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申请号 CN03164899.1 申请日 2003-09-27 公开(公告)号 CN1496721A 公开(公告)日 2004-05-19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河田光; 中下将志; 山内香;
摘要 一种不需要实施麻烦的穿用操作、且不需要通过短裤即可以与穿用者的 皮肤 紧密 接触 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 衬垫 。这种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1A)可以由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 面层 (2)、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内面层(3)和位于外面层、内面层(2、3)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4)构成,并且具有可以沿纵向实施拉伸的带状部件。带状部件可以由配置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 位置 处的、由前侧区域(9)的端部边缘部(5)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一对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2a、12b)构成,而且这种带状部件(12a、12b)还具有固定在外面层(2)处用的内侧固定部分(15、18),固定在内面层(3)处用的外侧固定部分(16、19),以及在内侧固定部分(15、18)和外侧固定部分(16、19)之间延伸的持握部分(17、20)。
权利要求

1.一种纵长型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由位于与皮肤接触位置处的、 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位于不与皮肤接触侧位置处的、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 内面层,以及位于这两个层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构成,并且具有沿横 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边缘部,以及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向边缘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在实施穿用时还具有:位于穿用者腹部 一侧位置处的前侧区域,位于穿用者臀部一侧位置处的后侧区域,以及位于穿用 者裆部位置处的中间区域,可以沿纵向对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实施拉伸的带状部 件从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带状部件具 有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处、与皮肤接触侧固定的内侧固定部分,在所述内侧 固定部分间延伸的持握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部 件由配置在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一个上的、由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 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带状部件,以及配置在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另一个 上的、由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带状部件构成; 而且所述第一带状部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一个处、固定在与皮 肤接触侧处的内侧固定部分,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一个处、固定在不与 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外侧固定部分,以及在所述内侧固定部分与所述外侧固定部分 之间延伸的持握部分;所述第二带状部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另 一个处、固定在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内侧固定部分,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 的另一个处、固定在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外侧固定部分,以及在所述内侧固定 部分与所述外侧固定部分之间延伸的持握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带 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沿着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从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 部朝向所述后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体 液吸收用衬垫的两个侧向边缘部的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 的前侧、后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中间区域处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而且所 述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伸缩而沿纵向朝向内侧方向伸 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部 件具有弹性伸缩性,所述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以可伸缩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体 液吸收用衬垫上的与皮肤接触侧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位于所 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芯体在表面层、内面层间的厚度尺寸,比位于所述前侧、后 侧区域中的所述芯体的厚度尺寸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位于所 述中间区域处的所述芯体在两个侧向边缘部间的横向尺寸,比位于所述后侧区域 处的所述芯体的横向尺寸小。