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528360.4 申请日 2023-11-16 公开(公告)号 CN117360991A 公开(公告)日 2024-01-09
申请人 厦门市俊融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智君; 庄耀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密封类垃圾和外形较硬的垃圾进行压缩的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包括有 外壳 和内筒,外壳内部连接有内筒,内筒内壁开有L形滑槽;压盖,内筒内部的L形滑槽上滑动式连接有压盖;移动 块 ,压盖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块;排 水 管,内筒内底部连通有 排水管 。本发明通过启动电动 推杆 ,能够带动扎板往内侧移动将内筒内部密封类垃圾扎破,便于后续垃圾压缩处理,转杆转动带动桨叶上下移动,使得桨叶带动外形较硬较大的垃圾往上移动,使得小型垃圾往下掉落,如此,在压缩时,能够减少垃圾之间的空隙,使得垃圾压缩的更加紧实,提高垃圾的压缩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外壳(1)和内筒(2),外壳(1)内部连接有内筒(2),内筒(2)内壁开有L形滑槽;
压盖(3),内筒(2)内部的L形滑槽上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缩的压盖(3);
移动(31),压盖(3)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块(31);
管(61),内筒(2)内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1),排水管(61)内部连接有滤网,排水管(61)后下侧穿过外壳(1)后下侧;
驱动组件,内筒(2)下部设有用于驱动压盖(3)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外壳(1)内底部连接,压盖(3)与驱动组件螺纹式连接;
排气机构(7),外壳(1)内底部与内筒(2)下部设有用于对密封类垃圾进行排气的排气机构(7),排气机构(7)往内侧移动将带气的垃圾扎破,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
分离机构(8),外壳(1)内下部与内筒(2)下部设有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顶部的分离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驱动组件包括有:
第一螺纹杆(4),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两个移动块(31)均与相近的第一螺纹杆(4)螺纹式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5),外壳(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顶部与左侧的第一螺纹杆(4)底部连接;
第一传动皮带(6),第一螺纹杆(4)下部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传动皮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排气机构(7)包括有:
电动推杆(73),外壳(1)内底部右侧通过支撑架安装有电动推杆(73),内筒(2)底部开有滑槽;
滑杆(72),内筒(2)底部的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72),电动推杆(73)的伸缩杆左侧与右侧的滑杆(72)右下侧连接;
扎板(71),内筒(2)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的扎板(71),内筒(2)下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扎板(71)均穿过内筒(2)下部的通孔;
摆杆(74),滑杆(72)均与扎板(71)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摆杆(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分离机构(8)包括有:
第二伺服电机(81),内筒(2)底部右前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1);
第二螺纹杆(83),外壳(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3),第二螺纹杆(83)穿过内筒(2)下部;
套筒(84),内筒(2)底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84),第二螺纹杆(83)穿过套筒(84);
第二传动皮带(82),第二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下侧与套筒(84)下部之间通过传动轮绕接有第二传动皮带(82);
转杆(85),套筒(84)内部滑动式连接有转杆(85),转杆(85)与第二螺纹杆(83)螺纹式连接;
桨叶(86),转杆(85)上部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上部的桨叶(86),桨叶(86)为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外壳(1)进行遮盖的密封机构(9),密封机构(9)包括有:
翻板(91),外壳(1)后上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外壳(1)进行遮盖的翻板(91),翻板(91)中间开有进料口;
盖板(92),翻板(91)底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盖住进料口的盖板(92);
第一扭弹簧(93),翻板(91)后侧套有第一扭力弹簧(93),第一扭力弹簧(93)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和翻板(91)连接;
第二扭力弹簧(95),盖板(92)后侧套有第二扭力弹簧(95),第二扭力弹簧(95)的两端分别与翻板(91)和盖板(92)连接;
顶杆(94),外壳(1)内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顶杆(94),顶杆(94)上部均与翻板(91)后侧转动式连接,顶杆(94)底部均与地面接触,用于抵住翻板(9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垃圾进行疏通的缓冲机构(10),缓冲机构(10)包括有:
