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

申请号 CN201910075785.1 申请日 2019-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9625580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5
申请人 李红彪; 发明人 李红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包括容器,容器口部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连接有外盖,底座与外盖之间分别设有可错开封闭或对齐相通的出液嘴和出液口,底座下端连通有伸入容器内的储液 套管 ,储液套管下端连接有向容器底部延伸的吸管,储液套管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口部延伸的进液管,进液管下端与吸管上端连通,位于储液套管下端部设有可使得储液套管内腔与容器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动回流孔可以旋转地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会错开闭合;动回流孔也可以沿上下运动而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会错开闭合,因此,当人们 挤压 进入储液套管内的溶液过多时,通过回流结构即可进行调整,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为软袋体,所述容器(100)口部连接有上下开口的底座(200),所述底座(200)上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底座(200)与外盖(300)之间分别设有可错开封闭或对齐相通的出液嘴(201)和出液口(301),所述底座(200)下端开口相对固定连通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400),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的动出液管段(602)和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的定出液管段(403),所述定出液管段(403)套接在动出液管段(602)外侧且动出液管段(602)可相对定出液管段(403)转动或上下移动,所述动出液管段(602)侧面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定出液管段(403)侧面设有定回流孔(402),所述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601)上下错开设置或设置在统一平面上,当进液管(600)相对吸管(500)上下移动或旋转时可使得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601)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00)上部设有用于驱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运动的驱动件(604),所述驱动件(604)为拉环或扳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00)上端侧面设有止转棱(605),相应地所述外盖(300)上端设有用于与止转棱角(605)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的止转凹孔(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
5.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为软袋体,所述容器(100)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容器(100)口部内相对固定连接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400),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
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部的流管(401),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侧面上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回流管(401)侧面设有当进液管(600)相对回流管(401)运动时可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的定回流孔(4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或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00)与吸管(500)为一体连接,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容器,尤其是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容器种类繁多,涉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可定量出液的容器,对于现有的定量出液容器,当人们发现所定的量过多时,则不能进行调整,因此存在使用不便的特点。
[0003]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该容器具有回流结构,当人们挤压容器使得过多的溶液进入储液套管内时,则通过回流结构将过多的溶液回流至容器内,调整至合适的定量后再关闭回流结构,因此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为软袋体,所述容器(100)口部连接有上下开口的底座(200),所述底座(200)上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底座(200)与外盖(300)之间分别设有可错开封闭或对齐相通的出液嘴(201)和出液口(301),所述底座(200)下端开口相对固定连通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400),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的动出液管段(602)和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的定出液管段(403),所述定出液管段(403)套接在动出液管段(602)外侧且动出液管段(602)可相对定出液管段(403)转动或上下移动,所述动出液管段(602)侧面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定出液管段(403)侧面设有定回流孔(402),所述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601)上下错开设置或设置在统一平面上,当进液管(600)相对吸管(500)上下移动或旋转时可使得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601)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
[0006]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进液管(600)上部设有用于驱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运动的驱动件(604),所述驱动件(604)为拉环或扳动
[0007]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进液管(600)上端侧面设有止转棱(605),相应地所述外盖(300)上端设有用于与止转棱角(605)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的止转凹孔(302)。
[0008]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
[0009]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为软袋体,所述容器(100)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容器(100)口部内相对固定连接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400),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
[0010] 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部的流管(401),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侧面上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回流管(401)侧面设有当进液管(600)相对回流管(401)运动时可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的定回流孔(402)。
