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包和能够折叠的冷藏包

申请号 CN202110244202.0 申请日 2021-03-05 公开(公告)号 CN113800078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9
申请人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发明人 八木启之;
摘要 提供冷藏包和能够折叠的冷藏包,冷藏包的折叠容易,提高冷藏效果。简单且低成本进行各面的 隔热 部的成型且可靠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流出,提高冷藏效果。能够折叠的冷藏包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于包主体;及侧面隔热部,侧面隔热部在底面隔热部侧的端部具有折返部,折返部设置为冷藏包使用时 覆盖 底面隔热部的至少一部分。冷藏包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置于包主体;及侧面隔热部,冷藏包具备从侧面隔热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或形成于底面隔热部的台阶部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在冷藏包使用时增大侧面隔热部与底面隔热部的 接触 面积。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折叠的冷藏包,其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该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置于该包主体;以及侧面隔热部,
其特征在于,
该侧面隔热部在该底面隔热部侧的端部具有折返部,该折返部设置为在该冷藏包使用时覆盖该底面隔热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折返部具备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内部的内表面和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外部的外表面,并且与所述折返部的内表面相比,所述底面隔热部的被所述折返部覆盖的部分更靠近所述折返部的外表面,
在使用所述冷藏包时,所述折返部位于所述包主体的内部的所述底面隔热部的上方,所述折返部的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外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底面隔热部的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内部的内表面接触而使所述折返部从所述包主体的内部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形成于所述侧面隔热部的整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在所述侧面隔热部的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被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
8.一种冷藏包,其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该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置于该包主体;以及侧面隔热部,
其特征在于,
该冷藏包具备从该侧面隔热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和形成于该底面隔热部并且与该延伸部接触的台阶部,以增大该侧面隔热部与该底面隔热部的接触面积,所述台阶部设置为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侧部接触的侧面,并且在使用所述冷藏包时,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包主体的内部的所述底面隔热部的上方,所述延伸部的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外部的底面与所述底面隔热部的朝向所述包主体的内部的上表面接触而使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包主体的内部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形成于所述侧面隔热部的整周。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在所述侧面隔热部的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被切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设置为其侧面与所述侧面隔热部的侧部接触。

说明书全文

冷藏包和能够折叠的冷藏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冷藏或保温的状态搬运物品的冷藏包以及钓鱼或徒步等主要在室外使用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能够折叠的各种冷藏容器。作为这样的冷藏容器,已知例如在其内侧设置隔热材料,在折叠时,包括侧面和底面的隔热材料也能够折叠的结构。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冷藏容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折叠式冷藏容器:在柔软的袋体形成外壳壁,从而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容器,该容器能够对盖和主体进行开闭,在该容器的各外壳壁的袋体内插入刚性的板状的隔热材料,并且能够从该袋体取出该隔热材料的一部分。
[0004] 而且,以往,已知为了在冷藏或保温的状态下搬运食品、医药品等,在箱状的外罩敷满隔热材料而得到的冷藏箱。在这样的冷藏箱中,例如,存在在外罩的内侧设置左右、前后的隔热性内壁材料、隔热性内底材料、隔热性盖材料的结构。
[0005] 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冷藏箱。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构成冷却器主体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施加隔热材料的钓鱼用冷却器,该隔热材料以将发泡剂浸渍于将偏二氯乙烯作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而得到的基材作为材料。