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后侧区域处,配置沿纵向延伸的固定用带形部件,所述固定用 带形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后侧区域中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固定部分,以及从所 述后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延伸的、可相对于所述体液吸收用 衬垫中的不与皮肤接触侧处装上、拆下的自由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体液 吸收用衬垫中,按照使所述前侧区域与所述后侧区域相互抵接的方式,以所述外 面层为内侧对所述中间区域沿纵向实施两次折叠,所述固定用带形部件上的自由 部分以可剥离方式暂时粘接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前侧区域中的不与皮肤接 触侧处,以使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保持在这种折叠状态下。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公知的一种呈纵长型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包括有位于与皮 肤接触位置处的、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和位于不与皮肤接触侧位置处的、 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内面层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以及沿横向方向延 伸的两个端部边缘部,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向边缘部(参见专利文献1)。
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具有在实施穿用时,位于穿 用者腹部一侧位置处的前侧区域,位于穿用者臀部一侧位置处的后侧区域。以及 位于穿用者裆部位置处的中间区域。呈环状的细长型橡胶部件,设置在这种体液 吸收用衬垫的内面层处。这种橡胶部件配置在位于体液吸收用衬垫的中间区域中 的横向方向中央部处。橡胶部件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固定在内面层的外侧面处, 在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中央部与内面层的外侧面离开。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可以 设置在短裤内侧上,与短裤一并实施穿用。设置在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内面层 外侧面处的橡胶部件,可以与短裤的内侧面相接触,从而通过橡胶部件的防止滑 动作用,防止体液吸收用衬垫相对于短裤产生位置移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19528号公报(第2-3页,附图1)
对于专利文献1公开的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由于在穿用时需要将体液吸 收用衬垫设置在短裤上,故体液吸收用衬垫自身并不能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 触,需要通过短裤使体液吸收用衬垫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当短裤由穿用者 的裆部处偏移脱落时,体液吸收用衬垫也将随之由裆部处偏移脱落,当体液吸收 用衬垫与穿用者的皮肤离开时,难以将体液吸收在体液吸收用衬垫处。而且,由 于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需要与短裤一并实施穿用,故特别是对于供躺卧着的穿用 者穿用的场合,必须在将短裤穿用上之后,再将体液吸收用衬垫设置在短裤内侧 处,故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的穿用过程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实施麻烦的穿用操作、且不需要通过短 裤即可以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前提涉及由位于与皮肤接触侧位置处的、具 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位于不与皮肤接触侧位置处的、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内 面层,以及位于这两个层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构成的,并且具有沿横 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边缘部,以及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向边缘部的纵长型一次 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上述前提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还具有在实施穿用时, 位于穿用者腹部一侧位置处的前侧区域,位于穿用者臀部一侧位置处的后侧区 域,以及位于穿用者裆部位置处的中间区域。可以沿纵向对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 实施拉伸的带状部件,由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延伸, 并且所述带状部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处、与皮肤接触侧固定的内侧 固定部分,在所述内侧固定部分间延伸的持握部分。
本发明提供下述实施形式。
