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烟草;雪茄烟;纸烟;吸烟者用品 / 吸烟者用品;火柴盒 / 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

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

申请号 CN202111036923.9 申请日 2021-09-06 公开(公告)号 CN113679112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吴峤; 刘冰; 肖静淑; 柯炜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吸阻可调的 卷烟 制品的加热装置。该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和 支撑 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支撑部件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主体部件内的第一烟腔和所述支撑部件内的第二烟腔连通以形成 烟支 容纳腔,所述烟支容纳腔 接触 所述支撑部件的接触面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换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抽吸时,空气从进气口进入,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换气孔和所述出气口进入到所述烟支容纳腔内,在主体部件、支撑部件相对旋转调整时,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的贯通大小能够发生改变从而调整吸阻。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
主体部件(1000)为适配烟具的圆柱形结构,其一端面同轴地开有通孔以形成第一烟腔(1001),另一端面为向内凹陷以形成外周高、内周低、与围成第一烟腔(1001)侧壁面相交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第一腔体底盘(1004);
主体部件(1000)开有第一烟腔(1001)的端面上设有进气口(1002),进气口(1002)向另一端面延伸形成第一腔体(1003),第一腔体(1003)的轴向截面的面积从进气口(1002)沿第一腔体(1003)的轴向延伸方向逐渐增大,使第一腔体(1003)形成一端小一端大的腔体结构;且第一腔体(1003)与第一烟腔(1001)之间的距离的从进气口(1002)沿第一腔体(1003)的轴向延伸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设有第一通气孔(1005)与所述第一腔体(1003)连通;
第一腔体底盘(1004)周向上开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005),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所述实体段在与所述第一通气孔(1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气孔(1005)的面积;
所述支撑部件(2000)包括支撑面(2001)和底座(2002),底座(2002)为内部设有第三腔体(2008)的中空圆柱,底座(2002)与主体部件(1000)配合连接,底座(2002)的圆周尺寸大小与主体部件(1000)圆周尺寸大小相同;支撑面(2001)为适配第一腔体底盘(1004)的外周低、内周高、中部凸起的倾斜面,凸起的中部开有通孔,支撑面(2001)与底座(2002)同轴地连接后形成第二烟腔(2003);支撑面(2001)与底座(2002)连接形成第二腔体(2004),第二腔体(2004)与底座(2002)的接触面上设有换气孔(2006);第二烟腔(2003)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底座(2002)接触,使整个支撑部件(2000)的剖视图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烟腔(2003)的内壁将第二烟腔(2003)与第二腔体(2004)分隔开,第二烟腔(2003)与底座(2002)接触的面上设有出气口(2007);
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通过第一腔体底盘(1004)和支撑面(2001)接触连接;
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连接后,第一烟腔(1001)和第二烟腔(2003)连通形成烟支容纳腔(3000)用以容纳烟制品,烟支容纳腔(3000)内部设有加热件(4000)用以加热烟制品;
所述支撑面(2001)上周向地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2005),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气孔(2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所述实体段在与所述第二通气孔(2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气孔(2005)的面积;
第二通气孔(2005)所在周向直径与第一通气孔(1005)在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的周向直径相同,相邻的两个第二通气孔(2005)和相邻的两个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的度距离相同,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设置的第一通气孔(1005)数量和支撑面(2001)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2005)的数量相同,以使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连接时,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通过一定角度的转动可完整重合,使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完全贯通以连通第一腔体(1003)和第二腔体(2004);
抽吸时,空气从进气口(1002)进入,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腔体(1003)、所述第一通气孔(1005)、所述第二通气孔(2005)、所述换气孔(2006)、所述第三腔体(2008)和所述出气口(2007)进入到所述烟支容纳腔(3000)内,在主体部件(1000)、支撑部件(2000)相对旋转调整时,所述第一通气孔(1005)和所述第二通气孔(2005)的贯通大小能够发生改变,从而调整吸阻。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领域加热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吸阻是指卷烟抽吸时的阻,过低过高的吸阻都会明显影响到加热卷烟的抽吸体验。传统加热燃烧卷烟的吸阻大小主要受烟草密度、滤嘴段密度及外部成形纸透气孔密度的影响,传统加热燃烧卷烟调节吸阻,主要以调整外部空气进入主流烟气的含量从而调节烟气中焦油等衍生物的含量;新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吸阻大小主要受吸烟具透气孔、烟草密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烟具的整体性,通常新型加热不燃烧卷烟设置的透气孔较少、且开口较小,增加了抽吸阻力。新型加热不燃烧卷烟调节吸阻,主要为了调整抽吸时的烟雾量、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抽吸口感偏好。现有技术中,针对新型加热不燃烧卷烟吸阻的调节研究较少。
