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

申请号 CN201910017380.2 申请日 2019-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9430941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张劭辰; 发明人 张劭辰; 张宜容;
摘要 本 发明 实施例 公开了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其包括下部套筒、收集管、底帽、 变形 夹具、顶帽和上部套筒;所述下部套筒包括第一 套管 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管顶部的第二套管;所述收集管嵌置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且所述底帽安装于第一套管的底部并将所述收集管固定;所述变形夹具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部,所述变形夹具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的所述上部套筒套设于所述变形夹具的外侧并与所述下部套筒卡接。本发明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可以有效收集香烟灰或香烟头,从而能够很好地避免吸烟所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烟灰收集装置包括下部套筒(1)、收集管(2)、底帽(3)、变形夹具(4)、顶帽(5)和上部套筒(6);
所述下部套筒(1)包括第一套管(101)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管(101)顶部的第二套管(102),且所述第一套管(10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管(102)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管(101)与所述第二套管(102)的连接处形成平台(103);
所述收集管(2)的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透气孔(201),所述第一套管(10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201)对应的第二透气孔(1011),所述收集管(2)嵌置于所述第一套管(101)的内侧,且所述底帽(3)安装于第一套管(101)的底部并将所述收集管(2)固定;
所述变形夹具(4)为筒状结构,多个呈弧形的伸缩爪(401)固定于所述变形夹具(4)的侧壁上部并沿所述变形夹具(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套管(10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部(1021),相邻所述第一凸部(102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22),且所述伸缩爪(401)与所述第二套管(102)的第一凸部(10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变形夹具(4)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102)的外侧,且多个伸缩爪(401)均对应抵压所述第一凸部(1021)的外表面,所述变形夹具(4)的侧壁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卡接部(402),且所述上部套筒(6)的侧壁设置与所述定位卡接部(402)对应的卡接槽(601);
中部形成容纳腔的所述顶帽(5)内侧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凸部(501),且相邻所述第二凸部(50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02),所述顶帽(5)卡接于所述第二套管(102)的顶部,且所述第二凸部(501)嵌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022)中,所述第一凸部(102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502)内,且所述第一凸部(1021)的顶部与第二凹槽(502)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
顶部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的所述上部套筒(6)套设于所述变形夹具(4)的外侧并与所述下部套筒(1)卡接,且所述卡接槽(601)对应卡接于所述定位卡接部(402),所述顶帽(5)位于所述上部套筒(6)的内侧顶部;
推动所述定位卡接部(402)使所述变形夹具(4)向上移动,多个所述伸缩爪(401)均由第一凸部(1021)和第二凹槽(502)之间的间隙收缩进入所述顶帽(5)的容纳腔内并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香烟进行夹持;
所述变形夹具(4)向下移动,多个所述伸缩爪(401)均在第一凸部(1021)的抵压下展开;
所述上部套筒(6)的顶部内周设置有环形盖板(602),所述环形盖板(602)的中部形成通孔,所述顶帽(5)固定于所述环形盖板(602)的底部;