[0006] 而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冷藏箱,该冷藏箱具备:外罩,其在上表面具有开口,并且由侧壁和底壁形成为箱状;板状的隔热性内壁材料,其与该侧壁相邻地配置;板状的隔热性内底材料,其载置于该底壁上;以及板状的隔热性盖材料,其封闭该开口,其中,该冷藏箱具备缘部件,该缘部件由接合片、成为平面的上表面部以及钩片构成,该接合片面向该侧壁而接合,该上表面部从该接合片的上端向该开口的内部延伸并与该盖材料抵接,该钩片从该上表面部向下方弯曲,以该上表面部沿该侧壁的上方的内周为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将该缘部件接合固定于该侧壁,将该隔热性内壁材料的上端面嵌合于由该接合片和该钩片形成的コ字状的空间,由此将该隔热性内壁材料接合固定于该侧壁,另一方面,将该隔热性盖材料载置于该上表面部,由此封闭该开口。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41072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2447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82777号公报
[0010] 然而,关于能够折叠的冷藏容器,在专利文献1的方式中,在折叠冷藏容器时,需要取出袋体内的各面的隔热材料,未必能够简单地进行折叠,而且,由于是会在各面的隔热材料之间产生间隙的结构,因此存在冷藏效果大幅降低的问题。
[0011] 而且,关于冷藏包,在专利文献2和3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即使使各面的隔热部密合,由于是内部的冷气从其间隙向隔热材料外漏出的结构,因此存在难以可靠地维持冷藏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各面的隔热部进行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冷藏效果得到改善,但不仅要花费用于一体成型的成本和工夫,还存在在取出隔热部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一体地整体进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冷藏包的折叠变得容易,并且提高冷藏效果。而且,另一个目的在于不仅能够更简单并且低成本地进行各面的隔热部的成型,而且可靠地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提高冷藏效果。本发明的除此以外的目的参照本说明书整体即可明确。
[0013]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构成为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该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置于该包主体;以及侧面隔热部,该侧面隔热部在该底面隔热部侧的端部具有折返部,该折返部设置为在该冷藏包使用时覆盖该底面隔热部的至少一部分。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构成为该折返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底面隔热部的端部。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构成为该折返部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该折返部形成于该侧面隔热部的整周。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该折返部在该侧面隔热部的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被切口。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该折返部设置为覆盖该底面隔热部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该折返部设置为覆盖该底面隔热部。
[0020] 接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构成为具备:包主体,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盖体,其安装于该包主体;底面隔热部,其设置于该包主体;以及侧面隔热部,该冷藏包具备从该侧面隔热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或形成于该底面隔热部的台阶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使得在该冷藏包使用时增大该侧面隔热部与该底面隔热部的接触面积。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设置为覆盖该底面隔热部的端部。
[002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
[002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构成为该延伸部形成于该侧面隔热部的整周。
[002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在该侧面隔热部的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的边界区域被切口。
[002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设置为覆盖该底面隔热部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
[002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设置为覆盖该底面隔热部。
[0027]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在设置有该延伸部和该台阶部的情况下,该台阶部设置为其侧面与该延伸部的侧部接触。
[0028]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在设置有该延伸部和该台阶部的情况下,该台阶部设置为与该延伸部的上部和该侧面隔热部的侧部接触。
[002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台阶部设置为其侧面与该侧面隔热部的侧部接触。
[003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能够使冷藏包的折叠变得容易,并且可靠地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能够提高冷藏效果。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不仅能够更简单并且低成本地进行各面的隔热部的成型,而且可靠地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能够提高冷藏效果。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图。
