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美胸的双圈内衣结构

申请号 CN202011610983.2 申请日 202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2641139B 公开(公告)日 2022-12-13
申请人 佳莱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银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舒适美胸的双 钢 圈内衣结构,属于内衣技术领域,包括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罩杯、两个罩杯之间的鸡心和罩杯外侧的侧 耳 ;所述罩杯设有弧形钢圈,所述钢圈包括内钢圈和外钢圈,所述内钢圈设于罩杯的下边缘,所述外钢圈位于内钢圈下方并沿罩杯下边缘外围设置;所述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两端均设有包胶,所述侧耳靠近所述外钢圈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软性钢骨。本发明既能够美胸定型,且穿戴舒适,还能保护钢圈。
权利要求

1.一种舒适美胸的双圈内衣结构,包括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罩杯、两个罩杯之间的鸡心和罩杯外侧的侧;所述罩杯设有弧形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包括内钢圈和外钢圈,所述内钢圈半包围罩杯并位于罩杯的下边缘,所述外钢圈半包围罩杯并位于罩杯下边缘以及内钢圈的外围,且所述内钢圈与外钢圈错位设置;所述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两端均设有包胶,所述侧耳靠近所述外钢圈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软性钢骨;环绕所述罩杯的下边缘设有内条,所述内钢圈安装在内捆条内;所述内捆条下方设有外捆条,所述外钢圈安装在外捆条内;所述内捆条包括靠近鸡心的前半段和远离鸡心的后半段,所述内钢圈安装在所述内捆条的前半段内,所述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设有密封的缓冲结;所述外捆条包括位于内捆条与侧耳之间的弧形段和两弧形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外钢圈安装在所述弧形段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圈靠近缓冲结一段与所述外钢圈靠近连接段一段上下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圈为硬钢圈或者软钢圈,所述外钢圈为硬钢圈或者软钢圈,所述硬钢圈为合金材料,所述软钢圈为软胶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圈为软钢圈,所述外钢圈为硬钢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钢骨为双排,所述侧耳采用双层含锗元素的纱网制成,所述软性钢骨固定在纱网之间;所述罩杯中部和底部为薄位,所述罩杯靠近上边缘处为填充物比薄位多的厚位;所述罩杯薄位内设有按摩磁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本体还包括肩带、排扣和松紧带,所述肩带与罩杯的上边缘连接,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排扣分别固接在两侧耳外端;所述松紧带顶边与侧耳底边连接;所述按摩磁石有两颗,两颗所述按摩磁石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薄位内;所述内钢圈的长度和所述外钢圈的长度均为所述下边缘长度的三分之二。

说明书全文

一种舒适美胸的双圈内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肚兜、汗衫、汗襦、半臂、抹胸、胸罩等,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内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具有调整胸型的女性内衣。
[0003] 目前,市场上的女性内衣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然而长久发展过来,罩杯采用的均是单钢圈,也已经成为本领域的一种固定思维,认为单个钢圈已经足够,多钢圈只会多余,还会增加负担,甚至没有钢圈更好,因此本领域的研发趋势一直朝着如何去除钢圈的方向研究。
[0004] 因此,为了减轻对胸部的压迫和痛感,一些厂家推出了无骨内衣或者软骨内衣,这些内衣的对胸部压迫感确实有所减轻,然而聚拢效果相当差,无法聚拢乳房组织,长期穿戴还会导致乳房之间的距离增大,胸型不正,无法达到美胸的效果,甚至影响胸部发育。
