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型内衣

申请号 CN200810131006.7 申请日 2008-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1653293A 公开(公告)日 2010-02-24
申请人 田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村蓉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功能型内衣,所有体型的人都可以完全适合个人的体型并且舒适地穿着。本发明的功能性内衣,其特征在于:由具备左右罩杯部(2)的胸衣部(1)、 正面 部(3)、后背部构成,整体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胸衣部(1)具有自左右各罩杯部(2)的下缘(4)的周围向下方延伸设计的伸缩部(5),正面部(3)的上缘形成为沿着罩杯部(2)的下缘(4)的形状,正面部(3)的上部重叠于伸缩部(5)之上,正面部(3)的上缘的、沿各罩杯部(2)的下缘部分(12)的两端处(9-1、9-2;9-3、9-4)与各罩杯部的下缘(4)的对应的端部(1-1、10-2;10-3、10-4)结合而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由具备左右罩杯部的胸衣部、遮 盖穿着者前身自乳房下缘周缘以下到至少下腹部的正面部、和后背部构 成,并且整体上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
所述胸衣部具有自所述左右各罩杯部的下缘周围向下方延伸设计的 伸缩部,
所述正面部的上缘形成为沿所述罩杯部的下缘的形状,
所述正面部的上部重叠于所述伸缩部之上,该正面部的上缘的、沿所 述各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两端部与各罩杯部的下缘的对应的端部结合 而形成,
所述正面部的上缘的、沿所述各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两端部的内侧 部分与所述胸衣部相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自 其下胸围线附近的下方部分成形为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大致V字形,且该V 字的下端具有自穿着者的胸口至下腹部的长度,该大致V字形部分的左右 斜缘部缝制在所述正面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是所述正面 部按照遮盖穿着者的前身自乳房下缘周围以下至大腿部的方式形成,且所 述后背部按照遮盖穿着者的背部至大腿部的方式形成的女紧身连裤衫,所 述伸缩部由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成,
在所述正面部的中间部背面重叠有在横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第一补片
所述第一补片其上端设计在相当于穿着者的胸口附近的位置,其下端 设计在该正面部的大腿部位的中央部,该第一补片的周缘部缝制在所述正 面部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 后背部的上部具有将相当于自穿着者背部的脖颈向下的部分剪裁成V字 形的形状,该V剪裁部分的缘和该后背部的左右袖口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胸 衣部的上部连接而形成肩部,
所述V剪裁部分的下端位于所述正面部的下胸围线附近的高度位置 上,在该V剪裁部分的下方,自该V剪裁部分的下端向下1~5cm的位置 至该后背部的左右袖口处,斜着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替换线,在所述肩部及 所述后背部的所述肩部的下方,该替换线上方的部分由在沿所述V剪裁部 分的边缘的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正面部上部背面配设有第二补片,该第二补片是与夹在该正面部左右的 所述罩杯部的部分及该部分下方的部分相重叠的形状并具有伸缩性,且其 上缘与所述正面部的上缘对齐,该第二补片自上端到下端的长度形成为相 当于所述伸缩部的自所述左右罩杯部的连接位置至该伸缩部的下缘的高 度的20~85%的长度,该第二补片的周缘部缝制在所述正面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大小不同的多种 所述第二补片缝制在所述正面部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型内衣,是所有体型的人都可以安心并且舒适地 穿着的功能型内衣。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使女性的体型看起来苗条的愿望,女紧身连裤衫和掐腰内衣 等各种功能型内衣被大量地开发、在市场公开出售。
