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衬衣;内衣;婴儿内衣;手帕 / 袖口 / 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申请号 CN202320097726.6 申请日 2023-02-01 公开(公告)号 CN219165707U 公开(公告)日 2023-06-13
申请人 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凤玲; 周尚兵; 黄益品; 胥容; 罗经刚; 黄小秧; 许必泼;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包括袖口,袖口上开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一侧包裹有大袖衩,大袖衩的边缘与开口的一侧缝合形成第一缝合线,开口的另一侧包裹设有小袖衩,小袖衩的边缘与开口间缝合形成第二缝合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对折线对折,使得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贴合袖口,第一外折边、第一内折边、内端折边和外端折边对应内折贴合袖口后缝合,通过第二对折线对折贴合开口另一侧的袖口,使得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贴合袖口,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对应内折贴合袖口,第二缝合线沿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的边缘缝合,从而一次缝合成功,无需来回翻动,缝合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包括袖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口(1)上开有一个开口(2),所述开口(2)的一侧包裹有大袖衩(3),所述大袖衩(3)的边缘与开口(2)的一侧缝合形成第一缝合线(5),所述开口(2)的另一侧包裹设有小袖衩(4),所述小袖衩(4)的边缘与开口(2)间缝合形成第二缝合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袖衩(3)包括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所述第一大边(31)的一侧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大边(32),所述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相靠近的一侧间形成第一对折线(37),所述第一大边(31)贴合开口(2)一侧的袖口(1)外壁,所述第二大边(32)贴合开口(2)一侧的袖口(1)内壁,所述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所述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均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所述第一内折边(34)一端的第二大边(32)上一体成型设有内端折边(35),所述内端折边(35)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内壁,所述第一外折边(33)一端的第一大边(31)上一体成型设有外端折边(36),所述外端折边(36)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边(31)的端面为等腰三状结构,所述外端折边(36)设有两个,且两个外端折边(36)分别与等腰三角结构的两个腰边对齐,所述内端折边(35)垂直与第一内折边(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的宽度相等且为2.0cm,所述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缝合线(5)沿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边缘缝合,且第一缝合线(5)距离大袖衩(3)的边缘距离为0.1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袖衩(4)包括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所述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相靠近的一边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间形成第二对折线(45),所述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分别贴合开口(2)另一侧的袖口(1)外壁和内壁,所述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所述第二外折边(43)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外壁,所述第二内折边(44)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的宽度相同且为0.8cm,所述第二缝合线(6)沿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的边缘缝合,并且第二缝合线(6)距离小袖衩(4)的边缘距离为0.1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袖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背景技术

[0002] 在服装加工制造领域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衬衫大多数是有袖衩的款式,袖衩起到装饰、美观、便于穿脱、袖口活动量的作用。现有很多衬衫款式时尚、新颖使用的面料有很多种如:料、蚕丝料、纺料等,如蚕丝料、雪纺料的纱织稀疏,缝制小袖衩打三容易破,目前行业间的小袖衩工艺缝位只有0.3cm,缝袖衩来回翻动,止口容易散漏易破;该工艺技术要求高,速度慢,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在成品袖衩受位置容易破裂,影响产品的穿着美观度和品牌的信誉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缝制小袖衩打三角容易破,目前行业间的小袖衩工艺缝位只有0.3cm,缝袖衩来回翻动,止口容易散漏易破;该工艺技术要求高,速度慢,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在成品袖衩受力的位置容易破裂,影响产品的穿着美观度和品牌的信誉度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包括袖口,所述袖口上开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包裹有大袖衩,所述大袖衩的边缘与开口的一侧缝合形成第一缝合线,所述开口的另一侧包裹设有小袖衩,所述小袖衩的边缘与开口间缝合形成第二缝合线。
[0005] 优选的,所述大袖衩包括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所述第一大边的一侧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大边,所述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相靠近的一侧间形成第一对折线,所述第一大边贴合开口一侧的袖口外壁,所述第二大边贴合开口一侧的袖口内壁,所述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一外折边和第一内折边,所述第一外折边和第一内折边均向内弯折贴合袖口,所述第一内折边一端的第二大边上一体成型设有内端折边,所述内端折边向内弯折贴合袖口的内壁,所述第一外折边一端的第一大边上一体成型设有外端折边,所述外端折边向内弯折贴合袖口的外壁。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边的端面为等腰三角状结构,所述外端折边设有两个,且两个外端折边分别与等腰三角结构的两个腰边对齐,所述内端折边垂直与第一内折边。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的宽度相等且为2.0cm,所述第一外折边和第一内折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缝合线沿第一外折边、第一内折边、内端折边和外端折边的边缘缝合,且第一缝合线距离大袖衩的边缘距离为0.1cm。
