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支架雾化器

申请号 CN202211203501.0 申请日 2022-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7770514A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上海琨纬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晓刚; 刘贵友; 彭晓峰;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 支架 ,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口,进气口,进液口,导液面和 密封件 ;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中央;所述导液面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周围;所述进液口紧邻所述导液面,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雾化芯安装仓;所述进气口设置在位于所述雾化芯安装仓附近;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液面的外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 电子 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通道, 外壳 以及前述雾化芯支架;所述出气通道的下端连接所述雾化芯支架的出气口;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出气通道外壁、所述导液面及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
权利要求

1.一种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气口,进气口,进液口,导液面和密封件
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中央;
所述导液面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四周;
所述进液口紧邻所述导液面,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雾化芯安装仓;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雾化芯安装仓附近;
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液面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包括两个,一前一后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面包括扭曲的斜面,所述扭曲的斜面包括高段和低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段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进液口底部的高度,并向着所述进液口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面还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自所述出气口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扭曲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置为:朝向所述导液面一侧的开口大于另一侧开口的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其形状与扭曲导液面边缘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材料为塑胶,所述密封硅胶与塑胶一体制造。
9.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气通道,外壳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支架;
所述出气通道的下端连接所述雾化芯支架的出气口;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出气通道外壁、所述导液面及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雾化高粘稠度的雾化液。

