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

申请号 CN202220451680.9 申请日 2022-03-02 公开(公告)号 CN216961542U 公开(公告)日 2022-07-15
申请人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云虎; 蒋艺颖; 余曼;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该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包括衣片,衣片的领口设有领子,衣片的两端均缝合连接有袖子,袖子的末端连接有袖克夫,衣片还设有 门 襟,领子由翻领、领座、串接带组成,翻领通过串接带与领座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翻领领型进行更换,且采用串接带的方式使得领座和翻领的连接更加牢固,串接带与领座通过扣眼环与卡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连接,摒弃了传统采用子母扣扣合的方式,能解决拆卸中扣子对衬衫产生拉扯 力 使衬衫和扣子受损。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包括衣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片(1)的领口设有领子(2),所述衣片(1)的两端均缝合连接有袖子(3),所述袖子(3)的末端连接有袖克夫(4),所述衣片(1)还设有襟(5);
所述领子(2)由翻领(101)、领座(102)、串接带(103)组成,所述翻领(101)通过串接带(103)与领座(102)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领座(102)与衣片(1)的领口通过缝纫线缝合;
所述翻领(101)与领座(102)相接的一侧上均布有16个翻领扣眼(b1);
所述领座(102)包括有形状大小同的内领片(021)、外领片(022),所述内领片(021)、外领片(022)的两末端分别通过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内领片(021)与外领片(022)间形成插槽(023);
所述外领片(022)、内领片(021)均有16个领片扣眼(a1);
所述翻领(101)插入插槽(023)且翻领扣眼(b1)与领片扣眼(a1)一一对应,所述串接带(103)通过穿过领片扣眼(a1)、翻领扣眼(b1)来实现翻领(101)与领座(102)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座(102)一端末端设有纽扣,另一端设有纽扣眼,所述串接带(103)的一端与外领片(022)靠近纽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领片(022)靠近纽扣眼的一端设有固定件(a2),该固定件(a2)用于与串接带(10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a2)由铆钉(a21)、三连环(a22)、卡针(a23)组成,所述铆钉(a21)通过三连环(a22)与卡针(a23)连接,所述铆钉(a21)呈凸型结构设置且固定在外领片(022)上,所述卡针(a23)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接带(103)的一末端固定有金属夹(031),所述金属夹(031)的一侧设有扣眼环(032),所述扣眼环(032)固定在串接带(103)上,所述扣眼环(032)的内直径为10~1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a23)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卡针(a23)的长度为15~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a21)的凸部设有通孔,所述三连环(a22)远离卡针(a23)一端的圆环与通孔采用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领片(022)、内领片(021)均设有串接片(a3),插槽(023)是通过两片所述串接片(a3)缝合形成的。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