(1)所述带状部件由配置在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一个上的、由所述前 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带状部件,以及配置在所述两个 侧向边缘部中的另一个处的、由所述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 的第二带状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带状部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一 个处、固定在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内侧固定部分,位于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 一个处,固定在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外侧固定部分,以及在所述内侧固定部分 与所述外侧固定部分之间延伸的持握部分;所述第二带状部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 侧向边缘部中的另一个上的、固定在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内侧固定部分,位于所 述两个侧向边缘部中的另一个处,固定在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外侧固定部分, 以及在所述内侧固定部分与所述外侧固定部分之间延伸的持握部分。
(2)所述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沿着所述两个侧向边缘部,由所述前 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朝向所述后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延伸。
(3)沿着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的两个侧向边缘部的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 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前侧、后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中间区域处以可伸 缩的方式设置,而且所述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伸缩而沿 纵向朝向内侧方向伸缩。
(4)所述带状部件具有弹性伸缩性,所述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以可伸 缩方式固定于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上的与皮肤接触侧处。
(5)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芯体在内外面层间的厚度尺寸,比位于所 述前侧、后侧区域中的所述芯体的厚度尺寸小。
(6)位于所述中间区域处的所述芯体在两个侧向边缘部间的横向尺寸,比 位于所述后侧区域处的所述芯体的横向尺寸小。
(7)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后侧区域处,配置着沿纵向延伸的固定用带 形部件,所述固定用带形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后侧区域中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 固定部分,以及由所述后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延伸的、可相 对于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中的不与皮肤接触侧处装上、拆下的自由部分。
(8)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中,按照使所述前侧区域与所述后侧区域相互 抵接的方式,以所述外面层为内侧对所述中间区域沿纵向实施两次折叠,所述固 定用带形部件上的自由部分以可剥离方式暂时粘接在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前 侧区域中的不与皮肤接触侧处,以使所述体液吸收用衬垫保持在这种折叠状态 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部分剖开的斜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为处于折叠状态的、穿用前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图5为处于穿用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图6为丢弃时处于折叠状态、穿用后状态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图7为作为另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部分剖开的斜视图;
图8为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
图9为沿图7中的IX-IX线的剖面图;
图10为作为又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部分剖开的斜视图;
图11为沿图10中的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为沿图10中的XII-XII线的剖面图;
图13为处于折叠状态的、穿用前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图14为处于穿用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图15为丢弃时处于折叠状态、穿用后状态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A  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1B  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1C  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
2   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
3   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内面层
4   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
5   端部边缘部
6   端部边缘部
7   侧向边缘部
8   侧向边缘部
9   前侧区域
10  中间区域
11  后侧区域
12  带状部件
12a 第一带状部件
12b 第二带状部件
13  固定用带形部件
13a 固定部分
13b 自由部分
14  具有伸缩性的弹性部件
15  第一内侧固定部分
16  第一外侧固定部分
17  第一持握部分
18  第二内侧固定部分
19  第二外侧固定部分
20  第二持握部分
22  内侧固定部分
23  持握部分
L1  厚度尺寸
L2  厚度尺寸
L3  厚度尺寸
L4  横向尺寸
L5  横向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进行详细说明。