[0011]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或上下运动。
[0012]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进液管(600)与吸管(500)为一体连接,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
[0013] 如上所述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回流结构包括动回流孔和定回流孔,根据需要动回流孔可以旋转地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会错开闭合;同时根据需要动回流孔可以沿上下运动而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会错开闭合,因此,当人们挤压进入储液套管内的溶液过多时,通过回流结构即可进行调整,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
[0015] 2、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使用的便利性,当人们需要直接倒取容器内的溶液时,人们可以作用直通出液控制盘,使得动直通出液口与定直通出液口对齐后,容器内的溶液则可以先进入储液套管内,之后从倒液直通孔流出,最后则从出液嘴倒出,
[0016] 3、为了便于作用进液管,使之运动,在进液管上端设置有驱动件,该驱动件可以是拉环或扳动块,通过拉环或扳动块可作用进液管相对储液套管转动会上下运行,
[0017] 4、同样地,为了便于驱动进液管相对储液套管转动,在外盖顶部与进液管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止转凹孔与止转棱角,需要驱动进液管转动时,将外盖从底座上摘下后,外盖顶部的止转凹孔套接在止转棱角上,转动外盖即可使得进液管相应转动。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之一;
[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之二;
[002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之一;
[002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之二;
[002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之三;
[002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视图之一;
[0026]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视图之二;
[0027]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剖视图之一;
[0028]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剖视图之二;
[0029]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剖视图之一;
[0030]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剖视图之二;
[0031]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剖视图;
[0032]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剖视图之一;
[0033]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剖视图之二;
[0034]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剖视图之三;
[0035]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剖视图;
[0036]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剖视图之一;
[0037]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剖视图之二;
[0038]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剖视图之一;
[0039]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剖视图之二;
[0040]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剖视图;
[0041]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剖视图之一;
[0042]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剖视图之二;
[0043]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剖视图之三;
[0044]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13中使用的进液管与直通出液控制盘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14使用前的剖视图;
[0046]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14打开上盖并用旋转塞驱动进液管转动以使得动回流孔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的剖视图;
[0047]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14打开上盖并用旋转塞驱动进液管转动以使得动回流孔与定回流孔错开封闭的剖视图;
[0048]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15进液管与吸管错开连接于储液套管的剖视图;
[0049]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16容器采用软袋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51] 本发明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容器100可以为软袋体或瓶体,所述容器100口部连接有上下开口的底座200,所述底座200上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底座200与外盖300之间分别设有可错开封闭或对齐相通的出液嘴201和出液口301,所述底座200下端开口相对固定连通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
400,所述储液套管400侧面或容器100对应的位置相应设有刻度标识,人们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量。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
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
[005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进液管600与吸管500为一体连接,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部的回流管401,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侧面上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回流管401侧面设有当进液管600相对回流管401运动时可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的定回流孔402。在进液管
600上端设有拉环,通过拉环即可作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转动,进而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对齐导通或错开闭合。
[005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2,如图3所示,即将实施例1中的拉环替换为扳动块,通过扳动块作用进液管相应转动。
[0054]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3,如图4‑6所示,所述进液管600与吸管500独立设计,所述吸管500上端延伸至储液套管400内,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吸管500侧面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进液管600下端侧面上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吸管500侧面设有当进液管600相对吸管500转动时与动回流孔601可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的定回流孔402。