背景技术

[0002] 衣领作为衬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接近人的头部,衬托人的脸部,是衬衫变化最多的部件,它往往并不需要过度点缀,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衣领有标准领、圆领、拱形领等等,为了追求美,有了衣领可以拆卸的衬衫,人们可以根据对领型的追求来更换衣领。
[0003] 目前衣领可以拆卸的衬衫有通过领子与衬衫本体之间利用子扣和母扣来实现拆卸的,而子扣和母扣在拆卸中需要对立领和衬衫本体施,同时扣子对立领或衬衫本体会产生拉扯力,而子母扣又较多,在多次拆卸后,容易致使衬衫破损,且容易导致扣子脱离立领或衬衫。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通过串接带来串接翻领和领座来实现翻领与衬衫的可拆卸,在拆卸中不会损坏到衣领和衬衫,解决了采用子母扣拆卸衣领容易使衬衫、扣子受损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可以对衬衫的衣领进行拆卸、且不会对衬衫和领子造成损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包括衣片,衣片的领口设有领子,衣片的两端均缝合连接有袖子,袖子的末端连接有袖克夫,衣片还设有襟,门襟5与衣片1通过扣子连接,可在门襟5处增设隐形拉链,来弥补两个扣子之间形成的缝隙,避免走光及的进入。
[0008] 进一步优化,领子由翻领、领座、串接带组成,翻领通过串接带与领座实现可拆卸连接,领座与衣片的领口通过缝纫线缝合,领座一端末端设有纽扣,另一端设有纽扣眼,串接带的一端与外领片靠近纽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09] 进一步优化,领座包括有形状大小同的内领片、外领片,内领片、外领片的两末端分别通过缝纫线缝合连接,内领片与外领片间形成插槽,外领片、内领片均有个领片扣眼,翻领与领座相接的一侧上均布有个翻领扣眼。
[0010] 具体的,翻领插入插槽且翻领扣眼与领片扣眼一一对应,串接带通过穿过领片扣眼、翻领扣眼来实现翻领与领座的连接。
[0011] 其中,外领片靠近纽扣眼的一端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用于与串接带固定。
[0012] 进一步优化,固定件由铆钉、三连环、卡针组成,铆钉通过三连环与卡针连接,铆钉呈凸型结构设置且固定在外领片上,卡针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0013] 其中,串接带的一末端固定有金属夹,金属夹的一侧设有扣眼环,扣眼环固定在串接带上。
[0014] 进一步优化,扣眼环的内直径为10~12毫米,卡针的直径为2毫米,卡针的长度为15~20毫米。
[0015] 该串接带采用双层面料,面料的反面正相对且朝内,使得面料的正面朝外,面料采用亲肤柔软无弹性材质,避免粗糙接触脖子导致不适,无弹性能避免穿接中拉扯变松变长。
[0016] 该金属夹、扣眼、固定件采用不锈材质,避免生锈的绣渍残留在衬衫上而影响衬衫的美观性。
[0017] 其中,铆钉的凸部设有通孔,三连环远离卡针一端的圆环与通孔采用间隙配合。
[0018] 进一步优化,外领片、内领片均设有串接片,插槽是通过两片所述串接片缝合形成的。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该可拆卸衣领的衬衫,本设计提出了可以对衬衫的衣领进行拆卸的理念,通过在翻领、领座的内、外领片上锁上扣眼,利用翻领拆入内、外领片形成的插槽上,再利用串接带依次交替穿过领片扣眼、翻领扣眼,从而实现翻领和领座的可拆卸连接,且领座和翻领的连接更加牢固,摒弃了传统采用子母扣扣合的方式,能解决拆卸中扣子对衬衫产生拉扯力使衬衫和扣子受损;
[0021] 2、该可拆卸衣领的衬衫,本设计提出了串接带与领座通过扣眼环与卡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连接,扣眼环是锁在串接带的末端,而卡针通过铆钉、三连环固定在领座上,方便拆卸,又能起到美化点缀的效果。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领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串接带与翻领、领座串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领片的版型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串接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1是衣片、2是领子、3是袖子、4是袖克夫、5是门襟、101是翻领、102是领座、103是串接带、b1是翻领扣眼、021是内领片、022是外领片、023是插槽、a1是领片扣眼、a2是固定件、a21是铆钉、a22是三连环、a23是卡针、031是金属夹、032是扣眼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1
[0031] 请参阅图1‑4,一种可拆卸衣领的衬衫,包括衣片1,衣片1的领口设有领子2,衣片1的两端均缝合连接有袖子3,袖子3的末端连接有袖克夫4,衣片1还设有门襟5,门襟5与衣片1通过扣子连接,可在门襟5处增设隐形拉链,来弥补两个扣子之间形成的缝隙,避免走光及风的进入。
[0032] 具体的领子2由翻领101、领座102、串接带103组成,翻领101通过串接带103与领座102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翻领101进行更换,领座102与衣片1的领口通过缝纫线缝合,该串接带103采用双层面料,面料的反面正相对且朝内,使得面料的正面朝外,不仅能提升美观性,还能提高与肌肤接触的舒适性。
[0033] 具体的领座102包括有形状大小同的内领片021、外领片022,内领片021、外领片022的两末端分别通过缝纫线缝合连接,内领片021与外领片022间形成插槽023,外领片
022、内领片021均锁有16个领片扣眼a1,翻领101与领座102相接的一侧上均布有16个翻领扣眼b1,翻领101插入插槽023且翻领扣眼b1与领片扣眼a1一一对应,串接带103通过穿过领片扣眼a1、翻领扣眼b1来实现翻领101与领座10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实现拆卸功能。
[0034] 其中,外领片022、内领片021均设有串接片a3,在制作工艺中,串接片a3是位于外领片022与内领片021之间,通过将两片串接片a3缝合在一起,从而缝合的两片串接片a3形成插槽023。
[0035] 其中,领座102一端末端设有纽扣,另一端设有纽扣眼,串接带103的一端与外领片022靠近纽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36] 其中,串接带103的两端与领座102的两端分别通过手缝纽扣和锁边扣眼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7] 在使用时,将翻领101插入插槽023内,插槽023能容纳翻领101与领座102的连接边,还能对翻领101起到限位作用,便于领片扣眼a1与翻领扣眼b1相对应,利于串接带103的穿接,通过串接带103依次穿过外领片022的领片扣眼a1、翻领扣眼b1、内领片021的领片扣眼,再穿过内领片021的领片扣眼、翻领扣眼b1、领片扣眼a1,如此依次循环,串接完再将串接带103固定在领座102上,最后将翻领101、领座102抚平,从而实现串接带103对翻领101、领座102的连接,拆卸反之操作即可。
[0038] 实施例2
[0039]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串接带103与领座102的连接方式不同,请参阅图5‑6,具体是在外领片022靠近纽扣眼的一端设置固定件a2,该固定件a2由铆钉a21、三连环a22、卡针a23组成,铆钉a21通过三连环a22与卡针a23连接,铆钉a21呈凸型结构设置且固定在外领片022上,卡针a23的外表面为光滑面,铆钉a21的凸部设有通孔,三连环a22远离卡针a23一端的圆环与通孔采用间隙配合。
[0040] 具体的串接带103的一末端固定有金属夹031,金属夹031便于串接带103快速穿过领片扣眼a1、翻领扣眼b1,金属夹031的一侧设有扣眼环032,扣眼环032固定在串接带103上,扣眼环032能与光滑的卡针a23配合,实现对串接带103与领座102的连接。
[0041] 其中,扣眼环032的内直径为10~12毫米,卡针a23的直径为2毫米,卡针a23的长度为15~20毫米,使得卡针a23在三连环a22的作用下通过首尾两端能穿过扣眼环032的内圆且能避免卡针a23脱离扣眼环032。
[0042] 在串接带103将翻领101、领座102串接后,将卡针a23的直径在三连环a22的作用下穿过扣眼环032的内圆,使得卡针a来使卡针a23位于扣眼环032的前方,再将卡针a23横放,由于卡针a23的长度大于扣眼环032的内直径,从而使得卡针a的两端抵住扣眼环032,以此实现串接带103与领座102的连接。
[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