[0005] 另外,市场上推出的调整胸型的美胸内衣,具有一定的调整胸型效果,但是聚拢、美胸效果欠缺,而且调整效果有限,对不同体型和杯型的人群,调整效果也有差异。另外,为了追求胸部定型,严重压迫胸部组织,穿戴起来很不舒适,还会有明显的勒感和痛感,且一味挤压中间,也导致乳房外侧勒出副乳,并随着穿戴时间延长,越来越明显,十分不利于胸部健康。据调查,目前调整胸型的内衣中,大约30%的人群有轻微压迫感,50%的人群有明显的压迫感,20%的人群有严重压迫感。
[0006] 因此,如何一改传统思路,制造出既能够美胸定型,又能够穿戴舒适,不会造成压迫感的内衣,成为本领域一直无法兼顾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既能够美胸定型,且穿戴舒适,还能保护钢圈,收副乳。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 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内衣结构,包括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罩杯、两个罩杯之间的鸡心和罩杯外侧的侧;所述罩杯设有弧形钢圈,所述钢圈包括内钢圈和外钢圈,所述内钢圈设于罩杯的下边缘,所述外钢圈位于内钢圈下方并沿罩杯下边缘外围设置;所述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两端均设有包胶,所述侧耳靠近所述外钢圈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软性钢骨。
[0010]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钢圈半包围罩杯并位于罩杯的下边缘,所述外钢圈半包围罩杯并位于罩杯下边缘以及内钢圈的外围,且所述内钢圈与外钢圈错位设置。
[0011]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环绕所述罩杯的下边缘设有内条,所述内钢圈安装在内捆条内;所述内捆条下方设有外捆条,所述外钢圈安装在外捆条内。
[0012]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捆条包括靠近鸡心的前半段和远离鸡心的后半段,所述内钢圈安装在所述内捆条的前半段内,所述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设有密封的缓冲结。
[0013]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捆条包括位于内捆条与侧耳之间的弧形段和两弧形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外钢圈安装在所述弧形段内。
[0014]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钢圈靠近缓冲结一段与所述外钢圈靠近连接段一段上下重叠。
[0015]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钢圈为硬钢圈或者软钢圈,所述外钢圈为硬钢圈或者软钢圈,所述硬钢圈为合金材料,所述软钢圈为软胶骨。
[0016]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钢圈为软钢圈,所述外钢圈为硬钢圈。
[0017]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软性钢骨为双排,所述侧耳采用双层含锗元素的纱网制成,所述软性钢骨固定在纱网之间;所述罩杯中部和底部为薄位,所述罩杯靠近上边缘处为填充物比薄位多的厚位;所述罩杯薄位内设有按摩磁石。
[0018]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衣本体还包括肩带、排扣和松紧带,所述肩带与罩杯的上边缘连接,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排扣分别固接在两侧耳外端;所述松紧带顶边与侧耳底边连接;所述按摩磁石有两颗,两颗所述按摩磁石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薄位内;所述内钢圈的长度和所述外钢圈的长度均为所述下边缘长度的三分之二。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通过在罩杯处设置弧形的内钢圈和外钢圈,且内钢圈设于罩杯的下边缘,外钢圈沿罩杯下边缘外围设置,通过内钢圈和外钢圈对胸部形成更好的聚拢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钢圈结构与乳房组织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了内衣对人体乳房组织的勒紧感,对乳房基本无压迫,进而充分改善胸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强营养供给,促进胸部新陈代谢;且这种独特的弧形双钢圈设计,给乳房组织提供一定的移出空间,可以随着乳房的不规则运动,不间断的调整钢圈的振幅和弯弧宽度,形成贴服乳房下围的半月牙曲线,随时对胸部按摩,起到缓解生理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疾病的作用,且更有利于提升松弛下垂的乳房,令胸部更挺、更美,穿着起来也更舒适度。