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烟草;雪茄烟;纸烟;吸烟者用品 /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661474.6 申请日 2023-12-05 公开(公告)号 CN11779657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2
申请人 谦逊恩典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鑫洋; 汪田野; 陈志超; 付尧;
摘要 本 申请 提供了一种发热模组、 雾化器 及雾化装置,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 热层 、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其中,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耐温能 力 强于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本申请通过层叠的方式形成多层结构的发热模组,简化了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过程,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热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
其中,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耐温能强于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雾化区、位于所述雾化区两侧的电极区,以及凸于所述电极区边缘设置的触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第二耐温层以及所述第二导液层上均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触盘的位置,以使所述触盘暴露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发热层、所述第二耐温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均设有用于压合连接的压合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至少部分结构直接压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设有卡刺结构;
和/或,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包括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
7.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设有触盘,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触盘电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盘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电柱插入所述对接孔内并与所述触盘通过插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说明书全文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供电组件,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用于引导加热雾化基质以产生气溶胶,这些气溶胶与进入雾化器中的空气混合后流出以供用户吸食,供电组件与雾化器电性连接以为雾化器供电。现有雾化器发热组件一般包括发热丝与导油绳组合或发热网与导油棉组合,其中发热丝螺旋缠绕于导油棉绳,导油棉绳用于导引储液组件内的烟液;发热网与导油棉通常叠合在一起后,在辅料圆柱形圆棒的帮助下将发热网、导油棉弯曲成圆环状,再将该模组塞入圆柱形套筒中定型,最后置入储油棉等烟油存储系统中使用。上述结构方式在生产线装配通常较为复杂,雾化器与导油棉的装配过程中一致性较差,同款容易出现口感差异较大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以提高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效率和一致性。
[0004]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模组,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热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
[0005] 其中,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耐温能强于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
[0006]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包括雾化区、位于所述雾化区两侧的电极区,以及凸于所述电极区边缘设置的触盘。
[0007]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第二耐温层以及所述第二导液层上均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触盘的位置,以使所述触盘暴露于所述凹槽内。
[0008]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发热层、所述第二耐温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均设有用于压合连接的压合区。
[0009]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至少部分结构直接压合连接。
[0010]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设有卡刺结构;和/或,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包括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
[001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组。
[0012]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设有触盘,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触盘电性接触
[0013]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盘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电柱插入所述对接孔内并与所述触盘通过插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001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001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通过层叠的方式形成多层结构的发热模组,简化了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过程,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申请发热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第一导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申请雾化器一实施例其一度的剖视示意图;
[0022] 图6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 图7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图5所示雾化器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0025] 图9是图5所示雾化器又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申请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是本申请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8] 图12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第一耐温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3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4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发热模组集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5是本申请制作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6是图15所示制作设备中液压杆和压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7是图15所示制作设备的压合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0036]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模组110,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发热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剖视示意图。发热模组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发热层113、第二耐温层114和第二导液层115;其中,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的耐温能力强于第一导液层111和第二导液层115,第一导液层111和第二导液层115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
