪。
33.依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衬布的所述片的 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 90°的角度被裁剪。
34.依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衬布的所述片的 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75°到 90°的角度被裁剪。
3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通过用作花纹纱的另 一种非弹力纱线的提花控制,所述片设置有大提花织纹,大提花织纹编 入由构成所述片的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制成的基部织物。
36.依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 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 与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被布置成沿与弹力 纱线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 纹的部分具有不同于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37.依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 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 与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被布置成沿与弹力 纱线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而另一种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沿与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 提花织纹的部分具有不同于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38.依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 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的 1×1经平组织结构,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 弹力纱线相同方向走向的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部分 具有不同于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3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为通过将从以 下列示的由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构成的第一组 (A)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与其中形成有依照权利要求35、36、37 和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提花织纹的片制成的材料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 片,
在第一经编织物(A-1)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 闭环;
在第二经编织物(A-2)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 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一 个形成闭环,而另一个形成开环。
40.依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为使用依照 权利要求13的片的衬布。
4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具有用于由于 弹力纱线所导致的拉伸力过渡区域的直边界线。
4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紧密贴合 身体的服装。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装。

背景技术

按惯例,例如服装底部处的边缘如果保持裁剪原样的话易于磨损,因 此为了防止磨损必需进行某种摺边修整。这种修整或者摺边修整被称作 缝边,并且根据位置和材料,存在多种缝边方法。例如,通常通过折叠 布料边缘并且将这两层缝合在一起而执行摺边修整,或者将另一种布料 或带状构件形成大体为U状截面,并且将其放在织物的边缘部分上,并且 将它们缝合在一起。然而,这种操作在服装的缝合方面会引起相当大的 负担。而且,如果以这种方式执行摺边修整的话,那么该部分会变厚, 并且在绷紧的外套被穿在其外面的情况下,通过外套就可看到如同凸起 棱纹这样的内衣底边,这破坏了外观,并且还存在诸如较厚的边缘部分 削弱穿着舒适性的问题。而且,按惯例,如果一个竖直连续片用于服装 的话,经常执行通过拉出纱线形成边缘部分的方法以便于形成不需要摺 边修整的边缘(见专利文献1的图2和段落[0019]和[0020];专利文献2的图 3和段落[0014];专利文献3的图1和段落[0020])。为了通过拉出纱线形 成边缘部分,所述片的上部和下部边缘部分处的线必须是平行的,并且 还存在这样的限制,即,如果其中上部和下部边缘部分处的线不是平行 的片用于服装的话,那么至少一侧必须被摺边修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这样的服装已投入使用,所述服装使用 由不需要摺边修整的织物制成的片作为制成所述服装的织物的至少一部 分,以便,例如在具有例如不需要摺边修整的底线的束腰带(girdle)等 中,不需要摺边修整的织物的边缘部分用作所述束腰带的底部部分。然 而,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边缘部分处会发生卷曲,因此边缘部分不 合身。
专利文献1:JP2000-303331A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299743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305438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传统问题,并且通过使用当保持裁剪原样 时不需要摺边修整的片而提供具有可被自由调节到与之接触的身体形状 的边缘部分形状的这样一种服装,并且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具有不需 要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装,以使得在外衣上反映底线或腰围线的级差(层 次差)不明显,同时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而且边缘部分不会变厚,并且 所述服装会合身且没有服装的边缘部分卷曲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制造了根据本发明的服装,包括一片可拉伸的经 编织物,所述经编织物至少包括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tricot structure) 的非弹纱线和布置成循环结构的弹力纱线(elastic yarn),所述片以相 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177°的度被裁剪,所述片具有当保持裁 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使得服装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由当保 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 缘的服装的实施例的半长类型束腰带从本发明的后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半长类型束腰带从前侧看过去的的透视图。
图3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编织织物上的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半长类型 束腰带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的裁剪线, 以及裆部片料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 缘的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短束腰带从后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短束腰带从前侧看过去的的透视图。
图6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编织织物上的与图4和图6中所示的短束腰带 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的裁剪线。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 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从前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 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从前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9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编织织物上的与图8中所示的乳罩的穿着者的 左侧相对应的衬布片35、底罩杯部分38以及前中心部分39的裁剪线。
图10示出了用在本发明中的可拉伸经编织物的编织结构图。
图11示出了用在本发明中的可拉伸经编织物的编织结构图。
图12示出了用在本发明中的可拉伸经编织物的编织结构图。
图13是编织结构图,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彼此重叠的非弹力纱线60 和弹力纱线61。
图14示出了用在本发明中的可拉伸经编织物的编织结构图。
图15是编织结构图,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彼此重叠的非弹力纱线65 和弹力纱线66。
图16是示出了边缘的裁剪角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 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女短裤的后视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女短裤的前视图。
图19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编织织物上与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女短裤的 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裁剪线。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 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1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编织织物上与图20中所示的乳罩的穿着者的 左侧相对应的衬布片95的裁剪线。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 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制造了根据本发明的服装,包括一片可拉伸的经编织物,所述 经编织物至少包括一个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和布置成 循环结构的弹力纱线,所述片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177° 的角度被裁剪,所述片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 便服装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由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 成。
本发明的服装是由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一片布料制成的, 因此可提供具有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服装,其中在外衣上反映底线或 腰围线的级差不明显,而边缘部分不会变厚。而且,可将服装的上部边 缘部分或下部边缘部分或者两个边缘部分制成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从 而能够增加服装的设计自由度,并且所述服装会合身且不会卷曲服装的 边缘部分,所述服装具有拉伸性和高的穿着舒适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服装中,通过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 177°的角度裁剪至少包括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和布置 成循环结构的弹力纱线的可拉伸经编织物,可形成不会磨损并且当保持 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当服装被形成得包括具有当保持 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片,以使得服装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 由不会磨损并且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时,然后就 可获得其中边缘部分不需摺边修整、并且边缘部分是平坦的且不构成层 次差的服装。此外,可提供这样的服装,其中,服装的边缘部分不会卷 曲,所述服装对于穿着者来说合身、具有拉伸性并且具有高的穿着舒适 性。
(2)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经编织物具有1×1经平组织结 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 力纱线都形成开环。
(3)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经编织物具有1×1经平组织结 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 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
(4)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经编织物具有1×1经平组织结 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 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5)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弹力纱线的结构是半结构。
(6)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弹力纱线的结构是缎纹(atlas) 结构。
(7)优选地,根据(5)或(6)的服装由经编织物制成,其中,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
(8)优选地,根据(5)或(6)的服装由经编织物制成,其中,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9)在根据(5)或(6)的服装中,优选地,非弹力纱线为纱。
(10)在根据(5)的服装中,优选地,非弹力纱线为棉纱。
(11)在根据(5)的服装中,优选地,非弹力纱线为棉纱,并且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形成闭环。
(12)在根据(5)的服装中,优选地,非弹力纱线为棉纱,并且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13)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为通过将从以下列的 由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构成的第一组(A)中选 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与用除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 以外的材料制成的另一布料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
在第一经编织物(A-1)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闭环;
在第二经编织物(A-2)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 一个形成闭环而另一个形成开环。
