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船袜

申请号 CN202110289196.0 申请日 202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12890312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4
申请人 滁州弘阳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卞揆;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立体裁剪船袜,该立体裁剪船袜包括袜帮和袜底,袜底包括袜趾部和袜掌部,袜趾部的前端与袜帮一体成型,袜趾部的后边沿与袜掌部的前边沿缝合连接,袜趾部的两侧边沿以及袜掌部的除前边沿外的其它边沿均与袜帮的下沿缝合连接,袜帮与袜底共同围成一个容纳腔,袜帮的上沿围成袜口。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裁剪船袜具有穿着舒适、结构简单、耐穿、弹 力 好、不易脱落等突出优点;袜头部分袜帮和袜底的缝制线设计于脚底脚趾与脚掌连接处,穿着时脚底感觉不到缝制线,穿着舒适;袜头部分袜帮与袜底的袜趾部一体成型裁剪而成,弧度设计,没有凸起,穿着更加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裁剪船袜包括袜帮(1)和袜底(2),所述袜底(2)包括袜趾部(21)和袜掌部(22),所述袜趾部(21)的前端与所述袜帮(1)一体成型,所述袜趾部(21)的后边沿与所述袜掌部(22)的前边沿缝合连接,所述袜趾部(21)的两侧边沿以及所述袜掌部(22)的除前边沿外的其它边沿均与所述袜帮(1)的下沿缝合连接,所述袜帮(1)与所述袜底(2)共同围成一个容纳腔,所述袜帮(1)的上沿围成袜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掌部(22)与脚心对应的袜心部(221)向上延伸包覆在脚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口的内侧面涂覆有条形的防滑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3)包括第一防护部(30)和第二防护部(31),所述第一防护部(30)呈形且设置于袜口前侧,所述第二防护部(31)呈马蹄形且设置于袜口后侧,所述第一防护部(30)为胶层或热溶胶膜层,所述第二防护部(31)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3)呈环状条形且沿袜口的内表面周向设置,所述防滑层(3)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帮(1)的后跟处粘接有防滑片(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4)为点塑片、硅胶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4)粘接于所述袜帮(1)后跟处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掌部(22)采用弹性针织面料,所述袜帮(1)和所述袜趾部(21)由弹性针织面料立体裁剪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裁剪船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裁剪船袜的缝合均采用一针二线的缝合方法。

说明书全文

立体裁剪船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袜子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立体裁剪船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传统的船袜的袜帮和袜底的缝制拼缝线迹在一个平面上,均位于脚底,穿着时缝制线直接接触脚趾,在穿着时会造成凸起,穿着不舒适。在穿着传统船袜的过程中,
脚踝和袜跟之间吸附较小,易出现船袜脱落现象,不仅会影响舒适度,而且极容易使脚踝
子后跟之间产生摩擦,进而会磨损人体脚踝皮肤,使使用者疼痛难忍。所以,现有的船
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0003]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船袜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提高船袜与人体脚部的贴合性,避免缝合线造成不适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传统的船袜存在舒适性差、易脱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等问题,本发明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立体裁剪船袜,对船袜结构进行独特设计,该立体裁剪船袜的袜头
部分袜帮和袜底的缝制线设计于脚底脚趾与脚掌连接处,穿着时脚底感觉不到缝制线,穿
着舒适;袜头部分袜帮与袜底的袜趾部一体成型裁剪而成,弧度设计,没有凸起,穿着更加
舒适;袜口设置防滑层,防止穿着时船袜脱落;脚心处袜帮和袜底的缝合线设置在脚面上,
整体平整、更加贴脚;本发明的船袜整体上大大提高了船袜的舒适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船
袜存在的诸多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裁剪船袜,该立体裁剪船袜包括袜帮和袜底,所述袜底包括袜趾部和袜掌部,所述袜趾部的前端与所述袜帮一体成型,所述
袜趾部的后边沿与所述袜掌部的前边沿缝合连接,所述袜趾部的两侧边沿以及所述袜掌部
的除前边沿外的其它边沿均与所述袜帮的下沿缝合连接,所述袜帮与所述袜底共同围成一
个容纳腔,所述袜帮的上沿围成袜口。