图1和图2为作为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部分剖开的斜视 图,以及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3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 面图。在图1中,横向方向由箭头X表示,纵向由箭头Y表示,厚度方向由箭头 Z表示。而且,外面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为朝向芯体4的表面,外面层、 内面层2、3的外侧面为非朝向芯体4的表面。
体液吸收用衬垫1A由位于与皮肤接触侧位置处的、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 层2,位于与皮肤不相接触侧位置处的、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内面层3,以及位 于外面层、内面层2、3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4构成。体液吸收用衬 垫1A还具有沿纵向比较长的,在位于芯体4的两个端部边缘4a的外侧位置处 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边缘部5、6,以及在位于芯体4的两个侧向边缘4b 的外侧位置处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
体液吸收用衬垫1A具有在穿用时,位于穿用者30的腹部31一侧位置处的 前侧区域9,位于穿用者30的臀部33一侧位置处的后侧区域11,以及位于穿 用者30的裆部32位置处的中间区域10(参见图5)。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中, 位于中间区域10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比位于前侧、后侧 区域9、11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小,故其平面形状实际上呈 砂漏型。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中,安装有可以沿纵向对其实施拉伸的一对带状 部件12a、12b,以及在穿用前可以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保持在折叠状态(参见 图4)的固定用带形部件13。
在中间区域10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以可伸缩的方式有沿纵向延伸 的若干条具有伸缩性的弹性部件14。弹性部件14位于外面层2与内面层3之间, 并且固定在该外面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处。在图1中,弹性部件14朝向 纵向的内侧收缩,故体液吸收用衬垫1A以外面层2为内侧,沿纵向弯曲。
带状部件12a、12b由配置在一个侧向边缘部7处的、由前侧区域9的端部 边缘部5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带状部件12a,以及配置在另一侧向边缘部 8处的、由前侧区域9的端部边缘部5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带状部件12b 构成。这些带状部件12a、12b可以由不具有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制作。而且, 这些带状部件12a、12b实际上呈环型。
第一带状部件12a具有位于侧向边缘部7处,固定在外面层2的外侧面(与 皮肤接触侧)处用的第一内侧固定部分15,位于侧向边缘部7处,固定在内面 层3的外侧面(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第一外侧固定部分16,以及在第一内 侧固定部分15与第一外侧固定部分16之间延伸的第一持握部分17。第二带状 部件12b具有位于侧向边缘部8的位置,固定在外面层2的外侧面(与皮肤接 触侧)处用的第二内侧固定部分18,位于侧向边缘部7处,固定在内面层3的 外侧面(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用的第二外侧固定部分19,以及在第二内侧固定 部分18与第二外侧固定部分19之间延伸的第二持握部分20。
第一和第二内侧固定部分15、18沿着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两个侧向边缘 部7、8,由前侧区域9朝向中间区域10延伸。在这两个内侧固定部分15、18 固定于外面层2上时,弹性部件14处于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伸长的状态。在中 间区域10处,这两个带状部件12a、12b上的内侧固定部分15、18,可以在弹 性部件14的收缩作用下沿纵向朝向内侧方向收缩。第一和第二外侧固定部分16、 19位于前侧区域9处。这两个内侧固定部分15、18和两个外侧固定部分16、 19,可以通过热熔型粘接剂(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外面层、内面层2、3处。除 了粘接剂之外,还可以使用诸如热熔接机构等,使固定部分15、16、18、19相 对于外面层、内面层2、3实施固定。
芯体4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前侧、后侧区域9、11间延伸,并且与外面 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相结合。芯体4在中间区域10处位于外面层、内面 层2、3之间的厚度尺寸L1,比在前侧、后侧区域9、11处位于外面层、内面层 2、3之间的厚度尺寸L2、L3小,故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前侧、后侧区域9、 11与中间区域10中,芯体4形成有台阶部21(参见图2)。芯体4在体液吸收 用衬垫1A的中间区域10中位于两个侧向边缘4b间的横向尺寸L4,比在前侧、 后侧区域9、11中位于两个侧向边缘4b间的横向尺寸L5小(参见图3),故其 平面形状实际上呈砂漏形状。
在两个端部边缘部5、6处,由芯体4的两个端部边缘4a处沿纵向朝向外 侧方向延伸的外面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互重合,而且在这些部分,使 层2、3的内侧面间彼此固定。在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由芯体4的两个侧 向边缘4b沿横向方向朝向外侧方向延伸的外面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 互重合,而且在这些部分,使层2、3的内侧面间彼此固定。
固定用带形部件13配置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后侧区域11处,并且沿纵 向延伸。固定用带形部件13具有固定在内面层3的外侧面(与皮肤接触侧)处 用的固定部分13a,以及由后侧区域11的端部边缘部6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的 自由部分13b。在自由部分13b处涂覆有粘接剂(图中未示出)。固定用带形部 件13采用由具有可挠性的塑料薄膜