[0032]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图。
[0033] 图3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34] 图4a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35] 图4b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36] 图5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折叠进行说明的图。
[0037]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图。
[0038]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图。
[0039] 图8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0] 图9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1] 图10a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2] 图10b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3] 图1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4] 图12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5] 图13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隔热部进行说明的图。
[0046] 标号说明
[0047] 1: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0:冷藏包;19:第一侧面隔热部;20:第二侧面隔热部;21:第三侧面隔热部;22:第四侧面隔热部;23:包主体;24:底面部;25:侧面部;26:底面隔热部;
27:盖体;28:侧面隔热部;28a:侧部;29:粘扣带部;30:延伸部;30a:侧部;30b:上部;31:正面侧侧面;32:台阶部;32a:侧部;33:手持把手;34:底面隔热部的端部;35:背面侧侧面;37、
39:U字状把手;41:折返部;43、45:面粘扣带;47:把手抓握部;53:肩部带;54:两端部;55:肩抵靠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冷藏包的实施方式具体进行说明。对在多个附图中共同的构成要素在该多个附图中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各附图未必以准确的比例尺记载。
[0049] 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够折叠的冷藏包具有在外侧配置将PVC·PU·EVA涂布于尼龙、聚酯织布而得到的防布,并内置PE、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发泡材料,在内侧配置尼龙、聚酯布的、具有防水性的(或将该防水布面里外相反地使用的)包主体23,并形成为具有底面和侧面的箱状,将内部作为收纳部,在上部供收纳口开口。如后所述,包主体23的内表面的各面设置有收纳有隔热材料的隔热部作为侧面隔热部、底面隔热部。另外,隔热材料相对于包主体23的各面的安装考虑各种方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方式。
[0050] 覆盖包主体23的底面外周的粘扣带部沿该外周延伸设置,包主体23的底面经由由合成树脂片(例如,尼龙、聚酯织布等)构成的铰链部件(未图示)而连结,相对于该包主体23的底面,以能够绕该铰链部件旋转的方式进行开闭,在折叠冷藏包1时,该底面构成为能够与包主体23的外表面的侧部相邻地配置。而且,后述的盖体27也相同,构成为在折叠冷藏包1时,能够与包主体23的外表面的侧部相邻地配置。而且,包主体23由柔软的材料形成,以能够与隔热部一起折叠。
[0051] 由与包主体2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盖体27经由由合成树脂片构成的铰链部件(未图示)与收纳口的一侧(后述的背面侧侧面35)连结,在盖体27的周缘部,在使该盖体27覆盖收纳口时(收纳口被盖体27封闭时),覆盖包主体23的上部外周的粘扣带部29沿该外周延伸设置。在这里,盖体27的内表面设置有收纳有隔热材料的隔热部作为上表面隔热部。另外,隔热材料相对于盖体27的各面的安装考虑各种方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方式。
[0052] 在这里,该冷藏包1也可以具备一对两端部安装于该包主体23的手持把手33。例如,图1、图2所示,该手持把手33安装于包主体23的正面侧侧面31和背面侧侧面35的上部外周,但并不限于此。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手持把手33构成为一对U字状把手37、39。另外,关于该手持把手33的两U字状把手37、39,例如,在用手搬运冷藏包1时,也可以能够通过面粘扣带43、45被缝合而成的环状的把手抓握部47将中央部分成一束。
[0053] 而且,该冷藏包1也可以具备两端部安装于该包主体23的肩带(肩部带)53。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1、图2所示,该肩带53能够形成为由织布或合成树脂(成型品)、布料、皮革等构成的一根薄壁的带状的肩带53架设于包主体23的左右侧面49、51之间,从而该肩带53的两端部54能够通过缝合固定于左右侧面49、51。
[0054] 另外,在该冷藏包1中,该肩带53具有在将该冷藏包1置于地面并垂向下方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与地面接触的长度,而且,该肩带53的中央部分安装有具有肩带53的全长的大致1/3的尺寸(长度L)的板状的肩抵靠件55。省略除此之外的详情。
[0055] 接着,参照图2、图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构成为具备:包主体23,其具有底面部24和侧面部25;盖体27,其安装于该包主体23;底面隔热部26,其设置于该包主体23;以及侧面隔热部28,为了在该冷藏包使用时增大该侧面隔热部28与该底面隔热部26的接触面积,而具备从该侧面隔热部28延伸的折返部41。在这里,图3所示的折返部41与侧面隔热部28一起形成为大致板状,通过适当地对折返部41进行弯折,使其与底面隔热部
26接触。这在折叠冷藏包1时,能够使折返部41与侧面隔热部28大致平行,由此能够使折叠的冷藏包的厚度不会不必要地增大。
[0056]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通过设置折返部,能够使冷藏包的折叠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可靠的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可靠地提高冷藏效果。