但是,目前的功能型内衣,遮盖穿着者胸部的胸衣部、和遮盖穿着者 腹部的躯体部分别多以所谓标准体型的人为基准而设计,另外,胸衣部和 躯体部分为无间隙的一体化,例如:与衣长相比胸部非常丰满的人、和胸 部尺寸较小但身躯有些胖的体型的人等,罩杯尺寸和衣长不和,因此,不 得不放弃其的穿着的情况常出现,而且,随着穿着者上半身的动作,罩杯 偏移、脱落、挤压胸部,影响穿着者的穿着感觉,妨碍穿着者的动作自由, 出现罩杯部的提升胸部的效果减低等的问题,另外,过于重视整形功能, 躯体部分的边缘勒进腋下和背部的赘肉,肩部勒进穿着者肩部的肉,引起 肩酸,出现穿着者感到不快而又不得不穿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3-129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5-105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开发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型 内衣,所有体型的人都可以完全适合个人的体型并且舒适地穿着。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型内衣,其特征在于:由具备左右罩杯部的胸衣 部、遮盖穿着者前身自乳房下缘周缘以下到至少下腹部的的正面部、和后 背部构成,且其整体上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
所述胸衣部具有自所述左右各罩杯部的下缘周围向下方延伸设计的 伸缩部,
所述正面部的上缘形成为沿所述罩杯部的下缘的形状,
所述正面部的上部重叠在所述伸缩部上,该正面部的上缘的、沿所述 各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两端部与各罩杯部的下缘的对应的端部结合而 形成,
所述正面部的上缘的、沿所述各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两端部的内侧 部分与所述胸衣部相分离。
即,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中,通过具有所述伸缩部,且所述正面部的 上缘的、沿所述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两端部的内侧部分与所述胸衣部相 分离的构造,基于所述伸缩部的伸长,所述胸衣部可以膨胀,即使是拥有 丰满的胸围的人也可以将胸部稳定地收拢在罩杯中,另外,衣身长的人也 可以使本内衣舒适合体,肩不酸,而且由于在所述正面部的上部留有余地, 可以避免材料勒进腋下和后背的赘肉,罩杯部稳定地贴合穿着者胸部的状 态,由此随着穿着者胸部的运动可以向各个方向移动,不影响罩杯部的提 胸效果,不妨碍穿着者的动作,穿着者穿着时,为了可以获得对自身来说 最为舒适的穿着感,可以分别适宜地调整罩杯部和正面部的穿着形态,另 一方面,胸衣部和正面部通过正面部的上缘的、沿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的 两端部的向所述胸衣部分的结合而形成一体化的结构,由此,基于正面部 自身的伸缩性、和伸缩部提升正面部的能够充分地获得体型修正的效 果,另外,正面部的上部的中央的突出部完全贴合穿着者的乳沟,可以使 胸部的形状看起来很优美,是一种兼具非常优秀的众多功能的内衣。
所述功能型内衣是具有至少修正穿着者胸部和腹部的体型功能的所 有内衣,例如,女紧身连裤衫类和贴身背心类的内衣,不限于涉及的例子。