可以利用断续涂覆在两个外面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处的热熔型粘接剂 (图中未示出),实现外面层、内面层2、3彼此之间的固定,弹性部件14相 对于外面层、内面层2、3的固定,以及芯体4相对于外面层、内面层2、3的 结合操作。可以使用粘接剂,在外面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处呈螺旋形状、 锯齿形状、点形形状和条纹形状等形状实施涂覆。而且,还可以仅在外面层、内 面层2、3中的一个层的内侧面处,实施粘接剂的涂覆。
图4和图5为处于折叠状态的、穿用前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斜视图, 以及处于穿用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斜视图,图6为丢弃时处于折叠状态、 穿用后状态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斜视图。在图5中,还用两点虚线示出了 仰面躺卧着的穿用者30。
处于穿用前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如图4所示,通过使前侧区域9与后侧区 域11彼此抵接的形式,以外面层2为内侧对中间区域10沿纵向实施两次折叠。 在位于前侧区域9处的内面层3的外侧面(不与皮肤接触侧)处,固定用带形部 件13上的自由部分13b通过粘接剂以可以剥离的形式暂时固定在其上。体液吸 收用衬垫1A可以通过固定用带形部件13,保持在这种折叠状态下。
当需要使用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1A时,可以将固定用带形部件13上的自 由部分13b与内面层3的外侧面剥离开,通过使前侧、后侧区域9、11彼此分 开的方式,使前侧、后侧区域9、11沿纵向展开。如果举例来说,在穿用体液 吸收用衬垫1A时,护理者可以抬起仰面躺卧着的穿用者30的臀部33,在将体 液吸收用衬垫1A的后侧区域11放在臀部33之下后,再将穿用者30的臀部33 放下在后侧区域11之上。随后,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前侧区域9转回至穿 用者30的腹部31一侧。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中,如图5所示,在中间区域10 实施折曲,从而可以使前侧区域9与穿用者30的腹部31处相接触,使后侧区 域11与穿用者30的臀部33处相接触,同时使中间区域10与穿用者30的裆部 32处相接触。
穿用着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穿用者30,可以通过双手34保持住第一 和第二带状部件12a、12b上的持握部分17、20,将两个带状部件12a、12b如 箭头Y1所示,沿纵向朝向外侧实施拉伸,从而可以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前 侧、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10与皮肤紧密接触,以确保在排泄时能够由体 液吸收用衬垫1A对体液实施可靠地吸收。
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中,通过这两个带状部件12a、12b沿纵向朝向外侧 实施的拉伸,使弹性部件14沿纵向伸长,同时使位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中 间区域10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与穿用者30的皮肤紧密接触,故可以防止 体液由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泄露出。而且,可以通过 增加或减少施加至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上的第一带状部件12a或第二带状部件 12b处的拉伸的方式,调节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相对于 皮肤的紧密接触程度。
体液吸收用衬垫1A与在先技术间的不同点在于,不需要通过短裤使体液吸 收用衬垫1A与皮肤紧密接触。体液吸收用衬垫1A在实施穿用时,不需要将其 设置在短裤上并与短裤一并实施穿用,而是仅仅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后侧区 域11铺设在穿用者30的臀部33之下即可,故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穿用方式 简单,特别适用于对躺卧着的穿用者30实施的体液处理操作。
由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A在位于前侧、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10处的 芯体4处,形成有台阶部21,故即使对带状部件12a、12b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 实施有比较大的拉伸时,位于后侧区域11中的芯体4也可以搭挂在穿用者30 的裆部32处,从而不会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A离开穿用位置。体液吸收用衬垫 1A位于中间区域10处的芯体4的横向尺寸L4,比处于前侧、后侧区域9、11 处的芯体4的横向尺寸小,故即使对带状部件12a、12b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实 施有比较大的拉伸,位于后侧区域11中的芯体4也可以搭挂在穿用者30的裆 部32处,从而不会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A从穿用位置离开。
当需要对已经被体液污染了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实施丢弃处理时,如图6 所示,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由穿用位置处取下,在外面层2位于内侧的状态下, 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的后侧区域11朝向前侧区域9沿纵向实施折叠,随后再 将两个带状部件12a、12b上的持握部分17、20设置在呈折叠形式的体液吸收 用衬垫1A的外侧周面处。由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A可以通过带状部件12a、12b 的持握部分17、20保持在这种折叠状态,故可以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呈折叠 状态实施丢弃。