[0006]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袜头部分袜帮和袜底的缝制线设计于脚底脚趾与脚掌连接处,穿着时脚底感觉不到缝制线,穿着舒适;袜头部分袜帮与袜底的袜趾部一体成
型裁剪而成,弧度设计,没有凸起,穿着更加舒适。并对船袜整体结构布局进行了改进,最终
使得本发明的立体裁剪船袜具有穿着舒适,平整、轻薄等突出优点。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袜掌部与脚心对应的袜心部向上延伸包覆在脚面上。
[0008]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脚心处袜帮与袜底的袜掌部的缝合线设计在脚面上,穿着更加舒适。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袜口的内侧面涂覆有条形的防滑层。
[0010]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滑层的设计使得船袜穿着时不易脱落。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包括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呈形且设置于袜口前侧,所述第二防护部呈马蹄形且设置于袜口后侧,所述第一防护部为
层或热溶胶膜层,所述第二防护部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
[0012]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较好地保护与鞋内壁接触最多的袜口前部和袜口后部的脚部皮肤,避免鞋磨脚的问题,而且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的防滑设计增大船袜
与脚部皮肤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过程中船袜脱落,袜体结构较为简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用
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呈环状条形且沿袜口的内表面周向设置,所述防滑层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
[0014]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通过周向防滑层能够使袜口贴服性更好,以实现对脚部周围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防脱落设计,从而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袜帮的后跟处粘接有防滑片。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片为点塑片、硅胶片中的至少一种。
[0017]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船袜易脱落问题,而且能有效保护人体脚踝,特别对于长时间穿戴高跟鞋的女性,传统船袜无法防止高跟鞋后跟磨脚问
题,但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滑片有效解决该问题,在实现船袜基本功能的同时,本发明能够很
好地保护脚踝,从而彻底地消除了高跟鞋穿戴者普遍存在的磨脚困扰。
[0018]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片粘接于所述袜帮后跟处的内表面。
[0019]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防滑片与脚部直接接触,增大摩擦力,有效避免船袜易脱落问题,而且有效保护人体脚踝。
[0020] 进一步地,所述袜掌部采用弹性针织面料,所述袜帮和所述袜趾部由弹性针织面料立体裁剪而成。
[0021]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弹性针织面料透气性良好,能吸汗防滑,具有穿着舒适、耐穿、弹性好等突出优点。袜帮和袜趾部立体裁剪一体成型后缝合,使袜头部分为弧形,
没有凸起,更贴合脚型,穿着舒适、贴脚。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裁剪船袜的缝合均采用一针二线的缝合方法。
[0023]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一针二线缝合,缝合处没有凸起,穿着更加舒适、贴脚。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裁剪船袜具有穿着舒适、结构简单、耐穿、弹力好、不易脱落等突出优点;袜头部分袜帮和袜底的缝制线设计于脚底脚趾与脚掌连接处,
穿着时脚底感觉不到缝制线,穿着舒适;袜头部分袜帮与袜底的袜趾部一体成型裁剪而成,
弧度设计,没有凸起,穿着更加舒适;脚心处袜帮与袜底的缝合线设置在脚面上,穿着舒适;
防滑层和防滑片使得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船袜脱落,从而较好保护使用者的脚踝,提高
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裁剪船袜的反面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裁剪船袜的正面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裁剪船袜的正面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立体裁剪船袜的正面示意图。
[0030] 图中,