[0057] 在这里,判明冷藏包的冷藏效果由来自载置有冷藏包的地面的热量的影响和冷气从冷藏包内的泄漏(尤其是冷气从底部附近的泄漏)这两个因素决定,为了降低前者的影响,能够使底部隔热部较厚地形成,但由于重量、尺寸的制约具有局限性,关于后者,判明有效地防止冷气从各自成型的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是重要的,本申请的发明者发现了其具体的方法。另外,侧面隔热部28能够在形成一个板状隔热部之后,通过弯折并适当地连结和粘接其两端部而形成。
[0058] 而且,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中,该折返部41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端部34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提高冷藏效果。
[005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中,该折返部41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这样,判明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通过进行试验,判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残率提高7%以上。
[0060] 而且,通过将折返部41的长度设为这样的范围,在折叠冷藏包1时,能够根据箱子的大小使折叠的时的大小紧凑化,由此能够降低折叠的难易度、折叠的状态的冷藏包的厚度。
[006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中,构成为该折返部41形成于该侧面隔热部28的整周。这样,能够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藏效果。
[0062] 接着,参照图4a、图4b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进行说明。如图4a、图4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中,该折返部41例如在该侧面隔热部28的第一侧面隔热部19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20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19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21的边界区域被切口。如图4a、图4b所示,这关于其他侧面隔热部也同样被切口。这样,防止折返部的重叠,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藏效果。
[006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中,该折返部41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6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中,该折返部41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65] 接着,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1被折叠的状态。如图所示,拉开盖体27和底面部24的各粘扣带29,从而进行开封。从该状态起,彼此分别弯曲270度,从而各表面与对置的侧面的外表面接触并重叠。接着,使侧面部49、51呈く字状使中央凹下去。接着,通过底面部24的内侧的带有面粘扣带的带(未图示)进行保持,这时通过取出肩带53,能够背到肩上。在这里,判明使盖体27和底面部24彼此分别打开,由此旋转以与对置的各侧面接触,从而能够使折叠更简单并且紧凑。
[0066] 这样,关于折返部41,在折叠冷藏包1时,能够使折返部41与侧面隔热部28大致平行,由此能够使折叠的冷藏包的厚度不会不必要地增大。
[0067]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能够折叠的冷藏包,通过设置折返部,能够使冷藏包的折叠变得容易,如上所述,并且能够可靠的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可靠地提高冷藏效果。
[0068] 参照图6、图7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具有在外侧配置将PVC·PU·EVA涂布于尼龙、聚酯织布而得到的防水布,并内置PE、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发泡材料,在内侧配置尼龙、聚酯布的、具有防水性的(或将该防水布面里外相反地使用的)包主体23,并形成为具有底面和侧面的箱状,将内部作为收纳部,在上部供收纳口开口。如后所述,包主体23的内表面的各面设置有收纳有隔热材料的隔热部作为侧面隔热部、底面隔热部。另外,隔热部相对于包主体23的各面的安装考虑各种方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方式。
[0069] 由与包主体2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盖体27经由由合成树脂片(例如,尼龙、聚酯织布等)构成的铰链部件(未图示)与收纳口的一侧(后述的背面侧侧面35)连结,在盖体27的周缘部,在使该盖体27覆盖收纳口时(收纳口被盖体27封闭时),覆盖包主体23的上部外周的粘扣带部29沿该外周延伸设置。在这里,盖体27的内表面设置有收纳有隔热材料的隔热部作为上表面隔热部。另外,隔热部相对于盖体27的安装考虑各种方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方式。
[0070] 冷藏包10也可以具备一对两端部安装于该包主体23的手持把手33。例如,如图6、图7所示,该手持把手33安装于包主体23的正面侧侧面31和背面侧侧面35的上部外周,但并不限于此。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手持把手33构成为一对U字状把手37、39。另外,关于该手持把手33的两U字状把手37、39,例如,在用手搬运冷藏包10时,也可以能够通过面粘扣带43、45被缝合而成的环状的把手抓握部47将中央部分捆成一束。
[0071] 而且,冷藏包10也可以具备两端部安装于该包主体23的肩带(肩部带)53。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6、7所示,该肩带53能够形成为由织布或合成树脂(成型品)、布料、皮革等构成的一根薄壁的带状的肩带53架设于包主体23的左右侧面49、51之间,从而该肩带53的两端部54能够通过缝合固定于左右侧面49、51。
[0072] 另外,在冷藏包10中,该肩带53具有在将冷藏包10置于地面并垂向下方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与地面接触的长度,而且,该肩带53的中央部分安装有具有肩带53的全长的大致1/3的尺寸(长度L)的板状的肩抵靠件55。省略除此之外的详情。
