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纱织物

申请号 CN201880097186.3 申请日 2018-09-06 公开(公告)号 CN112639189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申请人 内野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内野信行;
摘要 提供一种多层纱织物,具有蓬松性,并且柔软的 皮肤 触感、保温性、防透性和轻量性优异。多层纱织物包括:表 面层 ,由平织结构形成; 中间层 ,由 蜂巢 组织结构形成;以及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基于平织结构与蜂巢组织结构的收缩差,在表面层和背面层的连结之间产生褶皱。中间层由一层以上形成。一层中间层的组织 密度 与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组织密度相当或者为其一半。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纱织物,包括:
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
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以及
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
所述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所述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
2.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位于蜂巢组织结构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形成褶皱。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由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中,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由加捻纱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
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的一半,
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是一层,所述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相同,所述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至第四中间层,
所述第一至第四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至第四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
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相同,
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相同。

说明书全文

多层纱织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织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层和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中间层蜂巢组织结构形成的多层纱织物。

背景技术

[0002] 纱织物是以较细的纱线织成的较稀疏的平织物。
[0003] 一般来说,使用实心(非空心)的加捻纱线。棉纱织物包括单层织物、双层织物、三层织物等。单层纱织物例如用于医疗用途及抹布。双层纱织物例如用于衣服及手绢等。使用棉纱线(主要使用40英制支数的单纱)。三层纱织物例如用于毛巾及床上用品。使用棉纱线。
[0004] 在使用40英制支数的棉单纱的单层组织中,每英寸纵横纱线的数量之和一般为50根~120根的密度(例如,经纱线32根+纬纱线28根=合计60根)。如果不足50根的密度,则不能构成纱。如果是超过120根的高密度,则一般不称为纱。
[0005] 图7是通常的三层纱织物的剖视图。三层纱织物包括表面层、背面层和中间层。各层由纱组织形成。纱组织由经纱线(纵纱线)和纬纱线(横纱线)构成。与经纱线的供给相应地插入纬纱线,由此形成平织结构的纱组织。在形成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的同时,适当地将表面层与中间层以及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起来。可以如图所示由经纱线形成连结部,也可以由纬纱线形成连结部。或者,也可以将表面层与背面层连结,从而使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并且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
[0006] 纱是较稀疏(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大)的织物。因为纱是较稀疏的平织物,因此,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和优异的轻量性。
[0007] 另一方面,纱织物缺乏保温性。即使是多层纱,其厚度也薄,不能期待其保温性。如果为了确保充分的保温性而增加重叠的层数,则显著损害轻量性。
[0008] 因为纱是较稀疏的织物,因此,缺乏弹性和柔软性。
[0009] 因为纱是较稀疏的织物,因而当例如用于衣服时,透出皮肤。如果使纱线的直径粗,或者密度高,则虽然能够提高防透性,但是,这将显著损害纱所特有的透气性和轻量性。
[0010] 鉴于上述理由,对于以往的多层纱织物的各性能,当将纱织物用作衣服或床上用品的布料时,各性能不足,存在改进的余地。
[0011] 在毛圈毛巾中,有时使用无捻纱线毛圈或弱捻纱线毛圈。
[0012] 通常使用的加捻纱线是由棉花的纤维捻成的。与之相对地,无捻纱线是使加捻纱线退捻从而成为无捻状态而形成的。具体说来,与加捻纱线反方向地捻溶性纱线,由此制成复合纱线,然后,溶解除去水溶性纱线,由此成为无捻状态。