图7和图8为作为另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B用的部分剖开的斜 视图,以及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图9为沿图7中的IX-IX线 的剖面图。在图7中,横向方向由箭头X表示,纵向由箭头Y表示,厚度方向由 箭头Z表示。
体液吸收用衬垫1B具有位于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2与不具有液体透过 性的内面层3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4,两个端部边缘部5、6和两个 侧向边缘部7、8,位于穿用者30的腹部31一侧的前侧区域9,位于臀部33一 侧的后侧区域11,以及位于穿用者30的裆部32处的中间区域10。体液吸收用 衬垫1B中位于中间区域10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比位于前 侧、后侧区域9、11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小。而且在体液吸 收用衬垫1B处,还设置有可以分别沿纵向实施拉伸的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2a、 12b,以及在穿用前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B保持在折叠状态的固定用带形部件13。
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2a、12b配置在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并且由前 侧区域9的端部边缘部5沿纵向朝向外侧延伸。第一带状部件12a具有:位于 侧向边缘部7处、固定在外面层2的外侧面处用的第一内侧固定部分15,位于 侧向边缘部7处、固定在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用的第一外侧固定部分16,以及 在这两个固定部分15、16之间延伸的第一持握部分17。第二带状部件12b具有 位于侧向边缘部8处、固定在外面层2的外侧面处用的第二内侧固定部分18, 位于侧向边缘部8处、固定在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用的第二外侧固定部分19, 以及在这两个固定部分18、19之间延伸的第二持握部分20。这些带状部件12a、 12b由具有弹性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制作。而且,这些带状部件12a、12b实际 上呈环型。
第一和第二内侧固定部分15、18沿着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两个侧向边缘 部7、8,由前侧区域9的端部边缘部5处朝向后侧区域11的端部边缘部6处延 伸。第一和第二外侧固定部分16、19位于前侧区域9处。这两个内侧固定部分 15、18以伸长状态设置在外面层2的外侧面处,并且可以沿纵向产生伸缩。两 个外侧固定部分16、19以未伸长状态设置在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正如图7所 示,带状部件12a、12b的内侧固定部分15、18沿纵向朝向内侧方向产生着收 缩,从而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B以外面层2为内侧沿纵向弯曲。
芯体4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前侧、后侧区域9、11间延伸,并且与外面 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相结合。芯体4位于外面层、内面层2、3之间的厚 度尺寸,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前侧、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10处大体 相等。芯体4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中间区域10中位于两个侧向边缘4b间的 横向尺寸L4,比在前侧、后侧区域9、11中位于两个侧向边缘4b间的横向尺寸 L5小。在两个端部边缘部5、6处,外面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互重合, 而且在这些部分,使层2、3的内侧面间彼此固定。在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 外面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互重合,而且可以在这些部分,使层2、3 的内侧面间彼此固定。固定用带形部件13配置在位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后 侧区域11中的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
处于穿用前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折叠状态,以及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 穿用状态,与如图4和图5所示的相同,体液吸收用衬垫1B被丢弃时的折叠状 态,与如图6所示的相同,故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穿用着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穿用者30,可以通过双手34保持住第一 和第二带状部件12a、12b上的持握部分17、20,将两个带状部件12a、12b沿 纵向朝向外侧实施拉伸,从而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前侧、后侧区域9、11和 中间区域10与皮肤紧密接触,以确保在排泄时能够由体液吸收用衬垫1B对体 液实施可靠地吸收。在对体液吸收用衬垫1B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进行拉伸时, 由于带状部件12a、12b上的内侧固定部分15、18沿纵向伸长,同时使内侧固 定部分15、18与穿用者30的皮肤紧密接触,故可以防止体液由体液吸收用衬 垫1B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泄露出。
由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B中的两个带状部件12a、12b的内侧固定部分15、 18,在前侧、后侧区域9、11之间延伸,故通过对这两个带状部件12a、12b实 施的拉伸,不仅可以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前侧区域9,而且可以将中间区域 10和后侧区域11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进行拉伸,因此可以确保前侧、后侧区域 9、11和中间区域10与穿用者30的皮肤紧密接触。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 施加至体液吸收用衬垫1B上的第一带状部件12a或第二带状部件12b处的拉伸 力的方式,调节两个带状部件12a、12b上的内侧固定部分15、18,以及体液吸 收用衬垫1B上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相对于皮肤的紧密接触程度。