所述第二凹槽(502)为与所述伸缩爪(401)配合的弧形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2)的底面为弧面,所述底帽(3)设置有与所述收集管(2)的底面配合的弧面槽,所述收集管(2)的底面嵌置于所述底帽(3)的弧面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烟灰收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气孔(10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2)设置有两个呈长条状的所述第一透气孔(201),且两个所述第一透气孔(2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管(101)的侧壁开设两个呈长条状的所述第二透气孔(1011),且每个所述第二透气孔(1011)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气孔(201)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爪(401)的数量为2‑6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爪(401)的数量为4个。

说明书全文

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烟灰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在家或外出旅游开车时,经常会准备个烟灰烟头收纳工具,以达到干净整洁且安全熄灭烟头的目的。
[0003] 目前的烟灰烟头收纳工具一般由罐体制成,罐内用于收纳烟灰烟头。虽然该烟灰烟头收纳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易,但是隐患却非常高,燃烧的烟头必须对准罐口才可保障烟灰不乱飘落,所以在有些情况下香烟灰的收集操作非常不便。并且,目前的烟灰烟头收纳工具随身携带不方便,这导致吸烟者为图方便而随地乱扔烟头,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结果。
[0004] 人们在吸烟时一旦遇到,烟灰就会被风吹的到处都是,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清洁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特别是乘客在行驶的车厢中吸烟时,需要打开窗户透风,烟头上的烟灰以及烟灰烟头收纳工具内的烟灰烟头会被风吹散,不仅污染车内环境卫生,而且烟灰的火星易引燃车内的物品,极其不安全;有些乘客会图干净便利会直接把烟头往车窗外丢,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0005] 另外,现在年轻人还有在床上吸烟的习惯,倘若烟灰中含有未燃尽的烟叶,不能很好的被收纳而掉入被子或其他可燃物中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在易燃易爆物较多的环境中如果不妥善处理烟头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烟灰收纳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香烟在燃烧的过程中香烟灰的收集难度较高,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其包括下部套筒、收集管、底帽、变形夹具、顶帽和上部套筒;
[0008] 所述下部套筒包括第一套管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管顶部的第二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的连接处形成平台;
[0009] 所述收集管的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对应的第二透气孔,所述收集管嵌置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且所述底帽安装于第一套管的底部并将所述收集管固定;
[0010] 所述变形夹具为筒状结构,多个呈弧形的伸缩爪固定于所述变形夹具的侧壁上部并沿所述变形夹具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部,相邻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且所述伸缩爪与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变形夹具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且多个伸缩爪均对应抵压所述第一凸部的外表面,所述变形夹具的侧壁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卡接部,且所述上部套筒的侧壁设置与所述定位卡接部对应的卡接槽;
[0011] 中部形成容纳腔的所述顶帽内侧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凸部,且相邻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顶帽卡接于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且所述第二凸部嵌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凸部的顶部与第二凹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
[0012] 顶部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的所述上部套筒套设于所述变形夹具的外侧并与所述下部套筒卡接,且所述卡接槽对应卡接于所述定位卡接部,所述顶帽位于所述上部套筒的内侧顶部;
[0013] 推动所述定位卡接部使所述变形夹具向上移动,多个所述伸缩爪均由第一凸部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收缩进入所述顶帽的容纳腔内并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香烟进行夹持;
[0014] 所述变形夹具向下移动,多个所述伸缩爪均在第一凸部的抵压下展开。
[0015]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的底面为弧面,所述底帽设置有与所述收集管的底面配合的弧面槽,所述收集管的底面嵌置于所述底帽的弧面槽内。
[0016] 优选地,所述香烟灰收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气孔。