[0008] 优选的,所述小袖衩包括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所述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相靠近的一边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间形成第二对折线,所述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分别贴合开口另一侧的袖口外壁和内壁,所述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所述第二外折边向内弯折贴合袖口的外壁,所述第二内折边向内弯折贴合袖口的内壁。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的宽度相同且为0.8cm,所述第二缝合线沿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的边缘缝合,并且第二缝合线距离小袖衩的边缘距离为0.1cm。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1、通过第一对折线对折,使得第一大边和第二大边贴合袖口,第一外折边、第一内折边、内端折边和外端折边对应内折贴合袖口,然后第一缝合线沿第一外折边、第一内折边、内端折边和外端折边的边缘缝合,通过第二对折线对折贴合开口另一侧的袖口,使得第一小边和第二小边贴合袖口,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对应内折贴合袖口,第二缝合线沿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的边缘缝合,从而一次缝合成功,无需来回翻动,缝合简单;
[0012] 2、第一外折边、第一内折边、内端折边和外端折边的结构使得大袖口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第二外折边和第二内折边使得小袖衩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从而缝合后避免破裂,提高强度。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袖衩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袖衩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袖口;2、开口;3、大袖衩;31、第一大边;32、第二大边;33、第一外折边;34、第一内折边;35、内端折边;36、外端折边;37、第一对折线;4、小袖衩;41、第一小边;42、第二小边;43、第二外折边;44、第二内折边;45、第二对折线;5、第一缝合线;6、第二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包括袖口1,袖口1上开有一个开口2,开口2的一侧包裹有大袖衩3,大袖衩3的边缘与开口2的一侧缝合形成第一缝合线5,开口2的另一侧包裹设有小袖衩4,小袖衩4的边缘与开口2间缝合形成第二缝合线6。
[00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袖衩3和小袖衩4通过对折贴合开口2两侧的袖口1,并通过第一缝合线5和第二缝合线6直接缝合,缝制便捷,并且大袖衩3和小袖衩4缝合部位均为多层结构,更加稳固。
[0021] 进一步的,大袖衩3包括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第一大边31的一侧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大边32,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相靠近的一侧间形成第一对折线37,第一大边31贴合开口2一侧的袖口1外壁,第二大边31贴合开口2一侧的袖口1内壁,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均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第一内折边34一端的第二大边32上一体成型设有内端折边35,内端折边35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内壁,第一外折边33一端的第一大边31上一体成型设有外端折边36,外端折边36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外壁,第一大边31的端面为等腰三角状结构,外端折边36设有两个,且两个外端折边36分别与等腰三角结构的两个腰边对齐,内端折边35垂直与第一内折边34,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的宽度相等且为2.0cm,第一外折边33和第一内折边34的宽度相等,第一缝合线5沿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边缘缝合,且第一缝合线5距离大袖衩3的边缘距离为0.1cm。
[002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对折线37对折,使得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贴合袖口1,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对应内折贴合袖口1,然后第一缝合线5沿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边缘缝合,从而一次缝合成功,无需来回翻动,缝合简单,并且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结构使得大袖口3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从而缝合后避免破裂,提高强度。
[0023] 进一步的,小袖衩4包括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相靠近的一边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间形成第二对折线45,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分别贴合开口2另一侧的袖口1外壁和内壁,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一体成型设有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第二外折边43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外壁,第二内折边44向内弯折贴合袖口1的内壁,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的宽度相同且为0.8cm,第二缝合线6沿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的边缘缝合,并且第二缝合线6距离小袖衩4的边缘距离为0.1cm。
[00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对折线45对折贴合开口2另一侧的袖口1,使得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贴合袖口1,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对应内折贴合袖口1,第二缝合线6沿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的边缘缝合,一次缝合成功,无需来回翻动,缝合简单,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使得小袖衩4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从而缝合后避免破裂,提高强度。
[0025] 工作原理:通过第一对折线37对折,使得第一大边31和第二大边32贴合袖口1,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对应内折贴合袖口1,然后第一缝合线5沿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边缘缝合,通过第二对折线45对折贴合开口2另一侧的袖口1,使得第一小边41和第二小边42贴合袖口1,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对应内折贴合袖口1,第二缝合线6沿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的边缘缝合,从而一次缝合成功,无需来回翻动,缝合简单,并且第一外折边33、第一内折边34、内端折边35和外端折边36的结构使得大袖口3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第二外折边43和第二内折边44使得小袖衩4缝合部位均为双层结构,从而缝合后避免破裂,提高强度。
[0026]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