[0013] 无捻纱线轻柔膨胀,在纤维之间含有较多空气。因此,无捻纱线毛圈能够实现保温性和柔软的皮肤触感。
[0014] 弱捻纱线是虽然与无捻纱线一样使加捻纱线退捻,但残留有加捻状态而形成的。弱捻纱线具有与无捻纱线近似的性质。
[0015] 本发明人研究了将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用于纱织物。使用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的纱组织,在维持透气性和轻量性的同时,与使用加捻纱线的纱组织相比具有体积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保温性、柔软的皮肤触感和防透性。
[0016] 但是,一般而言,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比加捻纱线的强度差。因此,仅由无捻纱线构成的纱组织的强度差。仅由弱捻纱线构成的纱组织也是一样。即使是多层纱,也难以显著提高强度。
[0017] 为此,研究了将由加捻纱线构成的纱组织和由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下同)构成的纱组织连结而成的多层纱织物。
[0018] 由加捻纱线构成的纱组织能够维持强度,同时,由无捻纱线构成的纱组织具有保温性、柔软的皮肤触感和防透性。即,通过将它们组合而兼具两者的长处。
[0019] 作为相关发明,本发明人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多层纱织物。
[0020] 图8是相关发明的三层纱织物的剖视图。相关发明的三层纱织物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使用无捻纱线,在中间层使用加捻纱线。其结果是,因为无捻纱线与加捻纱线的收缩差而产生褶皱。利用褶皱的蓬松性,与只使用无捻纱线相比,能够提高柔软的皮肤触感。
[0021] 同样地,利用褶皱的蓬松性,与只使用无捻纱线相比,能够提高保温性或防透性。
[0022] 而且,重量实质上相同。换言之,对于轻柔的外观而言,重量较轻,因而也能提高轻量性。
[002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35607号公报
[002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34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5] 如上所述,在相关发明的三层纱织物中,利用褶皱的蓬松性,与只使用无捻纱线相比,能够提高柔软的皮肤触感、保温性、防透性和轻量性。
[0026] 但是,对于由无捻纱线与加捻纱线的收缩差所造成的褶皱,其蓬松性有限。
[0027] 其结果是,柔软的皮肤触感、保温性、防透性和轻量性的提高也有限。
[0028]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大的蓬松性,并且柔软的皮肤触感、保温性、防透性和轻量性优异的多层纱织物。
[002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多层纱织物包括:表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以及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所述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所述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所述连结位于蜂巢组织结构的顶部。
[0030] 由此,在表面层和背面层,在连结之间形成褶皱。
[0031] 通过由褶皱产生的蓬松性与蜂巢组织结构本身的蓬松性的叠加,蓬松性显著提高。
[0032] 较佳地,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由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形成。
[0033] 通过加捻纱线与无捻纱线(或弱捻纱线)的收缩差,蓬松性更加提高。
[0034] 较佳地,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由加捻纱线形成。
[0035] 由此,即使不使用无捻纱线,也能够获得显著的蓬松性。其结果是,制造成本降低。
[0036] 较佳地,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的一半。
[0037] 较佳地,所述中间层是一层,所述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相同,所述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相同。
[0038] 即,上述多层纱织物与通常的三层纱织物具有同等程度的组织量(同等程度的重量)。在同等程度的重量下,蓬松性显著提高。
[0039] 较佳地,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至第四中间层,所述第一至第四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至第四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是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的一半。
[0040] 较佳地,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相同,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与所述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相同。
[0041] 即,上述多层纱织物具有与通常的四层纱织物同等程度的组织量(同等程度的重量)。在同等程度的重量下,蓬松性显著提高。
[0042] 本发明的多层纱织物,蓬松性提高。其结果是,柔软的皮肤触感、保温性、防透性和轻量性提高。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
[0044] 图2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剖视图。