所述伸缩部可以由具有伸缩性的所有素材制成,例如,由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及这些的混纺等各种素材制成。这样的伸缩部在穿 着此内衣之际只要所述伸缩部的下缘比正面部的下缘更靠上方收拢时即 可获得任何的形状,但是为确保各罩杯部充分的移动性,所述伸缩部尤其 自所述罩杯部的下缘向下具有3cm以上的幅宽,优选从各罩杯部的下缘的 外侧端部向外侧具有1.5cm以上的幅宽,例如,可以舒适地使用自所述罩 杯部的下缘向下方具有3~30cm的幅宽,且在各罩杯部的下缘的外侧端部 的更外侧具有1.5~5cm的幅宽的内衣。这样的伸缩部例如其下端具有自穿 着者的胸口至下腹部的位置的长度。另外,作为这样的伸缩部,使用网眼 状的材料制成的内衣时,也有能够在卫生上应对穿着者出汗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正面部的上缘为沿罩杯部的下缘的形状」是指,正面 部的上缘部和各罩杯部的下缘部实质上是相同的,或者剪裁成同样的弯曲 形状,是使该一对剪裁部分的两端部与罩杯部下缘的对应的端部能够结合 的形状,这样,在将所述正面部的上缘结合于所述胸衣部的状态下,不仅 所述罩杯部的下缘与所述正面部的剪裁部分的边缘为完全吻合、抵接的形 状,也包括所述正面部的剪裁贯穿部的缘相对所述罩杯部的下缘留有一些 间隙的形状。另外,本发明中「所述正面部的上缘的、沿各罩杯部的下缘 的部分」是指一对剪裁贯穿部的各缘部分。
作为构成这样的正面部的材料,可以使用任何具有伸缩性、通常的内 衣所使用的材料。
另外,在正面部的背面,在适宜的位置可以设计包括形、圆形等的 所有合适形状的伸缩性的补片,这样,可以提高所述正面部的体型修正效 果。这样的补片可以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及它们的混纺等 的所有材料制成。考虑到卫生方面,作为这样的补片优选为使用网状材料 的补片。
所述后背部是遮盖穿着者的背部的部分,优选为遮盖穿着者的下腹部 以上至穿着者的腋下附近的形状的内衣。这样的后背部可使用用于通常的 内衣的所有具有伸缩性的材料。特别是为了防止材料侵入背部,优选通过 例如具有伸缩性的蕾丝的材料对与穿着者后背相接的缘部口进行裹边等 的处理。
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中,在罩杯部的下缘周围形成伸缩部,该伸缩部 相对于正面部被设计为在所有方向可以伸缩,因此,所述胸衣可以适宜地 膨胀,拥有丰满胸围的人也可以将胸部安稳地收拢于罩杯中,衣身长的人 也可以使本内衣舒适合体,肩不酸,而且由于在所述正面部的上部留有空 隙,因此可以回避材料勒进腋下和后背的赘肉,不影响罩杯部的提胸效果, 不妨碍穿着者的行动,并且基于正面部自身的伸缩性、和伸缩部向上提升 正面部的力可以获得充分的体型修正效果,正面部的上部贴合穿着者胸部 的乳沟,可以使胸部看起来优美。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中,由于鼠颈部的 缘部和与穿着者的背部抵接的缘部使用蕾丝材料,由此可以进一步减轻穿 着者各部位上材料的紧勒和酸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女紧身连裤衫型的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的图,A表示正面 图,B表示胸衣部的正面图,C表示正面部的正面图;
图2为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功能型内衣的内裤的图,A表示在正面部 的背面设计的补片,B表示后背部;
图3表示构成贴身背心型的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的例子的内裤的图, A表示胸衣部的正面图,B表示正面部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
1、1′胸衣部
2、2′罩杯部
3、3′正面部
4、4′罩杯部的下缘
5、5′伸缩部
6、6′下胸围线附近的高度位置
7、7′伸缩部的下端
8、8′左右罩杯部的连接位置
9-1、9-2、9-3、9-4、9′-1、9′-2、9′-3、9′-4正面部的上缘的沿着罩 杯部下缘的部分的端部
10-1、10-2、10-3、10-4、10′-1、10′-2、10′-3、10′-4罩杯部下缘的 对应端部
12、12′正面部的上缘的沿着各罩杯部的下缘的部分
13、14、16侧缘
15-1、15′斜缘部分
15-2、18、28斜缘
17第一补片
19左右角部
20大腿中央部
21第四补片
22正中线
23V剪裁部分的下端
24下胸围线的下方在正中线上的位置
25、30、30′补片的上端
26、31、31′补片的下端
27一套摁扣
29、29′下胸围线
32第二补片
32′第三补片
34相对于下胸围线的平行线
D1、D2蕾丝部分的伸长方向
E V剪裁部分的边缘
K肩部
O袖口
P替换线的下端
S替换线
V V剪裁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依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功能型内衣进行说明。