[0003] 公开文件CN213463823U公开了一种吸阻调节,能够适应不同的烟支。该吸阻调节阀包括调节部,调节部包括多孔盘、调节盘和调节杆。多孔盘设有两个以上不同面积的调气孔;调节盘设有通气孔;调节杆穿过调节盘和多孔盘的中心,调节杆的底部设有调节旋钮,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能够驱使调节盘与多孔盘发生相对转动,使通气孔和不同面积的调气孔重叠,形成不同的有效通气截面。该吸阻调节阀通气孔与调气孔设计面积有限,无法根据个人喜好灵活调整吸阻大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通过旋转改变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对面的贯通大小从而调节吸阻。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支撑部件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主体部件内的第一烟腔和所述支撑部件内的第二烟腔连通以形成烟支容纳腔,所述烟支容纳腔接触所述支撑部件的接触面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换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抽吸时,空气从进气口进入,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换气孔和所述出气口进入到所述烟支容纳腔内,在主体部件、支撑部件相对旋转调整时,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的贯通大小能够发生改变从而调整吸阻。
[0006]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件端面并且向内部延伸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轴向截面的面积从所述进气口朝内部延伸方向逐渐变大;以增加旋转调节的灵敏度。
[0007]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件还包括第一腔体底盘,所述第一腔体底盘与所述支撑部件接触,且在所述主体部件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端面上形成外周高、内周低,向内凹陷的倾斜面。
[0008]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底盘上设有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09]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气孔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腔体底盘上,且相邻的二个所述第一通气孔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所述实体段在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面积。
[0010]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面和底座,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底座连接形成第二腔体。
[0011]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面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0012]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气孔周向地分布在所述支撑面上,且相邻的二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所述实体段在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面积。
[0013]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0014]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口配置于底座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烟支容纳腔连通。
[0015] 本发明的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可相对旋转改变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接触面积的贯通大小,从而调整吸阻。
[0017] 2、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增加了外部空气在装置内的流通路径,而外部空气在流通过程中会带走部分加热件加热卷烟时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抽吸时的烟气温度
[0018] 3、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气口与第一通气孔通过第一腔体连通,且第一腔体内轴向截面积从进气口方向向第一通气孔方向逐渐增大,进气口截面积小、第一通气孔截面积大的结构增大了旋转调节吸阻大小的灵敏度。附图说明
[0019]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剖视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部件上端面的结构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部件下端面的结构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剖视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俯视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A‑A向仰视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结构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0029] 图中:1000、主体部件;1001、第一烟腔;1002、进气口;1003、第一腔体;1004、第一腔体底盘;1005、第一通气孔;2000、支撑部件;2001、支撑面;2002、底座;2003、第二烟腔;2004、第二腔体;2005、第二通气孔;2006、换气孔;2007、出气口;2008、第三腔体;3000、烟支容纳腔;4000、加热件;5000、转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1] 请参阅图1。一种吸阻可调的卷烟制品的加热装置包括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主体部件1000开设有第一通气孔1005,支撑部件2000开设有第二通气孔2005,主体部件1000内的第一烟腔1001和支撑部件2000内的第二烟腔2003连通以形成烟支容纳腔3000,烟支容纳腔3000接触支撑部件2000的接触面设有出气口2007,出气口2007通过换气孔2006与第二通气孔2005连通;抽吸时,空气从进气口1002进入,依次流经第一通气孔1005、第二通气孔2005、换气孔2006和出气口2007进入到烟支容纳腔3000内,在主体部件1000、支撑部件2000相对旋转调整时,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的贯通大小能够发生改变从而调整吸阻。
