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烟膏盒

申请号 CN202311415115.2 申请日 2023-10-30 公开(公告)号 CN117281299A 公开(公告)日 2023-12-26
申请人 潘亚平; 发明人 潘亚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水 烟烟膏盒,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包括锅体、锅盖与烟膏;所述锅体包括壁面与底面;所述壁面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所述底面无出烟孔、通过 支撑 脚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所述锅盖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与壁面上端固定连接,并向 外延 伸、通过 隔热 材料架设于加热锅上端;所述烟膏装填于锅体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出烟孔 位置 、导流结构、吸油结构等的组合式改良,彻底解决烟油渗漏问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同时通过一体式封装结构,简化了烟膏使用模式,方便存取;并通过封装结构的改良,实现热 辐射 式间接加热,从而避免烟膏局部 过热 造成的有害物质析出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烟烟膏盒,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包括壁面与底面;所述壁面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且壁面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
锅盖: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与壁面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架设于加热锅上端;
烟膏:装填于锅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烟孔组设置不少于3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环形阵列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烟孔组包括不少于3个、延壁面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套设于锅体壁面内侧,且导流环设有与侧出烟孔组数量相同的、带通孔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轴向设于侧出烟孔组相应位置、向锅体中心凹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网,所述导流网环设于壁面内侧、完全覆盖侧出烟孔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油环,所述吸油环套设于壁面外侧中下部、侧出烟孔组下方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壁面在中下部设有环槽,所述吸油环套设于环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性封皮,所述一次性封皮与锅盖上表面撕拉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烟烟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封皮上表面设有RFID芯片。

说明书全文

一种烟烟膏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阿拉伯水烟用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烟烟膏盒。