此外,在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两端均设有包胶,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钢圈的同时也保护内衣本体,避免钢圈与内衣本体直接摩擦,也能避免钢圈末端对胸部形成挤压,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舒适效果;通过设置软性钢骨,从而促使腋下的组织向乳房处聚拢,提升收副乳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巧妙的构思设计,一改传统的去除钢圈或者改变钢圈材质才能降低压迫感,增加钢圈只会增加负担的惯性思维方式,解决了内衣市场多年来的技术难题、痛点,真正实现不压胸、无压迫感、聚拢效果极佳、收副乳、促进胸部血液循环换的效果,同时兼顾了舒适,无压迫感的特点,且适用于所有身型、杯型,开创了内衣结构设计的首创,解决了内衣市场多年来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内衣的正面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内衣的背面示意图。
[0023] 图中:1、内衣本体;2、罩杯;201、薄位;202、厚位;203、按摩磁石;3、钢圈;301、内钢圈;302、外钢圈;303、包胶;4、内捆条;401、前半段;402、后半段;403、缓冲结;5、外捆条;501、弧形段;502、连接段;6、鸡心;7、侧耳;8、软性钢骨;9、肩带;10、排扣;11、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2所示,一种舒适美胸的双钢圈3内衣结构,包括内衣本体1,内衣本体1包括罩杯2、两个罩杯2之间的鸡心6和罩杯2外侧的侧耳7;罩杯2设有弧形钢圈3,钢圈3包括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内钢圈301设于罩杯2的下边缘,外钢圈302位于内钢圈301下方并沿罩杯2下边缘外围设置;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的两端均设有包胶303,所述侧耳7靠近所述外钢圈302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软性钢骨8。
[0027] 通过在罩杯2处设置弧形的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且内钢圈301设于罩杯2的下边缘,外钢圈302沿罩杯2下边缘外围设置,通过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对胸部形成更好的聚拢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钢圈3结构与乳房组织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了内衣对人体乳房组织的勒紧感,对乳房基本无压迫,进而充分改善胸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强营养供给,促进胸部新陈代谢;且这种独特的弧形双钢圈3设计,给乳房组织提供一定的移出空间,可以随着乳房的不规则运动,不间断的调整钢圈3的振幅和弯弧宽度,形成贴服乳房下围的半月牙曲线,随时对胸部按摩,起到缓解生理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疾病的作用,且更有利于提升松弛下垂的乳房,令胸部更挺、更美,穿着起来也更舒适度。此外,在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的两端均设有包胶303,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钢圈3的同时也保护内衣本体1,避免钢圈3与内衣本体1直接摩擦,也能避免钢圈3末端对胸部形成挤压,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舒适效果;通过设置软性钢骨8,从而促使腋下的组织向乳房处聚拢,提升收副乳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巧妙的构思设计,一改传统的去除钢圈3或者改变钢圈3材质才能降低压迫感,增加钢圈3只会增加负担的惯性思维方式,解决了内衣市场多年来的技术难题、痛点,真正实现不压胸、无压迫感、聚拢效果极佳、收副乳、促进胸部血液循环换的效果,同时兼顾了舒适,无压迫感的特点,且适用于所有身型、杯型,开创了内衣结构设计的首创,解决了内衣市场多年来的技术难题。
[0028] 如图1‑2所示,内钢圈301半包围罩杯2并位于罩杯2的下边缘,外钢圈302半包围罩杯2并位于罩杯下边缘以及内钢圈的外围,且内钢圈301与外钢圈302错位设置。通过半包围,并且错位设计的内钢圈301的外钢圈302,从而可以通过双钢圈3的半包围形成较好的聚拢的同时,留出一点空间,有一定的缓冲和调整空间,不至于全包围罩杯2下边缘而导致空间位置过于限定,而内钢圈301与外钢圈302的错位设置,更好的对乳房组织形成包围效果。
[0029] 如图1‑2所示,环绕罩杯2的下边缘设有内捆条4,内钢圈301安装在内捆条4内;内捆条4下方设有外捆条5,外钢圈302安装在外捆条5内,通过设置内捆条4和外捆条5,避免钢圈3直接与肌肤接触,保护皮肤也保护钢圈3,还能增大钢圈3与肌肤的接触面积,提高舒适效果。