[0032]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主体部件1000为适配烟具的圆柱形结构,其一端面同轴地开有通孔以形成第一烟腔1001,另一端面为向内凹陷形成外周高、内周低、与围成第一烟腔1001侧壁面相交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第一腔体底盘1004;开有第一烟腔1001的端面上设有进气口1002,进气口1002向另一端面延伸形成第一腔体1003,进气口1002周向截面积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使第一腔体1003形成一端小一端大的腔体结构;第一腔体底盘
1004周向上开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005,且相邻的二个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实体段在与第一通气孔1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气孔1005的面积,第一通气孔1005与第一腔体100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气孔1005面积大于进气口
1002面积。
[0033] 需要说明的是,为表明主体部件1000内部结构,附图中第一腔体1003与第一烟腔1001之间间隔较大,实际上,第一腔体1003与第一烟腔1001之间距离在合理距离范围内。
[0034] 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进气口1002为环宽在0.2mm‑0.3mm之间的环形空槽,进气口1002向内部延伸与第一腔体1003连通。
[0035] 第一腔体1003连通进气口1002和第一通气孔1005;气体经面积较小的进气口1002进入第一腔体1003,再由面积较大的第一通气孔1005进入第二腔体2004,利用大面积的第一通气孔1005与第二通气孔2005的连通面积调整气体出量,增加了旋转调节吸阻的灵敏度。
[0036] 优选地,第一腔体1003与第一烟腔1001之间的距离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减小,使流经第一腔体1003的外部空气更充分的与第一烟腔1001外壁接触,以传递更多加热件4000加热卷烟时产生的热量。
[0037] 请参阅图5和图7。支撑部件2000包括支撑面2001和底座2002。底座2002为内部设有第三腔体2008的中空圆柱,为与主体部件1000配合连接,其圆周尺寸大小与主体部件1000圆周尺寸大小相同;支撑面2001为适配第一腔体底盘1004的外周低、内周高、中部凸起的倾斜面,其凸起的中部开有通孔,与底座2002同轴地连接后形成第二烟腔2003;支撑面
2001与底座2002连接形成第二腔体2004,第二腔体2004与底座2002的接触面上设有换气孔
2006;第二烟腔2003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底座2002接触,使整个支撑部件2000剖视图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烟腔2003的内壁将第二烟腔2003与第二腔体2004分隔开,第二烟腔2003与底座2002接触的面上设有出气口2007。抽吸时,气体依次流通第二通气孔2005、第二腔体
2004、换气孔2006,由出气口2007进入第二烟腔2003
[0038] 请参阅图6和图8。支撑面2001上周向地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2005,且相邻的二个第二通气孔2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实体段在与第二通气孔2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通气孔2005的面积。第二通气孔2005所在周向直径与第一通气孔1005在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的周向直径相同、相邻的二个第二通气孔2005和相邻的二个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的度距离相同、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设置的第一通气孔1005数量和支撑面2001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2005的数量相同,以使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连接时,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通过一定角度的转动可完整重合,使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完全贯通以连通第一腔体1003和第二腔体2004。
[0039] 请再次参阅图1,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通过第一腔体底盘1004和支撑面2001接触连接,而后置于烟具内部完成组装。优选地,主体部件1000外周、烟具内壁二者相接触的面设有螺纹结构,以便于主体部件1000相对于烟具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的重合面积调整吸阻。向内凹陷的第一腔体底盘1004与向外凸起的支撑面2001配合增大了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的接触面积,凹凸配合接触方式加大了接触连接的稳定性和整体装置的密封性,保证了从进气口1002进气的气体主要从第一通气孔
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连通形成的孔洞中流通,避免气体从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的接触面泄露。
[0040] 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连接后,第一烟腔1001和第二烟腔2003连通形成烟支容纳腔3000用以容纳烟制品,烟支容纳腔3000内部设有加热件4000用以加热烟制品。
[0041] 请再次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为分别在第一腔体底盘1004和支撑面2001的同一圆周直径上宽度、角度大小相同的通孔,第一腔体底盘1004上中心对称的设置有二个第一通气孔1005,支撑面2001上中心对称的设置有二个第二通气孔2005。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通过第一腔体底盘1004和支撑面2001接触连接后,通过旋转主体部件1000改变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连通的面积。