(14)在根据(13)的服装中,优选地,用以制成所述另一种布料的 材料为从由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构成的第二组 (B)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其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开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形成闭环。
(15)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为通过将从由第三经 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构成的第二组(B)中选择出来的 至少一种材料的多个薄片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其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开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形成闭环。
(16)在根据(14)的服装中,优选地,第一组(A)的材料为第一 经编织物(A-1)并且第二组(B)的材料为第三经编织物(B-1)。
(17)在根据(16)的服装中,优选地,第三经编织物(B-1)的非 弹力纱线为棉的,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18)在根据(1)到(17)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该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 120°的角度被裁剪。
(19)在根据(1)到(17)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两者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并且这些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120° 的角度被裁剪。
(20)在根据(1)到(19)中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 片由在服装的竖直方向连续的经编织物制成。
(21)在根据(1)到(20)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该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沿曲线被裁剪。
(22)在根据(1)到(20)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两者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并且这些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沿曲线被裁剪。
(23)在根据(1)到(21)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并且该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
(24)在根据(1)到(22)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两者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并且这些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
(25)在根据(1)到(24)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两者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并且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彼此不平行。
(26)在根据(1)到(25)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的上部服装边缘和下部服装边缘两者都为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并且上部边缘的形状不同于下部边缘的形状。
(27)在根据(1)到(26)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服 装为下部服装,并且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腰 围线和底线中的至少一个。
(28)在根据(1)到(26)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服 装为下部服装,并且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腰 围线和底线两者。
(29)在根据(1)到(26)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服 装为乳罩,或者为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并且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 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
(30)在根据(1)到(26)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服 装为乳罩,或者为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并且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 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两者。
(31)在根据(27)的服装中,优选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20°到80°的角度被裁剪。
(32)在根据(28)的服装中,优选地,片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20°到80°的角度被裁剪。
(33)在根据(29)或(30)的服装中,优选地,形成衬布的片的当 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到90° 的角度被裁剪。
(34)在根据(29)或(30)的服装中,优选地,形成衬布的片的当 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边缘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75°到90° 的角度被裁剪。
(35)在根据(1)到(34)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通过用 作花纹纱的另一种非弹力纱线的提花控制,所述片具有大提花织纹,大 提花织纹编入由构成所述片的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制成的基部织物。
(36)在根据(35)的服装中,优选地,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 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与 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 线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纹 的部分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以外的结构。
(37)在根据(35)的服装中,优选地,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 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或 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线相同方向走 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而另一种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线不 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部 分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以外的结构。
(38)在根据(35)的服装中,优选地,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 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的1×1经 平组织结构,并且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形 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线相同方向走向的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 大提花织纹的部分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以外的结构。
(39)在根据(1)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为通过将从以下列的 由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构成的第一组(A)中选 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与由形成有根据上述(35)、(36)、(37)和 (38)中任意一项的大提花织纹的片制成的材料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 在第一经编织物(A-1)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闭环;
在第二经编织物(A-2)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 一个形成闭环而另一个形成开环。
(40)在根据(29)、(30)、(33)和(34)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 优选地,所述衬布为使用根据(13)到(17)和(39)中任意一项的片 的衬布。
(41)在根据(1)到(40)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片 具有用于由于弹力纱线所产生的拉伸力过渡区域的直边界线。
(42)在根据(1)到(41)中任意一项的服装中,优选地,所述服 装为紧密贴合身体的服装。
在本发明的服装中,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不是通过 诸如上述拉出纱线的方法所形成的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而是使用其边 缘在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经编织物的保持裁剪原样的一种边 缘。可拉伸经编织物可用作其裁剪端(保持裁剪原样的端部)成为即使 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织物,所述可拉伸经编织物至 少包括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和布置成循环结构的弹力 纱线。只要布置成循环结构的弹力纱线像可拉伸经编织物,就可具有除1 ×1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以外的一种结构,诸如半结构或缎纹结 构都是可能的。
更具体地说,能够使用具有以下编织结构的织物,但是不局限于以下 所述的,只要它是其裁剪端(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成为不会磨损并且 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织物就可以,因此除文中具体描述的那些以外的 编织结构织物的使用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构成用于本发明并且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 片的编织织物例如为(1)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的可拉伸经编织物,其 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 在每个圈距处都形成开环。对于编织纱使用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提供 了适当的拉伸性。可选地,也可以为实例(2)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的 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弹 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在每个圈距处形成闭环。对于编织纱 使用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提供了适当的拉伸性。通过将非弹力纱线和 弹力纱线布置在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用在每个圈距处形成闭环的非 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编织,可获得稳定的编织环并且防止 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也可用形成闭环的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 两者编织。
而且,优选地使用织物(3)作为所述片的编织织物,其中非弹力纱 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弹力纱线 被布置成半结构。
而且,优选地使用织物(4)作为所述片的编织织物,其中非弹力纱 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3)或(4)的编织织物中,优选地,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 至少一种形成闭环。在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的经编织 物中,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是有利的,因此更加是优选的。
考虑到与皮肤相接触以及其吸汗性,优选地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 线,但是如果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的话,则优选地使用根据上述(3) 或(4)的结构的经编织物,这是由于这可有利地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 缘的磨损,并且具体地,使用(3)的结构是更优选的。如果使用棉纱的 话,相比使用尼龙纱或涤纶纱时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更易于出现磨损, 但是使用半结构或缎纹结构(优选地半结构)作为上述弹力纱线,增加 了弹力纱线的应变力,并且即使当更易于磨损的棉纱用作非弹力纱线时, 也可有效地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这是优选的。如果棉纱以 这种方式用作非弹力纱线,那么优选地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 一种处形成闭环,并且更优选地使用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 闭环的经编织物,这是因为这更有效地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
而且,对于本发明所使用的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易于磨损的边缘 的片的编织织物,可使用具有包括如上所述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的特 殊编织结构的编织织物,并且假定该编织织物被称作“基部编织”,那 么通过提花控制通过编织用作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可形成适合的大提花 织纹,诸如小花纹。如果用于形成通过提花控制编织的花纹的非弹力纱 线被称作“花纹纱”,那么通过将花纹纱编织为不同于基部编织的编织 结构的结构可在将形成花纹的部分上形成大提花织纹等。未出现花纹的 部分应以与例如基部织物的弹力纱线或非弹力纱线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 方向走向被编织。例如,优选地,出现花纹的部分的花纹纱为链式针迹, 但是不局限于所述链式针迹,只要基部编织具有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 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就可以,也可为其中将出现花 纹的部分的花纹纱的沉降弧的方向与基部编织结构的沉降弧的方向不同 的1×1经平组织结构,或者可通过适当地选择不同于基部编织结构的编 织结构,诸如半结构,来形成花纹。
以下示例(a)-(c)是大提花织纹的优选构成示例:
(a)由经编织物制成的片,其中形成基部织物的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与用作大提花控 制织纹的非弹力纱线中的至少一种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线相同方向走向 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部分具有一种 不是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因此,其中用作大提花控制织纹的非弹力纱线为沿与弹力纱线相同方 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的位置是在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部分的外部的 位置。因此,能够形成在花纹与花纹之间不连续的多个小花纹。同样利 用以下的(b)和(c),也可形成在花纹与花纹之间同样不连续的多个 小花纹。不用说,也可形成其中一些小花纹相连接的花纹。
(b)由经编织物制成的片,其中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线被布 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或用作大 提花控制花纹的非弹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线相同方 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中,而另一种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弹力 纱线不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中,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 织纹的部分具有一种不是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c)由经编织物制成的片,其中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非弹力纱线被 布置成沿与形成基部编织结构的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 结构,并且用作大提花控制花纹纱的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沿与弹力纱线 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花纹纱中形成大提花织纹的 部分具有一种不是1×1经平组织结构的结构。
如以上对于(a)到(c)中所述的,在具有大提花织纹的提花经编织 物的情况下,非弹力纱线穿过至少两个导纱器,并且使用可为相同或不 同类型的两种非弹力纱线。通过使用其中至少一种非弹力纱线沿与弹力 纱线相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部分的磨损发生少得多。而且,通过使用其中另一种非弹力纱 线沿与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增强了编织织物的 强度,特别是,能够增强撕裂强度(在所述强度下,所述织物破裂,从 而它从边缘部分处分裂成两部分),这是优选的。至于沿与弹力纱线相 同或不同方向走向的非弹力纱线,形成基部编织部分的非弹力纱线可以 沿与弹力纱线相同方向走向,而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非弹力纱线沿与弹力 纱线不同方向走向,但是,形成基部编织部分的非弹力纱线也可以沿与 弹力纱线不同方向走向,而形成大提花织纹的非弹力纱线沿与弹力纱线 相同方向走向。换言之,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非弹力纱线沿相互不 同的方向走向。
而且,还可使用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弹力纱线和形成基部编织及 大提花织纹的两个非弹力纱线都沿相同的方向走向。在这种情况下,保 持裁剪原样的边缘部分的抗磨损性甚至好于以上所述的片中的抗磨损 性。就抗磨损性而言,具有如上所述其中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的部分的 材料是优越的。
如果由具有大提花织纹的经编织物制成的片受提花控制(在具有提花 控制机构的经编机上)的话,那么将编织结构部分地改变为不同于基部 编织结构的结构。对于大提花织纹来说,使用小花纹是合适的,并且尽 管没有具体限制,但是可给出的示例包括植物花纹,诸如花样花纹、或 其他装饰性花纹。关于尺寸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其中具有最大长度的部 分的长度不超过10cm,更优选地不超过5cm的小花纹是优选的。
能在脱利考经编机或拉舍尔经编机上形成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 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片的上述1×1经平组织结构、半结构、缎纹结构等。 如果额外地如上所述加上大提花织纹的话,那么要使用配备有提花控制 机构的经编机。
如果平行于编织方向裁剪具有这些编织结构的经编织物的话,那么可 能发生磨损或卷曲,但是如果以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3°并且至多177° 的角度裁剪的话,那么裁剪端用作服装的边缘部分,这样即使在边缘部 分保持裁剪原样时,服装边缘部分也可在没有磨损或卷曲的情况下贴合 身体。
在上述可拉伸经编织物中,在实际中以下可拉伸经编织物是优越的: 如图10中所示的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47和弹力纱线48沿相 同方向走向并且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47和弹力纱线 48两者都用开环编织。箭头49的方向是织物的编织方向。如图11中所示 的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50和弹力纱线51沿不同方向走向并 且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50和弹力纱线51两者都用闭 环编织。箭头52的方向是织物的编织方向。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还有 这样一种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并且所述经编织物被如此编织,即,使得非弹力纱线或弹力纱线中的任 意一种形成闭环,例如非弹力纱线形成闭环而弹力纱线形成开环,或者 非弹力纱线形成开环而弹力纱线形成闭环,所述可拉伸经编织物在实际 中也是优越的。
而且,图12中所示的编织结构为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60 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而弹力纱线61被布置成半结构,并且两者都 用闭环编织。图13是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非弹力纱线60和弹力纱线61相 互重叠的编织结构图。箭头62的方向是织物的编织方向。如以上所述, 当棉纱用作非弹力纱线60时该结构是尤为有利的编织结构。也可使用这 样一种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或弹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用闭 环编织,例如非弹力纱线用闭环编织而弹力纱线用开环编织,或者非弹 力纱线用开环编织而弹力纱线用闭环编织。
图14中所示的编织结构为这样一个示例,其中非弹力纱线65被布置成 1×1经平组织结构而弹力纱线66被布置成缎纹结构(在该示例中,为四 线圈横列缎纹),并且非弹力纱线65用闭环编织。图15是示出了图14中 所示的非弹力纱线66和弹力纱线66相互重叠的编织结构图。箭头67的方 向是织物的编织方向。
上述片还能用作层压片,所述层压片被层压成两层或多层并且如果需 要的话用树脂型胶粘剂等将其粘合在一起。如果多个织物被层压在一起 并且用作所述片的话,那么通常将两层织物层压在一起就足够了,但是 如果需要的话也可将三层或多层层压在一起。如果用作乳罩的衬布或者 用作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的衬布的材料的话,那么优选使用这样的片, 即,通过以这种方式将多层织物层压在一起而制成的片。
例如,以下所述可作为可被层压并且如此将其粘合在一起的织物组合 的示例:
(1)通过将从以下列示的由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 (A-2)构成的第一组(A)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与用除第一经编 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以外的材料制成的另一布料粘合在 一起而层压的片,
在第一经编织物(A-1)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闭环;和
在第二经编织物(A-2)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中的 一个形成闭环而另一个形成开环。
因此,如果至少包括材料第一经编织物(A-1)或第二经编织物(A-2) 的层压片用于形成乳罩等的衬布的话,当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部分用作 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衬布等)的边缘部分的话,不会发生磨损。
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经编织物(A-1)或第二经编织物(A-2)与 除第一经编织物(A-1)或第二经编织物(A-2)以外的材料层压,可获 得用材料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二经编织物(A-2)难于获得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具有另一种编织结构的织物应用作由其他布料 制成的材料,并且优选地为从由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 (B-4)构成的第二组(B)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材料,其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开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闭 环。
除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以外的这种材料的另 一个示例是一种经编织物材料,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 置成半结构。如果用作不用摺边修整材料的裁剪边缘的服装边缘部分的 话,那么优选地层压材料为其中所有纱都被形成为环的经编织物材料。
(2)也可使用通过将从第三经编织物(B-1)到第六经编织物(B-4) 的组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多种材料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片,其 中
在第三经编织物(B-1)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
在第四经编织物(B-2)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 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
在第五经编织物(B-3)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两者都被布置成1 ×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 成开环;
在第六经编织物(B-4)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不同方向走向, 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形成闭 环。
当然,在(1)所列的组合之中,更优选地是第一组(A)的材料为 第一经编织物(A-1)并且第二组(B)的材料为第三经编织物(B-1)。 在该组合中如果棉纱用作非弹力纱线的话,那么可有利地防止保持裁剪 原样的边缘的磨损,这是更为优选的。
而且,如果使用组合第一经编织物(A-1)和第三经编织物(B-1)的 话,那么优选地棉纱用作第三经编织物(B-1)的非弹力纱线并且第三经 编织物(B-1)的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这是由于这种方法 有利地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而且,如果使用这种层压片的 话,那么从就皮肤相接触以及吸汗性而言其中第三经编织物(B-1)位于 皮肤侧的设计是最优选的。
此外,如果层压片是由具有上述大提花织纹的片和不具有大提花织纹 的片制成的话,那么优选地将具有大提花织纹的片布置在服装的外侧上。
而且,如果层压片是由具有上述大提花织纹的片和不具有大提花织纹 的片制成的话,那么优选地特别地上述第一经编织物(A-1)或第二经编 织物(A-2)用作用于不具有大提花织纹的片的材料。在这种组合的情况 下,当使用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部分(例如乳罩的衬布的边缘部分)作 为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的边缘部分时也可防止磨损。
而且,就改进设计而言,优选地另一种层压织物是通过提花控制将诸 如花朵图案的装饰性花纹编织于其中的一种材料。如果材料第一经编织 物(A-1)或第二经编织物(A-2)被布置在皮肤侧上并且大提花织纹已 被编织于其中的材料被布置在外侧上的话,不会发生磨损,并且可获得 具有优越设计的服装,这是优选的。
当制造层压片时,可以首先层压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片、将 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它们裁剪为期望的形状,或者可以将单独的片裁 剪成预定形状,然后通过叠置所述多个片并将其粘合在一起而层压它们。
在上面两种情况的任一种中,其中相同形状的多个片被粘合在一起的 片导致实际上变成一个织物。因此,在片中没有层次差异。另外,由于 在其任何一种独立织物中都不会出现磨损的织物被粘合在一起,因此不 存在片的边缘部分松脱或纱线端部突出的情况,并且边缘部分很整齐。 不用说,这也可增强撕裂强度。
“通过将多个片粘合在一起层压而形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片一个叠 置在另一个之上并且通过将它们粘合在一起而层压它们,以使得它们不 能轻易被剥离。关于粘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使用诸如热粘合性 树脂的粘合剂。考虑到透气性,点粘合是优选的,在点粘合中粘合剂被 涂覆于多个点。
所使用的非弹力纱线取决于可拉伸织物的类型。可使用诸如尼龙或聚 酯等合成纤维、诸如人造丝等半合成纤维、或诸如丝或棉等天然纤维, 并且还可使用长丝纱或短纤纱。在这些纱线之中,具有卓越吸性的尼 龙纱优选地用在用于内衣的编织织物中。对于弹力纱线没有特别限制, 通常可使用无包被的聚亚安酯弹力纱线或者其中已由非弹力纱线包被的 纱线(包线)。使用无包被的纱线,可容易地增强编织密度。而且,棉 具有优越的皮肤触感并且就吸汗性而言也是优选的。
至于非弹力纱线,使用细支纱可更容易地增强编织环的密度。另一方 面,当纱线过细时,那么其强度就变得过弱。因此33到154分特(dtex)是 优选的,这是由于可在高密度下制成织物,并且能获得稳定且牢固的编 织结构。如果非弹力纱线更优选地为33到88分特,甚至更优选地为33到 77分特或者甚至更优选地为33到55分特的话,那么可制成具有高密度的 织物,并且可获得稳定且牢固的编织结构,这是优选的。如果使用棉纱 的话,那么优选地可在高编织密度下编织,以便于确保在保持裁剪原样 的边缘部分处不会磨损,因此优选地使用较细的棉纱,这是因为这样可 容易地增强编织密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使用其纱线支数细于50或 更多的棉纱,更优选地是,具有其纱线支数细于70的棉纱用作所述棉纱。 通常,尽可能细的纱线是优选的,但是目前,市场上可买到的最细的棉 纱具有大约100的纱线支数。因此,如果使用棉纱的话,具有50到100纱 线支数的棉纱是优选的。
至于弹力纱线,具有较高密度的织物可用细支纱制成。当纱线为154 分特或更大时,那么可获得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 的织物,但是可拉伸性变小了,因此优选地使用具有不大于154分特的织 物用作穿着更贴近身体的服装。更优选地是15到100分特,甚至更优选地 是33到88分特。另一方面,可使用粗于154分特的弹力纱线作为不需要可 拉伸性的服装部分。而且,甚至使用大于231并且高达396分特的弹力纱 线,如果弹力纱线较软的话,也可获得具有保持裁剪原样并且不易磨损 的边缘部分的织物。延展性较小,但是它们可用作不需要延展性的部分。
而且,为了获得编织环的稳定性和防止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的磨损的 效果,已经受预定形处理和/或热定形处理的织物作为这些可拉伸经编织 物是适合的。处理温度取决于装置的形状、预定形处理时间、热定形处 理时间、材料的类型、以及编织织物的厚度,但是为了可靠地获得前述 效果,优选地在至少180°的温度下执行该处理,更优选地是,至少为185° 或在190°到195°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织物软化,并且 所述环变得略微熔融,从而稳定所述织物,并且保持裁剪原样的边缘变 得更能抗磨损。如果使用具有6-8腔室构造(腔室的总长度:大约15到30m) 的装置的话,那么热定形处理时间可为约15到40m/min,并且优选地约为 15到24m/min。