[0017]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设置有两个呈长条状的所述第一透气孔,且两个所述第一透气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开设两个呈长条状的所述第二透气孔,且每个所述第二透气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外侧。
[0018] 优选地,所述伸缩爪的数量为2‑6个。
[0019] 优选地,所述伸缩爪的数量为4个。
[0020] 优选地,所述上部套筒的顶部内周设置有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的中部形成通孔,所述顶帽固定于所述环形盖板的底部。
[0021]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为与所述伸缩爪配合的弧形槽。
[0022]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其包括下部套筒、收集管、底帽、变形夹具、顶帽、和上部套筒。其中,通过改变变形夹具的位置可以实现对位于容纳腔内的香烟进行夹持和放开。
[0024] 当用户吸烟时,香烟点燃后被变形夹具夹持,香烟燃烧后的香烟灰直接散落至收集管内;当用户吸烟结束后,移动变形夹具,伸缩爪放开烟头,烟头落入收集管中,这使得该香烟灰收集装置对香烟灰和烟头进行收集,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有效地杜绝了吸烟者吸烟过程中的各种隐患。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伸缩爪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伸缩爪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伸缩爪收缩时上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顶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下部套筒,101‑第一套管,1011‑第二透气孔,102‑第二套管,1021‑第一凸部,1022‑第一凹槽,103‑平台,2‑收集管,201第一透气孔,3‑底帽,4‑变形夹具,401‑伸缩爪,402‑定位卡接部,5‑顶帽,501‑第二凸部,502‑第二凹槽,6‑上部套筒,601‑卡接槽,602‑环形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3] 须知,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烟灰收集装置,其包括下部套筒1、收集管2、底帽3、变形夹具4、顶帽5和上部套筒6。
[0036] 具体地,下部套筒1包括第一套管101和位于第一套管101顶部的第二套管102,且第一套管101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管102的内径,第一套管101与第二套管102的连接处形成平台10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管101和第二套管102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吸烟者吸烟时,点燃的烟支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
[0037] 进一步具体地,收集管2的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透气孔201,第一套管101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透气孔201对应的第二透气孔1011,收集管2嵌置于第一套管101的内侧,且底帽3安装于第一套管101的底部并将收集管2固定。点燃的烟支在收集管2内燃烧,香烟灰不会随风飘散而是直接散落至收集管2的底部。
[0038] 优选地,香烟灰收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过滤网安装于第二透气孔1011。过滤网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香烟灰飘散,从而使得香烟灰被收集在收集管2中。
[0039] 进一步优选地,收集管2设置有两个呈长条状的第一透气孔201,且两个第一透气孔201相对设置,第一套管101的侧壁开设两个呈长条状的第二透气孔1011,且每个第二透气孔1011对应设置于第一透气孔201的外侧。长条状的第一透气孔201和第二透气孔1011保证了收集管2上部的空气流通,从而使得燃烧的烟支在收集管2中能够更充分的燃烧。需要强调的是,两个第二透气孔1011之间的第一套管101的侧壁可以均匀开设多个第二透气孔1011,这很好地保证了第一套管101的透气效果。
[004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透气孔201可以但不限于由多个均匀分布的下圆孔组成。
[0041] 需要说明的是,收集管2由第一套管101的底部的开口处安装于第一套管101的内部,第一套管101与第二套管102之间的平台103对第一套管101进行限位,然后底帽3安装于第一套管101的底部并将收集管2固定。当收集管2内的香烟灰或者烟头需要清理时,只需要打开底帽3取出收集管2即可,这使得香烟灰和烟头的收集和清理工作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0042] 优选地,收集管2的底面为弧面,底帽3设置有与收集管2的底面配合的弧面槽,收集管2的底面嵌置于底帽3的弧面槽内,这使得收集管2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单和方便。
