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

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

申请号 CN202311208878.X 申请日 2023-09-19 公开(公告)号 CN117481409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2
申请人 浙江依之婷针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志杰; 胡健;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涉及丝袜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袜筒;袜体,与所述袜筒相连接,所述袜体上设置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由抑菌 纱线 编织而成,所述抑菌纱线由 银 离子 纤维 、竹炭纤维和聚酯纤维编织而成。本申请通过采用抑菌纱线编织而成的抑菌层,可以有效减少滋生袜体上的细菌,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随后通过采用吸汗层的设计,可通过抑菌层上的通孔与穿戴者足底相 接触 ,从而可以对其行走时汗腺所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以此可减少汗液在袜体底部的堆积,以使袜体不易湿润并贴附在 皮肤 上,以使脚部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以起到抑菌防臭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包括:
袜筒(1);
袜体(2),与所述袜筒(1)相连接,所述袜体(2)上设置有抑菌层(3),所述抑菌层(3)由抑菌纱线(4)编织而成,所述抑菌纱线(4)由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和聚酯纤维(7)编织而成,所述抑菌层(3)上构造有多个通孔(8),所述抑菌层(3)的一侧连接有吸汗层(9),所述吸汗层(9)通过所述通孔(8)与所述袜体(2)内部连通,吸汗层(9)与所述袜体(2)底部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袜体(2)的内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9)上构造有多个透气孔(10),所述袜体(2)底部配套构造有通气孔(11),所述透气孔(10)与所述通气孔(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与所述透气孔(10)呈错位状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由所述抑菌纱线(4)斜纹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银离子纤维(5)与所述竹炭纤维(6)螺纹绕设于所述聚酯纤维(7)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离子纤维(5)与所述竹炭纤维(6)呈错位状排布于所述聚酯纤维(7)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筒(1)与所述袜体(2)一体编织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厚度小于所述吸汗层(9)厚度。
10.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银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和聚酯纤维(7)通过纺纱机捻成抑菌纱线(4);
步骤二:袜筒(1)与袜体(2)通过针织机一体编织成型,抑菌层(3)由步骤一中得到的抑菌纱线(4)通过针织机编织成;
步骤三:吸汗层(9)为纯材质制成,其与抑菌层(3)相互缝纫固定;
步骤四:将袜筒(1)与袜体(2)沿袜口翻转,将通过步骤三得到吸汗层(9)的底部与袜体(2)缝纫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丝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丝袜(Si lk Stockings)是一种服饰用品,穿着者多为女性,多数是连身的,有皮肤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丝袜最早诞生于15世纪,可用于修饰双腿、防寒保暖、防止肿、防晒防出汗,丝袜所呈现的大众审美史的迁移,反射出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不被局限所困的探索精神。
[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丝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丝袜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渐渐地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由于丝袜本身轻薄,当穿着者的双脚出汗时,丝袜很难及时对汗液进行吸收,使得使用者的双脚容易浸泡在汗水里,不仅使得穿着者的穿着体验不佳,还会由于汗水的原因滋生很多的生物进而产生脚臭的现象,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本申请提出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展现的问题进行一个有效且合理的改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及其制作工艺。
[0005]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包括:
[0007] 袜筒;
[0008] 袜体,与所述袜筒相连接,所述袜体上设置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由抑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抑菌纱线由离子纤维、竹炭纤维和聚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抑菌层上构造有多个通孔,所述抑菌层的一侧连接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袜体内部连通,吸汗层与所述袜体底部连接固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层设置在所述袜体的内底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上构造有多个透气孔,所述袜体底部配套构造有通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所述透气孔呈错位状排布。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层由所述抑菌纱线斜纹编织而成。