此外,在普通编织织物中,成品宽度被设定为约160cm,但是在本发 明的可拉伸经编织物中,成品宽度被设定较短在100到140cm,具体地为 例如110cm、120cm或130cm,并且期望在可能的范围内将织物编织为高 密度以增强稳定性,同时保持可拉伸服装中的编织环的吸引力。尽管也 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织纱的旦尼尔数(denier),但是优选地以大于55纵行 /2.54cm(1英寸),更优选地大于60纵行/2.54cm,更优选地大于65纵行 /2.54cm,甚至更优选地至少70纵行/2.54cm的高密度编织所述织物,并且 织物的横向展开性的比例较大。然而,当纤维素纱或棉纱用作非弹力纱 线时这不是必需的。
此外,优选地使用可拉伸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的使用量增加并 且更长了,而弹力纱线短于普通情况中的,并且非弹力纱线的喂纱 (runner)长度远大于弹力纱线的喂纱长度。更具体地,普通的80cm/rack 或更小的非弹力纱线的喂纱优选地被设定为85到120cm/rack,更优选地是 95到115cm/rack,而普通的60cm/rack或更小的弹力纱线的喂纱优选地被 设定为70到110cm/rack,更优选地是75到105cm/rack。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喂纱”是指用于编织预定数量线圈横列(称 作“腊克”;通常480线圈横列构成一腊克)的纱线的长度(以cm为单位)。
非弹力纱线的喂纱A与弹力纱线的喂纱B的比率(A/B)优选地为至少 1.15,更优选地是至少1.2,更优选地至少为1.3。
应该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可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 的边缘的经编织物不是网眼织物。
而且,如果,在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由可拉伸经编织物 制成的片的边缘之中,服装中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为不 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因此如果在沿不平行于编织方向、相对于织物的编 织方向在3°到177°范围内的角度下裁剪可防止该边缘的磨损和卷曲。更优 选的是在5°到150°的角度下裁剪所述边缘,更优选地是在10°到120°的角 度下、甚至是15°到90°的角度下、更优选地是20°到80°的角度下、更优选 地是30°到60°的角度下、更优选地是40°到50°的角度下、最优选地是45° 或45°左右(更具体为43°到47°)。
下面将参照附图16描述“边缘的裁剪角度”所意味的角度。
在图16中,由A-B-C-D-A所围绕的部分是裁剪片。箭头E、F和G指示 该织物的编织方向。图16中的侧部X是“编织起始侧”,而图16中的侧部 Y是“编织终止侧”。因此,边缘A-D和边缘C-D是编织起始侧上的边缘, 而边缘A-B和边缘B-C是编织终止侧上的边缘。
在编织起始侧(A-D和C-D)上的边缘的情况下,边缘的裁剪角度是 指边缘线与编织方向所限定的角度中的锐角(α4或α3)。在编织终止侧 (A-B和B-C)上的边缘的情况下,边缘的裁剪角度是指边缘线与编织方 向所限定的角度中的钝角(α1或α2)。
前面所述的是本发明中的边缘的裁剪角的形式定义,但是为了方便起 见,例如也可使用角度β1表示图16中边缘A-B的裁剪角,并且可容易地看 出,如从上面边缘的裁剪角的定义中可明白的,边缘A-B的裁剪角为 “180-β1”度。
优选地如上所述那样设定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边缘线的裁剪角,这是 由于这提高了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合身性,并且防止 边缘部分卷曲得离开穿着者的身体。也就是说,在服装的上部边缘或下 部边缘处,例如腰部或底部,具有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 的服装中,这些边缘部分会卷曲得离开穿着者的身体。为了确保不会出 现所述卷曲,必须以相对于织物的编织方向的上述角度裁剪用作保持裁 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部分的裁剪线。织物的编织方向与当编 织织物时供给纱线的方向对应。在上述描述中,相对于编织方向的20°到 80°的角度是指到编织方向的线的左侧或右侧之间存在20°到80°的角度, 或者换句话说,是指角度的顶点指向沿编织方向前进方向的角度,或相 对于编织方向前进方向的线的±20°到80°的角度。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用在不太需 要防止卷曲得离开身体的部分处的话,那么优选地使用具有在不超过45° 的角范围下裁剪的边缘的片。而且,优选地使用其边缘不是被裁剪为直 线而是被裁剪为波纹状线的片,这是由于能够防止边缘部分卷曲得离开 身体。
当裁剪服装的片时,如果多个边缘部分用作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 修整的边缘的话,那么可能存在不能在例如相对于编织方向的3°到177° 范围内的20°到80°的优选范围内被裁剪的位置,而必须在小于相对于编织 方向的20°的角度下被裁剪。如果将这种边缘部分裁剪为波纹形状的话, 那么用作波纹形状中的曲线的边缘部分的裁剪角可被设定为例如20°到 80°的优选范围,并且可获得与将整个边缘部分基本裁剪为20°到80°时相 同的效果。在短束腰带的腰围线和底线都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 整的边缘的情况中,使用沿服装的竖直方向连续的一个片,由于服装的 设计,可出现不可能在例如相对于编织方向的20°到80°的角度下裁剪两个 边缘部分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中优选地将一个边缘裁剪为波纹形 状的边缘。
具体在诸如束腰带或女短裤的下部服装中,使用在上述角度下裁剪的 片的边缘部分作为腰围线和底线可防止边缘部分的磨损或卷曲。
在乳罩或者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的情况中,当一片衬布在接近于平 行或垂直,例如相对于垂直或平行于编织方向±20°的角度下被裁剪时, 那么当穿着衬布时可提供沿侧向方向的可拉伸性,由于这提高了穿着舒 适性,因此是优选的。通常,衬布基本上是梯形的,并且其宽度从罩杯 侧朝向称作“钩和孔”的后中心连接部分变窄,其中上部边缘和下部边 缘相当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因此,优选地在相对于编织方向成10° 到90°,更优选地是75°到90°的角度下裁剪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中的一个。 当一个边缘部分的裁剪角为α度时,那么在接近于(180°-α)度的角度下 裁剪另一个边缘部分。如果在接近于直角的角度下裁剪时,那么例如在 100°下裁剪衬布的下部边缘,而在80°下裁剪上部边缘。如果在接近于平 行于编织方向的角度下裁剪时,那么例如在15°下裁剪衬布的上部边缘, 而在165°下裁剪下部边缘。以这种方式,甚至在接近于与编织方向平行 或垂直的角度以外的角度下裁剪衬布的片时,如果裁剪形状为具有多个 曲线的波纹形状的话,边缘部分也不会出现磨损和卷曲,并且还具有一 定程度的可拉伸性,因此是容许的。“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是指 不是朝向一侧弯曲的简单凸形或凹形曲线,而是由多个凸形或凹形曲线 的组合构成的曲线,诸如具有凸形或凹形波纹线的曲线。因此“具有多 个曲线的波纹形状”是指“波纹形状”的曲线。波纹形状不局限于其中 规则的简单曲线重复的波纹,而且也可为不规则波纹形状。如果保持裁 剪原样的弯曲边缘的形状是波纹形状的话,那么波纹形状的曲线的曲率 优选地不太小,这是由于这不会降低撕裂强度,并且不存在边缘部分的 扭曲(卷曲)。
在乳罩或者游泳衣或紧身衣的上装的衬布的情况中,为了增强强度, 可通过将两片织物粘合在一起而层压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在已粘合和 层压之后可将这两片织物裁剪为期望形状,或者可在已将两片织物裁剪 为相同形状之后粘合并层压它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中,相同形状的两片 通过粘合而层压在一起,并且基本上变成为一片。因此,在衬布中不存 在层次差异。另外,由于将不发生磨损的织物粘合在一起,因此不存在 片的边缘部分松脱或纱线端部突出的情况,并且边缘部分很整齐。
如上所述,对于“通过将相同形状的两片粘合在一起进行层压而形成 的衬布”,所述的两片可在将它们层压在一起之前裁剪为相同形状,或 者可在粘合和层压织物之后将它们裁剪为预定形状。
对于层压片用作乳罩等的衬布的情况的层压片的优选实施例与上述 层压片相似。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边缘部分的线是波纹形状的,那么裁剪角是指编 织方向与拉平(leveling)所裁剪的边缘部分的波纹形状的凸形和凹形部分 的虚直线之间的角度。拉平所裁剪的边缘部分的波纹形状的凸形和凹形 部分的虚直线可为连接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扇贝性波纹的顶点的切 线,或者为将所述波纹平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中心线。如果具有 多个不规则波纹形状并且虚直线不清楚的话,那么裁剪角为编织方向与 连接从织物或者使用所述织物的服装上裁剪下来的片的边缘部分的边缘 线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的直线之间的角度。如果在边缘部分中出现一个 曲线的话,那么裁剪角是指编织方向与连接所述弯曲的纵向方向上的两 端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扇贝形部分是波纹形状曲 线,但是与该波纹的正向方向相对应的总体边缘线可由虚直线表示。这 是与波浪形线相同的处理,但是其正向方向总体被描绘为直线。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片中,能将边缘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一个弧形曲 线,或者具有多个曲线的波纹形状,并且通过将边缘部分裁剪为曲线或 波纹形状,可防止磨损或卷曲。在诸如束腰带或女短裤的下部服装的情 况中,使得腰围线为凹形下垂的曲线可防止卷曲并且可贴合腰部。使得 短束腰带或女短裤的底线大体为凸形向下突出的曲线可防止卷曲并且可 贴合臀部线。可选地,使得底线为波纹形状可防止卷曲并且可贴合臀部 线。可选地,优选地使得总体底线(宏观上)为凸形向下突出的曲线, 并且宏观上使其为波纹形状。如果接触臀部或腹侧的片是连续片的话 (“连续片”是指不是通过将多个部分缝补在一起而制成的片,而是由 平面方向上连续的一部分制成的片),那么边缘部分线的形状也可改变, 其中线接触臀部下部而边缘部分线接触腹侧。例如,臀部底线可被弯曲 得凸形向下突出或为波纹形状,或者除波纹形状以外还可为总体凸形向 下突出,这样接触腹侧的边缘部分的底线可为凸形向上突出的曲线。
为了确保所述片的上部和下部边缘部分可贴合它们所接触的身体部 分,优选地上部边缘的形状不同于下部边缘的形状,或者上部边缘和下 部边缘是不平行的,或者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的形状不同并且上部边缘 和下部边缘是不平行的,因为这样,服装可贴合身体的三维形状。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形成有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 边缘的织物局部地设置有直边界线,在该直边界线处拉伸力由于弹力纱 线改变,因为这样,提高了身体塑形功能。“在该处拉伸力改变的直边 界线”是指形成强拉伸力区域和弱拉伸力区域以便强拉伸力区域和弱拉 伸力区域之间的边界是直线(这包含这样的情况,即,强拉伸力区域和 弱拉伸力区域包括具有两级或多级不同拉伸力的区域;而且,拉伸力可 连续地改变)。
为了局部地提供直边界线,在该边界线处拉伸力由于弹力纱线改变, 以下方法是适合的:
(a)通过形成具有编织进来的不同厚度的弹力纱线的多个区域而形 成多个不同拉伸力的区域的方法;
(b)通过形成具有编织进来的的不同数量的弹力纱线的多个区域而 形成多个不同拉伸力的区域的方法;
(c)通过适当地组合(a)和(b)而形成多个不同拉伸力的区域的 方法。
应该注意的是,还可通过编织或插入第二非弹力纱线而形成具有不同 拉伸力的区域,其中多个区域的边界是线形的。
这里,“强拉伸力”是指应变力较高而可拉伸性较低。
对于服装的一部分,还可使用具有通过传统方法拉出纱线制成的不需 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织物,或者不需摺边修整的织物(在以下描述中,将 其简称为“不同于本发明的织物”)。
优选地服装的边缘部分的所有或几乎所有部分都具有平坦表面并且 不执行通过缝纫的摺边修整,但是为了增强在穿着服装时易于拉紧的部 分,可在这些边缘部分处提供约0.5到2cm长度的接缝。这种位置的示例 是靠近于乳罩的衬布的上部边缘处的罩杯线的衬布的部分、靠近于后中 心中称为“钩和孔”的后中心连接部分的后部边缘部分,或者短束腰带 或女短裤的裆部的接缝附近。
本发明在紧密贴合身体的服装上是有效的。本发明可适用的服装的示 例优选地为短束腰带、长束腰带、女短裤、罩、乳罩、游泳衣、紧身 连衣裤、贴身衬裙、妇女贴身背心、紧身衣裤和妇女连衫衬裤。
示例1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服装的实施例的半长类型束腰带的从后侧看 过去的透视图,所述服装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并 具有身体塑形功能。图2是示出了图1的半长类型束腰带的从前侧看过去 的透视图。图3是平面图,示出了织物上与图2中所示的半长类型束腰带 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的裁剪线,以及裆 部的平面图。
在图1到图3中,附图标记1表示覆盖侧前-侧部-臀部-腿部的侧前-侧部 -臀部-腿部覆盖片,所述覆盖片沿束腰带的竖直方向连续并且由其表面中 不具有层次差的一片制成。附图标记6表示覆盖腹部的腹部覆盖片,所述 覆盖片沿束腰带的竖直方向连续并且由其表面中不具有层次差的一片制 成。左部和右部上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通过后中心接缝线4缝 合在一起,但是腿部处不缝,并且在接缝线5处将到侧前-侧部-臀部-腿部 覆盖片1的前部的侧部边缘与腹部覆盖片6的侧部边缘缝合在一起。在从 后侧看过去的图1的透视图中,难于理解腿部从哪里开始,因此将虚点划 线8加到图上,用以指示出虚点划线8下面的区域大致对应于腿部。因此, 虚点划线8上方的接缝线4为后中心接缝线,并且通过将虚点划线8下面的 区域分成为左腿和右腿而形成腿部。
图3中的在织物11上所示的线A-B-C-D-E-F-G-A表示用以获得穿着者 的左侧上的一半的片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的裁剪线,该片用作 从束腰带的侧部向后的部分以及用作腿部。而且,附图标记10表示裆部 片料,所述裆部片料10可用与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相同的织物或 不同的织物制成。对于裆部片料的材料,传统上用于束腰带裆部片料的 各种材料都能够使用。裆部片料10形成裆部,并且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
尽管图中未示出,用于右半部分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的形 状是左半部分的镜像对称形状。线A-B被缝合到图1中的腹部覆盖片6,线 Q-C被缝合到线E-D,从而形成左腿部分,线G-F被缝合到前述右半部分 (图中未示出)的片的相应部分,形成后中心接缝线4。裆部片料10的线 P-O被缝合到腹部覆盖片6的下部边缘、裆部片料10的线O-I被缝合到片1 的线B-Q、并且裆部片料10的线H-I被缝合到片1的线F-E。对于图中未示 出的右半部分的片1的缝合是相似的,因为它是左右对称的。以这种方式, 可制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束腰带。通过大体相同的方式的缝合也可制成 其他实施例的束腰带。
在图1到图3中所示的束腰带中,其边缘部分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 边修整的片用作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
构成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由箭头9的 箭头方向指示。
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如图11中 所示,尼龙纱和聚亚安酯纱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被编织成使得弹力纱 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在7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下用 44分特的尼龙纱和77分特的聚亚安酯纱编织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 1。
在本实施例中,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侧前-侧部-臀部- 腿部覆盖片1的边缘形成底线2的边缘和腰围线3的边缘。底线2是波纹形 状的,并且底线2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 即,箭头12所指示的方向(见图3)。底线在相对于编织方向的大约30° 的角度β下被裁剪。总体来说,底线在约30°下被裁剪,但是总的底线被 裁剪为多个波纹形状,并且波纹形状的部分在超过30°的角度下被裁剪。