由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B在实施穿用时,不需要将其设置在短裤上并与短裤 一并实施穿用,仅仅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后侧区域11铺设在穿用者30的臀 部33之下即可,故体液吸收用衬垫1B的穿用方式简单。
图10和图11为作为又一个实例表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用的部分剖开的 斜视图,以及沿图10中的XI-XI线的剖面图,图12为沿图10中的XII-XII 线的剖面图。在图10中,横向方向由箭头X表示,纵向由箭头Y表示,厚度方 向由箭头Z表示。
体液吸收用衬垫1C可以包括有位于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外面层2和不具有液 体透过性的内面层3之间的、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体4,两个端部边缘部5、6 和两个侧向边缘部7、8,位于穿用者30的腹部31一侧的前侧区域9、位于臀 部33一侧的后侧区域11,以及位于穿用者30的裆部32处的中间区域10。体 液吸收用衬垫1C中位于中间区域10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 与位于前侧、后侧区域9、11处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间的横向尺寸大体相等, 并且呈沿纵向比较长的矩形形状。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C中,设置有可以沿纵向 实施拉伸的带状部件12,以及在穿用前可以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C保持在折叠状 态的固定用带形部件13。
带状部件12包括位于前侧区域9的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固定在外面 层2的外侧面处用的内侧固定部分22,以及在内侧固定部分22间延伸的持握部 分23。内侧固定部分22重叠在芯体4的两个侧向边缘4b处。带状部件12由不 具有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制作。而且,带状部件12实际上呈环型。
芯体4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前侧、后侧区域9、11间延伸,并且与外面 层、内面层2、3的内侧面相结合。芯体4位于外面层、内面层2、3之间的厚 度尺寸,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前侧、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10处大体 相等。芯体4在两个侧向边缘4b间的横向尺寸,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前侧、 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10处大体相等。在两个端部边缘部5、6处,外面 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互重合,而且在这些部分,使层2、3的内侧面 间彼此固定。在两个侧向边缘部7、8处,外面层、内面层2、3上的一部分相 互重合,而且在这些部分,使层2、3的内侧面间彼此固定。固定用带形部件13 配置在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后侧区域11中的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
图13和图14为处于折叠状态的、即穿用前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斜 视图,以及处于穿用状态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斜视图,图15为丢弃时处于 折叠状态、穿用后状态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斜视图。在图14中,还用两 点虚线示出了仰面躺卧着的穿用者30。
在处于穿用前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中,如图13所示,通过使前侧区域9 与后侧区域11彼此相抵接的形式,以外面层2为内侧使中间区域10沿纵向实 施两次折叠。在位于前侧区域9处的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固定用带形部件13 上的自由部分13b通过粘接剂(图中未示出)以可以剥离的形式暂时固定在其 上。
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穿用顺序,与如图5所示的相同。在处于穿用状态的 体液吸收用衬垫1C中,如图14所示,在中间区域10实施折曲,从而使前侧区 域9与穿用者30的腹部31处相接触,使后侧区域11与穿用者30的臀部33处 相接触,同时使中间区域10与穿用者30的裆部32处相接触。
穿用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穿用者30,可以通过一只手34保持住位于 带状部件12处的持握部分23,将带状部件12如箭头Y1所示,沿纵向朝向外侧 实施拉伸,从而可以使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前侧、后侧区域9、11和中间区域 10与皮肤紧密接触,以确保在排泄时能够由体液吸收用衬垫1C对体液实施可靠 地吸收。体液吸收用衬垫1C在实施穿用时,不需要将其设置在短裤上并与短裤 一并实施穿用,仅仅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后侧区域铺设在穿用者30的臀部 33之下即可,故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穿用方式简单。
当需要对已经被体液污染了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实施丢弃处理时,由于如 图15所示,在外面层2位于内侧的状态下,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后侧区域 11朝向前侧区域9沿纵向实施折叠,随后再将带状部件12上的持握部分23设 置在呈折叠形式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C的外侧周面处。体液吸收用衬垫1C可以 通过带状部件12保持在这种折叠状态,故可以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C呈折叠状 态实施丢弃。