[0043]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变形夹具4为筒状结构,多个呈弧形的伸缩爪401固定于变形夹具4的侧壁上部并沿变形夹具4的周向均匀分布。随着伸缩爪401的伸缩与展开,伸缩爪401可以对烟支进行夹持或放开;第二套管10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部1021,相邻第一凸部102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22,且伸缩爪401与第二套管102的第一凸部1021一一对应设置,变形夹具4套设于第二套管102的外侧,且多个伸缩爪401均对应抵压第一凸部102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凸部1021用于对伸缩爪401进行支撑;变形夹具4的侧壁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卡接部402,且上部套筒6的侧壁设置与定位卡接部402对应的卡接槽601。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卡接部402用于对变形夹具4进行限位。当伸缩爪401完全展开时,伸缩爪401均对应抵压第一凸部1021的外表面,此时,定位卡接部402卡接于平台103从而限制变形夹具4继续向下移动。
[0044] 优选地,伸缩爪401的数量为2‑6个,这使得伸缩爪401对烟支的固定效果较好。
[0045] 进一步优选地,伸缩爪401的数量为4个,这进一步使得伸缩爪401对烟支进行有效固定。
[0046] 如图6所示,图6为顶帽5的细节结构图。具体地,中部形成容纳腔的顶帽5内侧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凸部501,且相邻第二凸部50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02,顶帽5卡接于第二套管102的顶部,且第二凸部501嵌置于第一凹槽1022中,第一凸部1021位于第二凹槽502内,且第一凸部1021的顶部与第二凹槽502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其中,间隙使得伸缩爪401收缩进入顶帽5的容纳腔内夹持烟支,亦能使得伸缩爪401伸展放开烟支,从而使得烟头能够落入收集管2内。
[0047]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顶部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的上部套筒6套设于变形夹具4的外侧并与下部套筒1卡接,且卡接槽601对应卡接于定位卡接部402,顶帽5位于上部套筒6的内侧顶部。需要说明的是,当伸缩爪401为完全伸展状态时,定位卡接部402的顶部与卡接槽60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用于保证变形夹具4的上下移动;而当伸缩爪401为完全收缩状态时,定位卡接部402的顶部与卡接槽601的顶部接触,卡接槽601用于限制变形夹具4继续上移。
[0048] 优选地,上部套筒6的顶部内周设置有环形盖板602,环形盖板602的中部形成通孔,顶帽5固定于环形盖板602的底部。环形盖板602对顶帽5的位置进行准确的限位,并保证了顶帽5与第二套管102卡接紧固。
[0049] 优选地,第二凹槽502为与伸缩爪401配合的弧形槽,弧形槽使得伸缩爪401的由第二凹槽502和第一凸部1021之间的间隙收缩进入或者伸张移出顶帽5的容纳腔的操作更加的方便。
[0050]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介绍:
[0051] 首先,将香烟点燃;然后,将点燃的香烟由顶帽5的通孔依次伸入顶帽5的容纳腔内、第一套管101内、第二套管102内;其次,推动定位卡接部402使变形夹具4向上移动,多个伸缩爪401均由第一凸部1021和第二凹槽502之间的间隙收缩进入顶帽5的容纳腔内并对位于容纳腔内的香烟进行夹持,此时,吸烟者在吸烟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弹烟灰,香烟灰直接落入收集管2中,这使得吸烟者的吸烟操作更加的简单;当吸烟结束后,推动定位卡接部402使变形夹具4向下移动,多个伸缩爪401均在第一凸部1021的抵压下展开,此时,烟头直接落入收集管2中;最后,变形夹具4上移并使伸缩爪401收缩封闭顶帽5的容纳腔,从而很好的保护收集管2中的香烟灰和烟头散落。
[0052] 本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0053] 1、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烟灰和烟头进行收纳,其很好地保证了吸烟者周围环境的整洁,而且,香烟燃烧过程均在收集管2中进行,收集管2仅留有极小的透气孔,香烟燃烧过程中的烟灰和烟头不会跑出内燃烧室
[0054] 2、吸烟过程更安全。燃烧过程中的烟头是高温明火,收集管2和第一套管101能够很好地将烟头与外界隔开,可有效避免接触烫伤的隐患。
[0055] 3、吸烟过程更方便。香烟进入香烟灰收集装置中,其燃烧部分是在收集管2中进行的,过滤部分是留在外面,变形夹具4夹住香烟过滤部分以固定香烟。因香烟在收集管2中进行燃烧,使用过程中烟灰直接被收集管2收集,吸烟者无需弹烟灰,这更加方便吸烟者的吸烟操作。香烟抽完后,下拉变形夹具4,伸缩爪401展开,烟头掉入收集管2,最后,变形夹具4上移并使得伸缩爪401收缩封闭夹烟口,此时,收集管2的底部为密封缺状态,所以香烟会缺氧熄灭。当需要倒出收集管2中的香烟灰和烟头时,下拉变形夹具4,伸缩爪401展开,夹烟口打开烟灰烟头即可,这使得香烟灰和烟头的收集工作操作极其简单。需要说明的是,夹烟口由伸缩爪401形成于顶帽5的容纳腔内。
[0056] 4、有益环境保护。香烟灰收集装置可重复使用,收集管2与变形夹具4的包裹可有效抑制乱丢烟头随地弹烟灰的现象。
[0057]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香烟灰收集装置,通过改变变形夹具4的位置可以实现对位于容纳腔内的香烟进行夹持和放开。当用户吸烟时,香烟点燃后被变形夹具4夹持,香烟燃烧后的香烟灰直接散落至收集管2内;当用户吸烟结束后,移动变形夹具4,伸缩爪401放开烟头,烟头落入收集管2中,这使得该香烟灰收集装置对香烟灰和烟头进行收集,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有效地杜绝了吸烟者吸烟过程中的各种隐患。
[0058]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