[0030] 如图1‑2所示,内捆条4包括靠近鸡心6的前半段401和远离鸡心6的后半段402,内钢圈301安装在内捆条4的前半段401内,前半段401与后半段402之间设有密封的缓冲结403。通过把内钢圈301安装在内捆条4的前半段401内,而后半段402则形成一定的空间,给外侧胸部脂肪等组织比较丰富的地方,留出一定的空间,同时又能对脂肪等相对薄弱的靠近鸡心6的乳房组织形成良好的聚拢效果。通过在前半段401与后半段402之间设有密封的缓冲结403,既能够对内钢圈301进行固定,将其限制在内捆条4的前半段401内,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通过前半段401与后半段402断开的设计,可以更好的进行调整或者适应不同的身形、杯型,对胸部肌肤实现更好的服贴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穿戴的舒适效果。
[0031] 如图1‑2所示,外捆条5包括位于内捆条4与侧耳7之间的弧形段501和两弧形段501之间的连接段502,外钢圈302安装在弧形段501内。通过设置弧形段501与连接段502,二者互不相通,从而可以将外钢圈固定在弧形段内,且连接端起到缓冲作用,缓和过渡,不至于太生硬,形状上更容易贴合肌肤,使得外钢圈302更好的进行调整或者适应不同的身形、杯型,对胸部肌肤服贴效果更好,还能进一步提高穿戴的舒适效果;且外钢圈302安装在弧形段501内,从而有利于聚拢远离鸡心6外侧的乳房组织,特别是副乳,同时与设置在内捆条4前半段401的内钢圈301相互配合,达到既能兼顾调整、聚拢内侧乳房组织,又不至于压迫外侧乳房组织的效果,同时收副乳,达到良好的支撑胸型且无痛感、不压迫的特点。
[0032] 如图1‑2所示,内钢圈301靠近缓冲结403一段与外钢圈302靠近连接段502一段上下重叠,此处正是乳房淋巴最为丰富和密集的地方,通过内钢圈301和外钢圈302可以更有效进行整型和支撑胸型,同时通过内钢圈301、外钢圈302一起作用,更好的对此处的乳房组织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0033] 如图1‑2所示,内钢圈301为硬钢圈3或者软钢圈3,外钢圈302为硬钢圈3或者软钢圈3,硬钢圈3为合金材料,软钢圈3为软胶骨,钢圈3的材质,可根据不同人群喜好进行选择。
[0034] 如图1‑2所示,内钢圈301为软钢圈3,外钢圈302为硬钢圈3,这样最靠近乳房的内钢圈301比较软,聚拢的同时提高舒适度,而外钢圈302在乳房外围,压迫感不明显,这样通过设置外钢圈302能够提供更强有的聚拢效果,也不会产生压迫感,同时内、外双钢圈3相互作用,共同降低勒紧和压迫感。
[0035] 如图1‑2所示,所述软性钢骨8为双排,从而促使腋下的组织向乳房处聚拢,而双排软性钢骨8增大受力面积,降低压迫感,更加舒适;侧耳7采用双层含锗元素的纱网制成,软性钢骨8固定在纱网之间,避免软性钢骨8直接与肌肤接触,与肌肤摩擦产生不适或者痛感;罩杯2中部和底部为薄位201,罩杯2靠近上边缘处为填充物比薄位201多的厚位202,中部薄位201可以更好的容纳乳房组织,而外侧厚位202可以更好的聚拢和定型;罩杯2薄位201内设有按摩磁石203,从而可以对乳房进行按摩。
[0036] 如图1‑2所示,内衣本体1还包括肩带9、排扣10和松紧带11,肩带9与罩杯2的上边缘连接,两个相互配合的排扣10分别固接在两侧耳7外端;松紧带11顶边与侧耳7底边连接;按摩磁石203有两颗,两颗按摩磁石203均固定安装在薄位201内,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内钢圈301的长度和外钢圈302的长度均为下边缘长度的三分之二,更符合人体学,实现最佳的聚拢效果,提升松弛下垂的乳房,令胸部更挺、胸型更正,同时提高舒适程度,无压迫和痛感,穿戴更舒服。
[0037] 穿戴时,将胸部外侧的组织尽量往中间聚集,然后扣上排扣10,最后微调位置,达到聚拢支撑胸型的同时没有痛感,或者压迫感即可;运动时,也无需担心,内钢圈301、外钢圈302会相互作用,不间断的调整,形成服贴乳房下围的半月牙曲线,保持胸型且无压迫感,舒适度高。
[0038] 在市场上购买常规合格的2个品牌的内衣产品,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与本实施例1的内衣进行了穿戴效果及感受的对比试验。
[0039] 试验过程,征集20‑45岁的胸部发育健康,有轻微副乳症状的女性志愿者20名,每位志愿者分别穿戴实施例1、对照组1、对照组2的内衣2小时,且在穿戴每一组试验产品之前先穿戴完全无骨(罩杯中无硬钢圈,也无软钢圈)的内衣1小时,进行胸部放松,然后观察穿戴不同试验产品后的乳房聚拢、支撑胸型的效果,并记录下穿戴过程的感受是否有勒紧或者压迫甚至痛感,然后汇总情况,结果如下表1、表2所示。
[0040] 表1:聚拢和胸部支撑情况统计结果
[0041]
[0042] 表2:穿戴舒适度感受统计结果
[0043]
[0044] 由上表1和表2可以看出,相比于市场上购买的普通常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产品,本实施例1的产品,具有优异的聚拢和支撑胸型的效果,使得乳房聚拢程度高,胸型端正,同时舒适度高,基本没有勒紧和压迫感,大大提高穿戴效果体验,实现兼顾舒适、美胸,无压迫感的效果,开创了内衣结构的首创,解决了内衣市场多年来的技术难题,适合推广应用。
[004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