缓冲杆(101),桨叶(86)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桨叶(86)进行防护的缓冲杆(101),缓冲杆(101)外侧均为斜面;
第一弹簧(102),缓冲杆(101)上均套有第一弹簧(102),第一弹簧(102)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杆(101)和桨叶(8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的顶出机构(11),顶出机构(11)包括有:
升降杆(111),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的升降杆(111);
压块(112),升降杆(111)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压块(112),压块(112)后侧均为斜面,压块(112)中部均开有斜槽,移动块(31)往下移动与压块(112)接触,挤压压块(112)往前移动;
限位柱(113),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柱(113),压块(112)上的斜槽往上移动与限位柱(113)接触,用于推动压块(112)往前移动;
第二弹簧(114),压块(112)内部前侧均套有第二弹簧(114),第二弹簧(114)的两端分别与压块(112)和升降杆(1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污水进行阻挡的阻挡机构(12),阻挡机构(12)包括有:
导向杆(123),内筒(2)内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123);
挡板(121),导向杆(12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挡住内筒(2)上的通孔的挡板(121),挡板(121)外侧均为斜面;
第三弹簧(122),导向杆(123)上均套有第三弹簧(122),第三弹簧(122)的两端分别与挡板(121)下部和导向杆(123)外侧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生活垃圾量日益增多,目前,人们在处理垃圾时,一般是通过垃圾车将垃圾运输至垃圾站进行集中处理,在对垃圾运输时,垃圾容易飞扬,影响城镇市容市貌。
[0003] 专利公开号为CN108715296A,公开了一种小型垃圾压缩垃圾桶,滑盖安装于带动杆组合侧面,带动杆组合安装于连接轴侧面,升降内室安装于滑盖下部,升降内室与滑盖连接,支撑室安装于升降内室下部,支撑室安装于带动杆组合侧面,提升桶与升降内室螺栓连接,丝杆丝母组合安装于提升桶下部,丝杆丝母组合与提升桶螺纹连接,大齿轮与丝杆丝母组合键连接,轴承安装于大齿轮下部,轴承与大齿轮连接,动固定座安装于轴承下部,动力组合安装于丝杆丝母组合侧面,动力组合与丝杆丝母组合连接。但该专利在压缩时,无法对密封类垃圾进行压缩,密封类垃圾内部容易存有气体,从而导致垃圾无法完全被压缩,并且直接对垃圾压缩,一些较硬且外形较大的垃圾在压缩时容易撑起一个小型空间,导致垃圾之间存在空隙,影响垃圾压缩效果。
[0004] 综上所述,需研发一种能够针对密封类垃圾和外形较硬的垃圾进行压缩的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密封类含有气体的垃圾和外形较硬的垃圾进行压缩,导致垃圾压缩效果较差的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密封类垃圾和外形较硬的垃圾进行压缩的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包括有:外壳和内筒,外壳内部连接有内筒,内筒内壁开有L形滑槽;
压盖,内筒内部的L形滑槽上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缩的压盖;
移动,压盖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块;
管,内筒内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内部连接有滤网,排水管后下侧穿过外
壳后下侧;
驱动组件,内筒下部设有用于驱动压盖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外壳内底部
连接,压盖与驱动组件螺纹式连接;
排气机构,外壳内底部与内筒下部设有用于对密封类垃圾进行排气的排气机构,
排气机构往内侧移动将带气的垃圾扎破,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
分离机构,外壳内下部与内筒下部设有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顶部的分离机
构。
[0007] 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螺纹杆,内筒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移动块均与相
近的第一螺纹杆螺纹式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外壳内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部与左侧的第一螺纹杆底部连接;
第一传动皮带,第一螺纹杆下部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传动皮带。
[0008] 可选地,排气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外壳内底部右侧通过支撑架安装有电动推杆,内筒底部开有滑槽;
滑杆,内筒底部的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左侧与右侧的滑
杆右下侧连接;
扎板,内筒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的扎板,内
筒下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扎板均穿过内筒下部的通孔;
摆杆,滑杆均与扎板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摆杆。
[0009] 可选地,分离机构包括有:第二伺服电机,内筒底部右前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
第二螺纹杆,外壳内底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穿过内筒下部;