腰围线3被裁剪为略微向下弯曲的曲线。也可沿直线裁剪腰围线3。连 接腰围线两端的虚直线在相对于编织方向9成35°的角度下被裁剪(因 此,A-B的裁剪角为180°-35°=145°)。由于实际腰围线为略微向下弯曲 的曲线,因此实际裁剪角α为优于并落在35°以下的角度(145°的裁剪角)。 也就是说,底线2的方向和腰围线3的方向不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它们具有 不同的形状(见图3,因为在图1和图2中不能看出)。
腹部覆盖片6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沿 不同方向走向,由具有上述编织结构的布料制成,使得弹力纱线形成闭 环,而使得非弹力纱线形成开环。其上部边缘7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 边修整的边缘,并且形成略微向下弯曲的曲线。应该注意的是,还可将 其裁剪为直线并形成腰围线。可选地,适当地,需要摺边修整的另一种 织物可用作腹部覆盖片6。用44分特的尼龙纱和8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在68 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下编织腹部覆盖片6。邻接腰围线的腹部 覆盖片6的上部边缘7在相对于编织方向成40°的角度下被裁剪。因此腰部 和底线处的所有服装边缘部分都可做成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 的边缘部分,并且束腰带是用竖直方向连续并且不具有层次差的片制成 的,以便减少缝合点的数量并且可获得几乎不具有层次差的束腰带。特 别地,可消除边缘部分处的层次差,裁剪角为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为 3°,并且裁剪形状为曲线或波纹形状,以便当保持裁剪原样的腰围线和 底线不会磨损,束腰带贴合穿着者身体且不会卷曲,并且不易于移位, 腰线和底线可被容易地保持在稳定位置中,这是优选的。还可部分地将 另一种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编织或插入到腹部覆盖片6或者侧前-侧部- 臀部-腿部覆盖片1中,从而提供具有较小拉伸的部分。
如上所述,底线2和腰围线3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 并且由于它们不需摺边修整并且不使用橡胶带等,因此腰部不会如同使 用橡胶带一样被以线形地紧紧缚在一起并且厚度没有增加,因此当穿着 时实现了腰部周围的清晰轮廓,并且不会在皮肤上留下橡胶带的穿着印 记。底线部分周围也是相似的。侧前-侧部-臀部-腿部覆盖片1和腹部覆盖 片6不局限于上述编织结构,并且可具有任何编织结构,只要它们是保持 裁剪原样时不会磨损的经编织物就可以。
示例2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短束腰带的从后侧看过 去的透视图,所述短束腰带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 图5是示出了图4短束腰带从前侧看过去的透视图。图6是平面图,示出了 在织物上与图5中所示的短束腰带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侧前-侧部-臀 部覆盖片15的裁剪线。
在图4到图6中,附图标记15表示覆盖侧前-侧部-后部的侧前-侧部-臀 部覆盖片,所述覆盖片在竖直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由没有层次差的一片 制成。附图标记16表示覆盖腹部的腹部覆盖片,所述覆盖片在竖直方向 上是连续的并且由没有层次差的一片制成。附图标记17表示前中心底片, 所述前中心底片在竖直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由没有层次差的一片制成。 左部和右部上的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通过后中心接缝线18缝合在一 起,并且在接缝线19处将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的前侧上的侧部边缘缝 合到腹部覆盖片16的侧部边缘和前中心底片17上。
图6中的织物20上所示的线M-N-O-P-Q-M代表了用以获得穿着者的 左侧上的一半的片的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的裁剪线,所述片用作从束 腰带的侧部到臀部的部分。
尽管图中未示出,用于右半部分的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的形状是 左半部分的镜像对称形状。线M-N被缝合到图5中的腹部覆盖片16和前中 心底片17、线P-Q被缝合到上述右半部分的片的相应部分(图中未示出), 形成后中心接缝线18。线O-P被缝合到裆部21。线N-O形成底线,并且线 Q-M形成腰围线。图中未示出的右半部分的片15的缝合是相似的,因为 它是左右对称的。以这种方式,可制成图4和图5中所示的束腰带。
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片用作侧前-侧部-臀 部覆盖片15、腹部覆盖片16和前中心底片17。构成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 15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由箭头14的箭头方向指示。
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如图11中所 示,尼龙纱和聚亚安酯纱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在70纵行/英寸(2.54cm) 的编织密度下被编织,使得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用33分 特的尼龙纱和77分特的聚亚安酯纱编织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侧前- 侧部-臀部覆盖片15的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形成底线22的 边缘和腰围线23的边缘。底线22是波纹形状的,并且底线22的方向是与 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12所指示的方向, 并且与编织方向14形成5°的角度。腰围线23在相对于编织方向14成大约 40°的角度α(裁剪角)下被裁剪。腰围线23为略微向下弯曲的曲线,以 便弯曲部分在优于并在40°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在任何情况下,底线22 和腰围线23都不平行并且具有不同的形状。
底线22总体在约5°的角度(裁剪角为180°-5°=175°)下被裁剪,但是 总的底线被裁剪为具有多个波纹的波纹形状,因此波纹线在超过5°的角 度下被裁剪(即,小于175°裁剪角的角度)。腰围线23为略微向下弯曲 的曲线,并且连接腰围线两端处的Q和M的虚直线是在相对于织物的编织 方向14成40°的角度(裁剪角)下被裁剪的边缘。腰围线23为沿服装的 向下方向略微弯曲的曲线,以便实际裁剪角为优于并在40°以下的角度。 也就是说,形成上侧处边缘的腰围线23与形成下侧处边缘的底线22不是 相互平行的。
如上所述,腹部覆盖片16上侧处的边缘24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 修整的边缘。它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 相同方向走向,如图10中所示,并且使用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 形成开环的织物。腹部覆盖片16使用44分特的尼龙纱和154分特的聚亚安 酯纱,并且在6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下编织。在相对于编织 方向成45°的角度下裁剪腹部覆盖片16。前中心底片17具有1×1经平组织 结构,其中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如图10中所示,并 且使用其中弹力纱线和非弹力纱线都形成开环的织物。前中心底片17由 33分特的尼龙纱和77分特的聚亚安酯纱在7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 密度下编织。前中心底片17的底线25由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 边缘制成,并且在相对于编织方向约25°的角度下被裁剪。而且,它是向 下下垂弯曲的曲线(凹形),并且所述弯曲部分在优于并在25°以下的角 度下被裁剪。应该注意的是,底线也可为直线。而且,也可使用通过拉 出纱线的传统方法获得的具有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的针织片。
因此腰部和底线处的所有服装边缘部分都可由保持裁剪原样并且没 有摺边修整的边缘部分制成,并且束腰带是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并且没 有层次差的片15制成的,以便减少缝合部分的数量并且可获得具有平坦 表面的几乎不具有层次差的束腰带。特别地,可消除边缘部分处的层次 差,裁剪角为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为3°(180°-3°=177°或更小),并 且裁剪形状为曲线或波纹形状,以便腰围线和底线当保持裁剪原样不会 磨损,束腰带贴合穿着者身体而没有卷曲,不易于移位,并且腰部和底 线可被容易地保持在稳定位置中,这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底线22、25和腰围线23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 边缘,并且由于它们不需摺边修整并且不使用橡胶带等,因此腰部不会 如同使用橡胶带一样被线形地紧紧缚在一起并且厚度没有增加,以便当 穿着时实现了腰部周围的清晰轮廓,并且在皮肤上没有橡胶带的穿着印 记。底线部分周围也是相似的。侧前-侧部-臀部覆盖片15、腹部覆盖片16 和前中心底片17不局限于上述编织结构,并且可具有任何编织结构,只 要它们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会磨损的经编织物就可以。
示例3
图17是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女短裤的后视图,所述服装具 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女短裤 的前视图。图19是平面图,示出了在织物上与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女短 裤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裁剪线。
在图18和图19中,附图标记75表示覆盖前肋腹-侧部-背部的前肋腹- 侧部-臀部覆盖片,所述覆盖片在竖直方向上连续并且由没有层次差的一 片制成。附图标记76表示覆盖腹部和裆部的腹部-裆部覆盖片,所述覆盖 片在竖直方向上连续并且由没有层次差的一片制成。左部和右部上的前 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通过后中心接缝线78缝合在一起,并且在接缝线 79处将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前侧上的侧部边缘缝合到腹部-裆部 覆盖片76的侧部边缘的一部分上。
图19中的织物70上所示的线M-N-O-P-Q-M代表了用以获得穿着者的 左侧上的一半的片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裁剪线,所述片用作从 女短裤的侧部到臀部的部分。
尽管图中未示出,用于右半部分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形状 是用于左半部分的部分的左右对称形状。线M-N被缝合到图18中的腹部- 裆部覆盖片76的一部分上、线P-Q被缝合到上述右半部分的片的相应部分 (图中未示出),形成后中心接缝线78。线O-P被缝合到腹部-裆部覆盖 片76的裆后部81。线N-O形成底线(在线N-O中,线N-R是前底线84、线 R-O是后底线82),并且线Q-M形成腰围线83。图中未示出的右半部分的 片75的缝合是相似的,因为它是左右对称的。以这种方式,可制成图18 和图19中所示的女短裤。
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片用作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 75和腹部-裆部覆盖片76。构成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经编织物的 编织方向由箭头74的箭头方向指示。
对于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和腹部-裆部覆盖片76来说,基部编织 的织物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33分特的尼龙纱和77分特的聚亚安 酯纱沿相同方向走向,形成闭环,并且在63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 密度下被编织。33分特的尼龙纱用作花纹纱,所述花纹纱受到提花控制 以便于形成精细大提花织纹(具有4cm最大直径的花朵图案)77。花纹纱 不形成图案的部分具有其中花纹纱沿与形成闭环的弹力纱线不同的方向 走向的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在其中形成有精细大提花织纹的部分中, 通过链形针法形成花朵图案77。应该注意的是,形成有精细大提花织纹 的部分还可为缎纹针法。
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的边 缘形成底线84的边缘和后底线82的边缘以及腰围线82的边缘。后底线82 是波纹形状的,并且后底线82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直线 相同的方向,即,箭头72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形成与编织方向74成5°的 角度。如图19中所示,前底线84(N-R)具有略微向上突起的不规则曲线 形状。腰围线83在相对于编织方向74成3°的角度α(裁剪角)下被裁剪。 因此,底线82和腰围线83不平行。
如上所述,腹部-裆部覆盖片76上侧处的边缘85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 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对于织物,使用具有与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 相同的精细大提花织纹的相同织物。
图中未示出腹部-裆部覆盖片76的编织方向和裁剪边缘的方向,但是 腹部-裆部覆盖片76被如此裁剪,即,使得其上部边缘85形成相对于编织 方向成45°的角度。
因此腰部和底线处的所有服装边缘部分都可由保持裁剪原样并且没 有摺边修整的边缘部分制成,并且女短裤是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并且没 有层次差的片制成的,以便减少缝合部分的数量并且可获得具有小花朵 图案并且具有平坦表面的几乎没有层次差的女短裤。特别地,可消除边 缘部分的层次差,裁剪角为相对于编织方向成至少为3°(180°-3°=177° 或更小),并且裁剪形状为曲线或波纹形状,以便腰围线和底线当保持 裁剪原样时不会磨损,束腰带贴合穿着者身体且不会卷曲,不易于移位, 并且腰部和底线可被容易地保持在稳定位置中,这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底线82、84和腰围线83是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 的边缘,并且由于它们不需摺边修整并且不使用橡胶带等,因此腰部不 会如同使用橡胶带一样被线形地紧紧缚在一起并且厚度没有增加,以便 当穿着时实现了腰部周围的清晰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存在橡胶带的穿 着印记。底线部分周围也是相似的。前肋腹-侧部-臀部覆盖片75和腹部- 裆部覆盖片76不局限于上述编织结构,并且可具有任何编织结构,只要 它们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会磨损的经编织物就可以。
示例4
图7是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的主要部分从前侧看过去 的透视图,所述服装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在图7 中,附图标记26表示可拉伸衬布、附图标记31表示当穿着所述乳罩时用 于连接左右衬布的连接部分、附图部件29表示乳房罩杯、以及附图标记 30表示肩带。可拉伸衬布26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片,并且 由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的一片制成。构成该片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是箭 头34所指示的方向。如果编织方向是从衬布的较小宽度到衬布的较大宽 度的方向的话,那么布料可从编织起始侧裁剪,以便不易磨损。应该注 意的是,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位于穿着者右侧上的衬布的编织方向为 指向箭头34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向。也就是说,编织方向是从衬布的较 小宽度到衬布的较大宽度的方向。
可拉伸衬布26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如图11中所示,33分特的 尼龙纱和44分特的聚亚安酯纱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被编织得使得弹力 纱线和非弹力纱线形成闭环。可拉伸衬布26在63纵行/英寸(2.54cm)的 编织密度下编织。