背景技术

[0002] 水烟是一种起源于中东地区的烟草制品,其烟膏使用烟草与蜂蜜或水果制成。吸食过程中,利用水烟装置加热烟膏使其气化产生烟雾、经过水或其他液体过滤后吸食。
[0003] 现有的水烟烟膏多为普通罐装,使用时需要分装至特定容器、再置于加热锅内。现有的烟膏盛装的特定容器其出烟孔多位于底部与顶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油容易通过出烟孔流入气道、再流入过滤用水中,既有堵塞水烟装置气道的弊端、又会对用户体验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盛装容器隔热性能欠佳,易造成烟膏局部过热、从而产生有害物质。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烟膏使用过程中分装繁琐、烟油易渗漏、局部易过热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水烟烟膏盒,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包括:
[0006] 锅体:包括壁面与底面;所述壁面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且壁面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
[0007] 锅盖: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与壁面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架设于加热锅上端;
[0008] 烟膏:装填于锅体内部。
[0009] 使用时,只需直接将本发明的一体式封装烟膏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加热锅产生的热量间接传导至锅体及烟膏,操作方便快捷、且可以避免直接加热可能造成的烟膏过热问题。烟膏升温后产生的烟气自侧出烟孔组以及顶出烟孔释出,经过气道进入过滤水中、过滤完成后被吸食。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侧出烟孔组设置不少于3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环形阵列分布。锅体壁面设置侧出烟孔组、配合壁面的形状设计,相比传统的底部出烟孔,能够明显改善烟油渗漏至气道及过滤水中的情况。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侧出烟孔组包括不少于3个、延壁面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丰富的出烟孔设计有利于烟气的流畅排出。
[0012]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套设于锅体壁面内侧,且导流环设有与侧出烟孔组数量相同的、带通孔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轴向设于侧出烟孔组相应位置、向锅体中心凹进。导流环的设计可使被烟气带出的部分烟油沿导流槽下落,沿导流槽外壁下落部分可容置于导流槽底部、沿导流槽内部下落部分流向锅体底部,从而进一步降低烟油渗漏险。
[0013]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网,所述导流网环设于壁面内侧、完全覆盖侧出烟孔组。导流网的作用为吸附及引流,部分烟油可吸附于导流网网格结构中、有利于减少渗出侧出烟孔组的烟油量。
[0014]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油环,所述吸油环套设于壁面外侧中下部、侧出烟孔组下方位置。即使有极少部分烟油通过锅体壁面外侧流出,也可被吸油环拦截、避免进入气道中。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壁面在中下部设有环槽,所述吸油环套设于环槽。由于锅体与加热锅之间的间距有限,可通过增设环槽的方式,达到增加吸油环厚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便于吸油环的稳固固定。
[0016]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次性封皮,所述一次性封皮与锅盖上表面撕拉式连接。
[0017]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封皮上表面设有RFID芯片。芯片内部可存储与当前封装烟膏相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配方、口味、加热模式等,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水烟装置中,可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通过出烟孔位置、导流结构、吸油结构等的组合式改良,彻底解决烟油渗漏问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0020] 2、通过一体式封装结构,简化了烟膏使用模式,方便存取;
[0021] 3、通过封装结构的改良,实现热辐射式间接加热,从而避免烟膏局部过热造成的有害物质析出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0022] 4、通过RFID芯片设计,可实现烟膏信息的无线交换、便于水烟装置的温度控制。可识别200余种不同烟膏,通过芯片传输给加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每个烟膏盒上的芯片设置为只能使用一次。附图说明
[0023] 图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与加热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省略烟膏)。
[0025] 图3、图2中锅体壁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省略烟膏)。
[0027] 图5、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省略烟膏)。
[0028] 图6、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省略烟膏)。
[0029] 图7、本发明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1、壁面,12、底面,13、侧出烟孔组,14、支撑脚,2、锅盖,21、顶出烟孔,3、烟膏,4、导流环,41、导流槽,5、导流网,6、吸油环,7、环槽,8、一次性封皮,9、RFID芯片,100、加热锅,200、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3、7所示的一种水烟烟膏盒3,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包括:
[0033] 锅体:包括壁面11与底面12;所述壁面11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13,且壁面11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12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14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所述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6‑8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11环形阵列分布,每组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5‑8个、延壁面11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
[0034] 还包括导流环4,所述导流环4套设于锅体壁面11内侧,且导流环4设有与侧出烟孔组13数量相同的、带通孔的导流槽41,所述导流槽41沿轴向设于侧出烟孔组13相应位置、向锅体中心凹进。本实施例的导流槽41上开设有与侧出烟孔组13的各侧出烟孔对应的通孔,便于烟气的流通。
[0035] 锅盖2: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21;与壁面11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200架设于加热锅上端;顶出烟孔21可靠近中心设置若干圈。
[0036] 烟膏3:装填于锅体内部。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4、7所示的一种水烟烟膏盒3,包括:
[0039] 锅体:包括壁面11与底面12;所述壁面11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13,且壁面11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12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14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所述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6‑8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11环形阵列分布,每组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5‑8个、延壁面11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还包括导流网5,所述导流网5环设于壁面11内侧、完全覆盖侧出烟孔组13;
[0040] 锅盖2: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21;与壁面11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200架设于加热锅上端;顶出烟孔21可靠近中心设置若干圈。所述锅盖2上表面设置于可撕拉的一次性封皮8,且所述封皮上方设有RFID芯片9。
[0041] 烟膏3:装填于锅体内部。
[0042] 实施例3、
[0043] 如图5、7所示的一种水烟烟膏盒3,包括:
[0044] 锅体:包括壁面11与底面12;所述壁面11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13,且壁面11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12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14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所述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6‑8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11环形阵列分布,每组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5‑8个、延壁面11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还包括吸油环6,所述吸油环6套设于壁面11外侧中下部、侧出烟孔组13下方位置。
[0045] 锅盖2: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21;与壁面11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200架设于加热锅上端;顶出烟孔21可靠近中心设置若干圈。所述锅盖2上表面设置于可撕拉的一次性封皮8,且所述封皮上方设有RFID芯片9。
[0046] 烟膏3:装填于锅体内部。
[0047] 实施例4、
[0048] 如图6、7所示的一种水烟烟膏盒3,包括:
[0049] 锅体:包括壁面11与底面12;所述壁面11呈上大下小的筒状,开设贯穿的侧出烟孔组13,且壁面11与加热锅不直接接触;所述底面12无出烟孔、通过支撑脚14与加热锅底部非固定连接;所述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6‑8组、且各组侧出烟孔延壁面11环形阵列分布,每组侧出烟孔组13可设置5‑8个、延壁面11轴向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锅体壁面11在中下部设有环槽7,所述吸油环6套设于环槽7。
[0050] 锅盖2:开设贯穿的顶出烟孔21;与壁面11上端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通过隔热材料200架设于加热锅上端;顶出烟孔21可靠近中心设置若干圈。所述锅盖2上表面设置于可撕拉的一次性封皮8,且所述封皮上方设有RFID芯片9。
[0051] 烟膏3:装填于锅体内部。
[0052] 上述实施例1‑4的烟膏3在使用时,只需直接将整体置于加热锅内部,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加热锅产生的热量间接传导至锅体及烟膏3,操作方便快捷、且可以避免直接加热可能造成的烟膏3过热问题。烟膏3升温后产生的烟气自侧出烟孔组13以及顶出烟孔21释出,经过气道进入过滤水中、过滤完成后被吸食。
[0053] 本发明的RFID芯片9中可存储与当前封装烟膏3相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配方、口味、加热模式等,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水烟装置中,可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能够快速将当前烟膏3的最佳加热模式传输至水烟装置控制系统、可避免人工操作加热或固定模式加热导致的部分种类烟膏3过热破坏其风味、生成有害物质等问题,显著提高烟膏
3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可设置芯片自动识别与水烟装置开机联动等功能。本发明的RFID芯片9均设定为一次性使用,即扫描一次后、芯片默认失效,不能重复使用,这是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加热造成不良影响。
[005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