套筒,内筒底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第二螺纹杆穿过套筒;
第二传动皮带,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下侧与套筒下部之间通过传动轮绕接有第
二传动皮带;
转杆,套筒内部滑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与第二螺纹杆螺纹式连接;
桨叶,转杆上部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上部的桨叶,桨
叶为倾斜设置。
[0010] 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外壳进行遮盖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有:翻板,外壳后上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外壳进行遮盖的翻板,翻板中间开有进料
口;
盖板,翻板底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盖住进料口的盖板;
第一扭力弹簧,翻板后侧套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
翻板连接;
第二扭力弹簧,盖板后侧套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翻板和
盖板连接;
顶杆,外壳内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顶杆,顶杆上部均与翻板后侧转动式连接,顶杆
底部均与地面接触,用于抵住翻板。
[0011] 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垃圾进行疏通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缓冲杆,桨叶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桨叶进行防护的缓冲杆,缓冲杆外侧均为
斜面;
第一弹簧,缓冲杆上均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杆和桨叶连接。
[0012] 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有:升降杆,内筒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的升降杆;
压块,升降杆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压块,压块后侧均为斜面,压块中部均开有斜
槽,移动块往下移动与压块接触,挤压压块往前移动;
限位柱,内筒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柱,压块上的斜槽往上移动与限位柱接
触,用于推动压块往前移动;
第二弹簧,压块内部前侧均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块和升降杆
连接。
[0013] 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污水进行阻挡的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有:导向杆,内筒内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
挡板,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挡住内筒上的通孔的挡板,挡板外侧均为斜
面;
第三弹簧,导向杆上均套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下部和导向杆
外侧连接。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至少一个优点:本发明通过启动电动推杆,能够带动扎板往内侧移动将内筒内部密封类垃圾扎破,从而能够便于后续垃圾压缩处理,转杆转动带动桨叶上下移动,使得桨叶带动外形较硬较大的垃圾往上移动,使得小型垃圾往下掉落,如此,在压缩时,能够尽可能减少垃圾之间的空隙,使得垃圾压缩的更加紧实,提高垃圾的压缩效果;通过顶杆抵住翻板,使得翻板能够实现自动开启和自动闭合,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翻板打开,并且能够防止翻板影响垃圾倾倒,并且翻板盖住外壳,能够避免异味散出;通过缓冲杆与垃圾接触,能够对桨叶进行保护,避免桨叶与轻微卡住的垃圾接触时,桨叶继续转动容易受损;通过移动块带动压块和升降杆往上移动,使得升降杆能够对压缩后的垃圾进行松动,便于后续将垃圾倒出;通过挡板往内侧移动,能够对内筒上的通孔进行遮挡,如此,能够避免污水从内筒上的通孔流出。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排气机构第一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的排气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的分离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的分离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发明的套筒和转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发明的密封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0为本发明的密封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1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2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3为本发明的顶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4为本发明的顶出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5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6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中的标记:1:外壳,2:内筒,3:压盖,31:移动块,4:第一螺纹杆,5: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传动皮带,61:排水管,7:排气机构,71:扎板,72:滑杆,73:电动推杆,74:摆杆,8:分离机构,81:第二伺服电机,82:第二传动皮带,83:第二螺纹杆,84:套筒,85:转杆,86:桨叶,9:密封机构,91:翻板,92:盖板,93:第一扭力弹簧,94:顶杆,95:第二扭力弹簧,10:缓冲机构,101:缓冲杆,102:第一弹簧,11:顶出机构,111:升降杆,112:压块,113:限位柱,114:
第二弹簧,12:阻挡机构,121:挡板,122:第三弹簧,123: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 实施例1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外壳1、内筒2、压盖3、排水管
61、移动块31、驱动组件、排气机构7和分离机构8,外壳1内部连接有内筒2,内筒2内壁开有L形滑槽,内筒2内部的L形滑槽上滑动式连接有压盖3,压盖3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缩,压盖3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移动块31,内筒2内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1,排水管61内部连接有四个滤网,排水管61后下侧穿过外壳1后下侧,内筒2下部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盖3移动,驱动组件与外壳1内底部连接,压盖3与驱动组件螺纹式连接,外壳1内底部与内筒2下部设有排气机构7,排气机构7用于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外壳1内下部与内筒2下部设有分离机构8,分离机构8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顶部,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伺服电机5和第一传动皮带6,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两个移动块31均与相近的第一螺纹杆4螺纹式连接,外壳1内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
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顶部与左侧的第一螺纹杆4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第一螺纹杆4下部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传动皮带6,排气机构7包括有扎板71、滑杆72、电动推杆73和摆杆74,外壳1内底部右侧通过支撑架安装有电动推杆73,内筒2底部开有滑槽,内筒
2底部的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杆72,电动推杆73的伸缩杆左侧与右侧的滑杆72右下侧连接,内筒2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扎板71,扎板71用于对带气的垃圾进行排气,两个滑杆72位于两个扎板71之间,内筒2下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两个扎板71均穿过内筒
2下部的通孔,两个滑杆72均与两个扎板71下部之间铰接有摆杆74,分离机构8包括有第二伺服电机81、第二传动皮带82、第二螺纹杆83、套筒84、转杆85和桨叶86,内筒2底部右前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1,外壳1内底部固接有第二螺纹杆83,第二螺纹杆83穿过内筒2下部,内筒2底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84,第二螺纹杆83穿过套筒84,第二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下侧与套筒84下部之间通过传动轮绕接有第二传动皮带82,套筒84内部滑动式连接有转杆85,转杆85与第二螺纹杆83螺纹式连接,转杆85上部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六个桨叶86,桨叶86用于将较大的垃圾推至垃圾上部,桨叶86为倾斜设置。
[0034] 使用时,将本设备放在小区的垃圾站点,再将排水管61与下水道连通,人们扔垃圾时,压盖3为打开状态,直接将垃圾扔入内筒2内即可,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内筒2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时,启动电动推杆73,电动推杆73的伸缩杆收缩,带动右侧的滑杆72往右移动,滑杆72通过摆杆74带动扎板71往内侧移动,使得扎板71先将内筒2内部含有气体的垃圾扎破,便于后续压缩,再控制电动推杆73的伸缩杆伸长,推动右侧的滑杆72往左移动复位,从而通过摆杆74带动扎板71往外侧移动复位,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1,第二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82带动套筒84转动,从而带动转杆85和桨叶86转动,在第二螺纹杆83的作用下,使得转杆85带动桨叶86往上转动,使得桨叶86将垃圾内较大的垃圾拨动至垃圾上部,使得较小的垃圾落至内筒2底部,如此,在后续压缩时,能够提高压缩效果,避免较大的垃圾在压缩时容易存在空隙,从而影响压缩效果,拨动完毕后,控制第二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反转,使得转杆85带动桨叶86往下转动复位,由于桨叶86为倾斜设置,因此,转杆85和桨叶86不会因垃圾限位而无法往下移动,随后关闭第二伺服电机81,启动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左侧的第一螺纹杆4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带动右侧的第一螺纹杆4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31往下移动,移动块31带动压盖3往前下侧转动,使得压盖3盖住内筒2,随着压盖3逐渐往下移动,压盖3能够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出的废液通过排水管61排放至下水道内,在排水管61内的滤网作用下,能够避免垃圾通过排水管61排出,压缩完