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可拉伸衬布26的边缘是衬布的下部 边缘28和上部边缘27的部分。下部边缘28和上部边缘27都是具有多个波 纹的波纹形状。对于波纹形状,突起和凹入部分基本以相同的间隔布置 并且在上部边缘27和下部边缘28中具有基本相同的高度,并且在顶部和 底部基本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处。也就是说,波纹形状基本相对于中心线 镜像对称,所述中心线作为对称线将衬布平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从而使得如果在上部边缘27具有向上指向突出部分,下部边缘28则具有 向下指向的突出部分,以及如果在上部边缘27具有向下指向的凹入部分, 下部边缘28则具有向上指向的凹入部分。应该注意的是,在本示例中, 衬布26被连接到罩杯部分,形成没有下部罩杯布料的乳罩。在具有由其 中衬布与下部罩杯织物相连接的布料制成的下部罩杯布料的乳罩的情况 下,波纹线应基本相对于中心线镜像对称,所述中心线在下部罩杯部分 外侧的背部部分处将衬布平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不需摺边修整的衬布或下部罩杯布料的上部和下部边缘不局限于波 纹形状,并且也可为直线或除波纹形状外的弯曲形状。而且,波纹形状 可为均匀或不均匀的波纹形状。而且,上部和下部边缘的形状可为相同 或不同的。衬布26的下部边缘28的边缘线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形状的 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32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形成与编织方 向成6°的角度。衬布27的上部边缘的边缘线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形状 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33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形成与编织 方向成6°的角度。也就是说,构成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衬布 的上部和下部边缘的线彼此不平行。应该注意的是,边缘线为波纹形状 的,以便在超过6°的角度下裁剪波纹形状的部分。衬布的最宽宽度被设 定为9cm而最窄宽度被设定为4cm。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没有缝合橡胶带,因此不 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胸部周围的清晰轮 廓,并且在皮肤上没有留下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体, 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躯,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小, 防止服装滑落。
为了增加衬布的强度,还可通过用树脂等粘合而将两个竖直连续的片 层压在一起。还可用一片布料形成衬布,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用 树脂粘合的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相似片。当用树脂将两个片粘合在一起 时,如果它们被层叠得使得这两个片的编织方向相同的话,可将它们更 容易地粘合在一起。如果在这两个竖直连续的片通过粘合在一起而被层 压之后裁剪衬布片的话,那么边缘部分会很整齐。另外如果衬布是用粘 合在一起的两个片制成的话,这两个片被粘合成一个,并且衬布的上部 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布料制成,表面平坦 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有局部压 力。另外当由一片制成时,用作衬布片的织物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 磨损的织物,并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 此上部和下部边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
示例5
图8是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所述 服装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图9是平面图,示出了 在织物上与图8中所示的乳罩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衬布片35的裁剪 线。在图8中,附图标记35表示可拉伸衬布、附图标记38表示底罩杯部分、 附图标记39表示前中心部分、附图标记42表示当穿着所述乳罩时用于连 接左右衬布的连接部分、附图标记40表示乳房罩杯、附图标记40表示肩 带、以及附图标记43表示左前中心部分和右前中心部分被缝合在一起的 位置。衬布部分、底罩杯部分和前中心部分由一片连续的布料制成。可 拉伸衬布35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片,并且在沿竖直方向上 连续的一片布料制成。构成该片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是箭头46所指示 的方向(见图9)。
衬布35具有1×1经平组织结构,其中33分特的尼龙纱和44分特的聚亚 安酯纱沿不同方向走向,并且被编织得使得弹力纱线形成开环,非弹力 纱线形成闭环。衬布35是在63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下编织。
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衬布35的边缘是衬布的下部边缘37 和上部边缘36的部分。下部边缘37和上部边缘36都是具有多个波纹的波 纹形状。对于波纹形状,多个不同的突起和凹入部分以相同的间隔并且 基本相同的高度布置在上部边缘36和下部边缘37中。也就是说,如果上 部边缘36具有向上指向的凸出部分,下部边缘37则具有向上指向的凹入 部分,并且如果上部边缘36具有向下指向的凹入部分,下部边缘37则具 有向下指向的凸出部分。因此,下部边缘37和上部边缘36具有相似的波 纹形状,并且整个衬布也是波纹形状的。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 衬布35、底罩杯部分和前中心部分是由连续布料制成的。底罩杯部分的 下侧上的边缘和前中心部分可为波纹形状的或者具有直线形状。如果前 中心部分的拉伸被停止的话,那么前中心部分的外侧表面应被层压为不 具有延展性的布料。
衬布35的下部边缘37的边缘线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 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45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形成与编织方向成85° 的角度(裁剪角)。衬布36的上部边缘的边缘线的方向是与连接该波纹 形状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44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形成与 编织方向成95°的角度(裁剪角)。也就是说,构成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 摺边修整的衬布的上部和下部边缘的线彼此不平行。应该注意的是,由 于边缘线为波纹形状的,因此下部边缘37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 于并落在85°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并且上部边缘36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 部分在优于并落在95°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底罩杯部分38和前中心部分 39在小于85°的角度下被裁剪。底罩杯部分38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于并落 在85°的角度下被裁剪。
附图标记53表示肩带附着位置。通过使得肩带41穿过肩带附着位置53 处的肩带附着环、将肩带附着位置53折叠为两个并且将其前端缝合到衬 布35上而附着肩带41。肩带附着位置53与衬布35相连续,并且与衬布一 起裁剪成一片。其边缘部分保持裁剪原样并且不需摺边修整。衬布35的 最宽宽度被设定为9cm而最窄宽度被设定为4cm。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3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3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没有缝合橡胶带,因此不 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胸部周围的清晰轮 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体, 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曲,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小, 防止服装松动。
为了增加衬布的强度,还可通过用树脂等粘合在一起而将两个竖直连 续的片层压。还可用一片布料形成衬布,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用 树脂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相似片。
当用树脂将两个片粘合在一起时,如果它们被层叠得使得这两个片的 编织方向相同的话,它们能更容易地被粘合在一起。如果衬布片在这两 个竖直连续的片通过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之后裁剪的话,那么边缘部分 会很整齐。另外如果衬布是用通过粘合在一起而层压的两个片制成的话, 这两个片被层叠和粘合成一片,并且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 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布料制成,表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 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有局部压力。另外当由一片制成 时,它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磨损的布料,并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 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此上部和下部边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 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
示例6
以基本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一种乳罩。与示例4不同之处主要在 于,当形成衬布的这两个片通过热粘合树脂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以便于 增强衬布的强度时,使用通过层压相当于如上所述的第三经编织物(B-1) 的两个片而制成的片。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其他方面都与示例4和图7相似,因此省略了对于 相似方面的重复描述。
使用如下所述制造的衬布片作为与形成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三经编织 物(B-1)相对应的片:使用具有80纱线支数的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 78分特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的棉和35wt%的聚 亚安酯)制成两个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 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非弹力纱 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并且纵行中的编织密 度为65/英寸(65纵行/英寸(2.54cm))。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 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 剪为与图7中所示的衬布26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状。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没有橡胶带缝合到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因此 不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围绕胸部的清晰 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体, 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躯,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小, 防止服装松动。
由于衬布是由层压在一起的两层织物制成的,因此撕裂强度大,并且 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织物制成, 表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 有局部压力。用作衬布片的织物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磨损的织物, 并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此上部和下部 边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而且,用作衬 布片的织物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并且由于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 边缘不易于磨损并且使用棉纱,因此具有这样的作用,即,对于皮肤的 触感良好,增加了穿着舒适性、并且吸汗性和透气性高。通常,当使用 棉纱时,难以增加编织密度,但是使用用于半结构的弹力纱线,比单梳 栉经平组织结构中更能增强弹力纱线的收缩。因此,可增强总体材料的 编织密度,并且可提供其边缘在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但仍然 具有必需的延展性的材料。
作为该示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使用以下方式制成的衬布片时基本 上可确保相同的作用,所述方式即:使用与上述相同的编织结构制成两 个经编织物,其中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 组织结构)并且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 成闭环,并且纵行中的编织密度为65/英寸(65纵行/英寸(2.54cm)的编 织密度)。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向相同并 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剪为与示例5以及图8和图9中所 示的衬布35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状。
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与上述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 两个片被层压,并且使用通过树脂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两个片使其巩固, 这样比使用单层的情况更不易于磨损。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使 用棉纱作为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非弹力纱线,但是也可使用 尼龙纱或涤纶纱。特别地,当具有至少为55分特厚度的尼龙纱或涤纶纱 用作非弹力纱线时,那么将如上所述的弹力纱线编织成半结构可增加织 物的编织密度,并且可防止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易于 磨损,这是优选的。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层压的两层织物作为形成服装的片不局限于乳罩 的衬布,而且还可用于制成诸如女短裤和束腰带的底部、妇女贴身内衣 以及内衣裤。
示例7
以基本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一种乳罩。与示例4不同之处主要在 于,当形成衬布的这两个片通过热粘合树脂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以便于 增强衬布的强度时,使用通过层压两个片,即,相当于上述第一经编织 物(A-1)的一个片和相当于上述第三经编织物(B-1)的一个片而制成 的片,以使得与(B-1)相对应的片形成在皮肤侧上。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其他方面都与示例4和图7相似,因此省略了对于 相似方面的重复描述。