[0073] 接着,参照图8、图9、图1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8、图9、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构成为具备:包主体23,其具有底面部24和侧面部25;盖体27,其安装于该包主体23;底面隔热部26,其设置于该包主体23;以及侧面隔热部28,为了在该冷藏包使用时增大该侧面隔热部28与该底面隔热部26的接触面积,而具备从该侧面隔热部28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0或形成于该底面隔热部26的台阶部3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在这里,在图8的例子中,延伸部30与侧面隔热部28一起形成为大致板状,通过适当地对延伸部30进行弯折,使其与底面隔热部26接触。另一方面,在图11的例子中,延伸部30与侧面隔热部28一起通过模具而形成。
[007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不需要使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一体地成型,因此不仅能够更简单并且低成本地进行各面的隔热部的成型,而且可靠地减少冷气从各面的隔热部间的流出,由此能够提高冷藏效果。
[0075] 在这里,判明冷藏包的冷藏效果由来自载置有冷藏包的地面的热量的影响和冷气从冷藏包内的泄漏(尤其是冷气从底部附近的泄漏)这两个因素决定,为了降低前者的影响,能够使底部隔热部较厚地形成,但由于重量、尺寸的制约具有局限性,关于后者,判明有效地防止冷气从各自成型的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是重要的,本申请的发明者发现了其具体的方法。另外,侧面隔热部28能够在形成一个板状隔热部之后,通过弯折并适当地连结和粘接其两端部而形成。
[0076] 而且,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该延伸部30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端部34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提高冷藏效果。
[007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该延伸部30的长度为5mm至170mm的范围。这样,判明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7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构成为该延伸部30形成于该侧面隔热部28的整周。这样,能够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藏效果。
[0079] 接着,参照图10a、图10b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进行说明。如图10a、图10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该延伸部30例如在该侧面隔热部28的第一侧面隔热部19与相邻的第二侧面隔热部20的边界区域以及该第一侧面隔热部19与相邻的第三侧面隔热部21的边界区域被切口。如图10a、图10b所示,这关于其他侧面隔热部也同样被切口。这样,防止折返部的重叠,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冷气从底面隔热部与侧面隔热部之间的泄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藏效果。
[008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该延伸部30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8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中,该延伸部30以覆盖该底面隔热部26的表面积的5%至100%的范围的表面积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82] 接着,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的隔热部进行说明。图12的例子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设置有该延伸部30和该台阶部32的情况,该台阶部32以其侧部32a与该延伸部30的侧部30a接触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大幅增大接触面积,并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83] 接着,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的隔热部进行说明。图13的例子也相同,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设置有该延伸部30和该台阶部32的情况,该台阶部32(也能够称为逆台阶部乃至突出部,在这里作为台阶部32)以与该延伸部30的上部30b和该侧面隔热部28的侧部28a接触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大幅增大接触面积,从而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而且,在向包内放入东西时,也能够通过其自重而有助于防止内部的冷气的泄漏。
[0084] 接着,再次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的隔热部进行说明。在图9的例子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藏包10中,设置有台阶部32,该台阶部32以其侧面32a与该侧面隔热部28的侧部28a接触的方式设置。这样,能够大幅增大接触面积,从而能够防止冷藏包内的冷气的泄漏、来自地面的热量的影响。
[0085]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因素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的内容,该各结构因素能够变形为具有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意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说明的结构因素可以附加在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因素的一部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