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式预应丝缠绕工艺

申请号 CN202010868949.9 申请日 2020-08-26 公开(公告)号 CN111891823A 公开(公告)日 2020-11-06
申请人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景生; 付立华; 张丽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对称式预应 力 钢 丝缠绕工艺,涉及预 应力 钢丝缠绕工艺领域。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利用双驱动 电机 带动两根对称 丝杠 ,丝杠带动放线器移动,从而带动钢丝移动,钢丝缠绕到待缠绕设备上完成对称式缠绕工作;通过利用对称钢丝相互作为缠绕边缘的方式,限定缠绕钢丝边界,完成设备缠绕工作;有效减少预应力缠绕设备缠绕时间,缩短施工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对称式预应丝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两根钢丝的起始位置分别设置在待缠绕设备钢丝槽的上下端;
S2、每根钢丝与一个放线器连接,放线器与钢丝起始位置平齐,两个驱动电机同时开始正转运行,带动两个放线器运动,两根钢丝从钢丝槽两端向中心线进行相对运动;
S3、两根钢丝缠绕到钢丝槽中心线位置时,两个驱动电机由正转运行改为反转运行,两根钢丝向各自的起始位置运动;
S4、两根钢丝缠绕到各自的起始位置时,驱动电机由反转运行改为正转运行,不断重复正向布线和反向布线过程,完成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时,钢丝呈相互平行状态,保证缠绕作业质量

说明书全文

对称式预应丝缠绕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缠绕工艺为:将需要预应力缠绕的设备组对后,利用缠绕工装进行预应力钢丝缠绕工作。转盘钢丝预应力缠绕布线装置主要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布线导向装置上下移动,带动钢丝在钢丝槽内上下移动。现有的预应力缠绕布线装置只有一个布线导向装置,只能进行单根钢丝往返式缠绕工作,缠绕节奏较慢,周期较长,同时为满足特殊要求的缠绕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布线工艺,多根预应力钢丝同时缠绕,缩短缠绕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0004]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0005] 一种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 S1、将两根钢丝的起始位置分别设置在待缠绕设备钢丝槽的上下端;
[0007] S2、每根钢丝与一个放线器连接,放线器与钢丝起始位置平齐,两个驱动电机同时开始正转运行,带动两个放线器运动,两根钢丝从钢丝槽两端向中心线进行相对运动;
[0008] S3、两根钢丝缠绕到钢丝槽中心线位置时,两个驱动电机由正转运行改为反转运行,两根钢丝向各自的起始位置运动;
[0009] S4、两根钢丝缠绕到各自的起始位置时,驱动电机由反转运行改为正转运行,不断重复正向布线和反向布线过程,完成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作业。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利用对称钢丝相互作为缠绕边缘的方式,限定缠绕钢丝边界,完成设备缠绕工作;有效减少预应力缠绕设备缠绕时间,缩短施工周期。
[0011] 优选地,初始状态时,钢丝呈相互平行状态,保证缠绕作业质量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布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布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布线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 图中标记为:待缠绕设备1,钢丝槽2,支架3,第一丝杠41,第二丝杠42,第一钢丝51,第二钢丝52,第一放线器61,第二放线器62,第一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电机72,双轴承结构8,导轨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此。
[001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工艺,步骤如下:
[0018] S1、将两根钢丝的起始位置分别设置在待缠绕设备钢丝槽2的上下端;
[0019] S2、每根钢丝与一个放线器连接,放线器与钢丝起始位置平齐,两个驱动电机同时开始正转运行,带动两个放线器运动,两根钢丝从钢丝槽2两端向中心线进行相对运动;
[0020] S3、两根钢丝缠绕到钢丝槽2中心线位置时,两个驱动电机由正转运行改为反转运行,两根钢丝向各自的起始位置运动;
[0021] S4、两根钢丝缠绕到各自的起始位置时,驱动电机由反转运行改为正转运行,不断重复正向布线和反向布线过程,完成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作业。
[0022] 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布线装置,由支架3、丝杠、放线器和驱动电机等组成;支架3底部和顶部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与上下对称设置的丝杠连接,丝杠装在支架3立面上,两根丝杠之间通过双轴承固定连接,两根丝杠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用于调整钢丝位置的放线器。
[0023] 放线器由滑和可转动的线毂等组成,放线器底部设有滑块,支架3上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导轨,用于确保放线器的运动方向和稳定性。滑块下端面设有丝母,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放线器用于调整钢丝位置,钢丝缠绕在控制端设备上,通过张力装置增加钢丝预应力,然后放线器调整钢丝的位置,从而达到将钢丝均匀缠绕到钢丝槽2上,钢丝为扁钢丝结构。
[0024] 请参阅图1和图2,支架3顶部和底部分别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1和第二驱动电机72,第一驱动电机71与第一丝杠4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72与第二丝杠42连接,第一丝杠41与第二丝杠42的相邻两端通过双轴承结构固定连接,第一丝杠41和第二丝杠42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3连接。第一丝杠41和第二丝杠42上分别装有螺纹连接的第一放线器61和第二放线器62,第一放线器61与第二放线器62上分别装有第一钢丝51和第二钢丝52,第一钢丝51的另一端装在待缠绕设备1的钢丝槽2下端,第二钢丝52的另一端装在待缠绕设备1的钢丝槽2上端。
[0025] 请参阅图3,初始状态时,钢丝呈相互平行状态,保证缠绕作业质量。在主设备控制系统、旋转电机反馈系统等电控系统控制下,待缠绕设备1转动的同时,第一驱动电机71和第二驱动电机72同时正转运行,带动第一丝杠41和第二丝杠42转动,第一放线器61和第二放线器62同时向钢丝槽2上下对称中心线位置运动。当第一钢丝51和第二钢丝52同时缠绕至钢丝槽2中心线处时,即放线器运行到主控设备预定位置时,第一驱动电机71和第二驱动电机72由正转运动改变为反转运行,第一放线器61和第二放线器62由中心向两侧运动,重新将第一钢丝51和第二钢丝52缠绕回各自的起始位置;之后驱动电机再次正转运行,重复上述布线过程。整个缠绕过程不断重复,从而完成对称式预应力钢丝缠绕作业。
[0026] 本发明采用利用双驱动电机带动两根对称丝杠,丝杠带动放线器移动,从而带动钢丝移动,钢丝缠绕到待缠绕设备上完成对称式缠绕工作,满足对称式缠绕需求;通过利用对称钢丝相互作为缠绕边缘的方式,限定缠绕钢丝边界,完成设备缠绕工作;有效减少预应力缠绕设备缠绕时间,缩短施工周期。
[0027]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