图1~3所示的例子是,由具有左右罩杯部2(LL号)的胸衣部1、遮 盖穿着者的前身自乳房下缘的周缘以下至大腿部的的正面部3、和遮盖穿 着者的后背至大腿部的后背部(图2B)构成的带有肩部的女紧身连裤衫 型的内衣。在胸衣部1的各罩杯部2的下缘4的周围,朝向下方连续地形 成由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网状的弹力网(由尼龙及聚乙酯的混纺 材料制成)制成的伸缩部5。具体而言,该伸缩部5,自其下胸围线29’ 的下方3cm的高度位置6至下方部分形成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大致V字形, 该V字的下端7形成至穿着者肚脐附近的长度。正面部3整体由具有伸缩 性的材料(由尼龙及聚氨乙酯的混纺材料制成)制成,成形为其上缘沿着 罩杯部2的下缘4的形状,该正面部3的上部重叠于伸缩部5之上,将正 面部3的上缘的、沿左右各罩杯部2的下缘4的部分12的两方端部(9-1、 9-2;9-3、9-4)结合在各自对应的罩杯下缘4的端部(10-1、10-2;10-3、 10-4)。即,所述正面部3的上缘的、沿左右罩杯部2的下缘的部分12的 两端处(9-1、9-2;9-3、9-4)的内侧的部分与胸衣部1相分离。
本实施例的功能型内衣通过将伸缩部5的比位置6更靠上部的左右侧 缘13夹在正面部3的左右侧缘14和后背部的各对应的侧缘16之间,将 正面部3的左右侧缘14和后背部的侧缘16缝合而制成。即,伸缩部5的 周缘内侧部分与正面部3相分离,各罩杯部2可以相对于正面部3向所有 方向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5的大致V字形部分的左右斜缘 部(15-1)缝制在正面部3上,由此,可确保各罩杯部2的高移动性,同 时利用伸缩部5在上下方向上伸缩的力,可以自然地控制正面部3提升腹 部的力,另外,正面部3的上部中央突出部完全地贴合穿着者的胸部,调 整胸形。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部3按照其上缘的、沿各罩杯部2的下缘4的部 分12与下缘4吻合抵接的方式形成,但是即使在该部分12和下缘4之间 空有若干间隙而使用同样的正面部,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整形、修正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正面部3的体型修正效果,在正面部3的中 央部背面配设有由大致菱形形状的、在横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网状弹力网 (由尼龙及聚氨乙酯的混纺材料制成)制成的补片17(下面称第一补片), 使其长的对角线重叠在正面部3的正中线22上。对于第一补片17而言, 将其上端25设计在正面部3的下胸围线29的下方1cm的正中线22上的 位置24,将下端26设计在大腿部的中央部20上,通过将第一补片17的 周缘部缝制在正面部3而被配设在正面部3。详细地说,第一补片17其左 右角部19以穿着者肚脐附近的高度、在距正面部3侧缘14向内6cm的内 侧、安置于伸缩部5的左右斜缘(15-2)的下方位置,第一补片17其上部 的大致三角形部分的左右斜缘18分别与伸缩部5的大致V字形部分的左 右各斜缘(15-2)交叉,第一补片17的周缘部的内侧部分与正面部3分离。 即,就第一补片17而言,起到使向其横向的自由伸缩与伸缩部5的上下 方向的伸缩均衡的作用,发挥着自穿着者的下胸围线至腹部的赘肉伴随着 穿着者的动作而自然地分散、挤压、收紧的效果。
另外,将第一补片17的上端25定位的位置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在 下胸围线29的上方1cm以下,在下胸围线29的6cm以上的范围的正中 线22上的一位置上定位上端25,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就第一补 片17而言,使用同样的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布,即,其左右缘的最靠外侧 的部分从正面部3的侧缘14向内侧移以下长度量的布,也可以获得同样 的收紧控制效果,该长度量是正面部3的相当于其肚脐附近的位置上的横 宽的10~30%。
在本实施例中,还在正面部3的上部中央部背面配设有补片32(下面 称第二补片),该补片32由与在正面部3上的在下胸围线29以上夹在左 右罩杯部之间的部分、和其下方的大致V字形的部分相重叠的形状的、在 横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网状的弹力网构成,并且将该补片32的上缘与正面 部3的上缘对齐。该第二补片32形成为自其前端30至下端31的长度相 当于伸缩部5的自左右罩杯部2的连接位置8至下端7的高度(L1)的约 70%的长度。该第二补片32其周缘缝制在正面部3上,其周缘部的内侧部 分与正面部3分离,其下部的V字形部分的左右斜缘28与第一补片17的 上部的大致三角形部分的左右斜缘18分别交叉,再加上第一补片17的伸 缩效果,进一步增强正面部3带来的腹部收紧效果及胸部修正效果。