[0045] 图3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外观。
[0046] 图4是实施例2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
[0047] 图5是实施例3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
[0048] 图6是实施例4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
[0049] 图7是比较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剖视图。
[0050] 图8是比较例2的多层纱织物的剖视图。
[0051] 图9是效果比较1。
[0052] 图10是效果比较2。
[0053] 图11是效果比较3。
[0054] 图12是示出通常的蜂巢组织结构的组织图。
[0055] 图13是市售华夫格毛巾。
[0056] 图14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中间层(蜂巢组织结构)和第二中间层(蜂巢组织结构)的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概要~
[0058] 本实施方式是多层纱织物,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
[0059] 可以由经纱线形成连结部,也可以由纬纱线形成连结部。可以将表面层的纱线连结到中间层,也可以将中间层的纱线连结到表面层。可以将背面层的纱线连结到中间层,也可以将中间层的纱线连结到背面层。或者,也可以将表面层与背面层连结,从而使表面层与中间层连结,并且背面层与中间层连结。
[0060] 表面层和背面层由经纱线(纵纱线)和纬纱线(横纱线)构成。将纬纱线供给到经纱线并与之交叉,形成平织结构。
[0061] 用于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和纬纱线较佳为16~60支数(英制)(单纱换算)。更佳为20~40支数。
[0062] 当使用细支数时,组织密度高。作为上限,建议经纱线40根/英寸,纬纱线40根/英寸。
[0063] 当使用粗支数时,组织密度低。作为下限,建议经纱线24根/英寸,纬纱线24根/英寸。
[0064] 而且,当使用20~40支数时,较佳经纱线26~34根/英寸,纬纱线26~34根/英寸。
[0065] 由此,表面层和背面层成为通常的纱织物(平织结构)。
[0066] 中间层由经纱线和纬纱线构成,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所谓蜂巢组织结构,指的是使经纱线和纬纱线浮起较长,在表面和背面织出菱形或方形的凹凸形状。蜂巢组织因其织构与华夫饼相似也被称为华夫格。但是,本申请的蜂巢组织结构的中间层与通常市售的华夫格毛巾有若干差异(后面另述)。
[0067] 用于中间层的经纱线和纬纱线较佳为10~40支数(英制)(单纱换算)。进一步地,较佳为15~30支数。
[0068] 中间层的组织密度,考虑筘片的数量,与表面层和背面层相当(参照实施例3和4)。即,每英寸纵横纱线的数量之和较佳为48根~96根。更佳为中间层一层的组织密度是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组织密度的一半(参照实施例1和2)(后面另述)。
[0069] 构成蜂巢组织结构的一个重复单元由经纱线8根×纬纱线8根~经纱线28根×纬纱线28根形成。进一步地,较佳为由经纱线12根×纬纱线12根~经纱线16根×纬纱线16根形成。
[0070] 当考虑上述中间层的组织密度时,一个重复单元为5×5mm~25×25mm左右的尺寸。较佳为10×10mm~16×16mm左右的尺寸。
[0071] 用于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和纬纱线,可以为加捻纱线,也可以为无捻纱线。
[0072] 当表面层和背面层使用无捻纱线时,附带有相关发明的效果(由加捻纱线与无捻纱线的收缩差而产生的蓬松性),褶皱的蓬松性进一步提高。
[0073] 当表面层和背面层使用加捻纱线时,能够在不使用无捻纱线的情况下实现褶皱的蓬松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74] 虽然较佳以多层纱织物使用棉纱线(特别是纯棉纱线)为前提,但是,也可以使用与化学纤维的混纺线,或者人造丝等植物来源的再生纤维。
[0075] ~基本原理~
[0076] 在蜂巢组织结构中,在各经纱线和纬纱线中,存在交叉少的部分和交叉多的部分,在经纱线和纬纱线中交叉少的部分收缩大,从而形成凹凸形状。因为收缩是与未交叉部分的长度成比例地产生的,因此,在一个重复单元中,收缩大的部分凸,收缩小的部分凹。
[0077] 另一方面,在平织结构中,经纱线与纬纱线以1∶1交叉,并且彼此干涉,因而收缩小。
[0078] 此外,在蜂巢组织结构中,在凸部中,经纱线与纬纱线相交之处形成顶部。需要说明的是,蜂巢组织结构中的凸部和凹部在表面层和背面层是相反的。表面层与中间层的连结以及背面层与中间层的连结在顶部进行。
[0079] 其结果是,平织结构无法追随蜂巢组织结构的收缩,因而在表面层和背面层,在连结之间产生褶皱。
[0080] 平织结构与蜂巢组织结构的收缩差比加捻纱线与无捻纱线的收缩差更为显著。其结果是,与相关发明相比,由褶皱而产生的蓬松性提高。
[0081] 此外,蜂巢组织结构本身具有蓬松性,因此,各效果相互叠加,与相关发明相比,蓬松性更加提高。
[0082] 由于蓬松性提高,褶皱成为缓冲,提高了柔软的皮肤触感。
[0083] 由于蓬松性提高,组织内部含有较多空气,提高了保温性。
[0084] 由于蓬松性提高,确保了表面层与背面层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防透性。
[0085] 由于蓬松性提高,相对于外观而言,轻量性也提高了。需要说明的是,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与组织的收缩成比例地增加了一些。
[0086] ~实施例~
[0087] 图1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简化起见,省略了连结。图2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概略剖视图。
[0088] 表面层和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