[0013]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银离子纤维与所述竹炭纤维螺纹绕设于所述聚酯纤维的周侧。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银离子纤维与所述竹炭纤维呈错位状排布于所述聚酯纤维周侧。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袜筒与所述袜体一体编织成型。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层厚度小于所述吸汗层厚度。
[0017] 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制作工艺,用于制作上述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包括如下步骤:
[0018] 步骤一:银离子纤维、竹炭纤维和聚酯纤维通过纺纱机捻成抑菌纱线;
[0019] 步骤二:袜筒与袜体通过针织机一体编织成型,抑菌层由步骤一中得到的抑菌纱线通过针织机编织成;
[0020] 步骤三:吸汗层为纯材质制成,其与抑菌层相互缝纫固定;
[0021] 步骤四:将袜筒与袜体沿袜口翻转,将通过步骤三得到吸汗层的底部与袜体缝纫固定。
[0022]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 1、本申请通过采用抑菌纱线编织而成的抑菌层,可以有效减少滋生袜体上的细菌,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随后通过采用吸汗层的设计,可通过抑菌层上的通孔与穿戴者足底相接触,从而可以对其行走时汗腺所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以此可减少汗液在袜体底部的堆积,以使袜体不易湿润并贴附在皮肤上,以使脚部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以起到抑菌防臭的功能。
[0024] 2、本申请通过抑菌层设计在袜体内底侧的设计,可以在减少袜体的整体厚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袜体透气性,以便于袜体进行散发热量,且抑菌层处于袜体的内底侧,使吸汗层可以与穿戴者的足底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汗腺排出的汗水进行吸收,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省布料的前提下,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吸汗层吸湿排汗的功能,以使袜体不易因汗液堆积而变得湿润,脚部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以起到抑菌防臭的功能。
[0025] 3、本申请通过采用通气孔与透气孔相互连通的设计,可以使吸汗层与外部连通,从而可以提高进一步提高吸汗层的透气性,以便于通过通气孔与透气孔将吸汗层所吸收的汗液进行挥发。
[0026] 4、本申请通过通孔与透气孔错位排布的设计,在一方面,可以减少因通孔与透气孔相互连通的引起的穿戴者脚部不适的问题,在另一方面,通孔与透气孔呈错位状排布,以使穿戴者脚部可以更好地通过通孔与吸汗层相接触,以使吸汗层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汗腺排出的汗水进行吸收。
[0027] 5、本申请通过采用斜纹编织的方法,可以提高抑菌层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增加其耐磨性能,以使抑菌层不易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因摩擦的作用而出现破损,从而可以延长抑菌层的使用寿命,使其可以更好地抑制袜体内细菌的滋生,以确保袜体不易因细菌滋生而产生臭味。
[0028] 6、本申请通过螺纹绕设的设计,可以提高银离子纤维、竹炭纤维以及聚酯纤维的连接强度,以使其共同组成的抑菌纱线结构强度高,不会轻易出现破损,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抑菌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图;
[0030] 图2是本申请袜体内部结构局部半剖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申请吸汗层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2] 图4是本申请抑菌层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是本申请抑菌纱线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1、袜筒;2、袜体;3、抑菌层;4、抑菌纱线;5、银离子纤维;6、竹炭纤维;7、聚酯纤维;8、通孔;9、吸汗层;10、透气孔;1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包括:
[0037] 袜筒1;
[0038] 袜体2,与所述袜筒1相连接,袜筒1与袜体2共同组成丝袜整体,所述袜体2上设置有抑菌层3,所述抑菌层3由抑菌纱线4编织而成,所述抑菌纱线4由银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和聚酯纤维7编织而成,银离子纤维5为纳米银纤维,在足部发热出汗时,纳米银纤维上银离子的生物活性也随之增强,从而可以有效抑制足部细菌进行滋生,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而竹炭纤维6具有吸湿透气、吸湿透气以及抑菌抗菌等多个特点,纳米银纤维与竹炭纤维6混纺后,抑制足部细菌进行滋生的效果更好,聚酯纤维7具有优良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其与纳米银纤维以及竹炭纤维6混纺后,弹性恢复能力强,因此抑菌纱线4编织的抑菌层3可以很好地减少细菌滋生,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具有抑菌防臭的功能,所述抑菌层3上构造有多个通孔8,所述抑菌层3的一侧连接有吸汗层9,吸汗层9与抑菌层3缝纫固定在一起,所述吸汗层9通过所述通孔8与所述袜体2内部连通,所述吸汗层9与所述袜体2底部连接固定,穿戴者在穿戴袜体2时,其足底部直接与抑菌层3相接触,其在长时间走动,脚部出汗后,所述吸汗层9可通过通孔8对穿戴者足底相接触,从而可以对其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以此可减少所述袜体2底部汗液的堆积,以使所述袜体2不易湿润并贴附在皮肤上,以使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可以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具有实用意义;