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用作与形成衬布 的片的上述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使用具有44 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 (使用比率为65wt%的棉纱和35wt%聚亚安酯纱),非弹力纱线和弹力 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 力纱线都形成闭环。具有6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60纵行/ 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用作与形成衬布上述第三经编 织物(B-1)片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使用具有80纱线支数的棉纱作 为非弹力纱线以及使用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 65wt%的棉和35wt%聚亚安酯),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 构而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 方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剪为与图7中所示的 衬布26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状。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没有橡胶带缝合到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因此 不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围绕胸部的清晰 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体, 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曲,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小, 防止服装松动。
由于衬布是由层压在一起的两层织物制成的,因此撕裂强度大,并且 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织物制成, 表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 有局部压力。用作衬布片的织物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磨损的布料, 并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此上部和下部 边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而且,用作衬 布片对应于(B-1)的织物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并且由于衬布的上部 边缘和下部边缘不易于磨损并且使用棉纱的对应于(B-1)的织物设置在皮 肤侧,因此具有这样的作用,即,对于皮肤的触感良好,增加了穿着舒 适性、并且吸汗性高。通常,当使用棉纱时,难以增加编织密度,但是 使用弹力纱线用于半结构,比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中更能增强弹力纱线 的收缩。因此,可增强总体材料的编织密度,并且可提供其边缘在保持 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但仍然具有必需的延展性的材料。
作为该示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使用以下方式制成的衬布片时基本 上可确保相同的作用,所述方式即: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 编织密度和具有与上述相同编织结构的经编织物作为与上述第一经编织 物(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 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的尼龙 纱和35wt%的聚亚安酯纱)编织,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 向,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 环。使用具有6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60纵行/英寸(2.54cm) 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上述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织物, 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80纱线支数的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 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的棉和35wt%的聚亚安酯) 编织,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而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 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 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 其裁剪为与示例5以及图8和图9中所示的衬布35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 状。
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用 作布置在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上并且层压于与第三经编织 物(B-1)相对应的片上的片,但是如上所述,也可使用与第二经编织物 (A-2)相对应的片取代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层压的两层织物作为形成服装的片不局限于乳罩 的衬布,而且还可用于制成诸如女短裤和束腰带的底部、妇女贴身内衣 以及内衣裤。
示例8
以基本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一种乳罩。与示例4不同之处主要在 于,当形成衬布的这两个片通过热粘合树脂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以便于 增强衬布的强度时,使用通过层压两个片,即,相当于上述第一经编织 物(A-1)的一个片和相当于上述(B-2)的一个片而制成的片,以使得 与(B-2)相对应的片被形成在皮肤侧。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其他方面都与示例4和图7相似,因此省略了对于 相似方面的重复描述。
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形成 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 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 (使用比率为65wt%棉纱和35wt%聚亚安酯纱)编织而成,非弹力纱线 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形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 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使用具有7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70 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形成衬布的片的上 述第四经编织物(B-2)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44分特的尼龙 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 65wt%棉和35wt%聚亚安酯)编织而成,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 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而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在该 示例中,为四线圈横列缎纹),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两种织物一个叠 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 起,然后将其裁剪为与图7中所示的衬布26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状。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没有橡胶带缝合到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26的上部和下部边缘,因此 不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围绕胸部的清晰 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体, 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曲,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小, 防止服装松动。
衬布是由层压在一起的上述两层织物制成的,因此其撕裂强度大。特 别地,当弹力纱线被布置成缎纹结构用于与第四经编织物(B-2)相对应 的片时,那么编织结构牢固,衬布具有抗撕裂的基本物理特性,并且不 易于磨损。这种例子的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 由竖直连续的织物制成,表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 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有局部压力。
如果弹力纱线被形成为缎纹结构的话,那么端部比单梳栉经平组织结 构或半结构的情况更易于卷曲。为了防止卷曲,优选地在相对于材料的 编织方向成30°到110°范围内的角度下裁剪所述裁剪端部。在形成服装时 变成所述服装边缘部分的所有位置优选地都在该角范围内被裁剪。而且 更优选地变成所述服装边缘部分并且在长边缘长度下被裁剪的所有位置 都在40°到90°范围内被裁剪。甚至更优选地变成所述服装边缘部分的所有 位置都可在40°到90°范围内被裁剪。
当不能在40°到90°或30°到110°的角范围内被裁剪的位置被裁剪为多 个连续弧形的波纹形状时,它们不易于磨损。
作为该示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使用以下方式获得的衬布片时可确 保获得相同的效果,所述方式即: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 织密度和具有与上述相同编织结构的经编织物作为与上述第一经编织物 (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 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尼龙纱和 35wt%聚亚安酯)编织,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并且形 成1×1经平组织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使用具 有7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70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 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上述第四经编织物(B-2)相对应的织物,所述经 编织物用具有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44分特的聚亚安酯纱 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棉和35wt%聚亚安酯)编织,非弹力 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而弹力纱线 被布置成缎纹结构(在该示例中,为四线圈横列缎纹),如图14和15中 所示。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且用 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剪为与示例5以及图8和图9中所示的 衬布35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形状。
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与第四经编织物(B-2)相对应的片 用作布置在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上并且层压到与第一经编 织物(A-1)相对应的片上的片,但是如上所述,也可使用与第二经编织 物(A-2)相对应的片取代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以及也 可使用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取代与第四经编织物(B-2) 相对应的片。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层压的两层织物作为形成服装的片不局限于乳罩 的衬布,而且还可用于制成诸如女短裤和束腰带的底部、妇女贴身内衣 以及内衣裤。
示例9
图20是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所 述服装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图21是平面图,示 出了在织物上与图20中所示的乳罩的穿着者的左侧相对应的衬布片95的 裁剪线。在图20中,附图标记95表示可拉伸衬布、附图标记98表示底罩 杯部分、附图标记99表示前中心部分、附图标记102表示当穿着所述乳罩 时用于连接左右衬布的连接部分、附图标记100表示乳房罩杯、附图标记 101表示肩带、以及附图标记103表示左前中心部分和右前中心部分被缝 合在一起的位置。衬布部分、底罩杯部分和前中心部分由一片连续的布 料制成。可拉伸衬布95是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片,并且由沿 竖直方向连续的布料制成。构成该片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是箭头106所 指示的方向(见图21)。
衬布部分95使用通过热粘合树脂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以便于增强衬 布的强度的两个片形成衬布部分,即,相当于第一经编织物(A-1)的一 个片和相当于第三经编织物(B-1)的一个片,以使得与第三经编织物 (B-1)相对应的片被形成在皮肤侧。
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形成 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 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 编织而成,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形成1×1经平组织 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 (2.54cm)的编织密度(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 物作为与形成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 编织物用具有80纱线支数的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 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的%棉和35wt%的聚亚安酯)编织而 成,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 而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 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 方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剪为图21中所示的 衬布95的形状。
衬布95的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是衬布的下侧上的边 缘97的部分(简称为“下部边缘”)和衬布的上侧上的边缘96的部分(简 称为“上部边缘”)。下部边缘97和上部边缘96都是由多个波纹的波纹 形状形成。