关于该第二补片32,使用与在正面部3的夹在左右罩杯部2的部分、 和其下方部分相重叠的形状的布,也就是,将自该布的中央突出部的前端 至下端的长度制成相当于自伸缩部5的连接位置8至下端7的高度的 20~85%的长度的布,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腹部收紧效果及胸部修正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将形状与第二补片32相似的且尺寸较小的 第三补片32′,即与正面部3的下胸围线29的上方1cm的相对于下胸 围线29的平行线34以上的部分、和其下方的大致V字形部分相重叠的形 状的布32′,也就是将自其前端30′至下端31′的长度制成相当于伸缩 部5的自连接位置8至下端7的长度(L1)的约40%的长度的布,并且将 其上缘与正面部3的上缘对齐、重叠,其周缘缝制在正面部3上,进一步 提高腹部收紧效果及胸部修正功能。
本实施例的功能型内衣通过在正面部3的大腿部和后背部的大腿部上 钉上2组一套摁扣27,通过使该摁扣27结合、分离来进行穿脱。即,穿 着功能型内衣时,解开摁扣27,从此内衣的大腿部套入,使胸衣部1、正 面部3及后背部贴合身体的适当部位后,扣上正面部3和后背部的各大腿 部的摁扣27。
另外,后背部由与制成正面部3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其上部的在 相当于自穿着者的背部的颈根至下方的部分被剪裁成V字形,该V剪裁 部分(V)的缘(E)、和后背部的左右袖口(O)之间的部分与上述胸衣 部1的上部连接而形成肩部(K),V剪裁部分(V)的下端23位于正面 部3的下胸围线29的高度上,自V剪裁部分(V)的下端23的下方2cm 的位置(P)至后背部的袖口(O)斜向地设置有左右一对替换线(S),在 肩部(K)及后背部的肩部(K)的下方,该替换线(S)的上部的部分由 在沿着V剪裁部分(V)的缘(E)及肩部(K)的内侧缘的方向(D2、 D1)具有伸缩性的蕾丝材料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穿着者不会感到背部 和肩部有负担而可以舒适地穿着此功能型内衣。另外,V剪裁部分(V) 的下端23位于比正面部4的下胸围线29更靠上方3cm以下、比下胸围线 29更靠下方10cm以上的范围,替换线(S)使用自下端23向下1~5cm的 位置至袖口(O)斜向地设置的同样的结构,可以获得同样的减轻负担的 效果。而且,在后背部,在自腰部朝向臀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收紧腰 部的第四补片21,臀部的中央部被立体地剪裁,且被设计为紧包臀部。另 外,正面部3的鼠颈缘部也由蕾丝材料包边,减轻鼠颈部的负担。
(实施例2)
图3所示的例子是,由具有左右罩杯部2′的胸衣部1′、遮盖穿着 者的前身乳房下缘的周缘以下至下腹部的正面部3′、和遮盖穿着者的后 背至腹部的后背部(未图示)制成的贴身背心型的功能型内衣,正面部3 ′和后背部由使用尼龙及聚氨乙酯的混纺纤维的有伸缩性的布料制成。在 胸衣部1′的各罩杯部2′的下缘4′周围,朝向下方连续地形成由上下方 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网状弹力网(由尼龙及聚氨乙酯的混纺材料制成)制成 的伸缩部5′。该伸缩部5′从相当于比下胸围线更靠下方1cm的位置6 ′向下方的部分形成为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大致V字形,该V字的下端7 ′形成到达穿着者胸口附近的长度。正面部3′以与实施例1的正面部3 同样的结构制成,正面部3′的上缘的、沿罩杯部2′的下缘4′的部分 12′的两端部(9′-1、9′-2;9′-3、9′-4)的内侧的部分与胸衣部1′ 相分离。另外,伸缩部5′的周缘的内侧部分与正面部3′分离,罩杯部2 ′相对于正面部3′可以在所有方向移动。另外,伸缩部5′的大致V字 形部分的左右斜缘部15′缝制在正面部3′上,在正面部3′上向上的力 作用,自然地控制正面部3′带来的整形效果,且正面部3′上方的中央 突出部分与穿着者的胸部的乳沟完全贴合。
本实施例的功能型内衣上,可以在正面部3′的背面进一步缝制具有 伸缩性的补片,进而可以赋予腹部修正效果和胸部修正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