[0089] 表面层与第一中间层连结,背面层与第二中间层连结。进一步地,第一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连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也可以没有连结。
[0090] 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为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的一半,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为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的一半。在图1的例子中,相对于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中经纱线16根×纬纱线16根,在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中经纱线8根×纬纱线8根。即,在由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构成的中间层全体中,经纱线16根×纬纱线16根。
[0091] 虽然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为四层,但是,其具有与通常的三层纱织物大体同等程度的组织量。
[0092] 图3是实施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外观。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中,在连结之间产生褶皱。经纱线方向的褶皱和纬纱线方向的褶皱由虚线示出。
[0093] 图4是实施例2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中间层具有第一~第四中间层。第一~第四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第一~第四中间层各层的组织密度为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组织密度的一半。
[0094] 虽然实施例2的多层纱织物为六层,但是,其具有与通常的四层纱织物大体同等程度的组织量。
[0095] 图5是实施例3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中间层为一层。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
[0096] 中间层的经纱线密度与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密度相同,中间层的纬纱线密度与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纬纱线密度相同。在图5的例子中,相对于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中经纱线16根×纬纱线16根,在中间层中为经纱线16根×纬纱线16根。
[0097] 实施例3的多层纱织物为三层,其具有与通常的三层纱织物大体同等程度的组织量。
[0098] 即,虽然实施例1是四层,实施例3是三层,但是,两者的组织量(经纱线和纬纱线的合计数)是同等程度的。换言之,实施例1使用与实施例3相同根数的经纱线,使中间层分为两层。
[0099] 图6是实施例4的多层纱织物的示意图。中间层具有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由蜂巢组织结构形成。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组织密度与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组织密度相同。
[0100] 实施例4的多层纱织物为四层,其具有与通常的四层纱织物大体同等程度的组织量。
[0101] ~蓬松等比较~
[0102] 图7是比较例1的多层纱织物的剖视图。比较例1为通常的三层纱织物,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由加捻纱线形成。
[0103] 图8是比较例2的多层纱织物的剖视图。比较例2是相关发明的三层纱织物,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层由平织结构形成。表面层和背面层由无捻纱线形成。中间层由加捻纱线形成。在图8中,粗线表示无捻纱线,细线表示加捻纱线。
[0104] 图9是对比较例1、比较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0105] 表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线和纬纱线使用30英制支数的棉纱线。经纱线密度为32根/英寸,纬纱线密度为28根/英寸。
[0106] 中间层的经纱线和纬纱线使用相当于20英制支数的棉纱线。经纱线密度为32根/英寸,纬纱线密度为28根/英寸。但是,在实施例1中,组织密度为一半。即,实施例1的两层中间层与实施例3的一层中间层具有同等程度的组织密度。
[0107] 其结果是,比较例1、比较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组织量大体同等程度(实质三层)。
[0108] 但是,相对于在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收缩在纵横方向上皆为3~5%左右,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收缩在纵横方向上皆为13~14%左右。其结果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相比更重一些。
[0109]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表面和背面的纱部分使用加捻纱线。
[0110] 当对比较例1和比较例2进行比较时,由于加捻纱线与无捻纱线的收缩差,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中产生褶皱,厚度大约为1.5倍。
[0111] 当对比较例1和实施例3进行比较时,由于平织结构与蜂巢组织结构的收缩差,在表面层和背面层中产生褶皱,与此同时,由于与蜂巢组织结构本身的蓬松性效果叠加,厚度为大约2.6倍。