在衬布的下部边缘97和上部边缘96中,波纹形状的凹入和凸起部分以 基本相同的间隔出现。如果上部边缘96的波纹形状具有向上指向的凸出 部分,下部边缘97的波纹形状具有向下指向凸出部分,相反,如果上部 边缘的波纹形状具有向下指向的凸出部分(向上指向的凹入部分),下 部边缘97则具有向上指向的凸出部分(向下指向的凹入部分)。因此, 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处的凸出和凹入部分相对于将衬布平分为上 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线基本对称。而且,形成在衬布中的波纹形状的各 个波纹的弯曲形状为和缓曲线(具有大弯曲半径的曲线),并且形成在 波纹形状方面具有较长波长和小高度差的和缓波纹形状。换句话说,其 形状类似于豆荚的形状。通过将波纹形状制成为在波纹形状方面具有长 波长和小高度差的和缓波纹形状,可提高衬布的身体贴合性,防止上部 和下部边缘部分的翻转,并且可防止特别易于发生的波纹形状的槽部分 处的撕裂。
而且,忽略各个波纹形状的凸出和凹入部分,衬布95的上部边缘96 形成整体上向下突出的和缓曲线,并且在该和缓弯曲部分中,具有和缓 的波纹形的弯曲部分,而忽略各个波纹形状的凸出和凹入部分,衬布95 的下部边缘97形成整体上向上突出的和缓曲线,并且在该和缓弯曲部分 中,具有四个和缓的波纹形的弯曲部分。
因此,衬布95的下侧上的边缘97的边缘线的方向具有整体弯曲形状, 以便它具有与用以连接衬布的下部边缘97的更靠近于乳房罩杯的端部与 靠近于连接部分102的端部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105所示的方向, 并且相对于编织方向形成85°的角度(裁剪角)。上侧上的边缘96的边缘 线的方向是与用以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 104所示的方向,并且相对于编织方向形成105°的角度(裁剪角)。也就 是说,构成衬布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上部和下部边缘的 线彼此不平行。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边缘线是波纹形状的,因此下边缘 97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于并落在85°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上边 缘96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于并落在105°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 底罩杯部分98和前中心部分99在相对于编织方向成75°的角度下被裁剪。
附图标记113表示肩带附着位置。肩带101被附于该肩带附着位置113 的端部。肩带附着位置113与衬布95相连续,并且与衬布一起裁剪在一片 中。其边缘部分保持裁剪原样并且不需摺边修整。衬布95的最宽宽度被 设定为9cm而最窄宽度被设定为4cm。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9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但 是没有橡胶带缝合到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9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以便 不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围绕胸部的清晰 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的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 体,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曲,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 小,防止服装松动。而且可有效防止衬布的边缘部分翻转。
由于衬布是由层压在一起的两层织物制成的,因此撕裂强度大,衬布 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布料制成,表 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有 局部压力。用作衬布片的织物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磨损的织物,并 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此上部和下部边 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而且,与用作衬 布片的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织物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并 且由于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易于磨损并且使用棉纱的与第三经 编织物(B-1)相对应的织物被布置在皮肤侧上,因此具有这样的效果, 即,对于皮肤的触感良好,增加了穿着舒适性、并且吸汗性高。通常, 当使用棉纱时,难以增加编织密度,但是通过使用用于弹力纱线的半结 构,可比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中更能增强弹力纱线的收缩。因此,可增 强总体材料的编织密度,并且可提供其边缘在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 修整的但仍然具有必需的延展性的材料。
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 用作布置在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上并且层压到与第三经编 织物(B-1)相对应的片上的片,但是如上所述,也可使用与第二经编织 物(A-2)相对应的片取代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而且, 也可使用另一种非弹力纱线,诸如尼龙纱和涤纶纱取代与第三经编织物 (B-1)相对应的片的棉纱。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层压的两层织物作为形成服装的片不局限于乳罩 的衬布,而且还可用于制成诸如女短裤和束腰带的底部、妇女贴身内衣 以及内衣裤。
编织密度(纵行)、用于前述示例的片的经编织物的非弹力纱线的喂 纱和弹力纱线的喂纱被列示在下面的图表1中。
示例10
图22是根据本发明服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乳罩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所 述服装具有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在该示例中,省略 了这样的平面图,所述平面图示出在织物上与图20中所示的乳罩的穿着 者的左侧相对应的衬布片的裁剪线。它的形状稍微不同,但具有基本上 相同的编织方向和相同的边缘线方向
在图22中,附图标记130表示乳房罩杯,附图标记125表示可拉伸衬布、 附图标记129表示连接左右乳房罩杯的前中心织物、附图标记132表示当 穿着所述乳罩时用于连接左右衬布的连接部分、以及附图标记131表示肩 带。可拉伸衬布125包括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片,并且由沿竖 直方向连续的布料制成。构成该片的经编织物的编织方向是箭头136所指 示的方向。
衬布部分125使用通过热粘合树脂粘合在一起而被层压以便于增强衬 布的强度的两个片形成衬布部分,即,相当于第一经编织物(A-1)的一 个片和相当于(B1)的一个片,以使得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 片被形成在皮肤侧。
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物作为与形成 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编织物用具有 44分特的尼龙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纱作为弹力纱线 编织而成,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沿相同方向走向,形成1×1经平组织 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使用具有75纵行/英寸 (2.54cm)的编织密度(75纵行/英寸(2.54cm)的编织密度)的经编织 物作为与形成衬布的片的上述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所述经 编织物用具有80纱线支数的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以及78分特的聚亚安酯 纱作为弹力纱线(使用比率为65wt%的棉和35wt%的聚亚安酯)编织而 成,非弹力纱线被布置成1×1经平组织结构(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而 弹力纱线被布置成半结构,并且非弹力纱线和弹力纱线都形成闭环,如 图12和图13中所示。两种织物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以使得它们的编织方 向相同并且用树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裁剪为衬布的形状。
衬布125的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是衬布的下侧上的边 缘127的部分(简称为“下部边缘”)和衬布的上侧上的边缘126的部分 (简称为“上部边缘”)。下部边缘127和上部边缘126都是由多个波纹 的波纹形状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该示例中,衬布的上部边缘126的波纹形状和衬布的下 部边缘127的波纹形状是不同的。上部边缘126的波纹形状具有指向上方 的三个凸出形状部分,而下部边缘127的波纹形状具有指向下方的五个凸 出形状部分,因此波纹的数量是不同的。在该示例中,上部边缘126的波 纹数量小于下部边缘127的波纹示例,但是也可与上述情况相反。另外, 上部边缘126与下部边缘127的波纹形状的高度(对应于波幅)是不同的。 上部边缘126具有低高度的波纹形状,而下部边缘127具有其高度高于上 部边缘126的高度的波纹形状。应该注意的是,上部边缘126与下部边缘 127的波纹形状的高度。
具有较少波纹形状的边缘中的波纹的高度优选地较低,而具有较多波 纹形状的边缘中的波纹的高度较高。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各个边缘处的 卷曲更不易出现。另外,即使在上部边缘126与下部边缘127的设计以这 种方式不同时,也可更容易地找到在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上的应 力之间的平衡。
而且,忽略各个波纹形状的凸出和凹入部分,衬布125的上部边缘126 形成整体上向下突出的和缓曲线,并且在该和缓弯曲部分中,具有几个 波纹形状弯曲部分,并且忽略各个波纹形状的凸出和凹入部分,衬布125 的下部边缘127形成整体上向上突出的和缓曲线,并且在该和缓弯曲部分 中,具有几个波纹形状弯曲部分。
因此,衬布125的下侧上的边缘127的边缘线的方向具有整体上弯曲形 状,以便它具有与用以连接衬布的更靠近于乳房罩杯的下部边缘127的端 部与靠近于连接部分132的端部的直线相同的方向,即,箭头135所示的 方向,并且相对于编织方向136形成85°的角度(裁剪角)。衬布126的上 部边缘的边缘线的方向是与用以连接该波纹形状的波峰的直线相同的方 向,即,箭头134所示的方向,并且相对于编织方向136形成105°的角度 (裁剪角)。也就是说,构成衬布的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 上部和下部边缘的线彼此不平行。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边缘线是波纹形 状的,因此下部边缘127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于并落在85°以下 的角度下被裁剪,并且上部边缘126的边缘线的波纹形状部分在优于并落 在105°以下的角度下被裁剪。前中心部分129的下侧上的边缘在相对于编 织方向成75°的角度下被裁剪。
附图标记143表示肩带附着位置。肩带131被附于该肩带附着位置143 的端部。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肩带附着位置143与衬布125相连续,与 图21中附图标记113所示的情况相似,并且与衬布一起裁剪成一片。其边 缘部分保持裁剪原样并且不需摺边修整。衬布125的最宽宽度被设定为 9cm而最窄宽度被设定为4cm。
在传统乳罩的衬布中,沿衬布12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设置有橡胶带, 但是没有橡胶带缝合到本实施例的乳罩的衬布125的上部和下部边缘,以 便不会由于任何橡胶带而增加厚度,并且当穿着时实现了围绕胸部的清 晰轮廓,并且在皮肤上不会留有橡胶带的穿着印记。因此,衬布贴合身 体,并且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身体且没有卷曲,移动时的位移被减小到最 小,防止服装松动。而且可有效防止衬布的边缘部分翻转。
由于衬布是由层压在一起的两层织物制成的,因此撕裂强度大,衬布 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需摺边修整,衬布由竖直连续的布料制成,表 面平坦并且从上部边缘到下部边缘之间没有层次差,并且当穿着时没有 局部压力。用作衬布片的织物是其裁剪边缘部分不容易磨损的织物,并 且由于它被裁剪成边缘部分不会磨损的形状和角度,因此上部和下部边 缘的裁剪端是整齐的,并且纱线端部不会从其中突出。而且,用作衬布 片的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织物使用棉纱作为非弹力纱线,并 且由于衬布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不易于磨损并且使用棉纱的与第三经 编织物(B-1)相对应的织物被布置在皮肤侧上,因此具有这样的效果, 即,对于皮肤的触感良好,增加了穿着舒适性、并且吸汗性高。通常, 当使用棉纱时,难以增加编织密度,但是使用用于弹力纱线的半结构, 可比单梳栉经平组织结构中更能增强弹力纱线的收缩。因此,可增强总 体材料的编织密度,并且可提供其边缘在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 的但仍然具有必需的延展性的材料。
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 用作布置在与第三经编织物(B-1)相对应的片上并且层压到与第三经编 织物(B-1)相对应的片上的片,但是如上所述,也可使用与第二经编织 物(A-2)相对应的片取代与第一经编织物(A-1)相对应的片。而且, 也可使用另一种非弹力纱线,诸如尼龙纱和涤纶纱取代与第三经编织物 (B-1)相对应的片的棉纱。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层压的两层织物作为形成服装的片不局限于乳罩 的衬布,而且还可用于制成诸如女短裤和束腰带的底部、妇女贴身内衣 以及内衣裤。
编织密度(纵行)、用于前述示例的片的经编织物的非弹力纱线的喂 纱和弹力纱线的喂纱被列示在下面的图表1中。
图表1
示例 编号   片名称     编织密度     (纵行     /2.54cm)   A   非弹力纱   线的喂纱   (cm/rack)   B   弹力纱线   的喂纱   (cm/rack)     A/B 1   臀部片1     70   99   70     1.414 1   腹部片6     68   102   77     1.325 2   臀部片15     70   99   70     1.414 2   前中心底部片   17     70   99   70     1.414
  2   腹部片16   65   96   77   1.247   3   臀部片75和腹   部片76   63   基部编织   部分106   基部编织   部分72   基部编织   部分1.472   4   衬布26   63   110   95   1.158   5   衬布35   63   110   95   1.158   6   衬布   65   98   90   1.089   7   与(A-1)相对应   的衬布   75   110   95   1.158   7   与(B-1)相对应   的衬布   60   98   90   1.089   8   与(A-1)相对应   的衬布   75   110   95   1.158   8   与(B-2)相对应   的衬布   70   110   95   1.158   9   与(A-1)相对应   的衬布   75   110   95   1.158   9   与(B-1)相对应   的衬布   75   98   90   1.089   10   与(A-1)相对应   的衬布   75   110   95   1.158   10   与(B-1)相对应   的衬布   75   98   90   1.089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服装是用当保持裁剪原样时不需摺边修整的一片布料制成 的,以便可提供不需摺边修整的服装,其中不会显出反映在外衣上的底 线或腰围线的层次差,并且边缘部分不会变厚。而且,服装的上部边缘 或下部边缘中的任意一个可为不需摺边修整的边缘,因此可增加服装设 计的自由度,服装贴合身体且服装的边缘部分不会卷曲,所述服装具有 可拉伸性和高的穿着舒适性。因此,本发明适用于紧密贴合身体穿着的 服装,例如诸如束腰带或短裤等下部服装,对于乳罩或游泳衣或紧身衣 的上装等,本发明适用于衬布。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