[0042] 完全贯通时,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完全重合,气体通过进气口1002进入第一腔体1003,经过完全重合的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进入第二腔体2004,此时进气量最大,吸阻最小。
[0043] 部分贯通时,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部分重合;第一通气孔1005一部分被二个相邻第二通气孔2005之间的实体段遮挡,相应地,第二通气孔2005上也有相同面积的一部分被二个相邻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的实体段遮挡;气体通过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部分重合贯通形成的孔洞进入第二腔体2004。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相邻的二个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实体段在与第一通气孔1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气孔1005的面积;相邻的二个第二通气孔2005之间间隔有一定宽度的实体段,且实体段在与第二通气孔2005同一周向上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通气孔2005的面积;存在一个转动角度,使二个相邻第二通气孔2005之间的实体段完全遮挡住第一通气孔1005,或者,二个相邻第一通气孔1005之间的实体段完全遮挡住第二通气孔2005;此时第一腔体1003和第二腔体2004被第一腔体底盘1004和支撑面2001隔开,进气量几乎为零,吸阻最大。但这种情况下人体抽吸体验不佳,在此描述仅仅是为了表达旋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吸阻最大的极限情况。
[0045] 请再次参阅图1,抽吸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002进入第一腔体1003,经过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重合形成的孔洞进入第二腔体2004,并通过换气孔2006进入第三腔体2008,由出气口2007进入到烟支容纳腔3000内;使用者通过手动转动主体部件1000调整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贯通大小以调整吸阻。
[0046] 同时,外部空气经进气口1002进入与烟支容纳腔3000相邻的第一腔体1003,带走位于烟支容纳腔3000内加热件4000加热卷烟产生的热量,而后经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进入第二腔体2004进行二次换热,再由换气孔2006进入第三腔体2008内,最后由出气口2007进入到烟支容纳腔3000;外部空气依次流经第一腔体1003、第二腔体2004和第三腔体2008,并在流动过程中加快烟支容纳腔3000外壁散热,使热量沿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周向向外扩散,有效降低加热件4000加热卷烟后烟具的内部温度;同样的,由于加长了外部空气的流通路径,在流经第一腔体1003、第二腔体2004时由于导热而升温的外部空气在进入烟支容纳腔3000前,进入到第三腔体2008内降温散热,由于路径加长、散热时间加长、散热量变多,有效地降低了外部空气进入烟支容纳腔3000时的温度,从而解决抽吸时烟气温度过高的问题。
[0047] 下表为某一结构尺寸下的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通过手动旋转烟支容纳腔3000不同角度的综合吸阻数据:
[0048]
[0049] 请参与图9。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还包括转动部件5000;转动部件5000与底座2002固定连接,转动部件5000在外接电机的驱动下绕支撑部件2000的中心轴,从而驱动与其固接的底座2002自转,使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贯通大小发生改变。
[0050] 本实施例中,转动部件5000为由中部圆形板件沿径向向外延伸出若干支撑杆的结构,支撑杆与底座2002固接,并使转动部件5000中部的圆形板件中心和底座2002的中心重合,固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或者焊接。底座200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任意二个相邻的出气口2007件的实体部分,压力传感器外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驱动转动部件5000的外接电机,使电机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驱动转动部件5000、以及与转动部件5000固接的支撑部件2000相对于主体部件1000转动。
[0051] 器具预热完成后,电机带动转动部件5000进行旋转,通过外部的控制开关选择HCI深度抽吸或ISO抽吸标准下综合吸阻的自动调节模式。HCI抽吸标准下:开度调整为50±10%(范围),其后每间隔30s,开度自动调整为60±10%、75±10%、60±10%、50±10%、40±10%、35±10%、30±10%,其后保证开度不变至器具结束加热前10s调整为80‑100%至加热结束。
[0052] ISO抽吸标准下:开度调整为45±15%,其后每间隔1min,开度自动调整为60±15%、80±10%、50±15%,其后保证开度不变至器具结束加热前10s调整为80‑100%至加热结束。
[0053] 在抽吸过程中,每次抽吸时的吸阻都不相同。控制电路根据ISO或HCI深度抽吸的参数指标,由外接电机每间隔一段时间自动调整转动部件5000,以调节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贯通大小,继而通过调整吸阻来保持抽吸过程中整体吸阻的一致性,增强加热卷烟的抽吸均匀性。
[0054] 具体的实现方式是,抽吸时,主体部件1000固定不动,气体通过进气口1002进入第一腔体1003,依次通过第一通气孔1005、第二通气孔、换气孔2006和出气口2007进入到烟支容纳腔内;位于出气口2007间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到本次抽吸时的吸阻,反馈信息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输出,使支撑部件2000相对于主体部件1000做一定角度的转动,调节第一通气孔1005和第二通气孔2005贯通大小以调整吸阻,使下一次抽吸吸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抽吸过程中整体吸阻的一致性。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功能的控制电路是本领域公知技术。
[0055] 下表为某一结构尺寸下的主体部件1000和支撑部件2000选择HCI深度抽吸标准的吸阻调节模式下综合吸阻数据:
[0056]
[0057]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9]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他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本文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006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