[005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4,如图7‑8所示,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的动出液管段602和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的定出液管段403,所述定出液管段403套接在动出液管段602外侧且动出液管段602可相对定出液管段403转动或上下移动,所述动出液管段602侧面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定出液管段403侧面设有定回流孔402,所述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601上下错开设置,当进液管600相对吸管500上下移动时可使得定回流孔402与动回流孔
601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
[0056]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5,如图9‑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进液管上端的驱动件替换为止转棱角,相应地所述外盖底部设有与该止转棱角配合的止转凹孔,取下外盖后,通过止转棱角与止转凹孔的配合,即可使得进液管相应转动,进而使得动回流孔与定回流孔对齐导通或错开闭合。
[0057]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6,如图11‑12所示,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底部的定回流孔402,所述进液管600下端设有可密封挡住定回流孔402的环形挡板603,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向上移动时,定回流孔402则打开以进行回流,之后将进液管600向下运动,环形挡板603则可将定回流孔402堵住。
[005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7,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将进液管上端的拉环替换为扳动块,即通过扳动块带动进液管及环形挡板上下运动。
[0059]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8,如图14‑16所示,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且向下开口的动出液管段602和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且向下开口的定出液管段403,所述动出液管段602侧面设有动回流孔601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向上移动时可使得定回流孔402与定出液管段403下端口部连通。
[0060]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9,如图17所示,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底部的定回流孔402,所述进液管600下端设有可密封挡住定回流孔402的环形挡板603,所述环形挡板603上设有动回流孔601,且当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时,可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
[006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0,如图18‑19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动回流孔与定回流孔上下错开设置,且拉环通过连接薄片与底座连接,并与进液管上端固定连接,初始状态时,连接薄片将底座口部密封住,使用时,向上拉扯拉环,连接薄片则被局部裂,使得出液嘴与储液套管内连通,当进一步向上拉动拉环,进液管则相对储液套管运动,进而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对齐导通,故可进行回流。
[006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1,如图20‑2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底座口部设有连接薄片,连接薄片上设有拉环,且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使用时,先通过拉环将连接薄片撕掉,之后需要回流,则用旋转塞102抵在进液管上端口部相应转动,进液管则随之转动进而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对齐导通。
[006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2,如图22所示,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旋转塞102,使用时,通过筷子等插入进液管上端口部相应转动,进液管则随之转动进而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对齐导通。
[0064]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3,如图23‑25所示,所述进液管600上部设有直通出液控制盘606,如图26所示,所述直通出液控制盘606侧面与储液套管400内侧壁滑动密封接触,且所述直通出液控制盘606侧面设有动直通出液口607,相应地所述直通出液控制盘606顶面设有连通于容器100口部与储液套管400内腔的倒液直通孔608,所述储液套管400侧壁设有当直通出液控制盘606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或上下移动时可与动直通出液口607对齐导通或错开闭合的定直通出液口609。
[0065] 当人们需要直接倒取容器内的溶液时,人们可以作用直通出液控制盘,使得动直通出液口与定直通出液口对齐后,容器内的溶液则可以先进入储液套管内,之后从倒液直通孔流出,最后则从出液嘴倒出。
[0066]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4,如图27‑29和图31所示,本发明一种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包括上部开口的可挤压形变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外盖300,所述容器100口部内相对固定连接有伸入容器100内的储液套管400,储液套管400上或容器100对应的位置相应设置有容量刻度,所述储液套管400下端连接有向容器100底部延伸的吸管500,所述储液套管400内可活动地连接有向容器100口部延伸的进液管600,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与吸管500上端连通,所述可回流定量出液容器还包括位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且当进液管
600相对储液套管400活动时可使得储液套管400内腔与容器100内腔直接或间接连通或的回流结构。使用时,现将外盖300打开移除,然后相应挤捏容器100,容器100内的溶液则经过吸管500进入储液套管400内,当达到人们所需要的量时,则停止挤捏容器100,最后将储液套管400内的溶液直接倒出,使用完毕,将外盖再连接封住容器100口部。当人们挤捏的量超过需要时,人们则可以转动或上下拉动进液管600,使得回流结构开启而将储液套管400内过多的溶液回流至容器100内,之后回流定量后,再使回流结构关闭,因此,具有使用便捷及实用的特点。
[0067] 如图3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剖视图,其中容器采用软袋体。
[0068] 所述回流结构设在进液管600下端部与储液套管400下端部之间,所述回流结构包括设在储液套管400下端部的回流管401,所述进液管600下端侧面上设有动回流孔601,所述回流管401侧面设有当进液管600相对回流管401运动时可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的定回流孔402。
[0069] 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或上下运动。本发明实施例14采用的结构是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的方案,通过转动使得动回流孔601与定回流孔402相互错开闭合或对齐导通。
[0070] 根据设计需要,所述进液管600与吸管500可以单独设计或一体连接,当采用一体连接时,所述吸管500可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
[0071] 为便于驱动进液管600相对储液套管400转动以进行回流调节,在所述容器100口部通过连接带101连接有用于与进液管600上端口部配合以驱动进液管600转动的旋转塞102。
[007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5,如图30所示,进液管与吸管错开地与储液套管底部连接,且进液管可相对储液套管运动,进液管下端伸出储液套管底部,在进液管下端部设有片,回流时,多余的溶液进入进液管后则冲开该阀片而流回容器内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