[0112] 当对比较例1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时,厚度为大约2.9倍。
[0113] 当对实施例3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时,实施例1更蓬松。即,即使组织量相同,如果使中间层分为两层,则能够获得提高蓬松性的效果。
[0114] 接下来,评价对于轻柔的外观而言的轻重,将每单位面积的重量除以厚度,来作为轻量性指标。
[0115] 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相比更重一些。与之相对地,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的轻量性指标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的轻量性指标相比格外地轻。
[0116] 更详细地评估如下。当对比较例1和比较例2进行比较时,为64%左右。与之相对地,当对比较例1和实施例3进行比较时,为48%左右,当对比较例1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时,为41%左右,格外地轻。
[0117] 即,当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3用于衣服或床上用品的布料或毛巾时,对于轻柔的外观而言,感觉非常地轻。
[0118] 此外,随着蓬松性提高,保温性也提高。另一方面,作为纱织物的特征的透气性不大幅降低,不与保温性的提高成反比。
[0119] 需要说明的是,厚度依据JIS L 1096 A方法(负载0.3kpa)来测量,单位面积重量依据JIS L 1096来测量,保温性依据JIS L1018/1096来测量,透气性依据JIS L 1096/1018来测量。
[0120] 图10是对比较例3、比较例4、实施例3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0121] 比较例3是通常的四层纱织物。比较例4是通常的五层纱织物。除了层数以外,其它结构与比较例1相同。
[0122] 作为实质三层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1,比四层的比较例3甚至比五层的比较例4更蓬松。即,具有卓越的蓬松性。
[0123] 图11是对比较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2进行比较的说明图。比较例3是通常的四层纱织物。由加捻纱线构成的平织结构形成有四层。
[0124] 比较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2的组织量大体同等程度(实质四层)。但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4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与比较例3中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相比更重一些。
[0125] 即,即使在图11的比较中,也具有与图9的比较相同的结果。
[0126] ~通常的华夫格毛巾~
[0127] 本申请以中间层为蜂巢组织结构为特征。另一方面,通常市售的华夫格毛巾也具有蜂巢组织结构。但是,如下所述,本申请的中间层与通常市售的华夫格毛巾是不同的。
[0128] 图12是示出通常的蜂巢组织结构的组织图。图13是通常市售华夫格毛巾。
[0129] 针对通常市售的华夫格毛巾进行说明。华夫格毛巾多为经纱线和纬纱线皆使用8支数~15支数(英制)(单纱换算)的棉纱线,每1英寸经纱线的根数为30~34根,纬纱线的根数为30~34根,一个重复单元的纱线根数为12根~32根,一个重复单元的尺寸为10~25mm。由此,在华夫格毛巾中,与通常的纱织相比,其组织密度更密。
[0130] 如果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隔为0.4~0.6mm左右。实际上,因为纱线的收缩的影响较大,因此,实际上更窄些(例如,不足0.5mm)。在图13的例子中,肉眼很难识别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
[0131] 由此,形成显著的凹凸。当华夫格毛巾轻轻地接触皮肤时,仅凸部接触到皮肤,吸收水分。被凸部吸收的水分中的一部分蒸发,一部分移动到凹部。其结果是,凸部总是维持干燥的状态。即,兼具吸水性与干爽的触感。
[0132] 与之相对地,在本申请的中间层中,例如使用20~40支数(英制)(单纱换算)的纱线,组织密度为经纱线26~34根/英寸,纬纱线26~34根/英寸(当中间层为两层时,组织密度为一半)。
[0133] 图14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外观。中间层通过第一中间层(蜂巢组织结构)和第二中间层(蜂巢组织结构)重叠而形成。在图示中,卷起第二中间层的一部分,露出第一中间层。以虚线示出分界线。
[0134] 即,本申请的中间层的组织密度较稀疏,无法期待像华夫格毛巾那样的效果,本身不能当作成品来使用。
[0135] 如果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隔为0.6~0.9mm左右。特别是,当中间层分为两层时,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隔为1.2~1.8mm左右。在图14的例子中,肉眼能够容易地识别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
[0136]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中间层与通常市售的华夫格毛巾不同。
[0137] 需要说明的是,蜂巢组织结构是平织结构的变形例。因此,本申请的中间层是纱的变形例。
[0138] ~多层纱织物的应用~
[0139] 本申请的多层纱织物,在维持纱织物的特征的同时,提高了蓬松性及其附带的效果。其结果是,不仅适合于纱毛巾或手绢,还适合于衣服(礼服、睡衣、衬衫、长裤、围巾、婴幼儿用品等)、床上用品类(床单、毯子、枕套等)的布料。
[0140] 例如,当作为衬衫穿着时,白天感觉凉爽,夜间感觉温暖,能够应对气温的变化。
[0141] 此外,当作为毛巾使用时,兼具纱织和华夫格两者的长处。
[0142] 附图标记说明
[0143] G:平织结构
[0144] H:蜂巢组织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