114。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第二耐温层114和第二导液层115可将雾化基质引导至靠近发热层113处,使得雾化基质可以被发热层113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通过层叠形成发热模组10,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有助于简化其装配难度,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产品一致性。
[0038] 可选地,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发热层113、第二耐温层114和第二导液层115之间可以采用物理压合的方式层叠结合在一起。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各层之间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0039] 进一步地,第一导液层111和第二导液层115的材质可以相同,第一导液层111和第二导液层115可以由有机棉纤维、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等具备极高导油、吸油性能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的材质可以相同,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可以由麻纤维、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纤维、备长炭、竹炭等具有耐高温和导油性能的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成。靠近发热层113的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由于耐温能力强,更不容易糊芯,远离发热层113的第一导液层111和第二导液层115具有较高的导油速率,能迅速将外部雾化基质吸收至发热模组110中,可以保证供油量,进一步降低了糊芯的风险,提升抽吸体验。
[0040]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第一导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发热模组的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发热层113包括雾化区1132和位于雾化区1132两侧的电极区1133。进一步地,雾化区1132可以为网状结构,其可以通过金属片材基于冲压刻蚀制备成特定网格形状。电极区1133可传导电流电阻极低。
[0041] 可选地,发热层113构成材质可以为镍铬合金合金等电热合金材料。
[0042] 进一步地,发热模组110结构整体呈长方体形。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发热模组110也可以呈圆柱形等其它形状。
[0043] 可选地,发热层113还包括凸于电极区1133边缘设置的触盘1131,触盘1131用于与供电组件20(后文具体示出)电连接。进一步地,触盘11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触盘1131可以位于发热模组110的同一侧。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触盘1131也可以不位于发热模组110的同一侧,例如位于发热模组110的对角线上。可选地,触盘113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以便于与外部供电组件20电连接。
[0044] 可选地,发热层113的触盘1131上可以开设有对接孔11301,供电组件20可以通过导电铆钉从对接孔11301铆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触盘1131也可以与外部电路焊接。
[0045] 可选地,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第二耐温层114以及第二导液层115上均对应设有凹槽1101,凹槽1101的位置对应于触盘1131的位置,以使触盘1131暴露于凹槽1101内。进一步地,凹槽1101设于触盘1131的两侧,使得发热层113的触盘1131不被其余各层遮蔽,触盘1131的两侧都可以暴露,以便于与供电组件20电连接。可选地,凹槽1101也可以只设置在触盘1131的一侧,使得触盘1131的一侧暴露。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发热模组
110也可以不设置凹槽1101,发热层113的触盘1131为突出发热模组110的区域,使得触盘
1131不被其余各层遮蔽。
[0046] 可选地,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发热层113、第二耐温层114和第二导液层115均设有压合区116,各层的压合区116之间至少部分结构重合,用于各层之间的压合连接。
[0047] 可选地,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层112、第二耐温层114和第二导液层115还包括导油区117,压合区116位于导油区117的两侧。进一步地,发热层113的压合区116位于发热层113的两侧边缘。导油区117可将外部雾化基质传导至雾化区1132表面进行雾化。
[0048] 可选地,发热层113的压合区116的宽度小于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的压合区116的宽度,以使发热层113两侧的第一耐温层112和第二耐温层114的压合区116至少部分结构直接可以压合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发热层113两面的各层材料互相挤压穿透,物理粘合,将发热层113紧紧包裹,发热层113的雾化区1132通电后产生200~300℃高温,可将外部传递过来的雾化基质迅速雾化。
[0049] 可选地,发热层113的压合区116设有卡刺结构;和/或,发热层113的压合区116包括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以增加压合连接的稳定性
[005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5是本申请雾化器一实施例其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雾化器1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发热模组110。
[0051] 可选地,雾化器10还包括导电柱150,导电柱150穿过开孔1301和凹槽1101插入对接孔11301中并与触盘1131通过插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导电柱150与触盘1131电性接触,导电柱150可以用于与供电组件20电连接。
[0052] 进一步地,对接孔11301可以贯穿发热层113,导电柱150与对接孔1130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连接,避免使用焊膏或者其它焊接方式,既能减少金属析出安全风险,又能极大地方便产线生产装配。
[0053] 可选地,雾化器10还包括外壳120和底座130,外壳120和底座130之间形成有存储腔1201,存储腔1201用于储存雾化基质。
[0054] 可选地,底座130上设有定位架131,定位架131形成有雾化槽13101,发热模组110固定安装于雾化槽13101内。
[0055] 可选地,底座130上的定位架131可以与底座130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粘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0056] 可选地,雾化器10还包括密封盖140,密封盖140罩设于定位架131和发热模组110上。
[0057] 进一步地,密封盖140与定位架131紧密相接,密封盖140的材质为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以及柔软性的材料,如橡胶或者合成树脂等材料,具体地,密封盖140的材质为胶。