毕后,控制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反转,从而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带动第一螺纹杆4反转,进而带动移动块31和压盖3往上移动复位,在内筒2内壁的L形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压盖3在移动至内筒2的L形滑槽上部后,移动块31继续往上移动,带动压盖3往上转动打开,随后关闭第一伺服电机5和电动推杆73,再将排水管61与下水道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借助垃圾车将外壳1、内筒2和压盖3等部件抬起,从而能够将内筒2内部压缩后的垃圾倒入垃圾车内,如此,对垃圾进行压缩,能够提高垃圾车收集垃圾的量,提高垃圾收集效率,并且污水被挤压至下水道内部,能够避免垃圾车在运送垃圾时,污水会流至公路上,从而影响环境和市容,垃圾车将外壳1、内筒2和压盖3等部件放下后,工作人员再将排水管61与下水道连接即可。
[0035]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密封机构9,密封机构9用于对外壳1进行遮盖,密封机构9包括有翻板91、盖板92、第一扭力弹簧93、顶杆94和第二扭力弹簧95,外壳1后上侧铰接有翻板91,翻板91用于对外壳1进行遮盖,翻板91中间开有进料口,翻板91底部后侧铰接有盖板92,盖板92用于盖住进料口,翻板91后侧套有第一扭力弹簧93,第一扭力弹簧93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和翻板91连接,盖板92后侧套有第二扭力弹簧95,第二扭力弹簧95的两端分别与翻板91和盖板92连接,外壳1内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两个顶杆94,两个顶杆94上部均与翻板91后侧铰接。初始时,外壳1放置在地面,顶杆94顶住翻板91,第一扭力弹簧93为形变状态,当垃圾车将外壳1抬起时,顶杆94与地面分离,第一扭力弹簧93复位,带动翻板91和盖板92往后转动打开,便于内筒2内的垃圾倾倒,当垃圾车将外壳1放置到地面后,顶杆94底部与地面接触,带动顶杆94往上移动复位,顶杆94推动翻板
91和盖板92往前转动复位,使得翻板91盖住外壳1,如此,能够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散出,人们扔垃圾时,手动按压盖3板往下移动,第二扭力弹簧95形变,随后再松开盖板92,第二扭力弹簧95复位,带动盖板92自动复位,如此,能够对外壳1进行闭合,并且垃圾车对内筒2内的垃圾进行倾倒处理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翻板91打开,并且能够防止翻板91影响垃圾倾倒。
[0036] 如图3、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0,缓冲机构10用于对垃圾进行疏通,缓冲机构10包括有缓冲杆101和第一弹簧102,六个桨叶86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缓冲杆101,缓冲杆101用于对桨叶86进行防护,缓冲杆101外侧均为斜面,十二缓冲杆101上均套有两个第一弹簧102,第一弹簧102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杆101和桨叶86连接。当桨叶86转动时,带动缓冲杆101转动,当缓冲杆101转动至与轻微卡住的垃圾接触时,缓冲杆101会被压缩至往内侧移动,第一弹簧102进行适应性形变,由于缓冲杆101外侧为斜面,因此,能够对垃圾进行导向,使垃圾顺着缓冲杆101一起移动,从而能够对垃圾进行疏通,便于后续压缩,并且能够避免桨叶86被损坏。
[0037] 如图2、图3、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顶出机构11,顶出机构11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顶出机构11包括有升降杆111、压块112、限位柱113和第二弹簧114,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111,升降杆111用于推动压缩后的垃圾,两个升降杆111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压块112,两个压块112后侧均为斜面,两个压块112中部均开有斜槽,内筒2下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限位柱113,压块112上的斜槽往上移动与限位柱113接触,两个压块112内部前侧均套有第二弹簧114,第二弹簧114的两端分别与压块112和升降杆111连接。当移动块31往下移动至与压块112接触时,挤压压块112往前移动,第二弹簧114被压缩,当移动块31往下移动至越过压块112时,第二弹簧114复位,带动压块112往后移动复位,使得压块112对移动块31进行限位,当移动块31往上移动复位时,带动压块112往上移动,压块112带动升降杆111往上移动,使得升降杆111顶动压缩后的垃圾,如此,能够使压缩后的垃圾松动,便于后续将垃圾倒出,当压块112带动斜槽往上移动至与限位柱113接触时,在压块112上的斜槽的作用下,使得压块112自动往前移动不再对移动块31限位,第二弹簧114被压缩,移动块31继续往上移动复位,升降杆111自动往下移动复位,带动压块112往下移动复位与限位柱113分离,第二弹簧114复位,带动压块112往后移动复位。
[0038] 如图3、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阻挡机构12,阻挡机构12用于对污水进行阻挡,阻挡机构12包括有挡板121、第三弹簧122和导向杆123,内筒2内底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四个导向杆123,八个导向杆12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挡板121,挡板121用于挡住内筒2上的通孔,挡板121外侧均为斜面,八个导向杆123上均套有两个第三弹簧122,第三弹簧122的两端分别与挡板121下部和导向杆123外侧连接。当扎板71往内侧移动时,由于挡板121外侧均为斜面,因此,扎板71往内侧移动挤压挡板121往外侧移动打开,第三弹簧122被压缩,使得挡板121不再挡住内筒2上的通孔,当扎板71往外侧移动复位时,第三弹簧122复位,带动挡板121往内侧移动复位挡住内筒2上的通孔,如此,在压盖3对垃圾进行压缩时,能够避免污水从内筒2上的通孔流出,从而在倾倒垃圾时,使得污水流至垃圾车内。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