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超微技术 / 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

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

申请号 CN201921627409.0 申请日 2019-09-27 公开(公告)号 CN210752675U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申请人 湖北昊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军; 陈波; 韩雪佳; 冯连振;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包括釜体,釜体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 电机 ,电机的 输出轴 一端贯穿釜体并固定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釜体上表面另一侧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内插设有 温度 检测装置,釜体下底面一侧连通有出料管,釜体外侧面卡设有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管,冷凝管一端连通有进 水 管,冷凝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水管,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 散热 孔。该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对釜体内部原料的反应过程进行降温,从而能够维持整个液相反应过程的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一端贯穿釜体(1)并固定安装有搅拌器(11),且搅拌器(11)下端延伸至釜体(1)内底部,所述釜体(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釜体(1)上表面另一侧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套(3),固定套(3)内插设有温度检测装置(2),且温度检测装置(2)下端延伸至釜体(1)内下部,所述釜体(1)下底面一侧连通有出料管(6),所述釜体(1)外侧面卡设有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且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两端之间均分别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罩盖(5)和所述第二罩盖(10)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管(9),且冷凝管(9)呈缠绕式形状包覆在釜体(1)外侧面,所述冷凝管(9)一端连通有进管(4),且进水管(4)一端贯穿至第一罩盖(5)外侧,所述冷凝管(9)另一端连通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一端贯穿至第二罩盖(10)外侧,所述第一罩盖(5)和所述第二罩盖(10)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罩盖(5)一端的第一连接板(16)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二罩盖(10)一端的第二连接板(17),所述第一连接板(1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7)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螺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盖(5)和所述第二罩盖(10)内表面均粘接有橡胶垫(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为带有显示器的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为橡胶套。

说明书全文

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纳米片状产物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液相反应占据多数。液相反应中按照反应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吸热和放热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应热,这样会直接导致温度不稳定,从而对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过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在现有技术中,整个液相反应都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的,而现有的反应釜不具备快速降温的功能,从而无法控制住反应过程中的大量反应热释放的情况,进而无法确保能够维持住整个液相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液相反应过程进行快速降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设计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贯穿釜体并固定安装有搅拌器,且搅拌器下端延伸至釜体内底部,所述釜体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上表面另一侧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内插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且温度检测装置下端延伸至釜体内下部,所述釜体下底面一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釜体外侧面卡设有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且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两端之间均分别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罩盖和所述第二罩盖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管,且冷凝管呈缠绕式形状包覆在釜体外侧面,所述冷凝管一端连通有进管,且进水管一端贯穿至第一罩盖外侧,所述冷凝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一端贯穿至第二罩盖外侧,所述第一罩盖和所述第二罩盖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0006] 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罩盖一端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二罩盖一端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螺栓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罩盖和所述第二罩盖内表面均粘接有橡胶垫。
[0008]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带有显示器的温度传感器
[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为橡胶套。
[001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通过第一罩盖、第二罩盖、螺栓、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的设计,从而能够方便地将冷凝管固定安装在釜体的外侧面上,而且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是完全罩在冷凝管上的,从而能够将冷凝管防护起来,通过冷凝管呈缠绕式形状包覆在釜体外侧面的设计,从而增加了冷凝管与釜体外侧壁接触面积,即增加了对釜体冷却降温的作用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地起到对釜体内部原料的液相反应过程的快速降温的效果,因此,通过该种设计,当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釜体内的液相反应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时,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对釜体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反应温度过高而出现紊乱,有效地维持了整个液相反应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0014] 图中:釜体1、温度检测装置2、固定套3、进水管4、第一罩盖5、出料管6、出水管7、橡胶垫8、冷凝管9、第二罩盖10、搅拌器11、进料口12、电机13、散热孔14、螺栓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 实施例1
[0017] 参照图1-3,一种简易控制液相反应纳米片状产物的装置,包括釜体1,釜体1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一端贯穿釜体1并固定安装有搅拌器11,且搅拌器11下端延伸至釜体1内底部,电机13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池组连接,且导线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13运行的开关,电机13的型号为Y200L1-2,开启电机13,带动搅拌器11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对釜体1的内部的原料进行充分均匀地搅拌混合。
[0018] 釜体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2,釜体1上表面另一侧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套3,固定套3内插设有温度检测装置2,且温度检测装置2下端延伸至釜体1内下部,温度检测装置2为带有显示器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套3为橡胶套,通过进料口12,用来加入参与液相反应的反应物的原料,通过固定套3,能够将温度检测装置2的杆部固定住,而且固定套3采用橡胶套,不仅能够方便了对温度检测装置2的固定,而且橡胶套具备一定的弹性,不会对温度检测装置2造成损坏,通过温度检测装置2,能够从其显示器上方便清楚地看出釜体1内部原料的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情况。
[0019] 釜体1下底面一侧连通有出料管6,出料管6上设置有,出料管6用于排出釜体1内部的物料。
[0020] 釜体1外侧面卡设有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且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两端之间均分别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管9,且冷凝管9呈缠绕式形状包覆在釜体1外侧面,通过第一罩盖5、第二罩盖10以及紧固机构的设计,从而能够方便地将冷凝管9固定安装在釜体1的外侧面上,而且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是完全罩在冷凝管9上的,从而能够将冷凝管9防护起来,通过冷凝管9呈缠绕式形状包覆在釜体1外侧面的设计,从而增加了冷凝管9与釜体1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对釜体1冷却降温的作用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地起到对釜体1内部原料的液相反应过程的快速降温的效果,因此,通过该种设计,当通过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釜体1内的液相反应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时,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对釜体1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反应温度过高而出现紊乱,有效地维持了整个液相反应过程的稳定性。
[0021] 冷凝管9一端连通有进水管4,且进水管4一端贯穿至第一罩盖5外侧,冷凝管9另一端连通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一端贯穿至第二罩盖10外侧,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内表面均粘接有橡胶垫8,进水管4外接有冷凝水供应机构,出水管7外接有冷凝水循环机构,从而能够使得冷凝管9中持续流通着冷凝液,通过多个散热孔14的设计,有助于散热,通过橡胶垫8,从而能够有效地起到对冷凝管9减震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0022] 实施例2
[0023] 参照图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罩盖5一端的第一连接板16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二罩盖10一端的第二连接板17,第一连接板16和第二连接板17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螺栓15,通过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以及多个螺栓15的设计,从而方便了将第一罩盖5和第二罩盖10紧固连接在一起,进而方便了将冷凝管9安装在釜体1的外侧壁上。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