外面层2可以由亲性纤维无纺布、开有若干个孔的疏水性纤维无纺布或 是开有若干个细孔的塑料薄膜制作。内面层3可以由疏水性纤维无纺布、具有气 体透过性且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塑料薄膜、由疏水性纤维无纺布重叠构成的复合 无纺布、由疏水性纤维无纺布和具有气体透过性且不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塑料薄膜 重叠构成的复合薄膜制作。带状部件12、12a、12b可以由不具有伸缩性的塑料 薄膜和具有伸缩性的塑料薄膜制作。
如果举例来说,无纺布可以为采用通过诸如离心编织方式(スパンレ—ス)、 针刺方式、熔流方式、热粘方式、纺粘方式、化学粘方式、空气挤压方式等方式 制作出的无纺布。无纺布的组成纤维可以为诸如聚稀类纤维、聚酯类纤维和聚 酰胺类纤维等,也可以采用由诸如聚乙烯/聚丙稀或聚乙烯/聚酯等构成的夹层 (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
具有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可以为通过诸如熔流方式和纺粘方式等方式制作 出的无纺布。具有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可以为对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树 脂实施熔融、纺丝而形成的具有伸缩性的纤维。具有伸缩性的纤维无纺布可以为 在由热可塑性合成橡胶纤维构成的、具有伸缩性和疏水性的纤维无纺布的至少一 个表面处,重叠有由对聚丙稀、聚乙烯、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树 脂实施熔融、纺丝而形成的卷缩纤维构成的疏水性纤维无纺布构成的复合无纺 布。
芯体4可以为由粉碎纸浆和具有高吸水性的聚合物颗粒构成的混合物,或 是由粉碎纸浆、具有高吸水性的聚合物颗粒和热可塑性合成橡胶纤维构成的混合 物,并且被压缩至预定厚度。为了防止出现形状变形和聚合物颗粒脱落,最好还 在整个芯体4处盖覆着诸如薄纸和亲水性纤维无纺布等的、具有液体透过性的薄 膜。聚合物颗粒可以采用淀粉类颗粒、纤维素类颗粒、合成聚合物颗粒等。
对于如图所示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1B,在对使用后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 1B实施丢弃时,还可以将体液吸收用衬垫1A、1B由前侧区域9朝向后侧区域 11沿纵向卷绕成圆形,并且将固定用带形部件13上的自由部分13b固定在呈圆 形的体液吸收用衬垫1A、1B的内面层3的外侧面处。由于体液吸收用衬垫1A、 1B可以利用固定用带形部件13保持在这种呈圆形的状态下,故还可以将体液吸 收用衬垫1A、1B呈圆形形状实施丢弃。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体液吸收用衬垫,可以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 对带状部件实施拉伸,进而使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前侧、后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与穿 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确保在排泄时能够由体液吸收用衬垫对体液实施可靠地吸 收。而且,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在穿用时,不需要将其设置在短裤上并与短裤一 并实施穿用,而是仅仅将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后侧区域铺设在穿用者的臀部之下即 可,故这种体液吸收用衬垫的穿用方式简单,特别适用于对躺卧着的穿用者实施 的体液处理操作。
对于由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构成带状部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除 了可以对这两个带状部件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实施拉伸,进而使体液吸收用衬垫 的前侧、后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 施加至第一带状部件或第二带状部件处的拉伸力的方式,调节体液吸收用衬垫的 两个侧向边缘部相对于皮肤的紧密接触程度。
对于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沿着两个侧向边缘部由前侧区域的端部边缘 部朝向后侧区域的端部边缘部延伸的体液吸收用衬垫,通过带状部件不仅可以对 体液吸收用衬垫的前侧区域,而且可以对中间区域和后侧区域沿纵向朝向外侧方 向实施拉伸,故可以更可靠地使前侧、后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 接触。
对于采用沿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以可伸缩方式安装在两个侧向边缘部处的 体液吸收用衬垫,由于通过在使带状部件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实施拉伸,弹性部 件沿纵向伸长,使体液吸收用衬垫的两个侧向边缘部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 故可以防止体液由体液吸收用衬垫的两个侧向边缘部处泄露出。
对于带状部件具有弹性伸缩性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由于在使带状部件沿纵 向朝向外侧方向拉伸,使带状部件的内侧固定部分沿纵向伸长的同时,使内侧固 定部分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触,故可以防止体液由体液吸收用衬垫的两个侧向 边缘部处泄露出。
对于位于中间区域处的芯体在表面层、内面层间的厚度尺寸,比位于前侧、 后侧区域处的芯体的厚度尺寸小的体液吸收用衬垫,由于在位于前侧、后侧区域 和中间区域中的芯体处形成有台阶部,故即使对带状部件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实 施比较大的拉伸,位于后侧区域中的芯体也可以搭挂在穿用者的裆部处,从而不 会使体液吸收用衬垫离开穿用位置。
对于位于中间区域中的芯体在两个侧向边缘部间的横向尺寸,比外于后侧 区域中的芯体在两个侧向边缘部间的横向尺寸小的体液吸收用衬垫,即使对带状 部件沿纵向朝向外侧方向实施比较大的拉伸,位于后侧区域中的芯体也可以搭挂 在穿用者的裆部处,从而不会使体液吸收用衬垫离开穿用位置。
对于在后侧区域安装着沿纵向延伸的固定用带形部件的体液吸收用衬垫, 将固定用带形部件的自由部分暂时结合在前侧区域中的内面层的外侧面处,从而 可以将穿用前的体液吸收用衬垫保持在折叠状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