[0039] 本申请通过采用抑菌纱线4编织而成的抑菌层3,可以有效减少滋生袜体2上的细菌,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随后通过采用吸汗层9的设计,可通过抑菌层3上的通孔8与穿戴者足底相接触,从而可以对其行走时汗腺所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以此可减少汗液在袜体2底部的堆积,以使袜体2不易湿润并贴附在皮肤上,以使脚部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以起到抑菌防臭的功能。
[0040]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袜体2的内底侧,因足部的小汗腺主要分布于前脚掌也就是脚趾的位置,因此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减少所述袜体2的整体厚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所述袜体2透气性,以便于所述袜体2进行散发热量,且所述抑菌层3处于所述袜体2的内底侧,使所述吸汗层9可以与穿戴者的足底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汗腺排出的汗水进行吸收,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省布料的前提下,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所述吸汗层9吸湿排汗的功能,以使所述袜体2不易因汗液堆积而变得湿润,脚部皮肤所处环境较为干燥,以起到抑菌防臭的功能。
[0041]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汗层9上构造有多个透气孔10,透气孔10为纺织时所形成,所述袜体2底部配套构造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与所述透气孔10相连通,通过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所述吸汗层9与外部连通,从而可以提高进一步提高所述吸汗层9的透气性,以便于通过所述通气孔11与所述透气孔10将所述吸汗层9所吸收的汗液进行挥发。
[0042] 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8与所述透气孔10呈错位状排布,如图2所示,错位排布的设计,在一方面,可以减少因所述通孔8与所述透气孔10相互连通的引起的穿戴者脚部不适的问题,在另一方面,所述通孔8与所述透气孔10呈错位状排布,以使穿戴者脚部可以更好地通过通孔8与吸汗层9相接触,以使吸汗层9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汗腺排出的汗水进行吸收。
[0043] 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菌层3由所述抑菌纱线4斜纹编织而成,与常规技术手段相比,采用斜纹编织的方法可以提高抑菌层3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增加其耐磨性能,以使抑菌层3不易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因摩擦力的作用而出现破损,从而可以延长抑菌层3的使用寿命,使其可以更好地抑制袜体2内细菌的滋生,以确保袜体2不易因细菌滋生而产生臭味。
[0044]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组所述银离子纤维5与所述竹炭纤维6螺纹绕设于所述聚酯纤维7的周侧,如图5所示,螺纹绕设的设计可以提高银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以及聚酯纤维7的连接强度,以使其共同组成的抑菌纱线4结构强度高,不会轻易出现破损,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抑菌层3的使用寿命。
[0045]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银离子纤维5与所述竹炭纤维6呈错位状排布于所述聚酯纤维7周侧,如图5所示,银离子纤维5与所述竹炭纤维6呈间隔错位状螺纹排布于聚酯纤维7的周侧,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抑菌纱线4周侧的银离子纤维5与竹炭纤维6更加均匀,足部抵触在抑菌层3上时,银离子纤维5与竹炭纤维6可以更好地与足部皮肤相接触,以使银离子纤维5与竹炭纤维6可以更好地抑制足部滋生的细菌。
[0046]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袜筒1与所述袜体2一体编织成型,通过采用这样一体式的设计,使得所述袜筒1与所述袜体2的连接强度高,以使所述袜筒1与所述袜体2在日常的穿戴时,出现划破后不易产生脱丝的情况,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述袜筒1与所述袜体2的使用寿命。
[0047] 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菌层3厚度小于所述吸汗层9,采用这样的设计,在一方面,使所述袜体2的布局合理,不会因抑菌层3过厚而导致足部不易与吸汗层9产生接触,在另一方面,吸汗层9厚于抑菌层3的设计,使吸汗层9对足部汗液的吸收效果好。
[0048]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抑菌防臭丝袜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9] 步骤一:银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和聚酯纤维7通过纺纱机捻成抑菌纱线4,银离子纤维5、竹炭纤维6和聚酯纤维7的比例为1:1:1,纺纱机为喷气式纺纱机,采用这种纺纱技术纺织纱线可以使纱线的质量更好,且纱线的生产效率高;
[0050] 步骤二:袜筒1与袜体2通过针织机一体编织成型,袜筒1与袜体2由尼龙丝包覆在纶丝上形成的氨纶包芯丝编织而成,因此制作而成的袜筒1与袜体2具有优良的弹性与柔软特性,抑菌层3由步骤一中得到的抑菌纱线4通过针织机编织成,如图4所示,抑菌层3上相邻两路的抑菌纱线4依次勾连串套编织,抑菌层3上的通孔8为针织形成;
[0051] 步骤三:吸汗层9为纯棉材质制成,吸汗层9为吸湿棉布,透气孔10为吸汗层9裁剪而形成,其与抑菌层3相互缝纫固定,在缝纫时吸汗层9上的透气孔10与抑菌层3的通孔8相互错开;
[0052] 步骤四:将袜筒1与袜体2沿袜口翻转,将袜体2的内底面翻转,使其朝上,将透气孔10与通气孔11相互对齐后,将通过步骤三得到吸汗层9的底部与袜体2缝纫固定。
[005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