[0058]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是图5所示雾化器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5所示雾化器又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底座130和密封盖140之间形成有进液口13102,进液口13102位于定位架131分开设置的两部分之间,存储腔1201内的雾化基质可通过进液口13102进入雾化槽13101,并被引导至靠近发热层113处。
[0059] 进一步地,密封盖140可以罩设至发热模组110的发热层113,以避免发热层113与雾化基质直接接触。
[0060] 可选地,底座130上与发热模组110的对接孔11301对应位置处设有开孔1301。进一步地,发热模组110安装过程中,其第一导液层111或者第二导液层115靠近开孔1301设置,使得触盘1131两侧的凹槽1101可以与开孔1301相对应。
[006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雾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雾化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雾化器10,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20,供电组件20与雾化器1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雾化装置可以是一次性产品,即雾化器10与供电组件20之间为固定连接;雾化装置也可以是换弹式产品,即雾化器10与供电组件2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视实际使用情况更换雾化器10或供电组件20,更加绿色环保。
[006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发热模组110,请参阅图11至图14,图11是本申请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第一耐温布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所示制作方法中发热模组集成体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以物理方式实现发热模组110多叠层物理压合,避免使用化学胶,保证发热模组110材料及使用安全。
[0063] 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步骤S100:获得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发热片33、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其中,第一耐温布32和第二耐温布34的耐温能力强于第一导液布31和第二导液布35,第一导液布31和第二导液布35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第一耐温布32和第二耐温布
34,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上设有凹口301,发热片33包括雾化部331和位于雾化部331两侧的电极部332,电极部332连接有凸起的触盘1131;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发热片33、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设有压合区116;
[0065] 可选地,第一导液布31和第二导液布35可以由有机棉纤维、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等具备极高导油、吸油性能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第一耐温布32和第二耐温布34可以由麻纤维、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等具有耐高温和导油性能的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66] 进一步地,雾化部331可以为网状结构,其可以通过金属片材基于冲压或刻蚀制备成特定网格形状。电极部332可传导电流,电阻极低。
[0067] 可选地,发热片33构成材质可以为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等电热合金材料。
[0068] 步骤S200:将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发热片33、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依次层叠,并将压合区116压合连接形成发热模组集成体30,其中,凹口301层叠形成凹槽1101,触盘1131的位置与凹槽1101的位置相对应;
[0069] 可选地,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层叠过程中,其凹口301至少部分重合,以形成凹槽1101。凹槽1101位置与触盘1131的位置相对应,以恰好漏出触盘1131。
[0070] 步骤S300:将发热模组集成体30沿凹槽1101裁切形成发热模组110。
[0071] 可选地,可以将发热模组集成体30沿对称的凹槽1101的一侧面裁切形成发热模组110,即裁切线302与凹槽1101的侧面重合,此时形成的发热模组110的凹槽1101个数为两个且位于发热模组110的同一侧,发热模组110的远离凹槽1101的一侧为裁切的平面。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热模组集成体30沿凹槽1101的中部裁切,此时形成的发热模组
110的凹槽1101可以为四个且分布于发热模组110的四角。
[0072] 可选地,发热片33的雾化部331和电极部332经过裁切分别形成发热层113的雾化区1132和电极区1133。第一导液布31形成发热模组110的第一导液层111,第一耐温布32形成发热模组110的第一耐温层112,第二耐温布34形成发热模组110的第二耐温层114,第二导液布35形成发热模组110的第二导液层115。
[007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作设备40,用于制作发热模组110,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制作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制作设备40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制作发热模组110,制作设备40包括压合机44和裁切机46,压合机44用于将压合区116压合形成发热模组集成体30,裁切机46用于沿凹槽1101裁切发热模组集成体30以形成发热模组
110。制作设备40通过设计多功能的结构模,单台机器即可实现从原料进入到完成发热模组110成品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074] 可选地,制作设备40还包括进料滚轮41、辅助轮42、进料口43、定位滚轮45和传送带47。第一导液布31、第一耐温布32、发热片33、第二耐温布34和第二导液布35五层原料通过进料滚轮41和辅助轮42作用传递至进料口43,在经进料口43后依次定位堆叠,完成堆叠后进行层间压合,在压合机44作用下将各层原料进行物理粘合,形成发热模组集成体30,完成粘合后经定位滚轮45控制出料长度,达到固定长度后沿着裁切线302位置裁切。进一步地,可在凹槽1101边缘位置将发热模组集成体30依次裁切为发热模组110单体,最后经传送带47送出封装打包。
[0075] 可选地,通过进料滚轮41前的各层材料均可由片材卷绕形成一定长度的卷材,便于发热模组集成体30连续生产中上料和运输。
[0076]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16和图17,图16是图15所示制作设备中液压杆和压合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5所示制作设备的压合过程的示意图。压合机44物理粘合过程中可采用伸缩式液压杆441,液压杆441下方设置有阵列式压合柱442,压合柱442可分别作用在发热模组集成体30的上下两层柔性材料上的压合区116,通过挤压使得两层柔性材料局部产生明显位移,各层局部互相穿透,纤维互相交错重构,使得发热模组110各层粘合为一个整体。
[0077]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模组、雾化器、雾化装置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设备,通过层叠压合形成发热模组集成体30,再经过裁切形成模组化的发热模组110,简化了发热模组110的生产制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简化了雾化器10和发热模组110的装配难度,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产品一致性。通过导电柱150直接插接触盘1131的方式实现发热模组110的电连接,既能减少金属析出的安全风险,又极大方便产线生产装配,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和降低用户安全风险。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