说明书全文

一种雾化芯支架雾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支架,以及使用了该种雾化芯支架的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中的雾化指将液体气化气溶胶,达到可供人们通过口、鼻吸入的状态。雾化在雾化治疗机等医疗辅助设备、家居车载空气质量改善设备以及电子烟等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
[0003] 雾化芯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雾化液使之气化形成气溶胶。雾化芯支架的作用包括固定雾化芯、连接雾化芯与雾化液存储仓、连接气化室与进气和出气通道等等。
[0004] 现有的雾化器及雾化芯支架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该支架内安装雾化芯,上方设置储液仓用于存储雾化液,储液仓内的雾化液通过下液孔a进入雾化芯支架内的雾化液通道,再到达雾化芯,被雾化芯气化后,在雾化芯下方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从抽吸口b被抽出。而储液仓内需要补入的空气则通过补气通道c进入。采用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方面雾化液通道过长,容易导致下液不畅和雾化液残留,尤其在使用粘度较高的雾化液时,这种缺陷就非常明显;补气通道也过长且迂回,容易被气泡堵塞影响下液。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雾化液下液的顺利,雾化液通道内径不能过小,这就导致雾化器内的预留了雾化液通道后,还需要设置出气通道、换气通道,这就制约了整个雾化器的尺寸无法缩小。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口,进气口,进液口,导液面和密封件;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中央;所述导液面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周围;所述进液口紧邻所述导液面,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雾化芯安装仓;所述进气口设置在位于所述雾化芯安装仓附近;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液面的外周。
[0006]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进液口包括两个,一前一后相互对称。
[0007]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导液面包括扭曲的斜面,所述扭曲的斜面包括高段和低段。;
[0008]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低段的最低点小于等于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进液口12底部的高度,并向着所述进液口倾斜。
[0009]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导液面还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自所述出气口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扭曲斜面。
[0010]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进液口设置为:朝向所述导液面一侧的开口大于另一侧开口的喇叭状。
[0011]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其形状与扭曲导液面边缘形状相匹配。
[0012] 优选地,上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支架主体材料为塑胶,所述密封硅胶与塑胶一体制造。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通道,外壳以及上述任何一款雾化芯支架;所述出气通道的下端连接所述雾化芯支架的出气口;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出气通道外壁、所述导液面及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
[0014] 优选地,上述电子雾化器中,应用于雾化高粘稠度的雾化液。
[0015] 本发明的电子雾化器及雾化芯支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雾化液通道、补气通道的设计,不但下液更顺畅,而且雾化器的整体尺寸能做得更小巧。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现有雾化芯支架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一种雾化器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8] 图3是图1实施方式中雾化芯支架的立体图;
[0019] 图4是图3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0] 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
[0021] 图6是图4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3] 下面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无特别说明,文中用到的“上”、“下”、“左”、“右”等表示方位的词,均以附图的观察者的视为参考。
[0024] 首先参阅图2,其中图2本发明雾化器主体结构(未包含抽吸嘴)示意图。为清楚显示内部结构,图2中的储液仓外壳以虚线表示。标记1即为本发明的雾化芯支架,标记2表示出气通道,出气通道2的外壁与外壳之间的空间3作为储液仓。储液仓3内的雾化液直接通过导液面13进入进液口12到达下方的雾化芯16(见图6)。由图2可见,本发明雾化器与现有雾化器的核心区别是雾化芯支架1上的导液面13直接作为储液仓3的底部,且导液面13与雾化芯16的进液口12紧邻(即直接连通),完全去除了储液仓下液孔到雾化芯之间的雾化液通道。与现有设计相比,这大大改善了避下液不畅的缺陷,尤其是使用高粘度雾化液(指常温25℃时粘度大于10000cps)时,本发明的优势更为明显。,另一方面,避免了雾化液通道口径对雾化器尺寸的限制,从而雾化器整体尺寸可以做得更小巧。
[0025] 下面结合图3~5介绍本发明雾化芯支架的具体结构。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为该实施方式的主视图。本发明的雾化芯支架1包括出气口11,位于中央;导液面13,位于出气口11的周围;密封件14,位于导液面13外周。还包括进液口12,与导液面13紧邻。其中进液口12设置了两个,一前一后对称设计。
[0026] 导液面13包括了一个扭曲的斜面,该斜面分为两段:位于高点的高段133(见图3、4)和位于进液口12附近的低段132(见图3、5),低段132的最低点与衔接进液口12的底部,并向着进液口倾斜(见图5)。将导液面13设计成具有高度差的两个斜面,作用在于当储液仓3内的雾化液较少时,能沿导液面13汇集到低段132并进入进液口12,避免或者减少雾化液残留在导液面13上。为了进一步减少雾化液残留,导液面13还包括一个背向出气口11向储液仓外壳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131。进液口12下方的安装仓15用于安装雾化芯组件16。
[0027] 发明
[0028] 因为进液口12位于储液仓3的底部,进液口最大限度的接近雾化组件16,进液口12附件的雾化液容易被工作中的雾化芯组件16预热,因此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高粘稠度的雾化液。
[0029] 下面结合图6说明本发明的雾化器工作原理。图6所示为图4实施例沿A‑A方向剖面图,为简化说明,图6只示出最核心的雾化芯及雾化芯支架,省略了储液仓、出气通道等结构。图6中箭头A代表主气路。使用时,对雾化器的抽吸嘴施加负压,空气会从雾化器下方的进气口17沿箭头A向上,经过雾化芯支架1两侧的气路、出气口11流到出气通道。而雾化液被雾化芯16加热气化,气化的雾化液沿箭头B汇入主气路A形成气溶胶。另外,由于储液仓3内的雾化液减少,少量的空气会从进液口12补充进储液仓3。
[0030] 补充进储液仓3的空气会形成气泡,为避免气泡干扰下液,优选的实施方式将进液口12设置为两个,即使有气泡卡在一个进液口12,另一个仍然能正常下液。且更优选地,进液口12作喇叭状设计:朝着导液面一侧开口大于朝向雾化芯一侧开口,具体见图4,朝向所述导液面13一侧的开口上部的轮廓线为121,朝向另一侧开口的上部轮廓线为122。气泡通常会先聚集在进液口12的上方而阻挡雾化液直接从上方进入进液口12,此时雾化液仍然可以通过进液口12两侧扭曲的导液面进入。即使有气泡堵住进液口,任何轻微的扰动气泡就能被消除,从而恢复进液口12的通畅。
[0031]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例如,进液口12设置了两个,一前一后对称设计,这是为了进一步防止气泡堵塞进液口、保证下液顺畅,而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当进液口12的尺寸设计得足够大,或者一些变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只设计一个进液口;另外,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导液面13设置了两部分,且第二部分设置为一个包含了高段和低段的扭曲斜面,是为了便于下液和减少残液。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