[0031] 1、袜帮;2、袜底;3、防滑层;4、防滑片;21、袜趾部;22、袜掌部;221、袜心部;30、第一防护部;31、第二防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裁剪船袜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显然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立体裁剪船袜,该立体裁剪船袜包括袜帮1和袜底2,袜底2包括袜趾部21和袜掌部22,袜趾部21的前端与袜帮1一体成型,袜趾部21
的后边沿与袜掌部22的前边沿缝合连接,袜趾部21的两侧边沿以及袜掌部22的除前边沿外
的其它边沿均与袜帮1的下沿缝合连接,袜帮1与袜底2共同围成一个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
容纳使用者的脚部下半部,袜帮1的上沿围成袜口(罗口),袜口呈椭圆状或类椭圆状。在本
实施例中,袜趾部21和袜帮1一体裁剪成型,然后通过机械缝合连接,在袜头部分形成弧度,
但没有凸起。而袜趾部21的后边沿与袜掌部22的前边沿的缝合线正好位于脚趾与脚掌的过
渡处,缝合线为一条直线,在穿着时,并不会感觉到缝制线。
[0034] 如图2所示,袜掌部22与脚心对应的袜心部221向上延伸包覆在脚面上,脚心处袜底2和袜帮1的缝合线处于脚面上,避免产生凸起造成使用者不适。
[0035] 袜口的内侧面涂覆有条形的防滑层3。防滑层3一方面增大袜帮1与脚步皮肤的摩擦力,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少鞋子对脚步的磨损,保护脚步皮肤。
[0036] 防滑层3的形式可以设置为两种:如图3所示,第一种:防滑层3包括第一防护部30和第二防护部31,第一防护部30呈马蹄形且设置于袜口前侧,第二防护部31呈马蹄形且设
置于袜口后侧,第一防护部30为硅胶层或热溶胶膜层,第二防护部31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
层;第一防护部30和第二防护部31可以均为硅胶层、也可以均为热熔胶膜层,或者其中一个
为硅胶层、另一个为热熔胶膜层。防滑层3的设计能较好地保护与鞋内壁接触最多的袜口前
部和袜口后部的脚部皮肤,避免鞋磨脚的问题,而且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的防滑设计增大
船袜与脚部皮肤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过程中船袜脱落,而且能避免使用者过敏;袜体结构较
为简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本实施例能较好地保护与鞋内壁接触最
多的袜口前部和袜口后部的脚部皮肤,避免鞋磨脚的问题,而且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的防
滑设计增大船袜与脚部皮肤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过程中船袜脱落,袜体结构较为简单,从而
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种:防滑层3呈环状条形且沿袜
口的内表面周向设置,防滑层3为硅胶层或热熔胶膜层。通过轴向防滑层3能够使袜口贴服
性更好,以实现对脚部周围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防脱落设计,从而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0037] 袜帮1的后跟处粘接有防滑片4,优选地,防滑片4粘接于袜帮1后跟处的内表面。防滑片4为点塑片、硅胶片中的至少一种。即防滑片4可以为点塑片、也可以为塑胶片、也可以
是点塑片和塑胶片的组合,更进一步防滑片4呈马蹄形,防滑片4与脚部直接接触,增大摩擦
力,有效避免船袜易脱落问题,而且有效保护人体脚踝。
[0038] 袜掌部22采用弹性针织面料,袜帮1和袜趾部21由弹性针织面料立体裁剪而成。弹性针织面料透气性良好,能吸汗防滑,具有穿着舒适、耐穿、弹性好等突出优点。袜帮1和袜
趾部21立体裁剪一体成型后缝合,使袜头部分为弧形,没有凸起,更贴合脚型,穿着舒适、贴
脚。
[0039] 本实施例的立体裁剪船袜的缝合均采用一针二线的缝合方法,使缝合处没有凸起,使船袜平整,穿着更加舒适、贴脚。而且,本发明实现了袜头部分的缝制线迹设置在脚
底,袜帮1部分(脚掌处)的缝制线迹设置在脚面上,穿着更加舒适。
[0040] 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裁剪船袜可通过下述方式加工:1、裁剪:将弹性针织面料分别裁剪成袜帮1和袜趾部21的一体结构和单独的袜掌部22;2、刀模冲片:使用冲床冲压出点塑
片和/或硅胶片;3、定位:将袜帮1的袜口(或称罗口)部位上定位点硅胶,以形成防滑层3;或
者将袜帮1的袜口部分放置于热粘机上定位,开启热粘机,在袜帮1的上沿处相应位置贴合
热熔胶膜,形成防滑层3;4、内芯冲片:将具有防滑层3的袜帮1用刀模将多余部分去除;5、缝
制:完成袜趾部21的后边沿与袜掌部22的前边沿的缝制,然后完成袜帮1与袜趾部21两侧边
沿和袜帮1与袜掌部22边沿的缝制。
[0041] 本发明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袜头部分的缝制线迹设计在脚底部位,袜头缝制线设计于脚底脚趾与脚掌连接处,穿着时脚底感觉不到缝制线,贴合舒适。袜头两边的缝制线从
脚掌缝制线处分别向前延伸。袜头弧形设计,没有凸起,穿着贴服舒适。袜帮与袜底的袜心
部分的缝制线迹设计在脚面部位。后跟为弧度设计,没有突起,更加贴脚。后跟防滑片设计,
穿着后不会有脱落现象。袜帮袜底采用一针二线缝合,缝合线迹没有凸起。穿着舒适,贴脚,
防滑。本发明的船袜为立体裁剪设计,更加符合穿着者的习惯。
[004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3]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
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
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